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3|回复: 6

揭秘:叶剑英最后一位女伴竟比他小近60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4-6-6 21: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揭秘:叶剑英最后一位女伴竟比他小近60岁

    2014-06-06 08:17:00来源:人民网浏览次数:

          十大元帅平均婚恋4.9次,全仗着咱叶帅这个“最高分”呢。


        十大元帅殿后的,就是中国现当代史上谁也不能不说谁都想说但是又谁也说不清楚的叶剑英(1897-1986)了。幸好咱只谈情缘,马马虎虎可以敷衍成篇,要是谈别的缘,孔老师自认能力不够也。

        说起叶帅,毛 泽 东对叶剑英的两句评价可能太有名了:“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朋友们或许以为叶剑英如此严肃谨慎,恐怕在情缘方面只有一位夫人甚至一位也没有吧?那可是大错特错!十大元帅平均婚恋4.9次,全仗着咱叶帅这个“最高分”呢。别忘了,叶帅可是十大元帅里最酷的帅哥啊。用叶帅家乡的广东话讲,“衰锅”系一定离不开“霉铝”的啦。


    叶剑英


        网上很多军迷都说叶帅风流,“叶剑英”这个名字也给人“英俊小生”的感觉。他的养女、著名作家戴晴(微博)说:“世间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绯闻,传到我耳朵 里的时候,已近天方夜谭。”但孔老师认为,桃花运破空扑来之际,就是佛祖也挡不住。十大元帅总体来说,感情方面吃了很多苦,不是情侣牺牲,就是生离死别, 当个元帅咋就那么倒霉呢?总得落实到某位身上补偿补偿吧。再说叶帅感情经历丰富,不等于他就没有痛苦和寂寞啊。直到叶帅去世已过20载的2007年,日本 北海道还出了一个大骗子,冒充叶剑英,骗得2500万日元,被东京法院判了4年徒刑。叶帅倘若九泉有知,一定会哭笑不得吧。

        叶剑英1897年生于广东梅县小商之家,属于客家人,因此跟俺们北方人有缘分。他18岁中学毕业时,写下“成则为周武三千,败则为田横五百,可常可变,可 生可死”的壮语,既透露出岂甘人下的不凡之志,又表达了进退两可的人生智慧。据说他早年有桩包办婚姻,一无子女,二无音讯,估计跟其他老帅的原配情况大同 小异,咱就不多八卦了。值得当今青少年记取的是这样一句话:“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凭!”同理可证,大丈夫又何患乎原配不原配呢?

        1924年初,叶剑英在广州与医务工作者冯华结婚。当年11月,生下长子叶选平,后又生了长女叶楚梅,名字都取得很漂亮。那时候叶剑英追随孙中山,在国民 党内和黄埔军校担任要职,当过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二师师长及第四军参谋长等。曾经只有叶剑英一个人,可以佩剑进入蒋介石的办公室,二人关系相当铁。但发觉蒋 介石依靠大款仇视工农的反革命面目后,叶剑英毅然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人生也经历了极其重大的转折。

        1927年,30岁的叶剑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率领教导团进行了广州起义。就在这一年,他娶了不到18岁的教导团女战士曾宪植(1910-1989)。

        曾宪植一是美貌,年轻时有人夸张地誉为“美若天仙”,二是名门之后,高祖曾国荃就是曾国藩的弟弟,率领湘军攻破天京的“九帅”。美貌加上名门,人生难免要倒几回霉。曾宪植两次被捕,第一次在上海,被党组织营救出狱。

        第二次在日本,鬼子查出她是曾国藩后代,马上让她“开路开路的”。她1931年与叶剑英重逢,本来二人要共赴苏区,但顾虑到一对帅哥美眉同行,路上肯定不 安全,阿曾遂改去了香港。1937年叶曾再度见面,但阴差阳错,又劳燕分飞。二人生有一子,即叶选宁将军(总政联络部长)。曾宪植是曾国藩家族中第一个共 产党员,按“孔孟颜曾”叙谱之辈分,长孔老师一辈也。

