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9|回复: 1

美国为何对中国“耿耿于怀”?美专家分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9-10-22 05: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为何对中国“耿耿于怀”?美专家分析——[url=]参考消息[/url] [color=rgba(0, 0, 0, 0.298)]昨天
    [color=rgba(0, 0, 0, 0.298)]以下文章来源于海外网 ,作者张敏
    [backcolor=rgba(0, 0, 0, 0.027)]
    [color=rgba(0, 0, 0, 0.9)]海外网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在一篇报道中提到,今年4月,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给95岁的前总统吉米·卡特打了一个电话,特朗普在电话中说,“中国正在超越美国”,这令他感到不安。卡特表示,美国在战争上花费了3万亿美元,而中国这些年来从未向任何国家发动战争,同时大力兴建基础设施。从这番通话可以看出,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是焦虑的。

    ▲资料图片:纽约曼哈顿帝国大厦

    美国的这种焦虑给国际秩序带来了什么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美国为何对中国如此“耿耿于怀”?

    国际秩序由谁主导?

    10月16日上午,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芝加哥大学“温得尔·哈里森杰出贡献”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发表了一场题为“特朗普时代,美国在全球扮演的角色”的演讲。

    米尔斯海默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按他的说法,秩序是由大国主导的,是大国根据自身利益设计和同意遵循的有效规则。当规则不符合规则制定者的重要利益时,大国要么忽略它们,要么重写它们。

    在演讲中米尔斯海默提到,国际秩序仍由大国力量主导,正在崛起的力量必然会挑战主宰世界的力量,主宰世界的力量必然会阻止这种挑战。中国和美国互相竞争,正是源于各自力量的不断壮大。由此可见,中美竞争不具有特殊性,只要是新兴力量崛起,就会被美国视为“威胁”。
    ▲资料图片:2016年1月17日,北京,亚投行首任行长金立群与媒体见面并答记者问。

    美国不断“退群”的同时,中国在众多国际组织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米尔斯海默分析称,美国现任政府认为这些组织对美国无益。相反,中国随着自身力量的日益强大,能够参与国际秩序的制定,并从中获益,而中国的加入也能让这些组织更为壮大。

    只有那些力量强大的国家才能制定规则,从而主导国际秩序。“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机构和美国人创建的机构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米尔斯海默说。

    “美国优先”伤了美国

    特朗普上任两年多来,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美国优先”原则打破了原有外交传统,同时也增加了国际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美媒曾指出,“美国优先”正让美国被孤立。由于现任政府坚定奉行“美国优先”政策,美国不断将盟友推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转而“投向中国的怀抱”……“这是愚蠢的做法”,米尔斯海默无奈地表示,他用“foolish”一词来形容美国政府的做法。

    ▲资料图片:特朗普(右)与安倍晋三

    就日本而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努力与特朗普发展友好关系,却多次遭特朗普“打脸”;美国对其西方盟友也采取“冷落”态度。与此同时,中俄关系不断升温,中日关系持续回暖,欧洲国家也纷纷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

    米尔斯海默进一步指出,20世纪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德国、日本、俄罗斯,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国家的力量不断下降,到目前为止,这些国家中没有一个能与美国相抗衡。

    他此前接受采访时就曾说过,许多人认为美国自1945年以来取得的成功,不仅因为硬实力,也因为软实力。而如今,单边主义政策令美国国际地位下降,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美国在全球的软实力。

    最好的国际关系领域理论也有25%的错误情况

    米尔斯海默一直坚持透过“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解读世界格局,预判未来局势。他在演讲中反复提及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仍是美国最大的威胁”。他说,在接下来的50年到100年内,美国仍将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国已崛起成为经济强国,同时也成为唯一能够威胁美国的力量。

    在他看来,印度虽然和中国同为亚洲人口和经济体量巨大的国家,但是由于自身国内有许多问题,不会像中国这样发展这么快,这么引人注目,暂时无法达到中国这样的地位。因此,美国也不会像对待中国这样对待印度。

