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2|回复: 7

大运河成功申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4-6-22 19: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运河项目成功申遗 成为我国第46个世遗项目

    2014-06-22 15:32:06   来源:央视网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我省参与申请的“大运河”、“丝绸之路”上会审议。河南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参与两个申遗的省份,其中,洛阳是全国唯一“双申遗”城市。据央视刚刚传来的消息,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两个项目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我省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19: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之路成功申遗

      今天,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申遗部分22个遗产点在我国,包括各帝国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等。

      丝绸之路项目

      2006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工作。2013年1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文本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甘肃、河南、陕西、新疆4个省份22处遗址点入选首批申遗点名单,河南占4处。

      “一城一门一关一道” 见证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和源头,共有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新安县汉函谷关3处遗址点入选“丝绸之路”,另外一处遗址点是陕县的崤函古道石壕段。我省文物系统将这4处遗址点形象地概括为“一城一门一关一道”。

      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分别作为汉魏时期都城和隋唐时期都城的主入口,是汉唐时期都城的代表性遗迹。

      汉魏洛阳城以公元1到6世纪的城市格局, 以及城防系统、宫殿、佛寺等各类遗存,见证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历代位于丝绸之路东端的中华文明的发展水平。其中,北魏永宁寺塔基遗址, 展现了印度、中亚佛塔建筑与中原传统楼阁建筑的融合, 以及佛教在中原传播和本土化的发展历程。

      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陕县的崤函古道石壕段,分别作为丝绸之路重要的关隘和道路遗迹,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防御及交通遗迹。

      大运河成功申遗

      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至今16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加上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目前河南已有4处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项目

      2006年12月底,大运河项目申遗工作拉开帷幕;2009年4月,由国务院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大运河申遗上升为国家行动;2013年初,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首批申遗点段,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份的31个遗产区。

      这次大运河申遗,包括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河南到江苏的隋唐大运河,以及杭州以东的浙东运河,总长3200公里,贯穿31座城市。

      这是人类历史上超大规模水利工程的杰作

      河南省的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回洛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7处遗址点入选。

      在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副主任姜师立看来,在世界上所有的人工运河中,中国大运河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使用时间最久,而且目前仍在使用,是人类历史上超大规模水利水运工程的杰作,被《国际运河古迹名录》列为世界上“具有重大科技价值的运河”。他说,大运河印证着中国自古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作为庞大农业国家的生命线,古时的中国大运河对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曾在洛阳陆续发现了含嘉仓、子罗仓、回洛仓等大型仓储遗址,其中,含嘉仓遗址发现许多刻有“天授”、“长寿”、“万岁通天”、“圣历”等武周年间的刻铭砖,并在160号仓窖中发现了已经炭化的50万斤谷子,印证了女皇统治时期洛阳经济的富庶。

      大运河在郑州段有100多公里,通济渠郑州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东段起始点和河道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19: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

      中国有47处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二,其中河南有3处

      截至2013年6月22日,中国已有47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8处,居世界第二位。

      一、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1987.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2、黄山安徽1990.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四川1996.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4、武夷山福建1999.12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二、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10处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

      3、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

      4、三江并流云南2003.7 世界自然遗产

      5、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四川2006.7 世界自然遗产

      6、中国南方喀斯特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2007.6.27 世界自然遗产

      7、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江西2008.6.26 世界自然遗产

      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 、浙江江郎山2011.6.25 世界自然遗产

      9、云南澄江化石地云南2012.7.1 世界自然遗产

      10、新疆天山新疆2013.6.21 世界自然遗产

      三、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9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2、长城北京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10、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

      11、丽江古城云南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12、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13、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14、颐和园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15、天坛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世界文化遗产

      17、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 2003.7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18、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19、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20、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21、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遗产

      22、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2004.7.1 世界文化遗产

      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世界文化遗产

      24、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遗产

      2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 世界文化遗产

      26、登封“天地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1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审议遭日本等多国加塞