        上次孔老师说,倘若不反对封建礼教,中国的辈分就乱不堪言也。有些无知老男人不懂俺的意思,以为俺又吹嘘自己是孔子后代,其实这些男人如此重视并气愤人家 是谁的后代,才是充满封建落后的阴暗心理也。要是按照封建辈分,孙中山就是蒋介石的大舅子,曾宪植则是孔祥熙的祖奶奶。大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他的夫人本 来是孔家令字辈,茅盾非让人家跟自己这个“沈德鸿”同辈,取名“孔德?”,如果不查史料的话,很容易误解她比孔祥熙小两辈,再排下去,成何体统。孔仲尼先 生活着时,哪里会想到后世弄出这么多麻烦来?辈分跟字体一样,既要尊重传统,也要因时简化,一个民族才能万古常新也。试想一群白发苍苍的长者给一个年纪轻 轻的后生下跪磕头叫爷爷,一个字多达三十四十个笔画,这样的规矩不该“改革开放”吗?

        话说远了,回到曾宪植,她父亲曾昭和,正宗的“昭”字辈,她是“宪”字辈。她的下一辈是“庆”,即“曾 庆 红”这一辈。重庆出版社有本《曾国藩家 族》,写得 清清楚楚。研究历史深入不到这个层次,就敢胡说什么国民党共产党啊,繁体字简化字啊,全是胡扯。对于曾国藩,蒋介石和毛 泽 东均十分推崇。1949年 开国大 典,搀扶宋庆龄毛 泽 东朱德走上天 安 门的就是曾宪植——当时江 青也想上去,级别不够,被警卫给拦住了。曾宪植还任过邓颖超秘书,建国后一直 做到全国妇联副主 席,曾经到我们哈尔滨视察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21: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37年,40岁的叶剑英担任八路军参谋长,在延安与长征女干部、32岁的危拱之(1905-1973)结婚。危拱之出身于河南信阳的书香门第,多才多 艺,革命资历很深,1927年广州起义时就曾率领黄埔军校女生跟随叶剑英的教导团一起战斗。二人婚后各自忙碌,没有子女。危拱之四处奔波,出生入死,二人 的婚姻显然无法维系。危拱之后来担任过赤峰市委书记,1973年病逝。(一说二人没有正式结婚)

        1939年1月,叶剑英任南方局常委。1940年,与南方局机要员吴博结婚。吴博毕业于吴淞中学,原来在新四军军部工作,因为南方局缺少速记员,1939 年2月******到安徽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后,特意从新四军速记训练班要了两人带回重庆红岩办事处,其中一个是支部书记吴博,另外一个是方卓芬,当年嫁 给了 《新华日报》编辑、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1906-1988)。叶帅与吴博结合后,日子过得紧张而愉快。叶剑英曾亲自下厨,做了他拿手的广东狗肉来招待工 作人员。1941年,吴博给叶帅生下女儿叶向真,即著名影片《原野》的导演凌子,凤凰卫视近年对她进行过专访。


    1974年:叶剑英与家人在海南三亚


        1948年末,蒋家王朝大厦散架,林彪聂荣臻百万大军把北平围得风雨不透。叶剑英抵达北平南面的房山县良乡,准备接管北平。新中国首任“京兆尹”即将出 场,总得冲冲喜吧。在这里,他与华北“军大”学员李刚结婚,生子叶 选 廉,女儿叶文珊。1955年因感情不合,二人离异。以上为叶帅正式的6位夫人, 在国家 正规的出版物中均可查到。

        此后30年的漫长岁月,因为生活和情感的需要,据说叶帅身边还先后有过三位女性(参见戴晴的有关叙述),其中最后一位比叶帅年轻将近60岁,超过杨振宁老 师与翁帆同学的落差。但跟翁帆不同的是,这三位女 性 都没有名分。由于具体资料不是来自正规出版物,恐怕道听途说有所不实,此处就不再展开。让我们看看 局内 人戴晴的感叹:

