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盘:又有一股千亿的增量资金要来了[color=rgba(0, 0, 0, 0.298)]原创: [color=rgba(0, 0, 0, 0.298)]每天下午6点 [url=]看懂龙头股[/url] [color=rgba(0, 0, 0, 0.298)]今天
周末有条消息,美国联邦退休储蓄投资委员会近日决定,将投资包括中国上市公司在内的国际指数基金。
这个委员会是啥?它管理着包括议员、白宫官员和军人在内的550万联邦雇员近6000亿美元的退休金。
在此之前,这个委员会主要投向MSCI欧洲大洋洲远东指数(这个指数主要追踪的是发达国家股市),但发现不是很香……最后在咨询公司的建议下,决定根据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投资优于发达国家表现的新兴市场。其中A股市场在这个指数中占8%的权重。这预计会给A股带来约1000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
挺有趣的是,这引发美国国会一些议员的激烈抗议。可以说这是顶着zz压力的决策。但没辙啊,金钱是长着4条腿的,没人能阻挡它向有利可图的地方跑去。
说到这,我们聊一聊那些近年在做多中国的外资们。
我们关注比较多的MSCI指数,从2017年5月就A股纳入MSCI指数征询意见,到2018年6月2.5%的比例,到上周所宣布的,2019年11月26日收盘后,A股纳入MSCI指数比例提升到20%。
除MSCI,FTSE(富时罗素):2019年6月,A股以5%纳入因子首次纳入;9月,A股纳入因子由5%升至15%;2020年3月,A股纳入因子将由15%升至25%。届时A股在富时罗素指数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市场指数的比例将分别达到5.57%和0.57%。
2019年9月23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将1099只A股标的纳入标普新兴市场全球基准指数,当日开盘即生效。
除了三大国际指数,一些国际机构也在唱多做多。
如桥水达里奥,今年8月份就喊话,建议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桥水也在二季度三季度持续投入中国ETF(买得倒是不多)。
前几天,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发了份报告,用“剔除中国将错过其爆炸性增长潜力”、“机会大到不容忽视”这样的句子来形容。
从这可以看出,A股资产确实对外资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过去的2年里,我们明显感觉到外资加速流入并逐渐掌握定价权对市场的影响。当这成为一个趋势,他们会影响到市场本身的参与者。他们的投资风格、体系,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但如果,这形成了一套新的规则,越来越多增量的参与者,在这套新规则、新共识下相对公平地博弈,正如十年以来,超短选手在诸如强弱、连板、量价的判断体系下找着由头比拼智力。那便是确定性和效率的来源。
一、周末消息面
本周周末消息面比较平淡。
1.扩大ETF标的范围,未来或推出科创板ETF 。
为持续做大做好我国基金市场,上交所下一步发展规划主要包括: 一)持续扩大ETF标的范围,完善ETF布局,未来或将推出科创板ETF。 二)持续优化基金交易机制,研究推出集合申购机制,优化ETF申购安排。 三)探索建立ETF理财平台,丰富ETF投资者类型。 四)大力发展ETF衍生品市场,推出更多ETF期权品种。
2.监管:就修订《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 。
一)明确了期货交易所在中央对手方的法律地位。 二)明确交易所可以主动认定控制多个账户的实际控制责任,交易所承担了主要的一线监管责任,包括市场监管、打击违规操纵、违规分仓等方面。 三)明确了交易所监事会管理制度。
3.监管: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符合条件的H股公司和拟申请H股首发上市的公司可依法依规申请
H股“全流通”涉及的单H股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存量不大,相当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总市值的不足7%。“全流通”申请经核准后,相关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可转为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
4.国务院印发《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
