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0|回复: 5

【1207】 药品“带量采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8-12-7 09: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药品带量采购预中标结果“出乎预料”

    来源:金证券 作者:江芬芬 王任博 编辑:东方财富网

      昨日,备受瞩目的4+7城市带量采购预中标结果公布,虽然之前对医药企业的“降价保量”核心战略有所预期,但最终出炉的结果仍然让市场大吃一惊:中选品种大幅度降价,阿斯利康公司的吉非替尼降价75%,北京嘉林的阿托伐他汀口服降价幅度超过80%,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降了90%多……受此影响,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分化。
      降幅惊人
      按照带量采购文件要求,投标企业于12月6日上午递交申报材料,下午进行价格谈判。此次带量采购涉及31个品种,按照目前一致性评价的进度,2家以上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有14个,包括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两个大品种。《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昨日午间市场即有消息称,国家带量采购价格大幅下降,A股、港股医药板块午后全线跳水。
      随后,预中标结果落地。华海药业中标厄贝沙坦口服、帕罗西汀口服、利培酮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口服、赖诺普利口服、氯沙坦口服等药品,成为中标最多的企业。此外,京新药业、石药集团、扬子江药业都有多个产品入围。而跨国药企仅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入围。值得一提的是,中选品种大幅度降价,阿斯利康公司的吉非替尼降价75%,北京嘉林的阿托伐他汀口服降价幅度超过80%,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降了93%。
      据E药经理人了解到的现场情况,对于竞争企业3家品种的相关企业,每家企业进去两个人,现场报价。在采购流程方面,3家品种直接比价,低价者直接中选。2家的品种,价格降幅排名前列者中选,而排名靠后的需要参照3家的平均降幅确定议价谈判最低降幅。
      受中标结果影响,华海药业一度涨停,最后尾盘收涨3.04%。因为京新药业的部分药物因预先入围带量采购时降价充分,昨日下午不再议价,公司股价涨幅也在盘中逾5%,最终微涨0.3%。不过多数药企颓势不改,乐普医疗封跌停,华东医药近乎跌停,恒瑞医药大跌7%,上海医药、海正药业跌幅也超过5%。
      逻辑生变
      何为4+7城市带量采购?即选择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沈阳、大连、西安、成都、厦门这11个城市进行试点,遴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品种,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试点,以明显降低药价,减少企业交易成本,引导医院规范用药。据了解,以往的药品招标,只招标价格,而没有数量,中标企业还需要组织销售队伍进医院做工作,以此促进药品的使用和销售。而带量采购在招标的时候就承诺药品的销量,且保证在8-15个月之内用完。这就是所谓的“带量采购,以量换价”。
      事实上,12月6日注定是医药行业焦虑不安的一天,正如国海证券分析师胡博新所提及,主要出于两方面的不确定性:第一,中标的不确定性,意味可能失去或者获得一个大市场;第二,中标价格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仿制药已经有两家以上品种,为了抢得市场,部分企业可能大幅降价抢得市场。
      “知道会大降,但最终降得这么猛,还是出乎大家预料的。”昨日,深圳某医药券商研究员对《金证券》记者直言。一方面,从政策趋势来看,降价对所有品种都不可避免,能够中标可能是最优选择;另一方面,降幅如此之大能够带来多少量,现在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市场犹豫、恐慌。毕竟带量采购正式文件中并没有提及采购量占比,且采购量有所下降。银河证券测算的结果显示,本次集采量占试点城市用药需求总量的30%至50%,并非网传的“60%-70%”。
      据了解,正大天晴在此次国家集釆中恩替卡韦分散片以每片0.62元的价格拔得头筹,此前最低中标价6.72元,降价幅度超过90%。但昨日在港上市的正大天晴母公司中国生物制药却午后跳水,尾盘跌幅仍逾10%。
      在前述研究员看来,目前完成一致性评价的文号仅有34个,占比仅2%,占市场总量非常有限。因此带量采购仍然处于探索的过程中,全面推广仍需数年时间,但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加上医保支付价、进口药品审批加速、医保目录调整等多方面政策变化,实际上提醒大家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要重新梳理了。光大证券最新研报也指出,长期来看带量采购重构仿制药企业的竞争要素。未来仿制药的竞争壁垒将集中于原料药优势、规模成本优势、抢仿速度优势和高技术壁垒制剂技术优势等。