        他或许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感情经历,但那结局在常人看来,也许稍嫌寂寞了一点。这个一生对女性怀着不倦的激情,也一直为她们所眷爱和景仰的人,在他“辉煌地”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一名爱过他和被他爱过的女子被允许守在“身”边。

        叶剑英文 革前肩上的担子比较轻,文 革开始后,得到毛 泽 东的一再提拔,进入政治局常委,位高权重,敢于跟江 青拍桌子,把手都拍伤了。林彪 出事、恩来病重、小 平翻车后,叶帅更是独挑大梁,但又妙在不动声色也。最后当到军委实权副主席,坐镇中南海,一举擒拿王张江姚等4位顾命大臣,万国为之震颤。华国锋以龙位相 让,叶帅却不居功,忠心为“英明领袖华主席”保驾护航,又保举邓小平东山再起,才换来了今天中国大地的多姿多彩和广东人民的幸福生活。唉,千言万语,也评 价不透这样的伟人啊。

        叶帅病逝后,政治局讨论参加追悼会的亲属名单,在聂帅的力主下,叶剑英的7位健在的遗孀均未参加,这就免去了很多麻烦,聂帅确实是个“厚道人”也。针对社 会上好奇者的传闻,叶选平同志还专门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这并不是我们做子女的意见,而是当时中 共中央的决定。我们这些子女,至今仍同这七位女性保 持着 良好的关系。”如此看来,叶帅“艳遇”虽多,但是一清二楚,连中央都知道。叶剑英虽无独当一面的赫赫战功(晚年指挥过西沙之战),但他也就没有派系问题, 属于坐镇中央的“军机元帅”(不过长征中也负过伤),所以毛 泽 东才非常信任他。叶剑英除了资历老、地位高之外,每每在历史转折关头以连环妙手四两拨 千斤, 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成了他一生的绝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21: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帅为人有风趣,谈吐有文采,诗也写得蛮好。毛 泽 东曾说“剑英善七律”,让陈毅向叶帅学诗。叶帅晚年写的“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 战能过 关。”曾经是我中学时代的座右铭之一,激励我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他的政治智慧在十大元帅里是冠绝群雄的,在个人感情问题上,也必然是井井有条,多而不 乱,目送飞鸿,手挥五弦的。党史专家温相先生说:“据我所知,叶帅在私生活上是比较严谨的,至于网上说的那些个东西那是站不住脚的,也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 的。……叶帅的多次婚姻只能是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造成的。而不能说明其他的什么问题。”这个态度还是比较客观的。薄一波称赞叶帅是“老不糊涂”,此话大有 深意也。

        十大元帅全部活到60岁以上,8人超过70岁。在3人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下,平均寿命达到80。1岁,其中5人活到89岁以上,除了革命军人旺盛的生命力和晚年较好的医疗保健之外,跟他们身边的女性恐怕也有密切的关系。谨以此文,向所有的新中国开国功臣,以及滋润过他们心灵的那些英魂,表达敬意。

       叶剑英有6个子女。长子叶选平生于1924年11月,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1921年前后,中国军阀割据,豢养军队,为所欲为,与政府对抗,国家局面 混乱,内战不断,民众苦不堪言。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因实力不够,被搁置一边。孙中山决定北伐,壮大自己的力量,平定军阀混战局面, 实现国家独立,民族统一。此时的叶剑英,正在广西桂林帮助孙中山整肃军队,开办教导团,培训军事人才。1922年2月3日,孙中山直属各军正式出师北伐, 但一心与孙中山作对的陈炯明坚决反对北伐,使用各种手段暗中阻挠。叶剑英得孙中山授意,带领一个营担任孙中山大本营行程的护航任务。1922年6月12 日,陈炯明率军在广州公开叛变,围攻大总统府。叶剑英带领一个连守候在宝璧舰停靠的码头边,迎接孙中山安全离开。