5.美股:标普500+0.77%;道指+0.80%;纳指+0.73%。三大股指创历史新高。
6.盘面两个关注度比较高的股票盘后出了大比例减持:
任子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6%。
诚迈科技:股东Scentshill Capital I拟减持不超过6%;股东Scentshill Capital II拟减持不超过1.04%。
7.监管:核发1家企业IPO批文,未披露筹资金额。
相比前几周,这周核发数量锐减,有缓解市场流动性缺乏的意思。不过,并不能说明什么,毕竟IPO扩容还是看得到的趋势,并且,即将有几个巨无霸上来,浙商银行,募集125亿;邮政银行,募集284亿。
二、上周盘面回顾
1.指数周线
本周的周线走得比较弱,两大指数在上周的上攻无力后收出阴线。创业板指依然要比较强些,仍维持在均线上,收出小下影线。沪指就更加弱了,在这个三角形收敛区域,上周试图上攻却留下上影阴线,弱势很明显,本周是一根光头阴线,有破位的倾向。
不过注意:形态上的破位,并不就是跟单边下跌划等号的,所谓“变盘”之后,也可能是震荡中枢的拓展,即打破目前的震荡中枢,在另一个中枢震荡。那么,对于沪指而言,眼前重要的锚定点是8月27日的跳空缺口。
2.超短氛围
本周的超短氛围总体观感还是很低迷,从保持低值的涨停数可以看出些端倪。周一在非公开发行新规的压制下,指数顺势暴跌,这天是大面遍地。
之后三天是有一定程度缓和的,打板高开率、成功率都稍微好看些,有一定持续性,对应指数看,这是在前低的位置反复震荡和抵抗,但力度始终不强。周五指数破位,打板高开率有延续,但打板成功率急剧下降,大坑。
3.活跃题材
泛股权是本周走得最强的一条线。
上周的周复盘提到,从政策连贯性的角度看,前期允许创业板借壳、重组新规取消创业板净利润指标以及上周出的再融资新规,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关键词在“盘活”,这个盘活的路径在于通过外延式的并购重组,引入活水。
所以今年下半年以来,并购重组,包括延伸的泛股权一直是一条暗线。从九鼎、宝鼎,到新通联、振静股份等。
走到这周,显然从暗线走成一条明线了。从最初的独立个股单兵突进,到这周呈现的特点,有一定板块联动性。低位新标的:得利斯走出4板,多喜爱、全新好走出3板。同时,九鼎新材、宝鼎科技两个前妖这周不断超预期,尤其宝鼎科技不断分歧,筹码博弈走出5连板新高,有点去年德新交运的味道。
另外,以基本面逻辑驱动的票在本周也比较活跃。
TWS耳机,主要围绕漫步者的新高二波。瀛通通讯,趋势跟风。惠威科技,低位补涨。长盈精密、圣邦股份等也有表现。最后延伸出智能穿戴。
科技股,主要是半导体。驱动为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季报发布,国产替代进度超预期、集成电路大基金二期即将进入投资阶段。但整体持续性一般,北京君正、三安光电比较强。
三、接下来的思路
周五的沪指尾盘下挫,有点破位的意思,逼近了这个震荡中枢的下沿。但是,就像上面指数分析中所说的,这不一定意味着单边下行,反而这里更大概率是震荡中枢的拓展,即突破窄幅波动的区间,形成新的箱体震荡。
如果以箱体震荡的思路来看待当前的指数,那么此处如果出现恐慌性的大跌,指数层面上看可能会有超跌反弹的行情。第一锚定点是8月27日留下的缺口,即2852~2884附近。
但不能否认现在处于相当弱势的行情,市场量能不足,周五短线由小缓和再走向衰弱,前期强势股受到制裁,TWS的漫步者、佳禾智能,泛股权的得利斯、多喜爱,次新的交建股份、神马电力都陷入补跌。在这种环境下,谨慎总是没错的,即使反弹,也要明白这里不是上头追高打收益的时候,相对低位、先手至关重要。
有什么关注点呢?
目前盘面有几个比较新的东西:V屁N、云游戏、折叠屏。
V屁N的逻辑主要是商用V屁N产品出来了。但目前有几个问题:
1.政策的不确定性,包括工信部的批准什么时候落地、谈判的进度等。 2.V屁N牌照的稀缺性存疑。
3.推广压力比较大,从前几天关注度比较高的跨境V屁N酷鸟浏览器主页的历史页面来看,宣传口径几易其口,从“国内首家合法”变为“为跨境从业人员提供”的。可见这块目前还有压力。
4.任子行大比例减持。
云游戏,周五跟着V屁N起来起来有很多游戏股。所谓云游戏是所有资源包的调动、游戏数据运算、渲染等都放在云端,即手机、电脑端不需要安装巨大的数据包,也不一定需要强大的配置。这需要高速、低时延的网络。
随着5G的落地,云游戏很可能是最先落地的5G终端。消息刺激有,谷歌Stadia云游戏将在11月19日正式上线;中国联通、中兴、腾讯发布“5G切片+云游戏”项目。短期的消息刺激可能会引起炒作。
折叠屏,直接驱动是三星折叠屏手机上市卖得比预期中好、华为折叠屏手机上市。盘面有亚世光电、香山股份、精研科技。其中精研科技是机构力推,金属注射成型工艺(MIM)龙头,切入airpods产业链(充电盒的铰链)、确定华为一级供应商资格(升降摄像头、折叠屏铰链)。此外,考虑从TWS出来的赚得盆满钵满的资金,是否会平移到逻辑相似的消费电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