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1月CPI同比上涨2.5% 2014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上涨3.7%。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0%。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0.9%;食品价格上涨2.4%,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价格上涨0.8%。(国家统计局网站) 1月份CPI解读:节日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2014年1月份CPI、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4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5%;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6%。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进行了解读。 一、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主要是受节日因素影响。从发布的环比数据看,鲜菜、鲜果、水产品、蛋、液体乳及乳制品、牛肉和羊肉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鲜菜和鲜果价格上涨较为明显,环比涨幅超过了10%。 1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4.3%,与往年节日期间价格上涨的走势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猪肉市场供应量在稳定增加的同时,消费需求因浪费现象有所遏制等原因比往年同期有所减少,导致价格有所下降。 1月份,鲜菜价格比去年12月份上涨了12.1%,但同比上涨2.1%,主要原因是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的鲜菜价格环比连续上涨了三个月,环比涨幅分别为3.5%、17.5%和12.7%,推高了2013年1月份的鲜菜价格,对比基数较高致使同比涨幅继续缩小。 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1%,分行业产品价格有升有降。从发布的分行业出厂价格环比数据看,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16个行业产品价格稳中有升,14个行业略有下降。1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稳中略降,一定程度上也与春节临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月CPI同比涨2.5%略高预期 预计全年保持温和态势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4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5%。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主要是受节日因素影响。 从发布的环比数据看,鲜菜、鲜果、水产品、蛋、液体乳及乳制品、牛肉和羊肉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鲜菜和鲜果价格上涨较为明显,环比涨幅超过了10%。 1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4.3%,与往年节日期间价格上涨的走势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猪肉市场供应量在稳定增加的同时,消费需求因浪费现象有所遏制等原因比往年同期有所减少,导致价格有所下降。 1月份,鲜菜价格比去年12月份上涨了12.1%,但同比上涨2.1%,主要原因是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的鲜菜价格环比连续上涨了三个月,环比涨幅分别为3.5%、17.5%和12.7%,推高了2013年1月份的鲜菜价格,对比基数较高致使同比涨幅继续缩小。 与机构此前预测对比,统计局公布数据略高于市场预期,此前,据多家机构对1月CPI做出的预测,回落已经成为共识。银河证券最新预测报告指出,1月CPI同比涨幅约为2.1%,波动范围在2%-2.2%之间。海通证券也表示,由于1月以来猪价持续大幅下跌,近四周累计跌幅高达14%,预计1月CPI有所回落,涨幅在2.3%。 对于未来物价走势,业界预计今年物价水平也基本保持温和态势,CPI全年上涨幅度在3%以内应是大概率事件。(证券时报网) 1月CPI今公布或涨2.3% 专家:一季度物价压力不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程安排,今年1月份的CPI数据将于今日公布。多数专家和机构预计,由于受暖冬蔬菜价格下降和猪肉价格反季节回落的影响,1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延续回落至2.3%。专家分析,一季度的物价压力不会很大,预计在2.5%左右;全年通胀水平仍维持温和,今年政府调控目标可能维持3.5%。 猪肉价格反季节回落 CPI涨幅或回落至2.3% 今年春节前后,各大市场机构开始纷纷做出对1月份物价走势和涨幅的预测。综合多数机构较为一致的观点,1月份的CPI涨幅或回落至2.3%,为连续第四个月回落。 第一创业报告预计,1月CPI同比上涨2.3%,环比涨幅为0.8%。华侨银行经济学家和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也预计1月CPI同比上涨2.3%。不过也有机构的预测值较低,交通银行预测CPI上涨2.2%,银河证券则预测1月CPI涨幅约2.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自2013年四季度以来,CPI涨幅有趋缓的趋势,近期猪肉价格也开始出现了反季节的下跌,1月份前三周累计下跌4%,虽然1月份不少食品价格出现小幅回升态势,但由于猪肉价格持续数周回落,拉低了食品价格整体的涨幅。 确实,商务部公布的1月份四周数据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猪肉价格均呈现环比下降态势,每周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下降0.8%、1.4%、1.3%、1.9%。银河证券认为,猪肉价格在腊月需求旺季时出现下跌,这是10年来首次出现的现象。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表示,1月份CPI 涨幅在2.5%左右。由于餐馆高端消费减少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出现了下降,1月CPI涨幅会有所走低,不过他认为不会低到2.3%的水平。“因为去年1月CPI 涨幅较低,今年1月份的翘尾因素在1.5个百分点以上,这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首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剑辉采访时也持相同观点,他分析,1月CPI跟去年12月不会有明显变化。 