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88|回复: 10

【11.15-16 综合】 牛市来了 你却不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4-11-15 13: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皮:牛市来了 你却不在

    www.eastmoney.com2014年11月15日 10:05水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马云,这个互联网通过华尔街创造的中国首富在阿里巴巴登陆美国股市的一个月里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幸福感;相反却是压力,以至于他非常怀念早年间一个月拿90多块人民币工资的日子。

      这是矫情吗?
      恐怕未必。
      11月11日是阿里巴巴无中生有的杰作,可以说是马云忽悠功夫的集大成之作,所谓的“光棍节”却被演绎成了一场网购的圣诞节,非理性消费的“剁手节”,中国式“败家娘们”“愚人节”,虽然一枝独秀,但是责难之声也是不绝于耳,苏宁云商更是连出招贴广告直面攻击,引起的共鸣甚至夺去了数字的光辉。更让人诧异的是,尽管阿里当天的销售额达到93.4亿美元,较之2013年的57.5亿美元已经有了超过62.4%的增长;但是依然没有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预期,阿里的股价应声跌落3.87%,虽然第二天有所反弹,但是隔天又是下跌幅度达到2.84%。当然,阿里的跌幅和它的涨幅相比是不值一提的,10月15日的时候,阿里的股价曾经到过82美元,而现在最高已经冲击过120美元,不到一个月的涨幅接近50%,市值也曾超过3000亿美元,马云的心肺功能已经承受了剧烈的考验,他现在惟一要面对的,或者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或者一骑绝尘求独败,否则只有成为市场的奴隶。
      这就是上市的代价,甜蜜的烦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13: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相比竞争对手,阿里股价的表现已经相当的完美,同在美国挂牌的京东,10月15日的价格也就24美元,现在在28美元附近,光棍节那天同样有1.68%的跌幅;而苏宁云商同期则从8.70美元下跌到现在的7.70美元附近,光棍节那天是暴跌5.58%;在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同期从1.40元港币下跌到现在的1.14港币,光棍节后更是暴跌达10%左右。
      但是,环球同此凉热,这种同步在今后只会越来越一致,越来越升温,越来越同化,即将开通的“沪港通”就是催化剂。
      “沪港通”的意义有多大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全面对外开放,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全球投资的起步,意味着A股和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高盛的分析认为,“沪港通”大到令人无法忽视,为全球的投资者增加了568只可选股票,估计会带来1.3万亿美元的增量。而瑞银则认为,这个数字将会达到2万亿美元,如果加上预计中的“深港通”,那么中国一定会成为美国之外的世界第一大市场。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团队则认为,“沪港通”的落实表明中国监管部门对市场经济以及开放资本账户的意愿,同时国企改革及产业转型方面的改进也正在进行,A股市场目前只是刚刚起步,这一轮牛市有可能达到2006年-2007年的水平。摩根士丹利的指数表明,MSCI中国只有8.7倍市盈率,比MSCI新兴市场的P/E水平低估18%,未来中国MSCI有19%的上行空间,仅此就可以接近3000点。
      旁观者清。
      上证指数第一次突破2500点时,沪深交易额相加达到5700亿元,这个数值远高于上一轮牛市的天量4000亿左右,从目前调整的交易量看,日均也在3500亿左右,这种量在以前叫天量,现在叫常量。股市谚语,天量出天价,所以看见天量有人出货是很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一旦天量成了常量,新常态的心态就形成了,市场涨涨跌跌也就正常了,否则看到中国银行涨停就吓得半死,就以为主力拉指数出货,这样看盘早晚出心脏病,所以不如不看。
      2015年春节还没到,股市小品已经有人在编排,獐子岛可以表演魔术《扇贝去哪儿了》;乐视的股民可以表演诗朗诵《董事长,你在哪里?》阿里的员工可以表演小品《钱多的烦恼》;李大霄可以和郭德纲一起表演相声《牛市来了》。
      马云只有一个,股民却有千万,最大的悲剧不是你成不了马云,而是牛市来了,你却不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14: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一钉:中小市值股票风险加大


      股指上行压力已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必须要意识到高估值的中小市值个股估值回归或已开启,除低估值的价值股外,个股的投资风险将明显加大。
      价值股的行情在本周持续,代表指数上证综指全周上涨2.51%,期间盘中甚至突破2500点整数关口;不过,题材概念股和高估值的中小盘个股大幅回落,代表指数创业板指全周跌幅达到5.35%。整体上市场“二八行情”明显,个股大幅分化。同时周内占多数个股下跌也意味着市场分歧加剧,后期市场走势或将减弱,而操作难度也将加大。
