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5|回复: 2

江南书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29 08:5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92

    主题

    1349

    帖子

    17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94
    发表于 2017-5-9 03: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宇烈先生在江南书院国学研究院成立当天(2017.4.30)的授课

    原创 2017-05-03 江南书院 江南书院

    楼宇烈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博士生导师,江南书院永远荣誉院长。

           感谢江南书院这么一个环境优美、富有公益情怀的场所,让我能与大家进行交流,看到这样的那么多年轻人来关心传统文化,内心非常激动,让我感觉到我们中华文化有了强大的自信心,能够传承和发扬下去。杨老师定下的命题——“乡贤文化”,其实,谈到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一种做人的学问,我们知识再多,不懂做人的道理,不能说是一个有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

    被爱·爱人·自爱

    儒家是把具有“仁”和“智”作为圣人的标志,“既仁且知”就是君子。那么“仁”和“智”是什么?其中的解释很多,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对“仁”的解释是最深刻的,在我们先秦著作《荀子》,乃荀卿所作,荀卿是战国末年的大思想家,我们常称他为“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当然可能是后人编的,但编得很有意思。就说有一天,孔子在屋子里休息,子路进来,孔子问了两个问题:“何谓仁?何谓智?”子路回答说:“仁者被人爱,智者被人知”。就是说仁者会受到别人的爱戴,智者让人所认识。孔子评价说:“可谓士矣。”你可以称为读书人了。后来子路出,子贡进,孔子又问“何谓仁?何谓智?”子贡回答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仁者爱人,智者知道、认识和尊重他人。孔子说:“可谓士君子矣”,你可以称为读书人中的君子,也就是说子贡在道德实践的方面高于子路。一会儿子贡出去了,颜渊进来,孔子还问这个问题:“何谓仁?何谓智?”颜渊回答曰:“仁者自爱,智者自知”,孔子听后非常高兴,大加赞赏,说:“可谓明君子矣。”不是一般的君子了,而是“明君子”,顾名思义,指明白、通透的君子。

    那么,在三个回答中:被人爱、爱人、自爱自知。其实这三种意思都包括其中,但确确实实是有不同的境界。“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容易知己难”。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看清自己的问题,才是真正明白通透的人。所以孔子讲:“人贵有自知之明”。人也“贵有自爱”啊,所谓自爱,就有要有自尊啊。要自爱,就是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所以关于仁和智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三个回答中,颜渊的回答是合乎孔子理念的根本宗旨的。《论语》中“仁”,“爱人”的概念有很多。我想这就是他回答颜渊问题最为明确。


    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什么叫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管好自己,让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礼”是社会公共规范,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生活在有组织的群体中间,必须遵守群体的规范,想任何问题都不能只为自己想,还应为群体想、社会想。社会是“人人为我”的,因此要做到“我为人人”,不能仅仅想自己,更应当考虑群体,一切言行举止应合乎群体的要求规矩。“克己复礼为仁”,这就是自爱!

    因此,懂得自爱、爱人、才能被人爱,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就应该从自爱做起,才能爱人,然后才能得到别人的爱。那么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其根本点立足于人的自觉和自爱。《论语》:“为人由己”,不是别人要求,是自己的,自律的才能做到。


    教学为先·成圣成贤

    在中国文化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是最根本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礼记·学记》说得非常清楚。对个人来讲,就是要人人懂得道理。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是什么?“为人之道”,一块精致的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美丽的器件,人不学习,就不能成为君子。对于社会而言,要“化民成俗”,要引导社会构建一个良好的习俗或风气,大家沐浴这样的风气中,就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通过国家教育,让人明白做人道理,让整个社会构建好的习俗和风气,教育离开了这样根本的目的,那无非只是学了些静止的知识而已,那不能够叫做圣人应该具备的“人的品格”。


    人道·仁义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时期有本著作,叫《淮南子》,淮南王的门客们集辑的一本书。这本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大家听听看,跟我们今天的现状是否有相似的地方,是不是值得今天的人反思:“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为知”,知晓人道是最根本的,接着讲“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为人”。大家看看切合不切合今天的现状?读到这两句话常常让我非常感慨:两千多年前的祖宗就能看到我们今天会沦落到这样的状态,我们现在小狗小猫爱得不得了,至于人怎么样就可以不管了,为了小狗小猫打伤人,甚至杀死人都有!