    叶剑英及其长子叶选平


        陈炯明的叛变,愈加深了孙中山联俄联共的决心。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正式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会后孙中山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叶剑英担任教授部主任并兼任教官工作。

        1924年初,27岁的叶剑英和医务工作者冯华结婚。这年,叶剑英出任香山县(后改中山县)县长兼独立营营长,政务、军务工作繁忙,此间,他还时常返回黄 埔军校讲课, 身兼数职,日夜为革命奔波。但这样,就无暇顾及家务。深秋11月,冯华诞下长子叶选平。儿子出生后,叶剑英在百忙中抽空回家看望襁褓中的儿子,喜不自禁, 爱不释手。他因为太忙了,将儿子完全交给了夫人照顾。但他心里却时刻惦记着儿子,他把一个父亲的爱转化成为中华民族奋斗的强大动力,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 活, 他要奋发努力,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强大的国家有所建树。

        1941年,叶剑英从重庆返回延安,与爱子叶选平阔别多年后重逢,看到其已经长成为一个英俊帅气的高个小伙子,喜不自禁。叶剑英安排他进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学习,希望他学成后为祖国的工业化建设效力。

        1945年叶选平毕业后,从基层做起,被分配到延安兵工厂工作,成为一名机械师。1947年调任晋绥边区第一机械厂干部。叶剑英嘱咐他要学以致用,把学到 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叶选平记住了父亲的教诲,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员。新中国成立后,叶选平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短期学习。1952年,他 又被派往苏联进修机床专业。1954年回国后,叶选平为祖国的工业建设尽心尽力,他先后在沈阳和北京担任两家机床厂的总工程师。由于技术过硬,工作出色, 他先后被委任为沈阳第一机床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沈阳市机械局副总工程师、北京第一机床厂生产技术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北京市机械局领导小组副组长及党委常 委等职。叶剑英对儿子的成长和进步深感宽慰,他把自己最疼爱的长子放在工业战线,他深知工业对这个农业大国的重要性,新中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可不发 展工业。

        1978年,54岁的叶选平开始步入政界,出任国家科委三局局长。两年后,他被派赴广东省,出任副省长兼广东省科委主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等 职。 1985 年晋升为广东省省长,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的主要领导之一。广东省是解放初期他父亲任职耕耘的地方, 也是他的家乡,在这里,倾注了他父亲满腔心血和深情。叶选平继承了父亲的政治意愿,造福家乡人民,他担任广东省省长时,注意抓大事,放小事,把主要精力放 在全省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和长远发展的策划上,对于省里的具体事物,他放手让其他副省长分管。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在评价叶选平处理重大问题时,认为他站得 高,看得远,能把握大局,有乃父之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21: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女——慈父的掌上明珠

        1925年,叶剑英出任梅县县长,1926年参加北伐; 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1927年,在革命最困苦的年代,叶剑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和张太雷等同志一起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后,国民党扬言要捉拿叶剑英。叶剑英把妻子和唯一 的儿子送到香港秘密安置后,就离别亲人投入了革命斗争。1928—1930年期间,叶剑英受党中央委派,赴苏联学习,就在叶剑英赴苏的那一年,他的第二个 孩子叶楚梅在香港出生了。叶剑英来不及看女儿一眼,就要奔赴遥远的北方了,为了千千万万个孩子,他牺牲了跟自己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只能把牵挂放在心里。 1934年,叶剑英参加长征,直到1937年,他负伤回到广东做手术时,女儿才被人领去见父亲一面。女儿已经9岁了,叶剑英第一次见到可爱的女儿。看着眼 前这位正忙着与人交谈的陌生父亲,幼小的女儿甚至连声“爸爸”也没来得及叫,就又被人带走了,叶剑英的慈父之心又一次被拽回到繁忙的革命工作中。