      经济面上,10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疲软态势依旧,且似有更弱趋势。如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仅7.7%,比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也是继今年8月之后再次跌破8%。这也是2009年5月迄今,66个月中仅有的两次。再与10月进口增速放缓,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降幅扩大、PMI等数据相互印证,均显示出国内需求持续低迷,经济更趋疲软的现状。
      情绪面上,本周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估值/题材类个股普遍出现较大幅调整。由于大部分投资者此前持股都以此类个股为主,它们的下跌对市场信心构成了较大冲击。同时,这也反映出一个不好的征兆:在过去一年多来的持续大幅拉升后,中小盘个股普遍处于高位,而现在这些个股都遭遇到大量获利筹码的大肆抛售压力。如网宿科技汇川技术等创业板去年以来的大牛股近期都跌幅较大,它们在主力持续卖出压力下的中期下跌趋势已经基本形成。这种走势正有在创业板中扩散的趋势,也意味着中短期创业板走势或不容乐观。
      此外,近期监管层的各项监管趋严也将对题材概念股构成压力。新股兰石重装创纪录地连拉23个涨停板,本周受到了监管层的直接风险警示。各大券商被要求加强投资者教育,及时规劝客户撤单并不再继续委托买入该股票。同时,高送转概念领头羊良信电器公布10送3预案,高送转预期落空。公布后连续两天跌停,也将对市场的中小盘个股炒作形成心理压力。
      从上可以看到,市场面临的压力正在加大,尤其是中小盘个股。不过,目前上海市场的强势格局仍未彻底改变。这主要得益于增量资金积极进入市场的情况下,低估值的大盘蓝筹短期强势有望延续。
      下周而言,沪港通的正式运行将成为市场行情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沪港通是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开端,将对A股产生深远影响。短期而言,由于低估值大盘蓝筹A+H折价的存在,以及蓝筹T+0的预期,仍将对蓝筹股构成利好,推动短期维持强势。但沪港通的开通,对蓝筹利好的同时也将对中小盘股构成利空。
      与A股市场中小市值股票受宠不同,在港股及国际市场,中小市值个股普遍受投资者冷落,成交量稀少且估值并未有明显溢价。沪港通开通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过程加快,当前整体高达66倍市盈率的创业板将难以避免的遭遇到估值大幅回归的压力。
      综上,笔者认为,股指中线趋势仍将受到增量资金的支持,但上行压力已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必须要意识到高估值的中小市值个股估值回归或已开启,除低估值的价值股外,个股的投资风险将明显加大。
      操作上,依然建议投资者调仓换股。首先应逢高减持无业绩支撑的题材概念股,然后关注更具安全边际的低估值品种。机会上看,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自100美元/桶跌至80美元/桶下方,为化工、航运企业带来难得的成本下降利好,未来业绩恢复增长可期。尽管短期相关品种涨幅较大,但回调时将产生较为确定的交易机会,不妨重点关注。(金融投资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14: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顾铭德:沪港通不是大盘股的盛宴

      沪港通即将来临之际,许多投资者抛弃创业板甚至主板市场小盘题材股,转买大盘低价蓝筹股。想当然认为沪港通之后,大盘股会大涨,小盘股会遭冷落。其实,炒股票没有这么简单,上半年两地交易所宣布两地通之时,沪港AH比价中,对H股有折价的大盘蓝筹A股,约40家上市公司,折价20%的有20家左右。而到目前为止,折价最高的万科,不到15%。折价总量不到20家上市公司,折价率高的只有10%左右。大部分银行股,尤其是中小银行,已经是H股对A股有折价。五大商业银行价格按港币与人民币目前汇价已经基本接轨。相反,许多小盘H股价格远比A股低,大幅折价。这说明,上半年当两地交易所宣布下半年会互通时,上海交易所大盘蓝筹股的平均价格上涨约15%左右,而香港H股的价格相对平稳。两地股价大盘蓝筹股按目前汇价计算,套利空间基本消失。对境外资金来讲,如果需要买大盘蓝筹股,在香港交易所可大量买入,而到上交所买,还会有数量限制,不是无限量的,如果套利空间大,当然会蜂涌而入。如今,两地价格基本接轨,不需要以套利为目的进入上交所。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境外资金,准备通过港交所买上交所股票,是专门买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吗?问题在于其同样价格在香港交易所可大量买,何必经过汇兑舍近求远呢?所以,千万不要简单想像沪港通仅仅有利于大盘蓝筹股。近年来,境外资金在选股理念方面与境内资金其实非常接近。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结构中,传统行业,周期行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平均市盈率都比较低。而高科技、互联网、新能源、新技术等上市公司,不分盘大盘小,都有较高,甚至很高的估值及市盈率。阿里巴巴目前100多美元的上市价格,在上交所上市的话,什么价格,敢想吗?