    所以我们做人,我们的教育、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所以,中国文化的重点,在于人类要认识自己的身份,特别是儒家的文化,首先强调,做人要跟动物区别开来,就是最基本的,不要像禽兽一样,更不能连禽兽都不如,但人和动物有多少差异呢?孟子讲“几希也 ”,就只是一点点区别。

    那一点点在什么地方?荀子给我们点出来了,荀子把我们天地之间的万物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是水火,水火有气而无生,一过气就没生命气象;第二类,是草木,草木是有气有知而无声,尤其有利而无声,但没有知,知是知觉,情感;第三类禽兽,是有气有声而无意,仁义的一。第四类,人类是私有,固最为天下贵也。人之贵,就贵在他的“义。所以禽兽是有情而无义,人是有情而有义的。什么叫义?《孟子》讲,“仁者,人心也;义者,人路也”。义就是人走的路,路需要辨别清楚,也就是知道应该走什么路、不该走什么路、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不改走。

    做人,碰到利的时候,要考虑“利”该不该得,是正当还是不正当的“利”。我们不能够见利忘义,而应该见利思义,或者甚至于要以义为利。这才是人啊。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分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重的、什么轻的、什么是急的、什么是缓的、做事分轻重缓急。当国家面临危机,我们可能就要应舍身取义。义字当头,这才是人,丢弃了义,就不是人了。所以古人对人跟禽兽的区别,就只有这么一点,这一点就是义。

    那么在今天,我们不仅要跟动物区分开来,特别是我们有条件,受到好的教育的读书人,应该更有志向,不要只做一般的普通人,而应更进一步,想到自己能不能够起社会的榜样作用、表率作用、引导作用。因此要成圣成贤。作为士,一个读书人,应当有这样的理想和目标,因为一个社会的精英,有责任做一个社会的引领者,起一个导向作用,成一个贤人圣人。

    什么叫贤人?过去我们笼统地讲“圣贤圣贤”,圣人是“大”圣人,是通脱的,明白了天道、地道、人道。圣人是极少数的,而我们一般的人成贤却是可以的。


    乡贤·四标准

    过去乡间有“乡贤”,乡贤是地方的榜样和表率。城市里有“贤达”,二者都是社会的模范榜样。

    贤人应该具备怎样的品德呢?《荀子》有记载说:鲁哀公问孔子:“人,大约可以分为几种状态”。“人,仪”。第一类就是庸人;庸就是庸常的意思、普通人。第二类为士;是受过教育的读书人,比普通人受更多的教育,比如子路;第三类是君子,君子是历史上开始具有身份地位的差异,后来更着重于品德的差异,君子与小人相对举,君子品德高尚,是能践行道德的人;第四类是贤人,有明确的要求。第五类是大圣。

    贤人的标准,孔子总结了是四个方面。前二者是从德行方面而言,后来两条德行结合了实际利益来讲。

    第一条“所谓贤人者,行中规绳”,河南方言里,念“中”。贤人的行为是中规中矩的,达到一种人们可以学习的标准。但这不是做作出来的,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说“行中规绳”“而不伤于本”不违背本性,是本性的流露。

    第二条是“言”,“言作于人而不伤于身”,言论可以为大家所学习和效法,但也不是做作故意的,故不伤于身。要求我们做得要恰如其分,言行中规中矩可以为大家效仿。“不苟且为之”,《荀子·不苟》中提到,“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听着很有道理,可不是那样。第三句“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所以做到恰如其分才是最重要的。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荀子·不苟》)

    公曰:“何谓贤人?” 孔子曰:“所谓贤人者,德不逾闲,行中规绳。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孔子家语·五仪》


    最后两条,是过去乡贤们经常做的。是对自己的要求。“富有天下而不怨财”,财富很多,但让人产生怨恨,是合理合法的作为。财产要来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正正当当。

    第四:“布施天下而不避贫”,把所有财产拿出来奉献社会,但不会觉得贫穷。古代乡贤就是这样做的,办学、开仓、修桥、补路,这样的公益事业,这就是贤人,孔子对此有非常明确的四个标准,今天打造乡贤文化,大家应该明白入手的这些方向。


