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盟友转变的太快 正因为上述原因,美国的重要盟友欧洲的对华态度也在发生质变。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欧盟处于艰难选择的一年。中国的快速变化,让欧盟看到了也许已经体会到了加强与中国合作的益处。最近的一次“四方会晤”,可以说预示着欧盟对华战略的重大转变。从目前欧洲的对华态度来看,接受中国崛起已经是普遍的共识。 接受中国重新崛起,这可不是一句空谈,对双方关系的确立有着重要的意义。接受中国崛起,就是接受中国领导力。接受中国崛起,就是不再过于纠缠于意识形态。很快就有可能接受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中欧达成了两点主要共识。一是坚持维护多边机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二是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这意味着欧盟不会追随美国的遏华政策。这使美国限入了孤立。 在5G问题上,欧盟也不再犹豫不决,而是由成员国或企业自主决定。加入一带一路,恐怕也同样是如此。 虽然欧盟没有公开表明整体上加入一带一路,但也不再批评和指责意大利等国加入一带一路,而据说在意大利之后还会有成员国很快宣布加入。同意积极开展第三方合作。不管是欧盟整体加入,还是分散或分别加入,意义都是一样。 在对华关系政策改变的同时,欧盟的对美关系政策恐怕也将出现重大的转变。 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一方面是出于互利共赢;另一方面恐怕正是为了抵御美国的霸权。 目前美欧的贸易谈判还没正式开启,说明双方的分歧很难解除。加强对华合作,就意味着欧盟不大会对美国做出重大的让步。而在对欧贸易问题上,在美国优先原则问题上,美国内部已经达成了高度的一致。不能让欧盟接受,恐怕就很难有国家接受。在这种情况之下,必须得调整对华战略。 不仅是欧盟,原本紧随美国脚步的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开始调头转向。近来,这三国都积极的表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修复对华关系。虽然目前还处于听其言观其行的阶段,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这三个国家会转变立场。但追随美国的脚步至少是在放缓。 这三个国家,可以说是排华的反面教材。这让外界深刻的体会到,追随美国就得先吃苦头。这就是经验教训。可以说,这三个国家的态度转变也是够快的了。 盟友非但不配合和支持美国,甚至有可能与美国对着干,这恐怕是美国人没有想到的。这对美国的霸权是一个严重的冲击。对中国来说,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就意味着解除了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