    (文章来源:金证券)
    (来源:金证券 2018-12-07 07: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09: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带量采购中标价格跳水 医药板块市值蒸发近1300亿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邢云 李曼宁 编辑:东方财富网
      带量采购靴子落地。12月6日,国家医保局主导的“4+7”城市带量采购在上海开标。

      预中标结果出炉后,由于中标品种降价超预期,内地香港两地医药股6日午后集体跳水。有业内高管表示,行业内的洗牌即将开始,“想活下来的药企,需苦练内功降本增效”。不过,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了解,带量采购政策对不同类型药企存在差异化影响,创新药、连锁药店、中成药等细分板块总体受影响程度较小。

      一日蒸发超千亿市值

      12月6日午后,医药股大幅波动,主要原因即中标品种采购价跌幅超出此前市场预期。

      按照11月15日国家公布的“4+7”试点采购方案,这次采购选取了北上广深在内的11个城市,涉及31个药品。这也是国内药品招标史上最大规模的跨区域联合采购。

      招标结果显示,此次预中标品种大幅度降价。其中,恩替卡韦降幅达90%,恒瑞厄贝沙坦降价60%。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的多数医药业内人士也认为,此番医药股大跌,是“4+7”带量采购政策威力显现。

      “此前带量采购的预期降价幅度就是30%-40%。”一位医药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没想到招标价格降幅达到了70%-90%,这对一些仿制药企业来说无疑是利空。”

      记者从一家主营仿制药企业获悉,2019年,如果只是带量采购部分的话,不计算非带量药品的降价效应,该公司将减少5亿元左右的收入,而该公司2017年总营收为40亿元左右。

      从市场表现看,A股市场上,12月6日,乐普医疗,贝达药业、普洛药业股价跌停;华东医药、泰格医药大跌超过9.5%;复星医药、万孚生物、丽珠集团、海辰药业、海正药业、恩华药业等逾20只个股跌幅超过5%。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测算,12月6日,一日之内,整个申万生物医药板块市值蒸发近1300亿元。

      此外,盘后数据显示,医药股遭遇机构大幅抛售。其中,乐普医疗盘后数据显示,两家机构买入3862万元,两家机构卖出4492万元,机构净卖出629万元;华东医药盘后数据显示,一家机构买入1520万元,三家机构卖出1.25亿元,机构净卖出1.1亿元。

      港股方面,医药股昨日午后亦近乎全线受到重挫。中国生物制药暴跌近15%,报5.84港元;石药集团暴跌14.48%,报13.82港元;复星医药港股大跌10.49%,报26.45港元;三生制药、绿叶制药等跌幅也超过10%。

      随着预中标结果公布,6日午后市场亦陷入纠结的情绪。

      虽然带量采购带来药价下降,但预中标较多的企业仍然受到市场部分资金的认可。

      华海药业为此次预中标最多的企业,共有6个药品中标。该股于14点20分后获直线拉升,由跌转涨,一度触及涨停,最终收涨3.04%,日内振幅近18%。

      此外,京新药业传出预中选消息后,其股价也同步于14点20分后直线反弹,随后尾盘有所回落,最终微涨0.3%。

      差异化影响药企

      实际上,对于这次采购招标,市场早前已经有所预期和反应。

      今年9月11日,带量采购方案甫一亮相,便牵动行业及市场神经。A股医药板块迅速遭遇剧烈调整,恩华药业、乐普医疗、瑞康医药、恒瑞医药等白马股纷纷上演一轮大幅回调。

      按照此次带量采购的规则,即用试点城市的主要市场份额,换取相关药品的最低价。因此,带量采购对药企最直接的影响即产品价格大幅降低,进而影响相关品种的业绩,这也是此前二级市场对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下调的重要原因。

      某医药上市公司董秘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并非本次带量采购预中选结果出炉就是利空出尽,此后还会有多批招标结果公布,更关键的是:“国家希望通过带量采购政策推动一致性评价,进而通过系列政策打压药品价格空间,让药价降下来”。

      另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同样表示,招标价低于预期,对于一些研发实力不够的企业是一种打击。他认为,通过带量采购等行政手段挤压药价空间后,行业内的洗牌将要开始,“想活下来的药企,需苦练内功降本增效”。

      对制药企业而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带量销售将利好大型正规、研发能力强的药企,并有利于整个市场的规范。