    “富有天下而不怨财,布施天下而不避贫”《荀子·哀公篇》


    过去很多地方事务,都是乡贤们维持的,在传统社会里“王权不下县”,县里基本是社会自治。县衙门里没几个人,这就是乡贤们在维持地方自治和谐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如果地方培养一批乡贤,对于维持地方和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贤达·三达德


    过去在城镇里更多称为“贤达”。我曾经所在的一个书院,它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贤达。达是达人,不是今天年轻人网络上的达人啊。“贤达”就是“闻达”,大家都知道,名声在社会上人人皆知。贤,在要做到以上四条;而达人的“达”?大家念过《中庸》吧,《中庸》里有“达道”,“达德”的说法。什么是天下之达道,达德,《中庸》中有两处,一开始就讲到:“中也者,天下只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后面讲到“五常”。还有“智仁勇”三达德

    要做到“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是中国文化实践的原则,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要以“中”为为标准,无过无不及,才能达到“和”,不是孤立的、单向的。什么是“和”?“和”至少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协调之后的结果。做到达人不能只顾一面,要思考怎么才能做到让社会,让人际关系达到“和”的状态。

    好学近乎知:

    《中庸》的知仁勇和一般的智仁勇还不太一样。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实践的。《中庸》讲:“好学近乎知”,不断努力的学习,人,活一辈子就要学一辈子,没有止境。只要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第一句话“学不可以已”。所谓“智者”就是好学,不停地学。

    当然,学也讲究方法,不能死学,要活学,更要活用。我们要活读书,读活书,才能读书活,如果我们死读书,读死书,那一定是读书死的。什么叫“活书”“死书”,书本上是死的,生活、社会就是一本活书,除了读书本的书,更应当读社会生活的书。这才能做到真正地好学。

    力行近乎仁:

    中庸对“仁”的解释与刚才所说“自爱,爱人”等内容都不一样,《中庸》说“力行近乎仁”,要去践行,才是“仁”的品德。“仁”的概念非常丰富,不是简单的爱人就能概括,既包括自爱也包括力行。只说不做不能说是仁人君子,君子不仅要说,更要去做。

    知耻近乎勇:

    关于“勇”更值得我们思考,因为我们提到勇,就觉得是勇敢而已。《中庸》,“知耻近乎勇。”知即自知,要有羞耻心,要懂得做的是对的还是不对的,不对的要羞耻,要改正,羞耻心十分重要。知耻而改过才是真正的勇气。不懂得羞耻,不会去改过,“无耻之耻,是耻也”。无耻之徒是不懂得羞耻的。

    所以,《中庸》的三达德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光讲“三达德”还不够,特别是“力行近乎仁”,仁不仅是种道德,仁更是一个践行,要懂得什么是达道、达德。因此,做社会的贤达是不容易的。在今天来讲,“乡贤”,“贤达”,都是我们今天社会热切盼望涌现出来的人物,来引领社会,造福社会,维持社会和谐。


    儒释道三教合一


    讲到中国文化,我们也不能把眼光停留在儒学这一个方面。从中国历史讲,我们的本土文化,最后汇聚成了儒道两家,但儒道也不是完全原初的儒道,都有很大的发展,儒家孔子以后还有孟子、荀子。特别是战国后的荀子,对我们后世的社会实践中的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从思想史角度来讲,荀子是先秦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已经把儒、道、法、墨、阴阳初步融会在一起了。因此他的思想对于汉以后的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在社会的实践出呢个面影响更大。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近代以为思想家谭嗣同概括思想文化用了那么两句话:“二千年之政,秦政也;二千年之学,荀学也”。概括这两句话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集中力量去批判秦政、批判荀学,因为他看到两千年来的专制集权制度就从秦始皇开始,他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制。从事实上而言,他的概括是对的。因为我们今天还是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秦以后不再是封建社会,是对夏商周三代以来制度的分水岭。今天的现行政治系统也还是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两千年之学,荀学也”,对不对呢?我觉得也是对的。因为除了儒学,就是我们的政治制度,我们的社会伦理关系,我们的言行举止规范,这些生活中最实际的东西都是按照儒学的理念构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处于一个主干的位置,处于一个最现实的生活层面来讲。