    大运河申遗成功背后:遭加塞儿 抗议未果

    2014-06-22 18:14: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正在卡塔尔多哈举办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22日宣布,中国独立申请的文化遗产项目“大运河”以及与他国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
      大会在听取了对“大运河”历史、作用以及现状等方面的陈述后,各成员国代表也阐述了各自的意见,大会主席、卡塔尔公主玛雅萨根据会议表决结果宣布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成功。
      紧接着,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报文化遗产世界名录申请报告也获得了大会批准。
      中国代表团在庆贺申遗成功的同时,也不免感叹此前遭遇的一场波折。
      新华国际驻多哈记者杨元勇介绍,本届世界遗产大会于本月15日开幕,“大运河”等项目本应于21日进入讨论议程,讨论结果也应于当天揭晓,他一早赶到现场,唯恐错过了讨论细节和最后结果的公布。
      然而,21日却发生了多次意外,先是日本当天上午插队,中国申遗项目上午获得审议无望,然后是下午又杀出墨西哥、德国、韩国、缅甸四国,纷纷被安排到了中国前面。
      听闻变故,中国代表团立即向大会相关方面反映情况。哈萨克斯坦代表更是跳出来,直接向墨西哥等国提出抗议:“加塞儿”的做法有违公平!而对方却称,此安排已成既定事实,少数应服从多数。中哈据理力争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有结果。
      时间匆匆流过,按既定程序早该审议完成的“大运河”项目能否在21日进入程序都成了问题,但在一切悬而未决之前,杨元勇不愿离开会场—下一分钟有可能就轮到中国。
      然而,杨元勇饿着肚子等到21日的项目审议结束后,方得知中国申报项目被排在了22日上午的第三位。
      世界遗产大会允许“加塞儿”?这不禁让人感到荒唐。杨元勇能想到的原因,也就是中国还不是遗产大会成员国,也许较之会员国优先级别低一些。
      根据大会提供的资料,成员国向本届大会提交或联合提交了40项关于加入自然或文化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报告,其中包括9项自然遗产申请、2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申请,29项文化遗产申请。
      中国向大会提交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遗产申请和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了“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报告。(编辑 徐晓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4-6-23 13: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 江苏段遗产达28处

    时政民生   扬子晚报[微博]   2014-06-23 06:54



    组图:大运河申遗成功 成为中国第46个世遗项目

    “中国大运河八年申遗,今天梦圆多哈”。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从南到北全长1794公里的大运河,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亦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

    正在多哈现场的原中国大运河申遗办主任、知名学者顾风通过手机告诉记者,申遗成功是第一步,后申遗时代对“活态遗产”的保护任重道远。专家称,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大运河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

    连线多哈

    48小时,大运河申遗成功“翻盘”

    22日下午,远在多哈的大运河申遗办公室副主任姜师立,与本报记者连线时,讲述大运河申遗现场亲历:

    本届多哈的世界遗产大会收到40个申遗项目。中国有3个,分别是丝绸之路、大运河和南方喀斯特拓展项目。在抵达卡塔尔后的沟通中,我们获悉丝绸之路因为是多国联合申请,要优先保障,大运河今年申报很可能的结果是补充材料明年再报。这个信息,让我们心里都凉了半截。

    多哈时间20日下午4点,开始项目审议,第一个项目就发生意外。那是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山谷葡萄园文化景观项目,根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估结果,建议意见是“NO”不予列入,黎巴嫩发言要求从第四种变成第一种列入,最终德国要求秘密投票,芬兰和克罗地亚支持,因此启动秘密投票程序,结果7票弃权,14票有效票中11票赞成,尽管以色列发言反对,但该项目仍列入世界遗产。这个项目的“翻盘”,给了我们很多信心。

    不过,随后发生项目插队审批现象让我们头疼,第一个插队的是日本,那是在审议项目第二天上午,日本插进来的是丝织厂遗址项目。现场一下子涌入大批日本媒体,长枪短炮架起来。由于现场支持者众多,这个项目也通过了。

    中午,会议主席宣布,下午有几个国家提出要提前审议,包括墨西哥、法国、越南和韩国等,共5个项目。这种“加塞”行径遭到中国代表团申诉,在一片乱糟糟的争论中,大运河又被推到第二天。

