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1|回复: 2

并购绞肉机:华润集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发表于 2014-4-18 2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林治下的华润十年:多行业进出自如

2014年04月18日11:46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2004年,宋林接替宁高宁担任华润集团总经理一职,华润集团开始进入宋林时代,最近的十年里,宋林延续前两任的风格,仍旧大举阔步并购。而此次被举报的金业集团煤炭资产并购案仅仅是华润集团近些年来大跨步并购、向多元化发展迈进的一个缩影。
  并购绞肉机:华润集团
  华润集团的总资产增长迅速,依赖于大举并购。从2004年开始,宋林掌舵,并延续了前两任的风格,不断通过兼并开拓新业务。

华润集团10年大额收购案,搜狐财经制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20: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华润集团控股苏果并在医药板块重组东阿阿胶,在啤酒板块收购澳洲狮王。

  ——2006年,重组华源集团;

  ——2007年,收购锦州电厂及深国投并重组三九集团;

  ——2008年,收购江苏电厂,内蒙、广东风电厂,收购天津家世界、陕西爱家;

  ——2009年,收购珠海市商业银行,同时入主国投海南水泥;

  ——2010年,收购太平洋咖啡连锁,并整合北药集团;

  ——2011年收购大宁煤矿、江西洪客隆、蒙西水泥;

  ——2013年,收购桂林天和药业。

  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宋林相继提出“金融平台”和“微笑曲线”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2008年,华润集团设定了7个战略业务行单元,包括地产、电力、消费品、医药、水泥、燃气和金融,而这7个战略单元都是依据微笑曲线挑选出。微笑曲线的一头是顾客端,另一头是资源端,华润万家、啤酒、饮料、食品、银行、医药、房地产都属于客户端,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企业。而这一战略是基于2008年之后,国家经济向扩大内需的结构和方向调整的大背景。

  十年间,华润依仗吞并,总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据公开资料报道,截止2012年底,华润总资产已经由2004年的1012亿元增长到9393亿元,十年间增长近10倍。

1

华润十年业绩。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url=][保存到相册][/url]

  过去十多年间,国企在竞争性行业没有竞争力,国企应该退出竞争性行业几乎形成社会共识;“多元化陷阱”是稍微读过一些管理书籍的人都能信口道来的,专业化公司才是潮流所向;快速并购扩张的后遗症成为企业界一大教训,在竞争性行业,通过快速并购扩张,走多元化发展道路,这几条曾让无数企业折戟沉沙,但华润全占了。且在在2012年度业绩考核中位列第六位。

  曾有媒体报道,华润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宋林让华润能在多行业进出自如。据公开资料介绍,现年51岁的宋林是山东乳山人,曾就读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获固体力学学士学位。

  1983年,当时属于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的华润公司,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两年后,宋林以实习生身份进入华润集团。

  在这近30年间,宋林先后供职于华润集团资产管理、石油化工、电力和半导体等部门。从一个扛着测量仪测油库的实习生开始,干到了董事长。

  2005年,已是华润集团总经理的宋林在接受采访时,回想了早年为物色新油毡位置,驾车在新界左兜右转的情景。宋林称,当时驾车在元朗和上水奔波,与原居民讨价还价,还要应付黑社会。香港黑社会很凶悍,有一次谈判中双方以互扔瓶子告终。

  2001年,被认为是宋林人生转折的一年。当时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创业股价持续低迷,市场批判不断,当年11月,宋林被任命为华润创业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作为时任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的助手,谋划华润创业的新发展模式。

  此后,他在华润系香港6家上市公司中执掌过4家的帅印,并于2004年接替宁高宁担任华润集团总经理。2008年5月起,担任华润集团董事长。现在,他的华润生涯或将到此为止。

  耐人寻味的是,20余天前,宋林在华润集团官网的专栏中写道,“在高级管理团队层面,对德的要求应该要大过对能力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0: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润宋林被查凸显国资管理重大缺陷