    至于精神生活方面,道家占据了重要位置;后佛教进来,也占据了重要位置。所以儒释道形成了三个不可分的文化组合,这个组合传统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结构。所以谭嗣同讲的也是从与社会现实生活中间,特别是制度、伦理、行为、规范这几个层面来讲。荀子提倡“礼法并重,王霸兼到”,秦汉以后,世世代代都是刑德兼用,没有说纯粹用礼来治国,都是礼法兼用。荀子提出“隆礼重罚,隆礼尊贤而王,重罚爱民而霸”,我们不仅要讲王道,还要讲霸道,国家才能强大,所以《荀子》有《强国》、有《富国》篇。所以荀子中国历史有很大影响。他提出这条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是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但总体来讲,人在现实生活中总要有精神的需求,不是单纯的伦理关系就能解决的,还有种种境界的追求、情感的寄托等方面,所以道和佛也在这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佛教从公元之际、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逐步与中国本土的儒道相结合,成了中国精神生活的重要是方面。有唐一代,基本定型,其中有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标志性事件,那就是唐玄宗时,他亲自选了三本书注解——《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正好与儒道佛相对应,都是儒道佛的核心和基础。从此以后,中国读书人没有不是贯通三教的。

    理学家重新复兴儒学,但是他们很多思想也受到佛道的影响。宋明的理学家受到佛教的影响很深。以至于到朱熹担心程门弟子会走入佛门,自从隋唐以来,主体文化的三教是相互匹配的。“以儒治士;以道治身;以佛治心”,而且是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中国文化从来都是包容的,没有立于一尊的想法,但三教仍各自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主体性。所以尽管三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各自还是你是你,我是我。

    除了三教之外,在中国整个传统文化中间,这种开放包容的传统一直延续不断。很多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都是被接纳的。基督教是公元6世纪末,唐代时传入中国,由于它的排他性,出现了时断时续的情况。伊斯兰教也是6世纪末7世纪初传入中国,在中国传播1300多年也未曾中断过,而且不断和中国文化相互交融结合。

    所以我们要把视野打开,不管什么文化,在中国都是“以人为本”的。儒释道三教都是以人为本的。儒家的理念是成圣成贤,是人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道家追求成仙,仙也是人做的,是能够保持真性的人,原性返现的人。佛教追求成佛,佛就是一个觉悟者,佛教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学佛绝不是求佛求菩萨,而是成佛成菩萨,佛在心中啊。中国这三教,都是以人为本的,都是人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延续这样的文化精神,那么对于今天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越来越丢失的时代,讲它的意义就很深远。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对自己越来越缺乏信心的时代,把自己交给了数据机器、机器去管理的时代,也就是人的主体性丢失的时代。因此学习传统文化,应该去重新拾起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为什么会丢失呢?是因为人无限制地发挥了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中国文化有要求我们应该管理好能动性,而不是无限制地发展。结果人由人自己发明的机器数据把自己管住了。这就是人的自我异化!

    所以中国文化是既要保持好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又要控制好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不要让它盲目张扬而失去了主体性和独立性。因此从这点来讲,中国文化是具有世界意义。我希望我们现代青年更多地深入传统文化,去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中国有文化,让人类来共享。所以文化要“走出去”,要走出去走,也要走回来,有了这样的共识,有了我们自己的工作努力来构建好我们现代中国文化,那么我们一定可以为世界和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问环节


    1、楼老师您好,听到您的精彩讲演心情非常激动,自己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就是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都说不要再深山老林里修炼,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放在身体力行当中。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学习,但是学习古典乐器时,又很讲究环境的雅,以环境衬托意境。这两点相对比,自己就很困惑。学这些乐器,雅的环境的限制,是不是不利于它的传播呢?弹吉他,随处都可以;但学习古琴,很难看到闹市当中弹琴,按前面的推导的话,我就想我们学古琴、学笛子,是不是也可以去大街上历练一下?谢谢老师。


    答:乱和静啊,其实更重要是心的问题,心静了,静就清。“心静,静清”,这四个字是故宫一个戏台的牌匾。反过来呢?静清,心就静。所以不管在闹市在山林,闹市里要有个清净的心,环境也是静的;在山林里,心是乱的,环境也清净不了。所以这要看你在哪儿。当然啦,古琴的声音那么低,在闹市里弹,谁听得见?谁也听不见!所以当然要选择环境,你在闹市里弹古琴,如果是自我欣赏,那没有问题;如果要跟人分享,那恐怕就得选择环境,这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你的问题就是:把本来应该分开来讨论的问题,结果混在一起讨论,所以就搞不清楚了。如果你想着:你闹,我弹我的;你再闹,我也听不见你们的闹,我只听见自己心里的声音。所以这是不同的情况,不要混在一起来谈。


    2、楼老师您好,我想问您刚才所讲的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能否深入一下?还有第二就是人的自主的思控是怎样调控的?


