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保制度沦为做空工具 在股票做空非常不成熟的前提下,机构绝大多数就只能单方面的做空股指期货,期指出现了不是机构间的博弈,而是机构整体做空与散户做多之间的博弈。 简单举个例子: 当股市有一定涨幅时,机构现货股市上获利需要止盈,这时机构无法一下清仓,可能在股指期货上开对应数量的空单,来套期保值,然后主力据此大肆渲染说“股指期货上机构空单多了”以此来吓唬散户,这时,主力自己则抛出少量现货股票,股指先出现少量下跌,于是散户纷纷跟风卖出现货股票做空,造成股指下跌开始加速。 紧接着主力再散布其他莫须有的利空谣言,吓坏更多散户加入杀跌,造成终于股指快速大幅下跌,直到多头完全崩溃。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下跌波段中,空头能赚多少钱?以国泰君安为席位代表、2014年2月20日-27日(共6个交易日)为区间段、以当月最活跃的合约为例计算,计算方法为:多单盈亏=昨多单量*(今结算-昨结算)*交易单位+昨多单盈亏:
而现阶段为何市场资金对利空比利多更为敏感? 有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三点:主要由于连续多年下跌让众多投资者伤痕累累,存量资金被套而增量资金趋于谨慎。此外,还有由于股市“抽血”效应严重,A股市场形成“闻IPO色变”的色变的条件反射,第三A股交易制度存在问题,当天买入股票隔天才能卖出,若当天买入股票盘中或盘后出现利空,隔天开盘会有资金恐慌出逃。 以上三点对于股指期货空头有利,IPO利空,经过社交媒体传播放大,即使仅是不可靠的传言,也对市场多头形成巨大杀伤力。 广州一位资深股指期货研究员向21世纪网分析,A股熊冠全球,而且这么多年主要都是在股指期货上领跌,即股指期货是先跌,然后把大盘拽下来,而罪魁祸首是中金所的机构必须套保的交易制度,这个制度造成了当下清一色的空军,也同时把股指期货沦为了恶意做空的一种工具。 21世纪网整理出一组关于近三年期/现货交易量、仓位等数据对比: 1
| |
以上数据可看出,2013年期指日均成交额较2012年几乎翻番,但沪深300现货指数概念累计下跌6.75%,其次,期指成交一直以来都比现货要活跃的多,期现交易额比大概为8:1。 也即是,现在主流的资金基本都在股指期货上,超级主力在主导行情,股指期货对指数的带领作用愈来愈重。截至目前为止,股指期货目前的成交总额,是沪深两市全部成交总额的3—4倍。(21世纪网罗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