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3|回复: 2

【6.28-29 综合】 中石化员工持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4-6-28 19: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石化员工持股计划有待设计:高管持股尚存争议

    www.eastmoney.com2014年06月28日 12:13

          最先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中石化目前并没有制定高管持股的方案,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表示,是高管持股还是员工持股都无定论,需要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总体设计。
      混合所有制改革“缓行” 高管持股尚存争议
      傅成玉表示,中石化员工持股正在等有关部门总体设计

      日前,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被视为为员工持股扫清了障碍。而员工持股,尤其是国有企业高管持股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一项潜在制度安排。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最先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中石化目前并没有制定高管持股的方案,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表示,是高管持股还是员工持股都无定论,需要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总体设计。
      据了解,虽然国家层面尚未对国企高管持股作出规定,但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在制定本地区国企高管持股的方案。而业内专家则认为,《意见》的落实尚面临制度障碍,比如在金融领域,持股人数的多少与其能否上市直接相关。
      中石化缓行
      2014年6月26日,在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记者向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询问,有关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的相关问题,傅成玉表示,“有关员工持股的设计正在等待国家相关部门的总体设计。”
      傅成玉继而向记者解释,“有关混合所有制的设计一切都要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而目前正在等待国家的相关规定出台。”无论是高管持股还是员工持股都无定论。
      同时,傅成玉表示,尚不清楚相关规定何时出台。“据我了解,目前国家的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
      目前,中石化是央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行动最为超前的企业之一。不久前,中石化已经向国资委递交了油品消费部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方案。另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方案将于7月初获得答复。”
      中石化官网网站显示,2014年3月24日,中国石化公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时间表:2月19日发布公告,并启动资产审计、评估;3月17日中国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3月24日,对外公布油品销售板块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时间表;3月31日将完成油品销售有限公司设立;6月底,完成审计和评估,公布引资方案;第三季度之前结束融资。
      目前,中国石化有3万多个加油站,两万多个便利店,还有八千万张加油卡,从2月起,中石化成立了多个小组,对销售板块的全国31个省级公司,2000多个分支机构进行审计、评估。
      但是,根据傅成玉之前有关员工持股问题的表态显示,中国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方案中,暂时没有员工持股规划。
      记者了解到,目前制定员工持股规划的主要部门是发改委、财政部和国资委.
      此前,财政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有关员工持股的问题,我们也是正在讨论之中,很难说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可以透露。”
      但是该人士表示:“在年底前,就会出台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指导意见。”
      “与混合所有制相关的员工持股指导意见有可能会单独出台。”上述人士表示,“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中很重要的问题。”
      该人士同时向记者强调,员工持股改革,不会分行业,也不会对企业上市与否进行划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20: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国企或先行
      在中石化在员工持股方面步伐谨慎之时,一些省份制定了自己的员工持股方案。
      此前国资委高层曾向记者表示,“多个地方国资委打电话来,问国企改革的方案制定问题,我们让他们自己先制定着。”
      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地方省份对国企改革的具体内容还未完全“领会”,甚至多次前来北京,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询问。
      据了解,年初,国资委曾经考虑过允许央企高层或者高价技术人员持股这一方向。
      记者获知东北某省的国企改革中,也倾向于让企业高管获得一定数额企业的期权。期权就是指一个公司授予其员工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固定的期权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司股票的权利。行使期权时,享有期权的员工只需支付期权价格,而不管当日股票的交易价是多少。该省国资委为国企高管制定的行权期限为其退休或退出该岗位的时间。
      “我们也在制定自己的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案。”不久前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表示,“今后要上交给国资委。”刘晓光认为高管持股对于企业管理层有较好的激励作用,同时也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
      不过,在部分受访的学者看来,国企高管持股无异于一场“国资盛宴”,也是一场“造富运动”,但总体来看也是利大于弊。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曾撰文指出,有些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向内部员工发行股票,导致国有资产流入了少数人的口袋。实际上,很多国有资产重大流失都是因为地方政府官员严重失职甚至吃里扒外所致。在此情况下,不论采取何种改制方式,国有资产流失都无法避免。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各种改制方式中,大规模职工持股导致官员受贿的可能性最小,因为没有人愿意为了集体的利益承担法律风险。
      制度闸门未开
      6月20日证监会发布了《意见》,将在上市公司中开展员工持股计划试点。
      《意见》规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资金可以来自员工薪酬或以其他合法方式筹集,所需本公司股票可以来自上市公司回购、直接从二级市场购买、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股东自愿赠与等方式。
      《意见》明确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单个员工所获股份权益对应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每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12个月,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36个月。
      该规定被认为是为员工持股扫清了障碍。
      此前,针对这一问题,国资委内部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员工持股的政策制定非常困难。”
      “投行们最反对员工持股这一行为,而很多央企都有上市规划。”该人士表示。
      按照证监会的规定:除少数经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企业外,上市前持股职工人数超过200人的,一律不准上市。存在工会持股、持股会以及个人代持等现象的公司也不准上市,除非上市前予以彻底清理。
      国内的很多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城市信用合作社演变而来的,股东都超过200人,于是无缘到股票市场融资。
      “如果我们的股票市场制度的设计把最优秀的公司排除在外,那么,我们的制度设计肯定有问题。”尹中立向记者表示:“在实行员工持股后,公司法和证券法都需要修改。”
      《意见》的出台,则把国企员工持股问题交给了上市之后来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20: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股上市为何不跌反涨?
