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8|回复: 2

中共高层怎样选人用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7-10-28 12: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高层怎样选人用人?这些细节有意味2017-10-28 01:08:59 东方网
    我要报错




    [url=]广告[/url]



    原标题:【解局】中共高层怎样选人用人?这些细节有意味




    昨天我们就一份“不太好懂”的名单排序做了一些分析,虽然是技术性的,但是后台岛友的反响非常热烈。的确,十九大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是观察分析中共政治运转的极佳窗口。

    近期还有两篇重磅通稿具有这样的“窗口”功效。一篇是26日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诞生记》,一篇是24日的《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诞生记》。

    从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包括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书记处成员、中央军委成员、中央纪委领导机构),到中央委员会(委员204人、候补委员17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33人),构成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共党内的“顶层架构”。通过党内民主选举进入这个行列的,都是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对中国各地方各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对于一个政党、一套政治体制来说,选人用人是相当核心的环节。因此,通过新华社这两篇《诞生记》,我们就可以了解很多中共政治运转的规则和“密码”。

    标准

    选人用人,首先要有个标准。综合两篇通稿,大致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政治家集团”。

    《“两委”诞生记》里写,“党中央明确提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肩负着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跟了三段描述语,但落脚点都是“应当是政治家集团”。

    《中央领导机构诞生记》里则更明确地写道,“坚持政治家集团标准,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推荐人选应具备的条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推荐人选应当是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合格马克思主义政治家”。

    也就是说,无论是选“两委”成员、还是选中央领导机构成员,都是要致力于把中共党内的领导层,建设成一个“政治家集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12: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政治家集团是怎样的呢?通稿里的原话表述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选拔一批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骨干”。

    兼具这几条的,无疑是事业需要的好干部。能够进入“两委”、中央领导机构考察视野的人选,无疑也都是中共党内的政治精英。而在他们走上更高的领导位置,为党和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之前,还需要“过三关”——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




    过关

    排在首位第一关,“政治标准”。政治上“不过关”的,“一票否决”。文中说得明白:“不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一票否决;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态度暧昧甚至心怀不满、另搞一套的,一票否决;骨头不硬、见风使舵、爱惜羽毛、当所谓’开明绅士’、不敢担当的,一票否决……”

    根据这些“红线”、“硬杠杠”,“那些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的干部,那些政治可靠、敢于担当的干部,那些强力推动本单位改革事业的干部,脱颖而出,进入两委人选考察范围”;“凡是政治上靠不住的,不仅没有被选上来,而且还被坚决调整下去”。

    第二,廉洁关,“铁的原则”。“对每个人选都做到干部档案必审、个人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具有可查性信访举报必查……”《诞生记》透露,“在某地,考察组了解到两名呼声较高的干部涉及廉政问题后,坚决将其排除在会议推荐参考名单外。考察结束后,这两名干部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立案侦查。”

    第三,能力关,“以事择人”。《诞生记》透露,某地一名女干部,原被列为考察对象,但考察组感到其能力素质离“两委”人选要求有一定差距,最终没有将其列入,而是将另一名政治素质好、长期在艰苦地区、成绩比较突出的干部列入名单。

    “实事求是、以事择人”、“革除了唯结构、唯比例的旧观念”,“带来了重人才、重专业的新变化”,这几句话是有深意的。



    程序

    有了标准,还要遵循严格的组织程序。

    先说“两委”。通稿披露,“两委”人事工作从去年2月就启动,前后经过一年半左右时间。

    其程序,首先是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成立“十九大干部考察领导小组”,习近平任组长;2016年6月,常委会、政治局会审议通过《关于认真做好十九届“两委”人事准备工作的意见》;2016年7月,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十九届“两委”人选考察工作总体方案》,对提名名额分配、考察方法步骤、组织实施等作出具体安排。

    走完这几步,才是“组建考察组”。从去年7月到今年6月,考察组分批次对31个省区市、12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金融企业、在京中央企业、全军29个大单位和军委机关战区级部门进行考察。

    这关键的考察环节,还细分为4个步骤:1、“综合分析研究,确定考察单位”;2、“谈话调研和推荐,确定考察对象”;3、“深入考察,提出遴选对象”;4、“听取考察组汇报,提出建议名单”。

    再说中央领导机构。

    今年初,习近平听取常委同志意见,形成共识,启动这项工作;接着,是4月24日常委会,专门研究并讨论通过《关于十九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酝酿工作谈话调研安排方案》,确定此工作在习近平直接领导下进行,明确原则和条件。之后,才是中央有关领导在一定范围内开始进行谈话调研。

    这两项工作到今年9月份后,开始进入一个进度节奏。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组成人选方案,以及“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这两份建议名单。

    此时,一位中共政治精英是否能够进入“两委”,还要看最后两步。

    尤为关键的一步是,十九大上各代表团以差额选举方式进行预选。数据显示,“提名十九届中央委员候选人222名,当选204名,差额比例8.8%;提名候补中央委员候选人189名,当选172名,差额比例9.9%;提名中央纪委委员候选人144名,当选133名,差额比例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