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7|回复: 7

【0702-03 综合】 小心,下周有几件大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6-7-3 14: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心,下周有几件大事!

    原创 2016-07-03 牛牛 金时投资 

      下周将是7月和下半年的第一个完整的交易周,除了万众瞩目的万科A将复牌交易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经济数据将公布。
    万科周一复牌影响解析
      7月1日晚上7点,万科发布公告,宣布将于7月4日复牌。自去年12月18日至今,万科停牌的时间已经达半年之久。
      万科A股票自去年12月18日开始停牌,当时上证综指还在3578点上方,如今上证综指持续徘徊在3000点下方。就连万科董秘朱旭也表示,万科A复牌以后的确是有补跌的压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1,万科A停牌期间,H股股价从22.9港元下跌至15.2港元,累计跌幅达到33.62%
      2,如按行业测算,预计万科将迎来2个跌停。从2015年12月18日到2016年的6月27日间,深证成指收盘报价12511.03点到下跌到10377.57点,跌幅约17%。房地产行业指数跌幅约26%,保利地产股价跌幅约24.49%。
      3,以万科A过去5年的平均市盈率(10.5倍)来计算,万科A的股价应为17元左右。停牌前,万科A股价为24.43元,换算下来至少3个跌停。
      4,目前共有234只基金持有万科A,在9只占比较高的基金中,国泰房地产基金、鹏华中证800房地产基金和天弘全指房地产基金3只基金对万科A的估值做了下调。这些基金已经相对审慎的把万科估值从24.43的停牌价,下调到了18.81元,也就是说,基金预计万科A复牌后的跌停板在2.5个左右。如果万科复牌后跌停在3个以内,这些基金的净值不会出现大幅下调的情况。
      截至目前,万科A在深市的总市值高达2696.86亿元,居深市第一大权重。其次分别为温氏股份1573.86亿元和比亚迪1508.38亿元。万科A一家市值就逼近后两家之和。
      有机构分析师算了一笔账,目前万科A在深成指中的权重比是2.72%。粗略计算,万科A一个跌停对深市指数的影响是0.272%。
    6月CPI等数据将公布
      除了万科复牌,未来一周,中国将发布一系列6月份数据,包括财新服务业PMI、外汇储备、CPI,并且可能发布社会融资规模数据。
      7月5日(周二),财新传媒发布6月份财新服务业PMI
      该数据5月份报51.2,如果6月份继续表现低迷,则会让人担心中国的服务业受到制造业减速的负面影响。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收入增长缓慢拖累了居民消费能力。除了总体数据,就业分项指标则会说明劳动力市场状况,5月份的就业数据显示招聘增长微乎其微。
      7月7日(周四),中国央行发布6月末外汇储备
      分析人士普遍预计中国外汇储备从5月末的3.19万亿美元降至3.16万亿美元,疲软的人民币可能鼓励了资本外流,但下旬的英国退欧冲击影响更大。
      虽然日元大涨、英镑大跌,估值效应可能很大。相反,如果这两种货币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权重接近,净影响则要小得多。
      7月10日(周日),中国统计局发布6月份CPI和PPI
      市场普遍预期为CPI同比增速从5月份的2.0%降至1.8%,PPI降幅继续收窄,从-2.8%缩小到-2.3%;预期中的CPI下降体现了食品价格涨势趋缓。
      更有韧性的油价和工业部门降价力度不大,支持了PPI,去年较低的基数也构成帮助。
      自7月10日(周日)开始,中国央行将发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
      发布时间在周日至下一个周五之间,普遍预期为略高于1万亿元人民币,高于5月份的6599亿元。季节性和政策性因素可能作用力相反,季末反弹推高数据,但降杠杆努力则会压低数字。跟踪中国信贷增长的任务越来越复杂,社会融资总规模与国内信贷数据总是不一致。
    关注周五美非农就业数据
      6月份就业报告对于美联储下一次加息的时机至关重要。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6月份政策声明承认近期就业增长放缓,美联储官员强调需要对这种放缓现象加以密切关注。如果势头依然疲软,美联储之前的担忧将成为现实,调整利率的决定可能会推迟到总统大选之后。不过,假如6月份非农就业强劲反弹,将意味着5月份的非农就业报告只是一个偶然的失常。
      ADP就业报告,7月7日,周四上午8:15
      在至关重要的6月份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前,6月份ADP就业报告将是一个关键的劳动力市场指标。普遍预期是6月份私营部门就业增加15万,低于5月份的17.3万。
      非农就业,7月8日,周五上午8:30
      6月份就业报告将对短期内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若数据与3 个月移动均值一道温和反弹,达到略微超过10万人,则无法说服美联储再次加息。如果不包含Verizon的3.7万工人复工,非农就业强劲反弹至超过20万人,那么将说明5月份就业数据的表现只是一个异常现象。经济学家对6月份新增非农就业的普遍预期为17.3万人。
    下半年A股走势将会如何?
      我们梳理中信证券(600030)、招商证券(600999)、东方证券等券商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券商预测下半年上证指数波动区间下限最低在2350点,上限最高的则到3800点。分别看,中信证券相对谨慎保守,认为上证指数下半年波动区间为2350点-3150点。信达证券相对乐观,认为上证指数下半年将在2650点-3800点区间波动。
      综合看,券商中期投资策略报告,分歧较大。兴业证券认为,改革预期逐步明朗,A股7、8月可能迎来“吃饭”行情。招商证券坚持认为,当前的股票市场处于“转型牛·螺旋市”的状态,时不时出现火爆的结构性机会(甚至全面性机会)。信达证券认为,目前A股资金相对充裕,在经过了近一年的波动之后,市场耐力提升,上证指数向下跌破近年来估值均值的可能性不高。
      广发证券认为,估值变化是决定下半年市场波动的核心因素。对估值的判断是震荡下行,市场进入“慢熊格局”。中信证券也认为,下半年风险与盈利双升,市场难有单边行情。业绩弹性和无风险利率波动性有限,风险偏好是影响今年A股整体走势的关键,风险进入下半场后,信用和汇率将成为压制A股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4: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财务自由和加法人生:2016年上半年唯一值得看的一篇文章