此外,受暖冬气候影响,1月份的蔬菜价格和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往年。机构分析,1月居住类价格小幅上涨,主要是由于租金和居民生活用能源价格上升。 一季度物价压力不大 全年通胀继续维持温和 对于2月份和整个一季度的物价形势,专家们认为物价压力不大,部分机构还下调了对今年全年的CPI预测值。 “考虑到当前生猪存栏量仍维持在高位,猪肉供应不会有明显波动,预计2014年一季度猪肉价格仍将维持弱势” 交通银行发布的报告表示,2014年一季度CPI同比可能低于2.5%,个别月份甚至可能跌破2%。但在王剑辉看来,猪肉价格对CPI 的影响在逐步减弱。 中信证券预测,2月食品价格小幅上涨1.5%,非食品类上涨0.2%,CPI同比或回落至2%以下。周景彤也表示,今年一季度的物价不会走高,预计在2.5%-3%之间。据他分析,中国经济还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而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也会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 “通胀数字快速下滑是近期超预期的地方。”光大证券报告分析,经济增速明显下滑,通缩压力有所抬头。尤其在生产资料价格方面,通缩压力已相当明显。该机构将今年全年CPI涨幅预测从之前的3%下调至2.7%,全年PPI涨幅从之前的1%下调至0.5%。 多数机构表示,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和去产能化,1月份的PPI降幅可能会比前一月有所扩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5%,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专家认为,未来经济增长将稳中略降。 王剑辉预计,今年全年的通胀水平会略高于去年,但由于货币政策不再刺激、国际和国内的需求端没有强劲反弹,物价走势仍然会维持温和,CPI涨幅可能在3%左右。摩根大通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姜璐则预计,今年政府物价调控目标仍将会设定在3.5%。(中新网) 连平:一季度CPI同比涨幅或低于2.5% 2月14日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了1月份CPI和PPI数据。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1.0%。而PPI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0.1%。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新浪财经表示,从1月猪肉价格同比、环比反季节下跌看,预计一季度猪肉价格仍将维持弱势;同时考虑到2月节假日因素消退后,非食品环比涨幅趋缓以及翘尾因素也会有所回落,因而2014年一季度CPI同比涨幅可能低于2.5%,个别月份甚至可能跌破2%。 林采宜:CPI涨幅温和PPI止跌回稳经济好转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1月份CPI和PPI数据。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1.0%。而PPI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0.1%。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在接受网易财经连线时表示,CPI同比2.5%的涨幅中有1.5%是翘尾因素,也就是说,只有1%的新涨价因素,相对来说涨幅比较温和。同时,她指出旅游价格的较大涨幅可能与国家对旅游业的规范政策有关,属于制度性因素。“较为温和的涨幅为下一阶段国家出台宽松弹性的货币政策创造了空间”,林采宜如是表示。 同时,林采宜指出PPI同比1.6%的跌幅中也有1.5%来自翘尾因素,只有0.1%是新的降价因素,这说明PPI已经开始止跌回稳。她分析称,上游工业企业,比如原材料和采掘业的情况相比下游企业更困难,但整体而言有所好转。 李慧勇:通胀压力较为温和货币政策将稳中偏紧 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增速与上月持平。 对此腾讯证券连线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进行解读,他表示,1月CPI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目前通胀压力较为温和。为了盘活存量货币以及倒逼企业转型,未来货币政策不会宽松,但美国退出QE的影响则不能忽视,总体来看,未来货币政策的基调仍将是稳中偏紧的。 李慧勇指出,物价受到过剩产能的影响目前较为温和,这将抑制投资需求,而过剩产能也不可能快速被消化,因此这将使企业利润受到压制。 刘景德:CPI股市影响中性 近期投资关注三热点 统计局公布,受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2.5%。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2.2%。腾讯财经连线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对CPI数据及A股市场近期走势加以解读。 刘景德认为,一月份CPI数据适中,由此推断央行并不会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而持续稳定的货币政策对A股市场影响不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指数将持续震荡。 针对近期表现比较活跃的银行股刘景德表示,受传闻影响中信银行连续上涨带动板块整体上扬,反映了机构对银行股的持续关注,而创业板指数大跌则透露出指数阶段性见顶的可能,但是创业板内个股仍将反复活跃。 在未来市场热点方面,刘景德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方面,一是受国家政策扶持的板块,如环保、新能源概念等,二是年报业绩预增及高送转概念,三是重组概念。 向威达:CPI符合预期 今年A股机会仍在创业板 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上涨3.7%。2014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1%。 对此,长城基金宏观策略研究总监向威达表示,CPI符合预期,今年A股机会仍在创业板。 向威达认为,CPI基本符合预期,他表示,在影响CPI的因素中,基数翘尾不可忽视,其中食品价格为重要因素影响,而食品价格也受到季节性因素以及节日因素导致的供求紧张的影响。 “不过,今日公布PPI比市场预期稍差,主要因为1月是消费淡季,导致生产资料价格回落较多,但总体上讲,从8月以来,PPI价格表现相对平稳。”向威达说。 此外,向威达指出,A股市场几乎不受影响,但纵观全年来看,沪深300指数可能还是持续下跌格局。 “重要机会依然在TMT和创业板,但是创业板与沪深300的分化较于去年会缩小,创业板内部会分化,个股选股难度加大。”向威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