      还有一种观点是,带量采购的推进将会利好中成药企业。千金药业、桂林三金、一品红等公司都曾表示,公司主要产品多为独家品种,预计带量采购对公司影响有限。

      上述人士表示,中成药的市场推广,是以能否进医保为前提,能进临床路径则是销量的保障。

      另外,就带量采购对药房行业的影响,一心堂昨日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其一,目前,带量采购涉及的药品,绝大多数是医院的临床处方药,或者说是要非常依赖专业诊断才能对剂量、适应症做出判断的处方药,这些药品在药店渠道销售量不是很大。其二,目前关于同时在医院渠道、药房渠道销售的处方药,很多制药厂家在规格、剂型上做了一定区隔,不完全一致。其三,我们判断,带量采购对整个药房行业的影响比较间接和局限。

      部分药企已执行应对之策

      虽然降价成为趋势,给医药行业带来阵痛,但不必太过悲观。带量采购政策的初衷即使用有限的医保费用创造最大的效用,政策实施后,若药品价格降幅过高,将倒逼行业对现有的销售模式进行改革,同时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光大证券认为,带量采购执行的碎片化、医院/ 医生合理补偿问题解决进程的长期化、一致性评价的进度可能会延缓带量采购的长期冲击,但不会改变国内仿制药净利率趋于下滑的长期方向。建议在政策不确定中紧握以“创新+升级”主线为代表的确定增量,包括创新药/重磅仿制药、创新高端器械、药店、消费升级等。

      对于带量采购,昨日股价受挫的恩华药业表示,“4+7”带量采购是国家医保政策针对目前国情所采取的有益调整实施措施,长期而言,有利于国民医疗健康事业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医疗产业的可持续成长。会促进医药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增加研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带量采购的启动,部分药企已经开始执行应对之策,一家药企高管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不会对产品大幅降价,不能中标就去做剩下的市场,原有的销售人员会保留,但可能分流部分到其他产品事业部。

      此外,部分仿制药企认为加大零售端的投入能部分弥补带量采购带来的营收损失,“原来在医院卖得好的品种,终端零售并未发力,带量后可以考虑放开零售终端。”

      益丰药房董秘王付国表示,从长期趋势分析,中标企业毕竟是少数,更多失去医院市场份额的药企会将营销政策向连锁药店渠道倾斜。

      王付国还表示,带量采购对药店基本没有影响,反而会加速集中度提升,“日本每两年调低一次药价,一是促进处方外流,二是鼓励行业规范化发展,龙头规模效应更加体现,终端的价值越发显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来源:证券时报 2018-12-07 04: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1: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11家上市公司年底卖房:有公司折价卖