    :我想我们每个人不能失去主体,独立性和主体性是连在一起的。我所讲的主体性主要是讲:我们不要沦为其他力量的一种物质。中国的人文精神就是强调人的独立性,就是要构建一个在人类之外的一个世界,来管理和主宰我们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我们这个世界的人自己来管理我们自己。这个独立性首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或者换句话讲,在中国文化中间,没有一种外力来干预人的主体性。如西方宗教层面而言,人很容易成为造物者的奴隶。

    还有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人很容易沦为物的奴隶,中国文化保持要保持人的独立性,主体性,也就是讲人不能成为物的奴隶。荀子曾经引过一个古语:“君子易物,小人易于物”,应该支配管理这个事物;而小人是会被物所支配,所管理的。所以人要保持这样的独立性,既不做神的奴隶,也不做物的奴隶,就要做人自己。这是主体性大的方面的阐释。

    个性化和独立化不是现在所讲的个性化,独立化,当然也需要如此,需要我行我素的个性。但是人既然是群体性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所以人不能违背社会整体的规则。我可以从心所欲,但不可逾矩。孔子到七十时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关于这句话的注解,唐代以前念作zong(纵),宋明以后念成cong(从) ,是有差别和变化的,但不管怎么读,后面三个字管着就行了。不逾矩,那哲学的话来讲“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人就是认识了必然以后就有自由;如果不认识自然,违背自然,那么就一点自由都没有了。比如交通规则,遵守规则,车怎么开都可以,非得违背,那这车一开,就有问题了,就触犯了红线,不让你开了。自由是在必然的前提下才有的,不是想怎样就怎样。

    从人的天性来讲,是有自己必然的规矩的。比如我们的肚子是有限的,非得让我有限的肚子吃无限的东西,行吗?肯定不行。我们都知道民间话说:“是药三分毒”,但还有个更重要的,那就是“过饱九分毒”。很多病是肚子撑了吃出来的,身体本身是自我调节的过程。我刚才提到的《淮南子》中还有一句话说:“圣人量过而食,”圣人根据自己的肚子来吃,“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人本身有自我调理。不能看到好吃的就拼命吃,会出问题的。《淮南子》还有个更有意思的结论“贪污之心,奚由生哉……

    “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

    ——《淮南子·俶真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29 08:5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392

    主题

    1349

    帖子

    17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94
     楼主| 发表于 2017-5-9 03: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乡贤文化与当代教育学术会讲 | 书院精神的当代价值(二)

    原创 2017-05-03 江南书院 江南书院
    1邓立光老师

    主要从香港方面来说,五十年代香港有一批著名的学者,尤其是钱穆先生,在香港成立了新亚学院,原本就在一栋很旧的大厦里面,师生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所以有很密切的关系。

    如果说到传统的书院的精神,在现代化的学术里面,老师和学生之间,除了一些传统的讲学,也加入了现代学制的内容。在新亚书院里面的教育还是很不一样的,主要还是文化传承、人的精神生命的传承,一代一代传承下去。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了,新亚书院就变成了其中一部分,即成为了正规大学的一部分。但钱穆先生等几位老先生依然秉持了传统的书院教育方法。

    我自己在香港念书,同时我考进了原来新亚书院的研究所。因此传统书院的精神,我是在新亚研究院里面得到的。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讲述,和现在大学里面老师讲述不一样,学生非常受用。书院精神的当代价值和我的做法是相契合的,因为我现在所做的不是把我所交的科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把知识背后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是非常重要的。


    2凌友诗老师

    我是做现代化研究的,对以下几方面有些心得,今天文化有可以复兴的契机,现代化的特点和弊端,以及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救治等方面。在论及传统书院时,传统书院和现代教育,大致有三点不同,