标签: 文化   2014-04-19 00:57

华润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因严重违法违纪,被中纪委监察部带走审查。华润总经理乔世波受中组部委托,临危受命代管董事长之事。华润大厦滚动播出宋林被调查消息,拥有42万名员工、资产超万亿、年销售额超5亿的华润帝国,一时间成为中国反腐浪潮的中心点。
举报宋林犯罪的是新华社记者王文志,他去年7月开始公开举报宋林在华润收购山西金业集团的100多亿元的投资中,出现渎职、腐败的情况。本月15日,举报宋林保养情妇,并在微博上发出宋林和情妇在床上拥抱的照片。宋林刚刚在微博上反驳王文志,没想到16日就被中纪委带走调查。
王岐山的速度之快,让宋林来不及反应,就被堵住了口。熟知华润和宋林的华润同事,16日中午,还在北京的华润宾馆(木棉花宾馆)讨论王文志的无聊,或是宋林不会看上那位 丑女 的八卦。到了晚上,这些同事,都傻了眼:他们的大老板被抓了。我亲自目睹了这一幕悲剧的演出。
我最近两年开始关注华润的历史和企业的发展情况,为华润的辉煌业绩,感到无比的惊讶。
1931,中共特工领袖陈云,为了解决解放区的物质供应问题,拿着两根金条给一位年轻人,他本名叫秦邦礼(化名杨琳,中共元老博古、也就是秦邦宪的弟弟)到香港组建 联合行 ,为抗日战场和后来的解放战场提供各种军需物质。
1947年,朱德总司令提出把 联合行 改名华润(China Resources,第一任董事长为钱之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华润成为世界500强的巨大国有企业,2013年排名187,是国资委旗下的一员猛将。
2008年,宋林在45岁时,当上了这个商业帝国的掌舵人。 华 的意思是中华, 润 暗指毛泽东。
解放后,华润作为中国的对外窗口和外贸企业,为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宋林和他的前任宁高宁(现为中粮集团董事长)领导下,借助中国经济腾飞的东风,华润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
截至2013年末,华润集团总资产1.13亿港元,实现营业额5002亿港元。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仅万家超市,全国就有5千多家。华润地产是万科的最大股东,成为中国地产的巨无霸集团。华润集团下有5个上市公司,其中3家是香港股票指数的成分股。
收购山西金业集团的同一年,2010531日,宋林在华润集团官网“董事长专栏”中写道:集团已经将2010年定为华润的“战略年”。
今年两会后,宋林再次发文《改革再出发》,表示“作为央企,华润肩负着国企改革排头兵的历史重任和战略使命,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改革,关乎华润的百年基业”。
有人回顾宋林的职业生涯,与宁高宁的“霸气”相比,他的名字不那么响亮。他给外人的印象是低调务实,做事不温不火。
如此性格,跟宋林一步步从基层做起的履历有关。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后就进入华润,从扛着测量仪测油库开始,一直打拼到了副部级的总经理(2004年)和董事长(2008年),可以说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企业天才。
是华润创造了宋林,是国企成就了一批批能干的国有企业精英。这些精英所领导下的每一个商业帝国,其实力都远远超过改革开放前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例如,华润2013年的纯利润,就等于中国1978年全国的财政收入。
这样的企业,在没有严格的法律和财务制度监管之下,第一把手往往可以一手遮天。搞个情妇是小事,关键的问题是利用情妇洗钱。
最能洗钱的就是重大工程项目的承包和投标。投标人可以用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成本得标,再把获得的一部分利润空间回归给出标者。
华润对山西金业的收购,就是故意放水,把超过一百亿的国有资产,用来买一个质量极差的资产包,其中有三个煤矿连开采的批文都没有,大把的钱就被放出去了。
那个拿7000万元作为女儿嫁妆的土豪,就是这出买卖的中间人。不知道其中这笔资金是如何被瓜分的?宋林被调查,中纪委的目标之一,就是盯着这笔资产的流向。
央企赚钱,用的是全民的资本。华润的品牌和政治地位,决定了只要董事长不要太笨,就可以赚大钱。如果很聪明,那么,赚钱的速度就会很惊人。
宋林的成功,有其自己聪明能干的一面,更是华润本身的政治地位所决定的。华润所干的每个行业,都是私有企业很难与之匹敌的。从资本、人脉、土地和人才,华润占据了一切的天时地利。
但是,当天量级的利润滚滚而来的时候,董事长和公司高层的权力就变得无穷大了。一个亿不算钱,数十亿才叫做钱。一支笔看似在法律文件上画押,其背后却隐藏了太多太大的猫腻。
这些猫腻,没有查还好,一查就出问题。国资赋予高管的权力过大,没有制度跟进,高管想不犯错误也很难。
为了少出现宋林、刘铁男、刘志军、陈同海、蒋洁敏,等等,这样的悲剧,中央只能痛下杀手,先抓一些比较过分的高管,杀鸡儆猴,希望后来者有所收敛。
然而,要从根子上除掉腐败,路还非常遥远。除了体制机制建设,更重要的是中央必须对企业和企业高管进行年检。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挽回国家的损失,也可以及时治病救人,把腐败控制在没有发生、或者刚发生的当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