    22日上午,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宣布今天讨论剩下的24个项目,建议大家节约时间。北京时间22日14点刚过,大运河项目开始审议。ICOMOS专家米歇尔介绍大运河项目,ICOMOS意见是REFER,即补充材料,而中国则要力争翻盘,成为第一类,立即列入。

    我们在现场是非常有信心的,大运河项目的图片简直将其他遗产都盖了,PPT做的实在太漂亮。主持人介绍完了,牙买加代表帮中国说话,认为ICOMOS提的意见可在成为世界遗产后再完善;印度美女代表发言支持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哈萨克斯坦代表建议列入;接下来马来西亚、葡萄牙、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和德国代表,也都表示支持列入。这种情况下,ICOMOS代表表示,中国大运河体量大,牵涉遗产较多,建议给大运河更多时间,中国代表进行补充陈述后,主持人宣布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紧接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同申报的丝路项目也成功了。48小时,中国两大项目同时申遗成功,许多人喜极而泣,8年努力终于得到回报。

    江苏列入申遗点段的河道6段 历史遗存22处

    河段:淮扬运河淮安段、淮扬运河扬州段、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江南运河苏州段和中河宿迁段。

    历史遗存:清口枢纽水工设施、双金闸水工设施、清江大闸水工设施、洪泽湖大堤水工设施、总督漕运公署遗址管理设施、刘堡减水闸水工设施、盂城驿配套设施、邵伯古堤水工设施、邵伯码头水工设施、瘦西湖湖泊、天宁寺行宫古建筑群、个园古建筑群、汪鲁门宅古建筑群、盐宗庙古建筑群、卢绍绪宅 古建筑群、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盘门水工设施、宝带桥水工设施、山塘河历史文化街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吴江古纤道水工设施、龙王庙行宫管理设施。

    运河今生

    京杭运河江苏段仍在正常使用

    和其他省份部分河道淤塞、停用等情况不同,京杭运河江苏段保存基本完好,还在发挥作用。据悉,京杭运河江苏段全长683公里,是京杭大运河航运价值最高的水道,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运河和苏北运河。苏南运河是大宗建材等物资的主要运输通道。苏北运河则是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如今每年货运量已接近1.2亿吨,其中煤炭运量达到7300万吨。苏北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输水河道基本重合。据介绍,水运在江苏省货运周转量中已经占到一半,在货运总量中占四分之一。但是,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通航条件已经越来越跟不上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要。

    苏州:河道包括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平江河、环城河、古运河和江南运河。遗产点包括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盘门、宝带桥、吴江古纤道。

    无锡:河道包括古运河和老运河,遗产点为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

    常州:河道为古运河和江南运河。没有遗产点。

    淮安:5个河道,里运河、里运河故道、古黄河、中运河和张福河。遗产点5个,双金闸、清江大闸、清口枢纽、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

    宿迁:河道为中运河宿迁段,遗产点为龙王庙行宫。

    扬州:作为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市共有9个遗产点和6段河道列入首批申遗点段,成为大运河全线列入遗产最多的遗产区。6段河道分别是:古邗沟故道、里运河(高邮明清大运河故道)、江都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扬州古运河、邗江瓜洲运河、扬州瘦西湖。9个遗产点分别是:高邮盂城驿、江都邵伯古堤、江都邵伯码头、扬州个园、扬州天宁寺行宫(含重宁寺)、扬州盐业历史遗迹、扬州汪鲁门住宅、扬州卢绍续住宅、扬州盐宗庙。

    幕后揭秘

    大运河申遗为何耽搁了20多年?

    不少人认为文物是固定的,而运河是流动的,且部分河段已干涸

    对中国大运河2006年底才开始申遗,很多人都存在疑问:大运河历史之悠久、河道之长、流域之广、影响之大,完全不在中华文明的另一大文明象征——万里长城之下,早在1987年长城就被列入首批中国“世界遗产名录”,而漫长的20多年过去了,在世界文化遗产不断拉长的名单中,为什么迟迟不见大运河的身影呢?