    1984年6月,叶剑英在北京住所与家人合影


        1945年,17岁的叶楚梅几经周折终于被接到延安,来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身边。毕竟,她从未在父亲身边生活过,对于这个初懂世事的17岁女孩子来说,父 亲是很陌生、很遥远的一个概念。她从李克农那里了解到父亲的许多事,很快消除了对父亲的陌生和顾虑。然而, 仅过了短短一个月,父亲便把女儿送到了遥远的东北, 接受磨炼,成为了东北****联军的一名战士。叶楚梅从小在广东长大,初到东北,生活很不适应,每天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下练兵,非常艰苦。对此,楚梅有 点不 理解,父亲却对楚梅说:你们是幸福的一代,我们年轻时看《共产党宣言》都是要掉脑袋的,你们在革命队伍里有追求光明、学习革命理论的自由,有广阔的天地任 你们驰骋,要珍惜这个环境,努力锻炼自己。慈父疼爱女儿,却没有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把她放到革命的大家庭里锻炼,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一个坚强的 革命战士,这是一种无私的父爱,是大爱。多年后,楚梅追忆起过去的艰苦岁月时才感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叶楚梅去了东北后,父亲挂念着她,给她写了一封信,表露了对女儿的热切期望:“亲爱的梅儿,爸爸有你而感觉骄傲。鼓起你的劲儿,踏上你的长路。这不是日暮 途远呀!红日恰在东升。 阳光照着艰险的途程,比起黑夜里摸索,要便宜得万万千千。急进吧!追上那先头出发的人们。急进吧!再追上一程。这里有广漠无边的地盘,等待你们去开垦。这 里有大批优良的种子,等待着你们拿回来散播,赶上春耕。人民要翻身了,许多人已经翻了身。敌人着慌了,不顾一切的起来做绝望的抗衡。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热闹 的场面,进吧!再追上一程。我们不是速胜论者。欢迎你们能够赶上这一场翻天覆地的斗争。我想你们没有一个是‘坐享其成’的人, 你们是铁骨铮铮。”

        当时叶剑英在北平,担任军调处执行部的****代表,负责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停战、发动内战阴谋的工作,广泛接触和团结教育爱国****人士,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仍以热情激扬的文字,表达了慈父对女儿的关怀、教诲和期待。

        父亲的形象,在楚梅的心目中渐渐清晰。楚梅后来回忆道:当时,我把父亲写来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热血沸腾、激情满怀,使我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增添了克 服困难的勇气。周围的同志们看了也都受到很大鼓舞,当时正是胡宗南匪帮即将进攻陕北的前夕,许多人担心延安会被敌人占领。父亲的信使大家深信:黑暗即将过 去,曙光就在前面,延安将永远是我们的!我决心遵循父亲的教诲,做一个铁骨铮铮的革命者。

        叶剑英曾给楚梅写过许多信,可惜“****”抄家时全抄走失散了,这封信还是有关部门代转还给她的。 她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时间虽然不多,但在生活的风浪中, 却时时受到父亲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精神鼓舞,使她在艰难困苦中振奋精神,充满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21: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儿——慈父的骄傲

        叶剑英的第三个孩子叶选宁出生于兵荒马乱的1938 年。叶选宁的母亲曾宪植是叶剑英的第三任夫人,为曾国藩的后裔,长得美丽动人,******呢称其为“阿曾”。因革命工作需要,曾宪植难以把儿子带在身 边, 1939年,叶选宁未满周岁就被送回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大夫第,由她的继母刘俭明抚养,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曾氏家塾教育。叶剑英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任副教育长时,曾下山到大夫第看望儿子。1950年,叶选宁离开居住了11年的荷叶镇被接到北京,就读于北京的寄宿学校。1960年,22岁的叶选宁毕业 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在江西工作。1974年,在一次往粉碎机里送料时,选宁不幸被机器轧断右臂。叶帅得知此事时正 在北京,接到电话时,非常紧张焦急,由于信号不好,他对着电话猛喊,但电话那边却没有回应,叶帅急得掉下了眼泪。他把此事向******总理汇报,总理亲 自下令 抢救,当地医疗部门才把断臂帮选宁接上,但从此右臂功能全无。后来选宁越挫越勇,练就了一手刚劲潇洒的左手行书,他熟习历代书法大家的诣趣,融合自身的天 赋及对世事丰富的阅历,经过长期的历练,对书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书法,溶入了自己的主张和性格, 大气中不失机智,沉稳中透着活力,很多人对此非常欣赏。