    2018-12-07 00:08

    接近年底,不少上市公司也开始为“年关”的成绩单发愁。新京报记者发现,第四季度有不少上市公司发布出售房产公告,其中不少上市公司靠卖房“扭亏”。
    新京报记者统计,四季度有1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相关卖房信息。今年以来,卖房的上市公司有33家,其中如深圳惠程还是卖房“老手”。在经济形势下滑的情况下,也有上市公司出现“卖房难”。
    四季度超11家上市公司卖房,或借此扭亏
    12月5日,华伍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将位于丰城市河洲街道的闲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面建筑物房产以合计3146万元的价格转让。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华伍股份的营业总收入为6.32亿元,净利润为4930万元。华伍股份称,本次转让的标的资产为公司老厂区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转让将有利于盘活公司闲置资产,“本次交易预计将产生利润约1516万元”。
    与华伍股份不同的是,有的上市公司或能通过卖房地产公司扭亏。12月3日,香梨股份表示,拟以非公开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全资子公司巴州昌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昌达房产”)100%股权转让至新疆家合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价格暂定6073.09万元。
    数据显示,香梨股份今年1-9月的营业收入为417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9万元。
    处置掉房产公司或有助于扭亏。香梨股份表示,公司在2018年末完成房产子公司股权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后,该关联交易预计将增加公司2018年度投资收益约650万元到850万元。
    除香梨股份外,前三季度亏损1014万元的浙江世宝也在11月29日公布,将以1204万元的价格出售位于佛堂镇车站路的房屋,本次交易实现后产生的税后净利润为886万元,将增加公司2018年度净利润。
    莱茵体育在10月27日公告,计划出售的房产共有47套,账面原值1.95亿元,拟售价达到了2.8亿元。公司称,出售房产是为盘活公司现有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中迪投资也在11月8日公告,将卖出一套位于北京的房产。该房产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方东路,建筑面积193.93平方米,中迪投资将该房产以人民币135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北京天利天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中迪投资称,该房屋账面原值为333.78万元,账面净值为299.04万元,交易完成后预计产生约743万元左右的税前收益,“通过本次出售闲置房产的交易事项,有助于盘活公司现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
    这套房产或许能让中迪投资扭亏。中迪投资今年1-9月的营业收入为1953.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2.59万元。
    此外,10月以来,道明光学、银之杰、中原证券、天喻信息、莱茵体育、建发股份、三变科技也纷纷公告,出售旗下的房产或土地。
    多公司未找到受让方,三变科技折价卖房
    随着近期房地产行情的下跌,卖房也不再简单。今年前三季度亏损4491万元的三变科技,因部分房产没有卖出,不得不选择折价卖房。
    三变科技10月23日公告称,拟将持有的部分房产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出售,共涉及9套房产,总评估值为4524.78万元。根据三变科技发布的房产评估表,所出售的房产中有3套位于北京,4套位于上海。
    三变科技称,出售房产是公司优化和盘活存量资产的需要,“若上述房产按评估值完成出售,扣除账面净值、各类税费等,预计对本年度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646万元。”
    11月30日,三变科技公告表示,10月29日-11月26日,其中4处房产均征集到唯一意向受让方,其余5处房产均未征集到受让方。据了解,三变科技没有卖出去的5套房产,其中有3套位于上海,一套位于北京宣武区、一套位于哈尔宾。
    三变科技称,根据房产市场情况结合公司资产的实际状况,公司董事会同意上述公开挂牌未征集到受让方的5处房产终止挂牌,通过其他公开方式进行出售,成交价不低于评估价的90%。
    同样折价的还有上市公司ST新梅。该公司9月宣布,将位于上海新梅大厦的101、102、201、301、401、1301、1901、2001房产出售。当时ST新梅表示,“若本次拟出售房产全部销售完成,初步预计将为本年度公司至少增加约4500万元的净利润。”
    而在11月14日,ST新梅宣布,上述房产的转让过户手续已完成。但对公司的业绩影响,已经变为“本次交易预计将为本年度公司增加约3500万元的净利润”。
    上海三毛的卖房也同样不太顺利。2018年6月,上海三毛宣布,同意公司以评估值为依据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出售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上海茂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位于重庆、深圳的5处住宅房产。
    截至9月7日,公司拟出售的房产除上述房产作撤牌处理外,尚余3处未出售,分别为:重庆市渝北区人和镇龙湖西路6号C-9-5号;深圳海王大厦住宅楼13B;深圳海王大厦住宅楼13C。公司已分别通过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及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办理相关公开挂牌出售事宜。
    此外,*ST哈空(哈空调)于2018年3月就宣布,将上海办事处房产1处、哈尔滨新华广场房产1处卖出,转让底价分别为708.10万元、91.3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房产均为二次公开挂牌。去年11月,*ST哈空就宣布,计划以上述同等价格公开挂牌转让上海办事处房产、哈尔滨新华广场房产。但至2017年11月15日,未征集到符合条件的受让方。
    新京报记者 李云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8-12-14 21: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带量采购”冲击暂告段落 私募看好医药板块结构性机会

    2018-12-14 07:25:4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上周以来,受医药行业带量采购中标价格大幅低于预期等利空因素冲击,A股市场医药板块整体出现一轮下挫。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市场开始缩量企稳,两市医药个股也逐步止跌,私募机构对于医药板块的低位抄底兴趣也明显大增。尤其对于长期基本面仍旧向好的部分细分行业结构性机会,多家私募在投资策略上依旧较为积极。

      医药板块逐步止跌

      数据显示,本周两市整体缩量探底回升,上周经历较大幅度杀跌的医药板块也逐步止跌企稳。从行业内各细分指数来看,截至本周四(12月13日)收盘,光大证券仿制药指数探底回升,周跌幅收窄至0.41%;医药指数周四上涨0.92%,本周以来跌幅为1.23%;生物疫苗指数周四上涨1.45%,本周以来微跌0.29%;民营医院指数、医疗保健指数则均出现止跌转涨,本周分别上涨0.51%和0.27%。

      在医药行业多数细分指数呈现止跌特征的同时,板块内一些大市值龙头股也纷纷探底企稳。截至本周四收盘,恒瑞医药600276)、药明康德603259)等总市值超过500亿元的医药股,本周以来分别上涨2.64%、0.54%;而云南白药000538)、片仔癀600436),本周则分别上涨4.22%和6.32%。整体来看,龙头股的止跌回升,有力推动了医药板块的低位企稳。另一方面,当前A股市场主要股指整体处于多年低位、全市场估值继续位于历史低点水平附近,也在很大程度上封堵了医药板块的杀跌空间。