      由此,笔者推断,沪港通之后,大盘蓝筹股还是处在价格相对稳定的阶段。大涨大跌只是短期事件影响。真正受益的是那些没有到境外上市的高科技、新技术、新能源、软件开发、机器人、互联网等类似公司。这些公司一旦被境外资金所了解,其估值会大幅提高。另外,沪港通之后,境内投资者80%是个人、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每天成交量资金仍以境内投资者为主,境外资金只占很小比重,虽然有影响力,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上交所成交量的主力,就好比当年QFII资金进入沪深交易所,本来以为会改变沪深投资者结构和股价波动结构,最终发现,境外资金占比太少,根本难以主导市场。同样,沪港通之后,对股价结构影响大的资金,肯定是境内的机构和个人散户。千万不要把手中有发展前景的小盘题材股,过早恐慌性抛售。(金融投资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2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沪港通进入倒计时 今天全行业通关测试

    www.eastmoney.com2014年11月15日 05:38
        沪港通股票交易将于11月17日正式开始。记者获悉,今日相关部门还将组织全行业通关测试,证券公司及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将全力确保沪港通顺利实施。
      桂敏杰透露正研究在自贸区建立相应的交易平台
      沪港通股票交易将于11月17日正式开始。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今日相关部门还将组织全行业通关测试,证券公司及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将全力确保沪港通顺利实施。
      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沪港通由设计到成行至少经历了1年半左右的时间,这段期间都是高度保密的。从沪港通正式落地的条件来看,主要有两点,一是2010年开始推行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交易,另一个是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框架相对接近,可比性强。
      他表示,这两个重要条件具备了,沪港通才可以大胆尝试。黄红元说,人民币开启跨境使用以来的这几年,人民币国际化得到了长足发展,海外市场也积聚了数量可观的人民币资金。因此,客观上需要类似于沪港通这样的机制,来帮助海外人民币回流。此外,内地与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地缘政治接近,经济商业模式合作性强,也不存在时差障碍等,都是沪港通得以顺利推出的基础条件。
      对于沪港通最早的设计构思,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表示,除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观要求外,上交所本身也具备相应条件。与内地不同,香港的机构投资者较为集中,上交所上市公司也较为符合他们的要求。
      桂敏杰认为,沪港通的创新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他说,近年来,全球交易所之间普遍采用的是以购并等为主的方式,去进行互联互通的整合。但这会涉及较高的成本以及法律的限制等,而且当地民众的看法也不尽一致。
      桂敏杰透露,沪港通的推出,必须与上海自贸区更好地结合起来。目前正在研究在自贸区建立相应的交易平台。长远来看,还要争取让中国内地市场相关A股指数,纳入境外国际市场主要股票指数中去。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戴文华表示,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意义重大。沪港通实际上包括“交易通”和“结算通”两大块,围绕沪港通交易开闸,登记结算公司业务范围内的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戴文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地投资者以散户为主,中国香港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在账户管理上,登记结算公司已经在软硬件设施上做好了充分准备,力求保证交易顺利进行。他同时表示,理论上,沪港通交易不会对境内人民币汇率市场造成影响,对离岸市场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推荐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20: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沪港通即将开通的消息刺激,本周上证指数高开走高,中低价大盘股整体表现活跃,带动股指最高上行至2500点上方,尤其是11月11日沪市日成交金额达到3313亿元,再度刷新A股市场的历史天量。那么,沪港通的正式开通,究竟会给A股市场带来哪些变化呢?A股市场是否会由偏重投机向偏重投资转变呢?