    第一、学问体系上,现代的学问体系是西方学问的分类方法,学问分得很细很散,而且学问客观知识化,想比于过去传统中学问和生命不分的特点,今天的学问被当作了一门知识。在传统的丰富庞大学问体系里,现代社会里,被挤到了历史系、中文系、哲学系当中。文史哲分家,中文系迅速衰落。我国早年时期,中文系在小学很强,但在义理和文学方面很弱,义理之学较弱。发现如今侧重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联系密切,传统学问衰落了。在学问体系上,现代大学,我们的传统学问体系不但被打破,而且被边缘化。

    第二,现代学术工匠化,传统学问追求是非常认真的,没有那么多匠气,现代学问匠气十足。当然西方的学术要求十分严谨,要旁征博引,在期刊发表论文,才算是一个学者,所以相当的量化、工匠化。学者、学生慢慢地在这种功利的要求下,争相发表论文风气之下,做学问变成了苦差事。

    第三,现代大学不需要知行合一,学问知识化后,只需要研究知识的本身,学问做得好不好,大不大。我们所要求的孝悌忠信,今天提倡书院的精神,都十分有价值。当我们有文化自信时,我们就能重新检讨:现代学问的分科是否要按照传统来分,是不是太过狭窄,第二种,这种功利的匠气十足的求学态度,是不是中国人原有的求学态度,在知行合一方面是否能恢复到学术精神中来,这是我们现在普遍关心的。


    3程钢老师

    我顺着他们的话题往下谈谈自己的感受。之前谈到了新亚书院、嵩阳书院。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书院一共有7000多所,我们大致可以把现在的书院分为三种。一种是是传统的山林书院,我国大多有名的传统书院都是放在风景优美的山林里,当然城市里也不是没有。这些书院大部分没有与高校合拢,它们的可塑性是最大的,包括我们附近的东林书院。除此之外呢,高校中也有不少书院,政府也办了一些书院,例如海淀区政府办了一个书院,叫敬德书院。高校中的书院,例如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都有书院。

    中国大学的书院是问题最多的,办书院的老师心中的理想是牛津、剑桥下面的书院,同时他们又更钟情于美国的大学,这本身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不少大学有书院,但书院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一部分是采用英国的办学模式,采用住宿制。同时他们又瞄准美国,以美国为目标,但美国的大学却不是住宿制的。第三种书院,是民间的书院。因为书院这个名字十分高雅,有文化内涵。这些书院多而杂,有一部分在践行理想情怀,有的其实只是一些培训机构。

    因为一直待在学校里,我对高校的书院比较熟悉,所以我先谈谈高校书院。国内高校的书院都是前后摹仿英美,主要效法美国,英国的形式中也有一部分,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也不少。近几年非常流行的是60年代以后美国、加拿大推动起来的批判性的思维,叫做明辨。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一言概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涂有光先生所说,一个字即为“和”,两个字为“中和”,三个字“致中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按西方现代学术体系评价是价值中立,我们世界上人的特点是,明知道事情是对的好的,但是我们不做。《中庸》谈到“诚”,就是指要有信仰,实实在在践行自己的信仰,知而必行。我们人类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很多学生都擅长思考、讨论。他们经常就讨论妈妈、媳妇,她们落水了,应该救哪个。这个问题坐在家里讨论怎么可能讨论得清楚呢?这个问题只能到现场去解决。(笑声)明末清初有个钱谦益,他有个太太叫柳如是。由于明朝亡国,钱谦益想跟柳如是一起殉国。钱谦益试了一下水温,说水太凉了,于是就不跳了(笑声)。人类有理智,包括格物致知,但是往往行动力不行。这就要判断当今中国大学生到底是行动力不足,还是知识不够,抑或是缺乏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发达到一定程度,往往行动力不够,这样会出问题。大家再看看这个问题对不对吧,我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大学》里面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发现我们自己这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

    在国学学习中,需要有一个普通的常识,就是要实实在在做人。不怕认识不够,认识够了之后就做,可实际上这个非常难。这就是《中庸》这本书这么难读的原因。我在想,今后中国的高校中的书院和民间的书院是否应该互动?高校中知识程度比较高,有思辨能力很强的老师。但山林书院里没有那么多讲授知识的老师。但在培养“诚”方面,希望这两者书院能有更多的互动。