      私募长期信心不减

      在上周医药股整体大幅走弱之后,大医药板块的最新研判,多家私募依旧较为积极。一方面,部分私募对于医药全行业长期基本面的预期仍相对积极;另一方面,对于创新药研发能力较强的药企,以及医疗服务细分领域,部分私募也认为,相关个股经过近期的这一轮杀跌后,反而可能出现较好的结构性布局机会。

      上海某小型私募机构投资总监表示,在医疗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普通化学药品的降价趋势预计还会延续,并将对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带来长期压力。但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以及政策面鼓励各类仿制药与新药研发的背景下,综合考虑医药和医疗服务的刚性需求,大健康领域的优质上市公司仍然值得长期看好。该私募人士同时透露,尽管上周该私募机构未能及时进行减仓应对,但对于其在医药股上的个股组合仍有长期信心。

      此外,上海联创永泉投研负责人进一步分析,上周医药行业带量采购中标结果,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仿制药方面。从未来两年带量采购的推进期来看,许多医药产品的价格仍有下行趋势。但是,由于带量采购采取预付款制,将显著降低医药企业的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对中标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市场份额提升也有积极作用。整体来看,该私募认为,对于仿制药来说,长期风险并不一定释放完毕,尚不适合抄底;而非药板块,如医疗服务等所受影响不大,当前仍有龙头公司被错杀的可能,相关个股反而值得进行结构性布局。此外,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该私募认为,创新药物研发能力较强、未来品种储备和管线跑道较有优势的公司,仍然值得长期看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8-12-14 2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4+7”带量采购开启医药股价值重估

    2018-12-11 07:00:4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谷枫北京报道

      12月7日,国务院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启动部署会,同日,“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这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这一政策的推进给了医药股二级市场一记重拳,多只医药股在近几个交易日股价连续跌停,医药板块整体股价惨淡。到本周一(12月10日)笼罩在医药板块的阴霾并没有散去,更有持续发酵的迹象。

      近年来,由于较高的利润率和不错的成长性,医药股成为机构配置的重要板块,如今新政压顶之下,医药股二级市场的配置将面临重估。

      市场负反馈

      “新政对相关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非常明显,这种明确的预期下,市场也用脚投票。”12月10日,观智投资投资总监姜玉蕴表示。

      正如姜玉蕴所述,根据采购拟选中的结果,在已经发布的25个中选药品中,价格相比同品种药品2017年的最低采购价,平均降幅为52%,同比降幅最高超过90%,同比降幅最低的为10%左右。

      “从出炉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中标企业惨胜,盈利下滑难以避免,但非中标企业受损更大。总体来说在这一新政的影响下企业的盈利空间大打折扣。”

      这一利空也直接反馈在了相关公司二级市场的股价上。根据统计,12月6日-12月10日的3个交易日中,制药行业的173家上市公司中仅有4家股价累计没有出现下跌。

      其中,辅仁制药、普利制药300630)两家公司的股价累计下跌超过20%,另外跌幅在10%以上的公司有29家。

      悲观的市场情绪不仅在制药板块,下跌的行情也同样蔓延至其他板块,如医疗器械,生物科技等,其中医疗保健设备板块的乐普医疗300003)股价的跌幅更是超过了辅仁制药等公司,三个交易日累计达到了27%。根据相关机构测算,短短数日的急跌已经让整体医药板块市值损失超过了数千亿。

      上市公司普跌,相挂钩的指数产品也未能幸免,就在近几日多只医药分级B基金净值两日累计下跌超10%。其中,以国泰国证医药卫生行业指数分级B净值累计下跌幅度最大,接近25%,该只基金因此发布了可能发生不定期份额折算的风险提示公告。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产品中有不少高配医药板块的产品,连日的大跌给这些产品年终的排名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以富国精准医疗混合基金为例,带量采购事件发酵前,其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16.4%,位列第一,医药板块连续几日下跌导致其收益率下跌近7%。

      市场的悲观情绪意味着这次行业政策的变化并非短期,在一定程度上医药股的价值重估已经开启。

      价值分化重估

      事实上,这次新政的影响并非是所有医药行业的公司,因此政策带来的影响更多是分化之后的重构。

      首先仿制药行业的价值要被最先重估,12月10日,光大证券分析师林小伟表示:“这次‘4+7’城市集采降价超预期,板块进入估值重构和结构分化期。本次带量采购拟中标品种25个,6个流标,价格平均降幅达52%,超出市场预期。此前板块跌幅已部分反映带量采购悲观预期,尽管反应到企业的盈利下滑可能仍需一定时间,但仿制药估值可能长期承压。”