    叶剑英同子女们在一起


        对于父亲,选宁流露出钦佩之情。在“四人帮”最猖獗的时候,在“四五”运动中,在父亲的支持下,几兄妹冒着被抓去坐牢的危险,去******广场搜集群众 写的诗 歌,诗歌有悼念******总理的,有暗讽“四人帮” 的。他们几兄妹把搜集到的诗歌拿给父亲看,几兄妹当了一回“反革命”。选宁深知父亲参与打倒“四人帮” 是不顾个人得失的,如果不成功,他是要被杀头的,那是怎样一种勇气和智慧啊!

        1984年,叶选宁从国务院干部改穿军装,直接被任命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外联络部副部长。 1988年9月在我军恢复军衔制首次授衔时,即授少将军衔。1990年,正式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职务。叶选宁以足智多谋著称,他有着父亲的儒将遗 风,处事处世左右兼顾, 游刃有余,铺得开,收得拢,深得亲朋好友尊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21: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女——慈父的宝贝

        叶帅的第四个孩子叶向真,于1940 年出生。这个出生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女儿,却有着如花美景美好时代的禀赋,浑身充满艺术细胞。叶向真长得亭亭玉立,沉静中透着高雅,又不失亲切。她对儒学深 有研究,特别是对孔子,有相当的研究基础,深受父亲的影响。叶帅是一个著名的儒将,他的行事方式和作风深深烙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印记。向真开始学医,后 来出于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改行做了导演。叶帅是希望她当医生的,但女儿坚持要搞艺术,叶帅拗不过她,才同意她当导演。后来她起了个别名叫凌子,制作了著名 电影《原野》, 该影片获得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59年,叶帅陪同这个着迷于艺术的爱女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听钢琴家刘诗昆的演奏会。叶向真被刘诗昆飘逸浪漫的 气质所吸引,听完演唱会后忍不住情思写了一首诗给刘诗昆。作为回信,刘诗昆把自己的钢琴演奏带寄给了叶向真。在浪漫艺术气氛的熏陶下,通过诗与音乐搭建的 鹊桥, 爱情就这样悄然萌生了。1962年,两人正式举行了婚礼, 叶帅无意中当了两个人的“红娘”。凌子想念父亲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件事,叶帅既当爹又当娘的,也不容易啊。

        叶向真现为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五子——慈父的爱儿

        叶帅的第五个孩子叫******,母亲是华北军政大学学员李刚。******选择了与父亲不同的事业道路——从商,是保利集团下属凯利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深圳国叶实业 有限公司董事长。保利公司是1993年组建的大型中央企业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保利集团形成了军民用品国际贸易和房地产开发两大主业,培育和发展文 化产业的业务格局。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及项目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长沙、天津、哈尔滨、沈阳、重庆、海南以及香港等地,在资本规模、经济效 益、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女——慈父的心头肉


        叶帅的第六个孩子是******的妹妹,叫叶文珊, 1961年出生。文珊是六兄妹中最小的孩子,又是个女儿, 大家都叫她小妹。叶帅处处宠着她,让着她,视如心头肉。

        “****”中,由于“四人帮”的迫害,文珊被迫离开了北京,离开了父亲。文珊替父亲担忧,经常给父亲写信。叶帅乐观、风趣地回信安慰她,他写到:“信中 问到 2号楼,且听吧:2号楼前果木多,一间古庙一头陀(他把自己比作古庙里的和尚);女儿有假归来看,你的窝儿照样呵!”从这封平常的家书里,文珊看到父亲临 危不惧、善于自处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她。文珊也知道这是父亲怕女儿担忧,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消除女儿的忧虑,表现了父亲顺时应势的智 慧。这使文珊感到安慰,得到父亲大智若愚的人生观的启迪。