    中国著名金融学家吴晓求15日在与米尔斯海默就“中美正在陷入大国政治的悲剧吗?”进行对话时表示,必须要正视中国的崛起,要正确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对全球带来的影响。中国的文化比较内敛,其中扩张的概念相对较弱,这使得中国不会是一个扩张成性的国家。此外,中国内部的发展也决定了中国不会去进行扩张。中国要花很多时间、很大的精力去思考如何解决贫富差距、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如何使中国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如何消除腐败等等。

    ▲资料图片:上海陆家嘴金融区

    吴晓求认为,人类历史就是世界版图不断变革的历史,这个趋势是没办法主导的。所谓的大国崛起实际上就是重新构建世界版图。所以说,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去遏制中国,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中国从盛世唐朝之后的一千多年来都在慢慢的低迷,终于在今天开始有了崛起的希望,这是一个历史的趋势,这个历史趋势谁都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一定会为全球带来新的福音。”

    按米尔斯海默的说法,最好的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在75%的情况下是对的,但由于理论通常是对复杂世界的简化,因此在25%的情况下是错的,“我的理论,是大国政治当中最好的理论之一,意味着25%的情况下它可能是错的”“希望关于中国的崛起是那25%”,他补充说。

    热文推荐

    来源 | 海外网(ID:rmrb_hww)记者 | 张敏
    微信编辑 | 江华宇
    微信审核 | 冯灵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06: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在美国巨头看不到的市场,这些中企已成“巨大存在”[color=rgba(0, 0, 0, 0.298)]参考消息 [url=]参考消息[/url] [color=rgba(0, 0, 0, 0.298)]3天前

    日媒称,中美各自拥有着简称为GAFA(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和BATH(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的大型IT企业,它们均在网络广告、电子商务、云计算、智能手机领域建立自主经济圈。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0月17日报道,最初,BATH模仿学习GAFA。例如阿里巴巴在20年前创立之初采取的行动是创造“中国的亚马逊”。

    报道称,在商业的世界里,这种方式被称为“时间差经营”、“时光机经营”。在美国流行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只要过去10年,肯定将在其他国家普及。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自己的国家和第三国展开投资,等待开花结果。

    ▲资料图片: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标识拼接图

    中国是一个的巨大市场,效果惊人。

    那么,BATH是否永远都是GAFA的翻版呢?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实力和可能性。尤其是在综合金融业务领域,阿里巴巴囊括无现金支付、银行、保险和信用卡,是领先于世界的服务。这也刺激到GAFA,还在日本激发起金融科技热潮。可见BATH也进入了出口经营模式的时代。

    报道认为,这种革新性和实力增长还能在其他中国企业身上看到。百度向日本、欧洲的汽车厂商提供自动驾驶平台,提高话语权。腾讯在社交网站和游戏领域、华为在5G技术领域是巨大的存在。

    还有观点指出“BATH”这种叫法本身已经过时,中国最近的热门企业据说是TMD(字节跳动、美团点评、滴滴出行的首字母)和PKQ(拼多多、快手、趣头条的首字母)等。将这些企业的一部分与BATH的一部分组合起来的概括方式也在媒体上变得突出,可以看出中国年轻企业不断崛起的情形。

    ▲资料图片:观众在2018杭州·云栖大会展台观摩“杭州城市大脑2.0”平台(2018年9月19日摄)。(新华社)

    报道认为,中美企业的关系或许类似于10年前的日本车和韩国现代汽车的关系。现代采取的战略是,在日本企业没有注意到的市场逐渐积蓄力量,等日本企业回过神来,现代已经逼近丰田和本田。

    中国BATH也在美国GAFA看不到的市场拓展业务,因此外界难以感受到其存在和实力。但实际上,或许可以说BATH已经成为逼近至GAFA附近的巨大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