    文史专家不无遗憾地解释,20多年前我国申报长城等第一批世界遗产时,不少人就提出了“大运河申遗”的建议。但当时普遍的观点认为,文物是固定的,运河是流动的,而且大运河有些河段已经干涸,部分河段污染严重,一些河道也已改变,因此,大运河不适合申报世界遗产。除此之外,当时对运河申遗还存在一种“顾虑”:其主体是隋炀帝主持修建的,修建运河有供皇帝游玩享乐的初始目的,大运河申遗可能会产生意识上的“负面影响”。

    作为跨地域、大体量的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沿线涉及省和城市众多,文化遗产数量丰富,加之多部门交叉管理,其整体保护、联合申遗的任务重,难度也大,因此有必要寻求适当的保护与申遗模式,建立有效的工作机构,确保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有序开展。基于此,国家提出设立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设想,得到山东济宁、江苏扬州、无锡等城市的积极响应。

    大运河“申遗”为啥扬州牵头?

    中国大运河的第一锹土是在扬州挖的

    国家文物局指出,扬州被确定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牵头城市,其核心理由是:扬州与大运河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整治组组长徐亮介绍,从历史沿革上看,春秋时吴王夫差开邗沟,中国大运河的第一锹土是在扬州挖的,之后的隋炀帝全线开凿大运河,也以扬州作为中心城市之一,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扩掘、连接和延伸,这奠定了扬州在整个运河文化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同时也让扬州拥有了目前大运河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最复杂的河段。2006年,国家作出大运河申遗的决定。因为扬州特殊的“运河地位”,在35座大运河沿线城市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也设立在了扬州。2013年1月底,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报了申遗资料,由扬州牵头的大运河申遗进入正式申报阶段。

    此次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未来展望

    大运河申遗成功究竟能带来什么?

    大运河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有望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

    大量资金投入后,人们最关心运河申遗成功到底能带来什么?除了普遍公认的文化、精神价值外,人们最关心的是其经济价值。而已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杭州西湖提供了范本。西湖入遗后的第二个“十一”黄金周,旅游总收入87.65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并显示出了巨大的欧美游客市场潜力。而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目的,运河杭州段开通了以运河为中心的水上旅游线路。不过也有专家提出,不要将运河文化简单化、商品化,也不要随意“打造”运河文化。

    有专家指出,调和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时,首要原则就是要尊重历史和自然,以合理的方式让文化遗产延续。这也在中国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世界遗产大会中表示,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后,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有关要求,继续为大运河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最好的保护,并将继续团结各利益相关方,进一步巩固跨地区跨行业对话和协调机制,深入探讨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尤其是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模式,让蕴含丰富精神内涵的大运河流淌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杭州方面也表示,将继续坚持运河遗产保护与延续运河功能、历史文化相结合,助力遗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并推动城市文化品位提升、沿岸民众的生活环境和品质改善。坚持运河综保“三大目标”不改变,即“还河于民”目标不改变、“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目标不改变、保护运河的目标不改变;坚持博物馆不收费、坚持文物不破坏、坚持公共资源不占用。

    杭州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运河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努力把大运河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得更好,让运河再活一个两千年。

    (扬子晚报记者 陈咏 综合新华社、中新等稿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17: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入遗之后的担忧