    2016-07-03 金时投资


    提示商务合作加QQ"2310633786"   
    财务自由这事儿,财务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这事儿的麻烦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天天幻想自由却不为实现财务目标真正努力;而对少数精英来说,是放不下财富继续增长的枷锁和欲望的同步膨胀,而远离了自由的初衷。

    这两天一篇题为《股市高手的领悟》的文章被广大投资者疯狂转发,纷纷给予评价说,这是今年来看到的最好、最好的一篇文章,没有之一!本文的作者李杰,部队大院长大,当过服务员,做过IT职业经理人;06年接触股市,08年正式转为职业投资人,之后5年熊市中年复合收益率超过30%。这里特将这篇雄文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投资思路有所启发和帮助。

    2015年的A股将以其剧烈的波动性和由此延伸的众多故事被记入历史。然而放在3年来看,2015年的市场所占的分量高不到哪儿去,放在5年来看不过是一次插曲,放在10年来看可能只是一片小浪花。投资是一场长途跋涉,不能老指望搭上顺风车,更不能出现一次车毁人亡。关键是持续前行,使命必达。感恩,共勉。

    以天为单位看待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奇迹和运气

    以年为单位瞄准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天赋和能力

    以3-5年为周期规划财务的人,相信的是胆识和眼光

    以10年为单位思考财富的人,相信的是常识和复利

    以更长周期看待财富的人,相信的是时代和命运

    很多事情,不是从学识智商分野,而是从格局开始的

    投资长期来看只有两个因子是核心且恒久的:第一是价值,第二是人性,其它一切都只是次级因子。次级因子对于价值和人性的干扰机制是非常复杂的,这其实进一步降低了跟踪次级因子的意义。但锚定两个核心因子的结果呈现出典型的"简单但不容易"的特征,逻辑关系简单有效,但评估和执行却并不容易。

    站在今天看宏观经济的疲弱、汇率市场的波动、金融杠杆的参与等等次级因子都使得市场处于非常复杂的扰动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未来内在价值会哪些地方、以何种方式继续增长?以及如何至少不被恐惧和贪婪所伤害?今天的这些思考和结论,可能决定了3年后资产的状况。

    这才1年多的波动,就刺激了不少私募或者自己投资的人在那儿展示"艰难心路历程"了。做投资的,面对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天天45度上扬的合家欢市场,要专业投资人干嘛?过去1年确实挺动荡,但说实话并没什么脱离了国内外历史特征的全新现象。

    投资已经是最幸运的职业,真没啥可抱怨的。

    在投资上多总结经验教训是好事,但好事儿办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用最近一次的市场表现和得失来反思,而市场下一次的情况往往正好打击到你这次总结出来的教训。有效的反思一定要触及投资的核心规律,不能局限在阶段性市场运行特征上,重点是长期可靠和扎实逻辑与自身执行能力的结合。

    15年12月21日写

    目前市场现象:

    1,绝大多数股票处于历史估值区间的上沿;

    2,股市的消息基本上每天都是各大网站的重要播报内容;

    3,身边人里那些几年前不关心股票的人几乎都在炒股中;