    4荣俊炎老师

    东林书院的历史:

    东林书院是嵩阳书院的延续,它的存在与乡贤的存在密不可分,因为创办人是杨时。但是相比之下,明末的东林党人高攀龙、顾宪成等却更加有名。两位东林先贤对东林书院的贡献非常大,曾在无锡发出倡议,请无锡的官员、乡贤、乡绅,恢复建造东林书院,从发布到恢复,历时不过一年,便恢复得十分完好。

    书院也是一个景区,顾宪成、高攀龙两位名人,以及顾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慕名参观。

    当时在魏忠贤推动下,国家下令“毁天下书院”,书院都被拆除,拆毁的材料变卖为钱财,有趣的是变卖的钱财被魏忠贤挪用到苏州造自己的祠堂。

    另外一位重要的乡贤叫高世泰,乃高攀龙的侄子,因为参与书院的讲学活动,对东林书院别有关怀。后来发起了倡议,一片废墟上建起了“载德草庐”,现在所见的建筑大部分为清代的建筑,明代建筑已毁。可见,东林书院的存在与乡贤密不可分。

    东林精神的现实意义:

    东林书院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当代学者的研究下,提炼了几点核心精神:

    1、天下为公的爱国主旨。这是东林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关注社会民生,爱国情怀。最重要在书院著名的对联中可以体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于对联的来历有一个小故事,没有很明确的证据,但根据相关传书的调查,说是在顾年幼时写下的,当时十二三岁,足见当时充满爱国情怀的社会氛围之浓烈;另外,它的来历与其老师有一定关联,也是一位乡贤,他坐船回到家乡金陵,潇潇暮雨,正准备休息,忽然听到一阵阵读书声,便寻着读书声找到来源,原来屋子里有两个孩子正在读书,便有感而发吟出了上联,没想到顾宪成,作为两个孩子中的一个,脱口而出,对出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就是关于对联的传说,有一定的可信度。对联也可以看出东林先贤对家国情怀。高攀龙倡议天下把心思放在仕道上,以国家百姓为念,以宋代的范仲淹为榜样,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这些思想对后来产生了影响。

    2、公正廉明。顾宪成认为做官要做“良吏”,真心为民,东林先贤倡导做官首先要做人,“做人为本,做官为用”。用他们自身的行动践行着东林书院这一精神:1582年,内阁首府张居正身患重病,张喜受恭维,举朝皆知。所以全朝凑钱为之祈福,顾宪成则是一股清流,认为不可同流合污,坚决拒绝参与。有好事者将其名字加入捐献名单,顾宪成得知后竟强烈要求剔名,可见东林先贤们的刚正廉洁的道德品行。

    3、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提倡学问与现实密切相关,高攀龙曾经提出“无用,便是落空学问”的主张,对不通事务,只背诵经典的人嗤之以鼻。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才的学问是有用之学。

    4、“律己清廉,戒奢从俭,至孝从善”的作风传承。东林先贤除了倡导一般的德化,在私人作风和家庭伦理上,注重清廉自守,高攀龙曾告诫子孙“不要做财色的俘虏”,日常生活中对金钱的态度也是淡然的,生父母去世时,专门嘱托把财产分给高攀龙一份,但高推说自己另有财产,不肯接受,推脱不过才继承财产,但全部用来设立义田,来供养、帮助家族和乡亲。

    四个方面便是东林精神的一个简单概括,东林精神对现实有重要指导意义。

    现在东林书院可以说是一个官方机构,配合政府做了很多事,东林精神提炼有一定的意义。一开始是为纪委做了一些事情,做廉洁文化的教育基地,当时就想到东林先贤的精神可以用来教化育人,所以提炼了精神,希望能有现实作用。


    5董卫国老师

    书院是产生乡贤的土壤。乡贤,无非就是有德行、有声望、能够造福一方、教化一方的贤者。乡贤怎么产生呢?主要根植于它的土壤。现代社会的良性构建需要汲取一些文化智慧,需要反思刚才所提到的问题。

