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的“前世今生”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1993年至今,每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重点考察调研,先后就三峡工程、浦东开发、“京九”铁路、“三农”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两岸“三通”、西部大开发、循环经济、 “一带一路”建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开展重点考察调研,并将调研成果以书面形式通过“直通车”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视和批示,许多建议被有关部门列入重要议程并予以研究采纳。
据不完全统计,自中共十六大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通过开展重点考察调研,共上报意见建议521件,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295件。
“大调研”的成果是杠杠的,八音盒概括如下:
——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案例 2010年,民盟中央通过重点考察调研,提出的《关于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牵头召集14个有关部委专题研究落实。
2011年,民建中央与有关部门合作,经过考察调研,提出了《积极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基本上采纳了报告中的意见和建议,并得到国务院“原则同意,请认真组织实施”的重要批示。
——极大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案例自2004年以来,针对福建省委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先后130多人次赴闽进行调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成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等政策,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力促进了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
案例在重点考察调研中,民主党派成员深入一线体察民情,对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增强了参政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履职建言的使命感,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同时,通过重点考察调研,发现、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合作共事意识较强、专业水平较高、参政议政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为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人才保障。
——切实扩大了多党合作的社会影响。
案例多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通过重点考察调研,积极提出高质量、有建树的意见建议,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地方建设提速、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等主流媒体每年都对考察调研进行跟踪报道,彰显了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经过20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和不断完善,民主党派中央重点考察调研工作逐步规范。
从调研主题上看,根据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2017年的“大调研”选题为两个方面:
围绕“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选题
民革中央:“一带一路”西北发展战略
农工党中央: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致公党中央:推近“一带一路”建设,中华文化“走出去”
台盟中央:加快港产城一体化建设,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围绕“大力振兴和提升实体经济”方面的选题
民盟中央: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转型升级
民建中央: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民进中央:职业教育助推制造业发展
九三学社中央: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从工作程序上看,目前民主党派中央重点考察调研共有五大环节,分别是:
确定调研选题——做好调研准备——开展实地调研——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报送调研成果
可以说,各环节间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规范的运行过程。
具体怎么操作?往下看——
01
确定调研选题 在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意见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工作安排,商有关部门提出下一年度重点考察调研的两个主题,同时作为调研协商座谈会的主题,纳入政党协商年度计划。中央统战部组织召开选题介绍会,请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同志和专家学者围绕确定的两个调研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梳理相关问题,并提供调研子课题参考。各民主党派中央围绕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别确定具体调研题目,中央统战部汇总整理后,就组织考察等有关事宜报中共中央批准。
02
做好调研准备 中央统战部协助各民主党派中央商各省(区、市)委统战部及有关方面制定调研方案。由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民主党派专家学者以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调研组。同时,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记者作为考察组成员全程参与考察调研,并进行全面、详实的报道。
03
开展实地调研 每年上半年,各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率考察组赴有关省份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城市社区、乡镇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访谈交流、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掌握实际情况,了解社情民意。实地调研结束后,向当地党委和政府反馈调研情况。
04
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 每年年中,由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两场调研协商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介绍重点考察调研成果,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对调研成果进行研讨交流,进一步完善调研报告,提升议政建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05
报送调研成果 各民主党派中央根据调研协商座谈会的意见,对重点考察调研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后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具体问题及建议形成专报后以“直通车”的形式转送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负责同志。对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的调研报告,中央统战部协助各民主党派中央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沟通,落实领导批示,做好成果转化。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八音盒想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愈发展现了巨大的优越性,民主党派中央重点考察调研的未来更加有针对性,工作程序更加规范,保障措施更加有力,民主党派中央重点考察调研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年度重点考察调研绽放耀眼光彩!
数说民主党派“大调研”
23 从1993年开始,民主党派中央重点考察调研至今已23年。
8 每年民主党派中央重点考察调研队伍分为8路,每个民主党派中央各一路。
521 据不完全统计,中共十六大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通过开展重点考察调研,共上报意见建议521件。
295 中共十六大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上报意见建议,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295件。
17 2017年即将开展的重点考察调研工作,涉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17个,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商务部、外交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交通运输部、科技部、文化部、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能源局、中国人民银行、国税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
首次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支持民主党派中央开展重点考察调研的文件,历史上首次对重点考察调研工作作出规范。
半年 民主党派中央重点考察调研,历经确定选题、调研准备、实地调研、座谈协商、成果报送等五大环节,前后历时半年时间,是一项系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