    4,大量的私募产品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募集中;

    5,没有大V再提"制度不改无牛市"了。

    这几乎与12年的情况形成了绝佳的对照。

    看了看以前的老同行创业软件,3轮股灾最低92元,约为15年业绩的112倍市盈率和10倍PB。16年第一季度预告净利润同比还将下降55%到82%,也就是说不杀估值光杀业绩都有50%以上的下降空间......就这么个玩意,截止15年末各大基金持股占流通比高达50%以上,其中中邮系就占了35%,大家感受一下吧。

    过去的3年多时间,真正实现公司盈利翻番,甚至翻几倍的公司是非常稀少的。截止2014年过去三年的净利润的复合增速超过26%(3年26%复利就是一倍)的公司,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2%,这里面还包括了不少营业外收益的。也就是说,过去几年的超额收益主要是估值贡献的,而且是大大的贡献。那么未来呢?

    美国股市从长期均线来看一直就是大牛市。但据统计在1950年,美国散户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曾高达94%;到1980年,这个数字也有63%。到了2008年散户投资者持有美国全部股票市值的34%。

    也就是说,在美国这个堪称世界长期行情最好的市场里,过去几十年散户作为市场参与者的比重是持续团灭的,一直在被淘汰。中国会有奇迹吗?

    16年1月20日写:曾是牛市王者的全通教育,距离最高点已经跌去了近75%,然而近期均价依然高达100倍PE。按PE统计,目前PE大于等于60倍的公司还有424家,现在有三种可能:第一,牛市再来,这些公司还能大涨;第二,估值合理这些公司价位可稳定,慢慢等业绩;第三,大幅下跌均值回归。

    哪种可能大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没有难度,也无关痛痒——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不碰这400多个,不是还有2000多个吗?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如果这400多个代表了最强概念的公司,不幸走向了第三种方向,那么对市场其它群体的影响又该是怎样的呢?

    16年1月24日写

    去年中曾在微博聊到某些大蓝筹泡沫并不亚于小股票,当时对一些风格转换冲8000再上万的"专业判断"确实嘀咕,不知道是真这么想还是只为募集资金。回头来看,去年5000点崩盘是不幸中的大幸,要真像某些人期待的炒下去,今年跳楼和破产的人数估计会倍数级增长。

    12年末13年初,什么救市也没有,什么熔断也没听说,股市为何产生大行情?08年中期和15年下半年,各种救市眼花缭乱,各方大佬出来喊话凝聚信心,股市为何跌得稀里哗啦?

    很简单,够便宜自然会上涨,泡沫化了自然要下跌,就这两条,天王老子也挡不住。当然,咱这说的是市场整体规律,个股特例另说。

    在读书上的历史泡沫案例时,人们可能会嘲笑当时人的愚蠢。可实际上大家对照一下自己,在07年和15年上半年的时候是什么状况?我觉得自信能给自己打80分以上的应该不多。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从众行为曾经在数万年间保障了人类的安全,这种刻在基因里的潜意识,正好是投资世界里的致命伤。

    有朋友咨询林某股神的基金,查看后吓了一跳。07年2月发行的1期,算是不错的时间点,截止15年12月末净值只有2块(现在肯定又跌了不少),这可都快9年了,复利8%,而且中间波动巨大。2期更绝,也快9年了,总收益只有20%多。

    其实选基金有个窍门,凡是媒体冠以"中国巴菲特"的,通常可以先排除。一个很容易被网络谣言骗的人,通常在投资上也极大概率的非常不靠谱。所以各位如果选择基金经理或者投资参考者,不一定要听他吹什么投资理念这种可以表演的玩意,但一定要注意其日常是否有小清新、愤青、极左极右,听风就是雨,正义感与智商不匹配,以及谣言中转站等表现。这诀窍一般人我不告诉。

    最近投资圈很流行电影《大空头》,08年保尔森的传奇故事确实引人入胜。但就像我以前说的,超级胜利和超级失败一样,往往是某种极端基因所铸就的。保尔森以此封神,但之后11年、12年、14年和15年其基金都出现亏损,13年至今黄金基金更是亏损65%。极端性有利有弊,但与之为伍你肯定需要一颗大心脏。

    随着股市的下跌,预感到大量的"愤怒一族"又快集中出现了。说真的,对老手来说遇到波动还怪社会,只能说明白混了十几年没长进,对新手来说去年股灾1.0或者2.0的时候骂骂是情有可原的,但那之后国家真的救过你,而且几乎是用不要脸的方式救的。现在如果再想骂的,只能冲着自己骂了。

    刚在书里看到一句挺有趣的话:

    "分析师有什么用?股市涨的时候谁还需要分析师?"