    反思当代大学,高校体制的看法,很多人感同身受,很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的体制是从西方引进,大学为什么体现不了《大学》的三纲八目的精神?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的大学主要是一种知识的分科教育,虽然叫大学,但仍然主要是偏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传统大学以人文教育为本,现代人对“人文”的理解多是建立在西方话语体系之上的,即Humanism,但实际“人文”出自《周易》之贲卦:“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以前的书院体现的是传统的大学之道,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儒学从来不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渗透在生活里安顿、提升生活的文化。八十年代末期,钱穆先生的弟子余英时先生曾经提出:“儒学的游魂化”,意思说儒学在传统社会是有形有体的,它不仅是一种学理,对现实起到一种教化、提升、安排社会生活的功能。现在,儒学成为学院中的一种研究资料,成为了脱离身体的游魂。这个在当代社会可能有了一些好转了。

    前几年,张祥龙先生提到要建立儒家的文化保护区,引起学界的许多讨论。但我十分理解,因为儒学从来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文化。传统的书院与现代大学不一样,很多功能是现代大学不具有的,比如祭祀功能;东林书院,最开始是杨时建的,杨是二程的高足,杨时的弟子叫罗从彦,罗从彦的弟子叫,李延平,李延平的弟子就是朱熹,所以学问是有传承的,是不能中断的。中断了一代人,就需要几代人弥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儒学史上划时代意义的人。二程学问传到朱熹,中间隔着南北宋的交替,但学问的传承是不断的,书院就在当中起到了重要的责任。人文教育不能靠现代学校里的课程来维系,来实现人文的教育。但是到书院感受一下传统文化就很深刻,因为这不是一种理论形式,而是将学问和修养结合起来了。

    现在我们反思很多问题。例如,虽然民间书院如雨后春笋般,但是传统书院的精神,与当代现有的学院体制的结合,该如何嫁接和延续呢?


    6邓立光老师

    在香港中文大学负责国学中心,在中文大学有中文系。好几年前,香港浸会大学成立国学院,两年后港中大成了国学中心,因此可以说国学中心是跟整个生命迹象融合在一起的。

    学问背景的形成

    先讲我的学问背景是如何的,跟传统读书人有什么关系?刚才凌博士说到了现代学制里面的中文、历史、哲学是划分开来的。所以整个人文范畴里,学者通常只有一方面较强,其他都弱,香港大学的中文系在我读书的时候是80年代,中文系原来是汉学系,外国人看来,中国人的学问是文史哲不分家。港中大的学生常很用功地读书,这个学问背景是要精通文史哲的,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研究院,我都在港中大的中文系就读,所以我的学问背景就是文史哲不分家。但中国哲学是我的专业,后来负责国学中心的开课,看国学的课,与中文、历史是不同的,由文献的研读,到背后的文化精神,道德精神,将这些传授给学生,而且以道德实践作为基础。我们知道道德原则,但道德实践是不深入的。

    传统精神之学

    另外开课的一个方向,正是传统精神之学的遗留。一个人的学问有限,不能什么都讲。我的学问重视《周易》《尚书》《仪礼》,以及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主要侧重于文化精神的一脉相承。所以讲到书院本身的精神,在香港大学读书,我完全得不到文化精神,转到新亚研究所后,跟随牟宗三先生读书,整个生命都改变了,他不以一般思路讲课,一个题目,他的讲话中,每一句、每一段话里都很深的含义。我就是这样子承继了整个书院的精神。我跟牟宗三先生间的学问的联系,别人是没办法可以衔接的。西方哲学转到中国哲学来的,中国哲学方面我接受了牟先生的文化精神。这些,没有道德实践是不能讲出来的,牟先生有自己的系统。明朝大儒,宋明理学的大家都有继承先秦的孔孟之道。这就是道统。道统不是有一个东西,我传给你,你传给他,而是对文化精神有深造自得处。

    先秦到宋明理学,有朱熹,陆王这样两个系统,我两个系统涉及了,但主要还是陆王系统。只要有道德实践,陆王系统你就无法反驳,他和禅宗有相似之处,把人的道德实践点出来。我教学也是这样,从自己的实践中去令学生自己发现。为什么我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因为没有只教课本的东西,主要是就生活中的事情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良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7-5-9 09: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智慧?
            掌握了世界万物发展的规律,看人入木三分,讲话一针见血,做事直入核心
            什么叫人性?
            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想念
            什么叫开悟?
            能摆脱人间烦恼,想的通看的破,不贪不恨不愚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