      此次联合调查分别从“如果没有资金门槛,您会开通港股通账户吗?”、“您认为沪港通会改变A股市场偏重于概念炒作的投机氛围吗?”、“您认为沪港通对A股小盘股的高估值体系会形成大的冲击吗?”、“您认为AH价差会因为沪港通而逐渐缩小吗?”和“您认为沪港通能否为A股市场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5个方面展开,调查合计收到1175张有效投票。
      投资港股兴趣大
      港股通要求内地个人投资者参与港股需满足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的余额合计必须不低于50万人民币,规则意图通过提高投资门槛控制个人投资者盲目入市带来的风险,但这也将不少有意愿参与港股交易的普通投资者拒之门外。不过,沪股通对于海外投资者交易A股没有资金的限制,这或许预示着在沪港通成熟之后,港股通将可能放开内地投资者的资金限制。那么,普通投资者对于交易港股的意愿如何呢?
      关于“如果没有资金门槛,您会开通港股通账户吗?”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会”和“不会”的投票数分别为659票和516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56.09%和43.91%。从调查结果上看,虽然选择会开通港股通的投资者和不会开通港股通的投资者比例仅相差一成多,比例上相当,但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交易的热情还是非常可观的。
      概念炒作或改观
      近日沪港通引发了国内资金对低估值大盘股的运作热情,但相反创业板等中小盘高估值品种则明显回落,不少个股短期内调整幅度超过10%。A股市场前期概念性题材的投机炒作氛围有所降温,这是否意味着沪港通的开启将使得国内股市将逐步由偏重投机向偏重投资转变呢?
      关于“您认为沪港通会改变A股市场偏重于概念炒作的投资氛围吗?”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会”、“不会”和“说不清”的投票数分别为507票、445票和223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43.15%、37.87%和18.98%。从调查结果上看,投资者在判断上产生明显分歧,比例相当接近,显然投资者对于沪股通对A股市场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笔者个人认为,沪股通并非外资首次获得投资A股的渠道,早在2003年11月我国出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发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QFII和RQFII的入市虽然使得机构投资者占A股比重提高,但是对于A股市场偏重投机的氛围并未有明显改变,故沪港通对于A股交易氛围的影响短期侧重于心理层面。
      小盘股冲击大
      虽然上证指数11月份以来迭创新高,但是创业板指数在冲高1569点以来则维持着震荡下行的格局,尤其是本周沪港通开通临近的影响下,11月11日和13日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3.52%和2.23%,中小板指数的调整也比较明显,小盘个股的高估值体系遭受一定冲击。那么这种冲击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呢?
      关于“您认为沪港通对A股小盘股的高估值体系会形成大的冲击吗?”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会”、“不会”和“说不清”的投票数分别为605票、392票和178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51.49%、33.36%和15.15%。从调查上看,超过五成的投资者认为沪港通对A股小盘高估值将形成大的冲击,显示投资者偏向于认为沪港通对于小盘股具有较大的利空影响。
      不过,近期小盘高估值品种的调整主要受大盘股的赚钱效应冲击,但部分原因也在于,小盘股在持续的热炒之后,资金存在强烈的获利回吐要求。毕竟目前主板市场市盈率在低位,而创业板市盈率早已处于A股的历史高位区域,资金面稍有变化易引发创业板为代表的高估值小盘股的抛售。
      差价缩小是趋势
      周一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分别收涨2.30%和0.83%,A股市场中A股较H股折价较大的品种涨幅居前,香港市场中H股较A股折价的品种也处于涨幅前列。而观察恒生AH股溢价指数可以发现,该指数今年7月24日最低达到88.72,但是随着沪港通的临近,最近几个交易日回升至均衡点100附近震荡,周五该指数收报101.56点,沪港通对于AH股的估值趋同有较大影响。
      而关于“您认为AH价差会因为沪港通而逐渐缩小吗?”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能”、“不能”和“说不清”的投票数分别为774票、267票和134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65.87%、22.72%和11.40%。从调查结果上看,接近2/3的投资者表示沪港通能缩小AH股价差,投资者在判断上较为一致。
      不过,A股和港股毕竟是两个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交易习惯以及市场开放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溢价完全消除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对于A股股价远高于H股的品种适度规避风险不失为较安全的选择。
      增量资金可持续
      近期一些投行纷纷发表报告,认为沪港通将为A股引来万亿资金。如瑞银认为增量资金为9000亿元,高盛表示将给A股带来1.3万亿美元配置资金,申银万国则认为,增量资金将达到8000亿至12000亿元。那么,普通投资者在判断上与机构是否相似呢?