    正当人们对新股发行引起市场大失血十分恐惧、普遍担忧新股上市后必跌破2000点时,本周四,3新股上市后连续两天“秒停”,带动了大批个股上扬,大盘收复了2030点重要位置,还收出了周阳线,使多数人颇感意外。
    为什么新股上市大盘不跌反涨?我以为,除了新股全额申购倾斜于利益集团利益而对市场其它方不利这个缺陷以外,不能不看到本次新股发行改革,对市场还是有不少积极的方面。
    1.按市值配售。
    中国股市长期来的一个顽疾是,存在着庞大的一级市场“打新”专业队,专事申购新股,上市后就向二级市场“倒垃圾”。新股发行越多,一级市场的利润就越厚,二级市场投资者就越遭殃,存量资金纷纷离市,越抽越少,股市暴跌不止。
    本次新股发行,满足了多数投资者的要求,又恢复了15年前的必须按二级市场市值,才能参与新股申购的方式。此举的好处是:在较大程度上杜绝了一级市场“打新”专业队,用强力手段,增强了二级市场的做多力量,变长期以来的一二级市场分离,为一二级市场一定程度的合一。这是在新股发行领域体现了“按劳取酬”、“按老取新”、“多劳多得”、“不劳者不得食”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符合新兴阶段股市的实际,因而受到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欢迎。
    2.将扩容计划提前安民告示。
    以往十几年,扩容从来是一个“黑箱”,全由管理部门掌握,“水多了加面粉,面粉多了就加水”,让市场无法预期,扩容流言满天飞,市场谈新色变,惊恐不已。市场的“扩容恐惧症”与日俱增,无法消除。
    本次新股改革,证监会采纳了市场人士的建议,自17年来,破天荒地将年内7个月发100只新股、按月均衡发15只新股的扩容节奏透明化,提前向市场安民告示,让市场所有投资者心中有数。
    千万别小看了证监会的这一转变。中小投资者可能对此不敏感,但笔者所接触的许多大机构却对这种透明的供求关系感到很振奋。因为,可以提前做投资决策、投资规划、投资行动,不会再象过去那样,指数上扬,就扩容加码、搞突然袭击,造成大盘指数暴跌,让持仓量大的机构被不确定性而深深套牢。
    这样,就扫除了大资金机构对扩容变数的后顾之忧,可以劈开相对平稳的大盘,放心地埋头运作个股,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营造活跃的个股行情。
    3.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设限。
    虽然,从今年1月份一开始实行这项规则,但本次又加以完善,尾市5分钟允许集合竞价。周一尾市3新股在涨停板上,就显示有160亿巨资在排队买入,周二集合竞价“秒停”时,又有120亿巨资在排队,便给市场以强烈的做多暗示。引发了投资者对其它个股抢盘。
    首日涨幅设限,可以将新股的机会和风险分散化,拉长了运作周期,。同时,新股上市首日成交量极小,也减轻了投资者对上市首日市场大失血的恐惧,由以往的“怕新股上市”,变成了欢迎新股上市后的“秒停”秀。
    4.上市首日风险减小,机会增加。
    以往新股上市首日,集合竞价往往就在高发行价基础上,以大涨70%——80%的价位高开,然后进行暴炒,当日涨幅就高达100%——200%。股价一步到位,背离价值。
    次日便高开低走,将首日大多数炒新者一网打尽,苦不堪言,并拖累大盘跳水。久而久之,新股上市首日,便是二级市场投资者逃命之时,新股上市便被市场视为洪水猛兽。
    如今,新股上市首日,成交量很小,股价是分若干交易日层层推高,给人以新股后市还将上涨甚至大涨的预期。二级市场投资者不仅愿意锁定筹码,而且还在个股中积极做多,从而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5.上市公司向一二级市场大幅让利。
    以往新股发行价市盈率高到七八十倍,甚至一百多倍。今年1月发行的48只新股,平均市盈率也达40倍左右。此时,最大的得利者是超募资金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和P1身价倍增,中介机构均获取暴利。
