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6|回复: 0

这个省整体加入,41城合体,中国最强城市群已无悬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9-10-25 20: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省整体加入,41城合体,中国最强城市群已无悬念?

    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10-2423:22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来源:西部城事

    文丨西部菌

    长三角继续膨胀!

    这几天,区域经济领域的一则小消息,重要性可能被大家忽视了。

    在芜湖召开的第十九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通过了《关于吸纳蚌埠等7个城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提案》,蚌埠、黄山、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7个安徽城市正式入局,安徽全面“入长”。

    同时,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完全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成员扩充至41个城市,具体名单如下:

    上海

    江苏: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徐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淮安、连云港、宿迁

    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台州、嘉兴、金华、湖州、衢州、丽水、舟山

    安徽: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阜阳、蚌埠、宿州、宣城、六安、亳州、铜陵、淮南、淮北、池州、黄山

    随着安徽全面“入长”,以上海为中心、内部互联互通的一个超级长三角地区,已经呼之欲出。

    01

    长三角15城膨胀到41城

    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它是长三角地级以上城市自发组成的一个城市合作组织,成立于1997年,目标是推动一体化,早期的成员共有15个,分别是:

    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扬州、泰州、镇江,浙江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2003年,泰州加入;2010年合肥、盐城、马鞍山等6城市加入;2013年,再次吸纳徐州、芜湖等8城市;去年,铜陵、安庆等4城市入局;今年则再次拿下7城市。

    经过五次扩容之后,长三角协调会从15城膨胀为41城,覆盖三省一市全域,这也可以说是广义上的长三角地带了,所以范围比都市圈和城市群都要更广。



    来源:网络

    先看都市圈。长三角的核心是上海都市圈,上海都市圈的最初构成是“1+6”,也就是上海再加上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2035版本的规划中,增加了常州、湖州、绍兴和杭州,扩充到11城市。

    而根据2016年获批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以及江苏9城、浙江8城、安徽8城,共26个城市。或者说,上海加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和宁波五大都市圈。

    其实无论是长三角协调会,还是更正式的上海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近些年都是在不断地膨胀,尤其是三省的地级市,在“入长”上表现的相当积极,长三角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随着安徽全面“入长”,至此,长三角的三个圈层已基本成型。



    来源:网络

    第一个圈层是上海都市圈,目前GDP接近10万亿;第二个圈层是长三角城市群,坐拥1.5亿人口;第三个圈层是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全域地带,GDP超过20万亿。

    如果能实现一体化,那么“长三角省”的能量将是惊人的。即便以城市规模而论,它容纳了15个大城市、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徽7城加入之前,截止去年年中,总部位于长三角34个城市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经超过21万亿元人民币。

    02

    长三角拼得过粤港澳吗

    站在三省一市41城的全域视角看,长三角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实力最强劲的地区。当然可能有人会觉得,处在核心圈层外那些后加入的城市,有名无实,未必能够深度融入,享受上海中心区的辐射。

    但也得看到,按照城市群、都市圈的范围看,整个长三角地区是一种圆环套圆环的结构,有相当多的重合区域,它们作为连接地带,可以让长三角的一体化层层传导。

    比如在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3城,但具体到合肥都市圈,合肥、淮南、六安、滁州、芜湖、马鞍山6城全都位列其中。不久前,蚌埠更是宣布整体加入合肥都市圈。

    也就是说,有部分城市在合肥都市圈,但不属于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几大都市圈都有类似的结构。

    那么在长三角城市群的框架下,合肥和上海互联互通,而在都市圈的框架下,合肥又会和淮南等城市打通,所以一体化的融合,范围会不断扩大。

    三省一市41城的协作平台能够搭建,正是源于这种特殊的结构。有意思的是,像蚌埠等城市,既属于合肥都市圈,未来也不排除加入南京都市圈,因为像滁州、芜湖、马鞍山就是“脚踏两只船”。



    来源:网络

    这一点形成了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显著不同。大湾区由港澳以及珠三角9城市组成,覆盖范围主要还是广东省内。粤北等地还存在着大量欠发达城市,如梅州、河源、汕尾等,缺少跨省融合的足够空间。

    目前大湾区的总人口在7000万人左右,经济体量已经超过10万亿元。此外相对于上海的单核结构,它拥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并且各有分工,比如香港侧重于金融、航运和贸易,广州则是商贸、交通枢纽。

    此前有分析从人口结构、老龄化等数据切入,认为珠三角全面超越长三角已无悬念。不过严格来说,只能称得上是“比较优势”。

    因为如果论城市群的内部结构,长三角地区的层次其实更合理,第一梯队上海,第二梯队有杭州、南京、合肥、宁波、苏州、无锡等,第三梯队有常州、无锡等,每个位置都有几个能打的。



    来源:网络

    但大湾区除了四大中心城市,其他都是普通地级市。佛山、东莞的实力固然强,和计划单列市宁波,和普通的地级市无锡相比,自然还是有些差距。

    大湾区的优势在于融合度高,除了港澳,其他都在一省之内。广佛之间,深莞惠之间,一体化没有太多的行政壁垒。

    然而换个角度看,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全域范围,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更加庞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也意味着它的规模和体量,上限可能更大。

    当然前提是充分的一体化,形成一个内部足够开放的平台。而且严谨地说,眼下只能称得上最强长三角,城市群层面,拥有26城的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较量,仍然会持续下去。

    03

    朋友圈有多大,上海就有多强

    在前几天,西部菌分析过陆海新通道。陆海新通道以重庆为主导,日前在西部12省区市的基础上,海南省和广东湛江入局,重庆朋友圈继续扩大。这是重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实力的体现。

    长三角的不断膨胀,毫无疑问,最大的受益者是上海。作为城市群核心,随着周围的地级市争相靠拢,上海将能在更大范围内吸收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并拥有更广阔的腹地。

    自然,也让它在发展路径上有了更多选择余地。

    比如最近有少声音认为,作为1980年代工业规模全国占比一度超过10%的城市,上海脱实向虚过度了,工业表现差强人意,导致这座城市的发展出现了疲态。

    只看纸面上的数据,的确如此。2010年前后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就不断下降,比如2015年是7110亿,比2011年还要低,在GDP的占比从40%左右下跌到不到30%。

    再看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6982.80亿元,同比下降1.1%;工业增加值6278.14亿元,同比下降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6%,各项工业数据继续走低。



    来源:统计公报

    前三季度工业表现低迷,有周期性因素,不过从经济结构上看,更多还是上海这座城市产业转型的结果。比如在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就提到,一般性加工制造比重过高,而在城市功能疏解的背景下,它们还正在被转移到外地。

    降低工业的比重,是为了全面向金融、服务等门户功能转型。所谓“无工不富”,上海这样体量庞大的城市不同于香港,不可能彻底脱离工业,全面脱实向虚的确会有隐患存在。

    但为什么今天的上海依然极具活力,并且能够拿到各项国家利好呢?这正是因为长三角成熟的一体化分工,让上海能够将工业布局在它辐射范围内的飞地上,它只需要承担更具产业附加值的研发、服务职能。

    对周边的二级城市来说,融入上海是一种双赢的选择。比如苏州能够以地级市的身份,实现全国第七的经济体量,正是得益于上海的产业转移。



    来源:网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