      关于“您认为沪港通能否为A股市场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能”、“不能”和“说不清”的投票票数分别为668票、338票和169票,所占投票比例分别为56.85%、28.77%和14.38%。从比例上看,认为沪港通会给A股带来持续增量资金的投资者占多数,投资者对于沪港通为A股资金面带来的影响较为乐观。QFII、RQFII、沪港通……考虑到国内股市对外进一步开放,若A股纳入MSCI相关指数,势必会对A股的资金面带来进一步的改善。不过,对于总市值仅30万亿的A股市场而言,动辄万亿的增量资金是否也有所夸大呢?(证券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2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起正式通车,如何把握沪港通背景下的股票投资机会,成为投资者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尤其是A+H股的投资,更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
      实际上,不论是拥有沪港通资格的投资者,还是不具备参与沪港通资格的投资者都对A+H股充满期待。有这种期待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在沪港通试点初期,不论沪股通还是港股通,在沪港两地上市的A+H股都是共同的投资标的,而且这类A+H股股票也是两地投资者所熟悉的,更容易成为两地投资者共同的投资选择。更何况AH股之间的股票价格存在一定差价,这很容易让投资者想入非非。如果A+H股都能彼此向高处看齐,其投资机会也将因此而出现。
      这实际上已成为当下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资指南”。正是在投资者的“围剿”之下,今年7月下旬曾跌至88.72点的AH股溢价指数到11月10日已成功站上100点大关,这意味着A股对H股的折价总体上已不复存在。而曾经折价的大盘蓝筹股等也已缩小了AH股之间的价差,有的甚至已经反超。目前折价最大的海螺水泥,折价率也就在10%左右(截至11月13日),AH股价差大有抹平之势。
      但要完全抹平AH股之间的价差是不可能的。实际上,AH股之间的价差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虽然对于同一家公司来说,每一股股份对应的投资价值应该是相同的。但A、H股市场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市场,由于两个市场成熟度不同,投资者结构构成不同,投资者投资风格不同,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在两个市场的股价定位不同是完全正常的。
      比如,香港股市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因此其投资更趋理性。于是表现在对A+H股的投资上,一些有业绩支撑的蓝筹股更容易受到投资者追捧,而那些业绩欠佳的股票,则容易遭到投资者冷落。而A股市场由于投资者的不成熟,以投机炒作为主,如此一来,一些小盘股,哪怕是没有业绩支撑的小盘股,在各种题材的支撑下,也会被市场大幅炒高。相反,大盘蓝筹股则会被投资者冷落。于是就出现了蓝筹股H股股价高于A股、中小盘A股股价远高于H股的局面。这是两个市场投资理念的真实反应。
      不仅如此,AH股之间价差的存在也是供求关系的一种体现。A股蓝筹股股价之所以低于H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二者之间的流通盘大小存在一定关系。如折价幅度最大的海螺水泥,其A股流通盘约40亿股,而H股只有13亿股,二者的供求关系显然不一样。再如工商银行 ,A股股份2647亿股,H股只有868亿股,H股流通盘大大小于A股。正因如此,根据供求规律,A股股价低于H股股价也是有道理的。更何况,A股股价低于H股,也有利于A股自保。毕竟以银行股为代表的一些蓝筹股公司,更愿意在A股市场融资,同时A股市场还面临大小非套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推高大盘蓝筹股股价,不仅市场力不从心,而且这种推高股价的结果,也只会让投资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可见,AH股之间的价差有其合理性。虽然目前市场在大力拉高低于H股的A股股价,但这只是阶段性炒作而已,一轮炒作过后,这种价差还是会体现出来。更何况,目前A股高于H股的股价价差还大量存在,也没见市场主力通过打压其A股股价来与H股接轨。
      因此,这就提醒投资者要注意两大投资风险。一是为迎接沪港通的到来,A股市场大幅炒高原本低于H股股价的A+H股公司A股股票的风险。这类股票原本以折价的优势吸引香港投资者,如今这种折价优势不再,其对香港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就不复存在。二是沪港通开通后,内地投资者大量买进AH股公司中折价的H股股票。由于香港市场的投资理念完全不同于A股市场,要想将这类H股股价炒高到与A股比肩的高度是得不到香港投资者支持的,相反正好给原来持有这类股票的香港投资者以获利了结的机会。(中国证券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20: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沪港通税收政策落地 内地投资香港3年免征个税

    www.eastmoney.com2014年11月15日 05:23

      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时免征所得税
      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通车,税收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11月14日,沪港通的相关税收问题得到明确。
      记者11月14日获悉,经国务院批准,日前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下发《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和《关于QFII和RQFII取得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对沪港通试点涉及的所得税、营业税和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等税收政策以及QFII、RQFII所得税政策问题予以明确。
      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上述税收政策对支持沪港通试点顺利开展,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通知明确,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2017年11月16日止,对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三年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此,负责人表示,对内地个人买卖港股差价三年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属于此次沪港通税收政策的优惠措施之一。主要考虑沪港通尚处于启动试点阶段,为吸引内地个人赴港投资,推动沪港通的开展,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免税期限暂定三年,未来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开放的总体情况等综合因素再统筹研究。