        叶文珊和哥哥一样,后来从商,也很有成就。

        叶剑英的六个孩子,都得到其真传,红梅品格,青松人格,儒雅性格,智勇将格。叶剑英深懂刚柔之道,能屈能伸,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孩子们也深得其中奥妙的启 迪。六个孩子在叶帅的教育、引导、关心下,成为对国家、对党、对社会、对家庭有为、有用的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为人正派,得到亲朋好友的尊崇。

        在革命战争年代,叶剑英深知舍小家,顾大家的真谛,为了国家的独立、统一、富强,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乃至家庭。但他心中对儿女却有着不轻易流露的深深的 眷念,浓浓的爱意。在和平年代,叶帅可以照顾儿女了,但他并没有惯纵,而是严格要求,教育、培养、锻炼儿女成人、成才。这才是为儿女好的拳拳慈父之心。

        十大元帅排名大揭秘:叶剑英元帅为何名列最后?

        叶剑英 在国内战争时任总参谋长,地位在十个元帅中仅次于朱、彭,为什么在十个元帅中他竟列名最后?

        这里抛开评衔时(特别是高级将领)需要考虑的资历、战功、“山头”等因素,单讲战争时期参谋长的地位问题。

        先看看现在的情况:1952年军队评级后我军各级参谋长一般定为“准级”,如兵团参谋长为准兵团级,军参谋长为准军级。取消“准级”后,现在各级参谋长为同级副职,如集团军参谋长是副军级,团参谋长是副团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6-6 21: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级军事主官一般与上一级副参谋长同级,如师长与军副参谋长同级,团长与师副参谋长同级。因此,师长当军副参谋长、团长当师副参谋长一般视为平调(单就级别而言),而师长当军参谋长、团长当师参谋长则肯定是提升。

        但战争时期可不是这样,一是当时干部只有职,没有级,不能简单地拿现在军队级别套当时的情况;二是那时的各级参谋部不像现在这样健全,尤其是总参谋部,只有很少的机构,责权根本无法和现在相比。

        三是当时各战略区相对独立,通讯联络又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各级军事主官特别是各大野战军司令员有相当大的独立指挥权。因此各级参谋长并不一定比下一级军事主官的地位高,各大野战军参谋长就未必高于兵团司令员。


    图为****中的叶剑英


        如刘亚楼任十四兵团司令员之前是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参谋长;阎揆要以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升任西北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 长张震抗美援朝时曾代理第二十四军军长;解方将军曾任第一兵团、十二兵团参谋长,海南岛战役时兼任四十军副军长,后任十五兵团、十三兵团参谋长和志愿军参 谋长。

        其实不仅是我军,在国民党军队中这种现象更是常见。比如兵团参谋长莫说比不上军长,甚至有宁可当师长而不愿当兵团参谋长的。郭寄峤曾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部参谋长兼第九军军长,但他宁愿人们叫他“郭军长”,而不愿意叫他“郭参谋长”, 因为参谋长只是个幕僚,没有实际兵权,战区的参谋长名气远不如集团军(兵团)司令甚至军长大。

        胡宗南的第一战区参谋长盛文(1946年任),三年后也只当了个军长。当然,国民党军的参谋总长另当别论。1946年,国民党军接受美国顾问的建议,决定 效仿美国,改革军制,撤销军事委员会,另建国防部。国民党军不设总司令,国防部长名义上是最高军事长官,但实际上有职无权。国防部下属的参谋总部,负有全 国军事指挥职权,为最高军令机构,权力极大,参谋总部直辖陆军总司令部、海军总司令部、空军总司令部和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蒋介石的心腹大将陈诚出任参谋总 长,执掌军令大权。

        因此,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参谋总长和人民解放军的总参谋长在军队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战争时期我军的总参谋长并不是仅次于总司令、副总司令的第三号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