    但是,本次新股发行规定不准超募,老股转让受严格限制,发行市盈率不到20倍。这样,不仅使二级市场抽血最小化,而且因新股在二级市场的炒作价大大高于发行价,就把新股上市后的丰厚利润让给了一级市场的中签者和二级市场的炒新者,体现了“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市场博弈规则,让利于民,有利于留住存量资金,并吸引新增资金不断进场。
    6.新股“破发”概率大大减少。
    前几年新股的“三高”发行,最大的弊病是把机会留给了上市公司,而把风险却抛给了一二级市场。尤其当扩容加速时,新股上市后形成了“高开——高走——暴炒——跳水——破发”的怪圈,并带动二级市场的跳水。尤其是新股破发,会象瘟疫一样传染给定向增发股和其他老股,使大盘节节下挫,价值中枢不断下移。
    而现在新股以不到20倍市盈率的发行价上市,基本上是“低开——高走——暴炒——带动其他个股上扬”的走势。即使炒作到位甚至炒作过头出现跳水,一般也不会出现“破发”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每个月发行上市的新股总量是确定的,节奏是均衡的,不至于出现供求严重失衡、恐慌性抛售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每周都会有新的新股火爆上市,从而维持了市场人气,拖住了次新股的股价。新股上市后纷纷低开高走,对大盘指数也有明显的向上推动作用。
    7.新股上市后形成强烈的市场赚钱效应。
    原先新股上市只对只有创业板中小板产生赚钱效应,而沪深主板却是死水一滩。哪怕沪深主板也有新兴产业的中小盘股,但就是不愿意跟风上涨。这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只能抛沪股,买深股、申购深股,导致了沪深股市的畸形,而赚钱效应的缺失,正是新增资金不愿意进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次新股改革后,上海股市也可以发行新兴产业的中小盘新股,就催生了沪深股市都有新股上市后的赚钱效应。根据商品市场最不可抗拒的原则——比价原则,同类的次新股和老股都被新股带动了起来,各板块题材股全面爆发,上演壮观的涨停潮。这两天每天都有超40股涨停,从而点燃了更多人参与题材股炒作盛宴的热情,将结构性行情推向了新的高潮。创业板创出本轮反弹的新高1397点,更提振了一二级市场的信心,促使新增资金进场。如近日存量保证金又上升到6200多亿,最多时有70000亿,比5月底的5155亿有大幅回升。
    8.新股体现了经济和股市的转型。
    本次新股改革后发行的新股,绝大多数是属于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信息消费、信息安全、新能源、安防、大消费等等等,并且以小盘股为主。
    这就为过去20多年以周期性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国股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沪市),有利于经济和股市贯彻政府的“调结构、转方式”、“加快经济转型”的方针,并且使股市的新热点更加明确、更加持久、引导市场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激发股市的活力和吸引力。
    实践证明,新股改革后重启新股,对大盘的影响趋于积极。在2020点两阴两阳后,大盘缓步上台阶,连续两天站上了2030点上方的重要位置,并且沪市成交量放大到665亿、767亿。若下周站上五周均线2039点,形势将会更好,有可能去挑战2087前高点。
    在经济指标、货币政策趋好的情况下,人们需要思考的是:从2000点“政策底”起步的指数慢牛、个股轮番上扬的行情,是否在多数人不看好的时候,已经悄然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