      通知同时明确,自2014年11月17日起,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单位和个人)通过沪港通买卖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差价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香港市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与上交所上市A股,按内地现行税制规定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与联交所上市股票,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税法规定缴纳印花税。同时对其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根据现行税制规定予以明确。
      负责人表示,按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对个人转让从二级市场取得的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的差价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内地和香港税收安排以及我国与多数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对非居民的股份转让所得除少数情况外,基本是不征所得税的。考虑到香港市场投资者按内地和香港税收安排或其他税收协定申请免税待遇程序复杂,耗时较长,为减轻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执行成本,从政策上明确了免税待遇。
      对香港市场单位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上交所上市A股的差价收入,自2014年11月17日起暂免征收营业税。主要考虑:一是目前对QFII在境内从事证券买卖业务是免征营业税的,对香港市场单位投资者通过沪港通直接买卖上交所上市A股免征营业税,在政策上更为公平;二是对香港市场个人投资者按现行政策规定是免征营业税的,由于香港结算无法区分实际投资者是单位还是个人,单独对单位投资者征税难以操作。
      谈及为何“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取得的股息红利按10%的税率征税,对香港个人取得的股息红利为什么不实行差别化税收政策”这一问题,负责人表示,按照内地和香港税收安排,一方对另一方居民(包括企业和个人)从本地获得的股息可以征税,但所征税款一般不应超过股息总额的10%。按照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所得,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以上规定,同时考虑到由于香港证券结算体制的原因,香港结算无法区分实际投资者是企业还是个人,因此,此次出台的沪港通试点税收政策规定,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照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同时,对于香港市场投资者中属于其他国家税收居民且其所在国与中国签订的税收协定规定股息红利所得税率低于10%的,该国居民可按程序向上市公司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申请。
      由于香港结算无法区分实际投资者是企业还是个人,因此,对香港个人投资A股的股息红利无法执行现行股息红利差别化税收政策。如果未来香港证券结算体制发生变化,香港结算能够区分实际投资者身份,及不同投资者的持股时间,对香港个人投资A股的股息红利所得可按差别化税收政策执行。
      此外,通知明确,自2014年11月17日起,对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负责人表示,除沪港通外,目前境外投资者已通过QFII、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按照现行税法规定,QFII、RQFII取得我国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的转让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考虑到QFII、RQFII和沪港通在交易性质和经济实质上的类似性,在税收政策方面宜通盘考虑,否则容易造成税收政策不公平,甚至引发避税问题。因此,在对沪港通机制下的香港市场投资者暂免征收股票转让差价所得税的同时,对QFII和RQFII取得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一并给予免税待遇。
      相关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20: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香港券商银行为了抢滩沪港通打响“免佣金”价格战后,昨日中国财政部又公布了3年内将免征个税的利好政策,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沪港通还未正式开通,两地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已经享受多重优惠。另据沪股通独家结算银行中国银行两日前发布的消息,目前港股通开户数已超过3000户。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以每户投资金额100万人民币计,能为A股市场带来的资金流动也就30亿元,沪港通吸引资金流入市场特别是A股市场的效果可能会低于预期。
      沪港通三年内将免征个税
      经国务院批准,昨日下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下发《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和《关于QFII和RQFII取得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对沪港通试点涉及的所得税、营业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等税收政策以及QFII、RQFII所得税政策问题予以明确。