    发布时间:2014-06-2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又给了国人一个更加自豪的理由。这两处遗址,一处为水路,一处为陆路;一处为南北走向,一处为东西走向;一处横亘我国南北;一处横跨亚欧大陆……如此两处申遗的成功,是对大运河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认同,也能够更好的保护两处历史文化及相关遗址。
      但是,一个担忧也隐隐而来:在运河和丝绸之路一线,地方政府正在筹建一些以运河和丝绸之路为由头的景区,这些地方申遗的成本会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相关景区的价格会不会出现报复性上涨?尤其是大运河沿线,一些地方都有了“运河古城”之类的景区,这种担忧会不会发生?
      需要论证的一个问题是,申遗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开发和牟利,还是为了保护与传承。答案当然是后者。《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4条明确指出,“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是有关国家的责任”。世界遗产只是一个名号,重要的是对遗产实施保护、开发并向人类展示。或者直接说,申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相关物质或非物质的遗产,而不是为了更好地涨价。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在过去一二十年时间里,纷纷呈现出涨价趋势。故宫、黄山、武当山、九寨沟、丹霞、张家界等知名景区,纷纷在申遗之后将价格涨起。一方面,必须要承认,地方申遗确实花了不少钱,但另一方面,申遗只为涨价,然后不管传承和保护,只管开发利用和GDP增长,这样的申遗态度和最终结果就非常让人纠结。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世界遗产都涨价。杭州的西湖,在申遗成功之后,就仍然免费,这样的做法就非常值得许多景区学习。2011年6月份,杭州西湖申遗成功,而当时申遗小组组长却在成功申遗后承诺了六点:“还湖于民”的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笔者认为,西湖申遗的目的是单纯的,其他申遗也应该学习西湖的做法。
      申遗既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更不是政绩。无论是大运河,还是丝绸之路,在成功申遗后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去保护和传承在这两条路线上所蕴藏着的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其次才应该是开发和利用这两条线路并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明晓了这一点,国人才会对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申遗完全点赞。
    作者:王传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4-6-29 10: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4-6-29 13: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晓进:"非遗"传承应由"输血”变"造血”

    发布时间:2014-06-27  来源:人民政协报

      6月22日,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消息振奋国人,对于正在致力于文化建设与保护的中国来说,“一河一路”的申遗成功,只是又一个传承悠久文明、保护古老文化的新起点。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认为,“非遗”的传承,应该由“输血”抢救改变为“造血”经营。以下是他的《“非遗”传承:“输血”变“造血”》全文刊登。
      “非遗”的传承,应该由“输血”抢救改变为“造血”经营,由单一的“生存式”保护转化为“生态式”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沉淀,是民间传统的精髓,也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我们之所以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就是要保证那段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将民族传统传承下来,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让民族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也让各族人民都团结起来,拥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了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就总体而言,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规划导航及有效的资源整合;资金缺乏,高端人才难现;缺乏有效的市场培育机制;管理存在盲区;过分依赖行政行为;非遗保护和文化产业化的概念混淆;对非遗文化重申报、轻保护;逐利诱发“遗传变异”;非遗传承方式有偏向。
      为此,“非遗”的传承,需要建构一个科学的“文化生态环境”,应该由“输血”抢救改变为“造血”经营,由单一的“生存式”保护转化为“生态式”保护。
      建立非遗产业优化发展协调机构。建议设立非遗保护传承协调办公室,具体非遗发展事宜由相关协会和相关部门执行落实,办公室对与非遗管理相关的部门和协会进行统管、协调和监督。
      加快构筑高端人才梯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点是人才。要改变目前我国在非遗高端人才的保护与培养上措施不够到位的状况,探索非遗传承人才保护与培养的方式方法,营造保护与培养非遗传承人才的良好文化生态环境。
      鼓励个人出资建专业工作载体。在非遗传统工艺产业集聚地,鼓励和支持非遗艺人自建展示馆及专业“博物馆”,搭建传承、保护、创新工作的公共载体,用以弥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不足,引领集聚地的非遗工艺文化。政府对此可以给予专项资金的扶持。
      组织好非遗保护传承成果的展评工作,让非遗传承人增强成就感和身份归属感。建议在宣传、展位补贴等方面政府给予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应坚持定期举办自己的文化创意博览会,为艺人提供一个展示、信息交流、商品交易的平台,并逐渐形成全国品牌。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非遗传承人的合法权益。针对当前我国非遗产业中知识产权侵权案例不断增加的情况,各地要加大执法强度,政府可以组织由工商、司法、公安、文化、科技等联合执法的机构,保护非遗产业的知识产权。
      增强非遗产业的品牌意识。应改变大品牌少与小商标多的现象。建议各地政府推动创建能代表地方文化肌体和血液的品牌,带有独特地理文化标志的品牌,可申请市、省、国家著名商标,并作为无形资产有偿使用。
      建立人才支撑的平台。从小学、中学到大中专设置非遗工艺美术课程,以利于技艺的传承。同时,在院校开设非学历设置的非遗传承培训班,为非遗艺人的培养和再教育等提供平台。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