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10-31 14:37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管理员
  
- 积分
- 13194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0-10 21: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制度设计层面,我国法律对保护举报人从多角度作出相应规定,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总体情况是好的。据统计,对于举报人的打击报复仅是个案,并非普遍现象。”张建伟说。
那么,如果举报人,尤其是类似崔永元这样的实名举报人受到威胁后,他们该如何寻求救济呢?对此,张建伟指出:“当举报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积极进行调查,查明举报人是否受到实质性威胁,以及威胁到了何种程度,进而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为其提供适当的保护。”
他进一步表示,如果举报人向公安机关反映后,公安机关没有及时进行处理,由此导致举报人因没有得到及时保护而受到不法侵害,则应当追查公安机关是否可能存在玩忽职守等渎职行为,并依法进行追责。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对于如何保护举报人的安全,我国法律也有明确规定。依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同时,他们也可以主动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从法理上来说,该规定针对的主体范围是可以扩大到举报人的。”张建伟说。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法律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盲点。”张建伟说,这主要体现在保护举报人的规定概括性较强,缺乏更加细化的规则。例如对于举报人应当采取哪些具体的保护措施、应履行什么程序、应达到何种效果,以及如何追责等,现行法律都没有作出规定。
对此,他建议,在程序方面,应当抓紧制定关于举报人、证人保护的实施细则,规定更加详细、操作性更强的举措;另外,他建议刑法中可以考虑增加恐吓罪,对于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且尚未发生侵害后果的举报人进行更加周全的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