      文件显示,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2017年11月16日止,对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三年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自2014年11月17日起,对香港市场投资者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对香港市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差价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香港市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与上交所上市A股,按内地现行税制规定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与联交所上市股票,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税法规定缴纳印花税。
      此外,自2014年11月17日起,对QFII、RQFII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也暂时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于出台免税政策的目的,财政部税政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证监会会计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对内地投资者免税的目的是为吸引内地个人赴港投资,推动沪港通的开展。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减免是因为他们按内地和香港税收安排或其他税收协定申请免税待遇程序复杂、耗时较长,为减轻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执行成本,从政策上明确了免税待遇。简而言之,上述税收政策对支持沪港通试点顺利开展,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消息一出,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就表示,:“方向正确,打消了投资者的疑虑,对A股与港股皆属重大利好消息。”
      港股通开户数仅3000低于预期?
      一方面是新鲜出炉的三年免税政策,一方面是紧张筹备中的开通仪式,沪港通的到来无疑是近几年来A股市场的大事件之一。但是,从沪港通开通消息传出之初,就有不少业内人士十分理智地指出,不应该太过高估其对A股市场资金流通的作用。
      获得“沪港通”全部业务资格、成为“沪股通”独家结算银行和“港股通”结算银行及独家指定银行的中国银行两日前发布消息称,目前中行港股通开户数已超过3000户。中银香港副总经理谭极明在会上说,根据中银香港多次调研,目前,香港客户以机构客户为主,散户占20%左右。预计沪港通之后,个人会谨慎试水,而机构投资者则更主动和积极。
      根据相关规定,沪港通试点初期,监管部门将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实行实时监控。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
      然而,按照目前港股通开户数仅3000位的数据来看,要达到每日最高130亿元人民币的额度,每户每天都要投入350万人民币进行相关股票交易。而如果每户每天交易金额只有100万元人民币时,港股通给A股市场带来的资金流入仅30亿元人民币,其吸引资金流入市场特别是A股市场的效果可能会低于预期。
      事实上,众所周知,香港证监会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沪港通开通消息刚刚传出时,就有分析人士表示,该制度金额门槛较高,本身就对个人投资者造成了约束作用,将不少股民拒之门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沪港通概念已经被热炒半年,一些具有折价的A股或H股可能已经填平了折价空间,对资金的吸引力可能会下降。(投资快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20: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国务院批准,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下发《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和《关于QFII和RQFII取得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2017年11月16日止,对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三年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自2014年11月17日起,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单位和个人)通过沪港通买卖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差价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香港市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与上交所上市A股,按内地现行税制规定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与联交所上市股票,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税法规定缴纳印花税。同时对其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根据现行税制规定予以明确。
      自2014年11月17日起,对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此,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在接受东方财富网采访时表示,沪港通和QFII税收政策显示托市决心,利好A股。
      洪灏之前就预测沪港通的一个挑战就是资本利得税,他表示,沪港通的遗留短期问题之一已经得到及时解决。此前QFII规定的是需要预留拨备以应付日后税收之用,所以QFII是需要交税。但是沪港通交税一直没在沪港通出台之前规定好,所以如果三年免税,这可能带来一个问题,同一个渠道买标的股票,产生了不同的税收,这会让QFII老牌投资者比较失望,所以,在下周一开始交易之前,政府得先把这个资本利得税的问题解决掉,时间上是超预期的。
      “11月17日后,QFII的资本利得税也免掉了,这样通过两个渠道都不用交税,肯定是一个利好,QFII未来对中国的投资也是利好,A股托市决心已定,终于可以看到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交易状况。”洪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