      而更有基金经理直言,会在回避仿制药板块的基础上,寻找其他投资机会,相对看好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板块。

      12月10日,兴业证券一位医药行业的分析师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医药板块估值与2011年底、2012年初比较相近,如果不考虑EPS的调整,药企估值已经和海外低成长的药企一致,市场的恐慌情绪已经充分反映。目前来看,2019年非药品领域有板块性机会,适度加配是有必要的。”

      而这一次新政的其中一个潜在影响便是会让行业更重视创新药的研发,因此相关估值也会向研发创新能力更强的企业靠拢。

      林小伟指出:“长期来看,带量采购重构行业竞争要素。可预见未来3-5年行业将进入洗牌期,产品组合优势、规模技术优势、创新药管线和海外市场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

      北京地区一家大型私募机构的投资总监12月10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一直强调投资者需要抓住创新和升级,包括创新药,创新高端器械,消费升级等,以上板块的共同点在于增量受益,而不受医保、招标等控费的影响,尤其是在带量采购落地后,创新药将更受行业重视,我们也推荐‘创新增量结合规避带来采购影响’的细分公司。”

      但对于仿制药企业的估值的变化也有不同的意见,中金公司在12月10日发布的报告中便提出,预计对相关上市公司2019年业绩影响有限,长期影响程度取决于后续推广和价格全国联动速度。料此次的带量采购价格在明年联动到全国所有省份的可能性不大,未来随着费用的节省,市场份额的集中,最后存活下来的龙头药企在仿制药业务上仍能维持15%的净利润率。

      另外,无论如何此次医药医疗板块整体大跌的过程中不免会存在一些错杀或超跌的情形,一些投资者认为这是短期的机会。

      前述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此次下跌后,相关领域也存在结构性机会,特别是一些政策免疫的品种。”

      (编辑:包芳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8-12-14 21: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带量采购持续冲击医药板块 错杀创新药企值得关注

    2018-12-12 07:01:52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本报记者黄彦韬

      上周,4+7带量采购预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价格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引发医药行业集体暴跌,行业黑天鹅冲击下,申万医药行业截至12月11日,短短4个交易日总市值合计蒸发1482.13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在经历几个交易日的持续大跌后,12月11日上市药企股价较日前小幅回暖,291家医药生物个股209家收涨。分析人士指出,带量采购政策持续发酵下,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因产品结构差异出现洗牌,未来行业格局将发生转折性变化,中小型仿制药企受冲击明显,而具备足够创新能力、被错杀的行业龙头企业将展开估值修复。

      上周4+7带量采购预中标结果公布,尽管此前对于产品中标大幅折价有所预期,但据市场消息称,正大天晴的25mg恩替卡韦给出仅0.62元的价格,降幅超过90%,等等,仍大大超乎市场预料。

      “整体来看,本次带量采购的平均降幅约为52%,参与竞标的国内企业数在3家及以上的品种平均降幅为57%,2家和1家的降幅分别为49%和29%。”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表示,仿制药利润率的下降将加速相关中小企业淘汰过剩的小规模产能。导致难以加大投入开发新产品或完成一致性评价,行业自2019年起将进入加速洗牌期。

      “假设仿制药省下的钱都用在创新药上,那么对于创新药企业并不是什么利空,他们未来的空间没变小。”有业内人士认为,创新来自于已有的创新药企,实力雄厚的仿制药大药企和未来VC和股民支持的纯新药药企,现有的小仿制药企业的转型时间窗口变得极窄,被封杀了,但实力强劲的药企能够转型创新。

      事实上,《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产品结构差异明显的上市药企多日来的下跌行情区别较大。医疗健康、医疗器械等个股受冲击最小,其次是创新药结构占比较大或对创新药研发投入占比较高的行业龙头企业。12月11日,上市药企股价较日前展开小幅回暖,291家上市药企中209家收涨,占比超过7成。分析人士指出,黑天鹅对行业现存企业进行重新洗牌,未来整体展开估值修复时被错杀的优质创新药企或将脱颖而出。

      “本次带量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高的产品,是让利于民的好政策。”山西证券分析师王腾蛟也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对仿制药板块要持审慎态度,此前轻研发重营销的药企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那些研发实力较强,后续储备产品丰富的药企仍将受到市场青睐;另外那些受影响较小的行业,比如生物制品、医疗服务等,投资者仍可以持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