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虽然美国出口最重要的还是工业产品,但它的农产品也大量卖到中国,这会与美国农会的利益紧密相连,如果通过对农产品进行贸易制裁而对农会利益造成影响,农会一定会组成特殊利益集团去游说特朗普政府。 历史多次证明,打得越准,回旋余地越大,谈判的空间也就越大。中国现在别无选择,只有沉着应对,积极备战。如果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大,下一步就肯定是大豆和波音。如果再扩大,就打服务贸易。例如旅游和医疗,光是旅游就会对加州经济影响特别大,加州是全球第六大经济体,只比德国小一点而已,对他们影响会很大。 广交新朋友培育欧盟市场 NBD:一旦开战,目前市场分析双输的可能性很大。 余淼杰:我们刚好在麻省理工AEP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分析了贸易战真打起来谁赢谁输。我们用一般均衡数量贸易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全球62个主要贸易国家中,美国是最大输家。中国当然也会受损,但如果中国能有合适政策配套,如增加从欧盟、东盟的进口减少贸易顺差的话,则损失可以降至最低。具体而言有三种可能。第一种:美国挑起贸易战,中方什么都不做,没有反应;第二种:中方还击,像现在这样;第三是中国进行贸易报复,同时增加对其他国家的进口。不论哪种情况,美国都是最大的输家。 我们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美国挑起贸易战的目的是希望制造业回流。美国认为中国产品卖到美国去,导致美国丧失了300万工作岗位。这是只看树木不见林,中国大量对外投资直接促进了当地就业,美国却对此视而不见。 第二,就事论事。假设美国征收高关税致使中国产品卖不过去,美国就能够恢复这300万人的就业吗?答案依然是不行。美国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上并没有比较优势,这不是和中国人争,而是和全球198个国家争。不允许中国出口,越南、柬埔寨、印尼制造的东西也会卖到美国,只不过是钱让中国挣,还是其他国家挣而已,美国一样拿不到这个就业岗位。 第三,限制中国商品出口后,美国老百姓不得不付出更高价格去购买别国产品。消费价格上升,引起通胀,真实的购买力会下降,也是一个坏事。如果贸易战范围扩大到生活用品、消费品,对美国百姓的影响立竿见影。 NBD:中国也会同样受损,又该如何应对? 余淼杰:如果中国什么都不做或者简单回击,也会受损,但幅度不是特别大。不回击,我们的产品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我们受损。回击,也被抬高价格,同理百姓也要付出比较高昂的代价,也有损失。 但第三种情况,中国如果把握住欧盟、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进口的话,则可以把损失降至最低。中国也有能力增加进口,我们也可以借此广交新朋友。中国应对美国的长远之计,是一定要培育与欧盟的贸易伙伴关系,不能让美国一国独大。一定要“化整为零”,不要老盯着美国这个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