    "如果股市跌了呢?"

    "那时候谁还需要股票?"

    其实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时代给的,特别是要敬畏周期。"永远繁荣下去"的幻象背后是缺乏常识和自大,在繁荣的顶点上杠杆更是典型的财富自杀行为。

    大多数人往往认为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入手就涨",其实投资真正的奥义是"入手就赢"。这一字之差其实反映的是认知层次上的天壤之别。

    前者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试图做日常市场波动的主人。后者是立足于坚实的安全边际和妥善的赔率测算,是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一切结果的差异本质上都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请你为下面几个行为的难度排个序(难度由高到低):

    1,一个月只看一次盘

    2,一天只看一次朋友圈

    3,一个礼拜坚持2次以上高质量的体育锻炼

    4,平均一个月读1本书(不包括小说类)

    5,每周对家人说次"我爱你"

    今年的市场,甭管您是持币还是持股,被折腾被纠结都是必然的。从周期的角度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那就是反复纠结折腾的阶段,这是进入未来挣大钱阶段的必然准备。这种时候,高度关注市场基本上很容易整成神经病。主心骨还是从概率赔率的价值观点出发,稳健策略下配合耐心和平常心慢慢熬。

    知道前条为啥提出一个月看次盘了吧?

    关于投资需要多少财务知识,我觉得笼统的讲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说下限,那就是:能够让你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个大致的判断,比如是保持正常,出现恶化的征兆,或者出现好转的迹象。财报分析的重点是结合公司经营的环境和目标去看是否正常,是去理解它生意的本质。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公司的经营处于什么状态,以及判断它处于什么价值创造周期,需要建立投资思维,而不是会计思维。

    对于悟性好的人来说,投资的核心真理用1页纸5分钟就能说明白。

    但这5分钟的道理,不经过个3-5年的实际投资历练,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复杂辩证性并由此精炼出适合你个人的投资方法。

    但更难的,是在多轮的牛熊转换和各种行情变幻中克服恐惧贪婪,看清自己并知行合一。

    而最难最难的,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坚守并简单重复那些最初的道理。

    真正的交易区间只占整个投资时段大约不足10%的部分,所以安排好其它90%的时间不但影响着你的投资回报还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除了必要的学习思考做做功课外,最好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尽可能的舒服:锻炼身体,随性旅游,读书看电影,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即便是平庸的回报你都赚到了人生。如果恰好方法对路判断正确,那就是物质精神双丰收了。

    看了下15年末的中国40岁以下的富豪榜单,前15名里只有一个房地产,其它全是新兴行业。对他们背景不清楚,但我猜测其中权贵二代的比例也不高。我向来认为富豪榜的结构特点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特征的一种典型反映。各个时期的富豪榜连续起来看很有意思。投资中有很多技术性问题,但在技术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对时代的思考和观察。在时代和历史的车轮前,个人的那点小聪明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投资不能天天说格局和视野,但若完全没有这些作为后盾那投资可能就沦为了鸡毛蒜皮和过度精明的游戏。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所有具投资属性的标的基本上都经历了一次甚至多次的,真正意义上的强烈波动和完整周期特征,只有一个例外:一线城市的地产价格。现在大众是否形成了这样一种一致性预期:一线房产价格只会越来越贵,只会涨不会跌,所有的下跌都是假摔,所有的投资都不如房产靠谱?

    16年3月7日写

    感觉到一线城市的房价正在将市民陷入一种空前的恐慌中,什么怪诞的情况都开始听说了。牛市高潮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涨到你信为止,涨到你惊慌失措为止。

    但很可惜,这个世界上有牛市就有熊市,有多么波澜壮阔的牛市也就有同级别的调整。当然,也可能京沪深的房价会创造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例外?

    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房价跌30%比股票跌60%对家庭净资产的折损都要大,特别是一线中产阶级过去15年决定家庭财富级别的关键是你什么时候买的房,有几套房,未来5到10年依然如此。只不过,以前是决定了向上的弹性,未来是决定资产结构的风险和脆弱程度了。

    人口,收入和货币量是房价的三大驱动。人口增长收入提升货币量超发,妥妥的黄金十年没跑。人口结构拐点,但收入持续快速提升,房价"成长性"依然合理。人口结构拐点,收入增速跟不上,货币量成为房价增长主导时,就趋近泡沫。从2000年至今,"一直涨"的背后是房价的驱动因素其实也在改变。

    对投资品来说支持价格的坚实基础要么是内在价值增长匹配,要么是产生的现金流回报匹配。除此之外千万别给高估值找其它的合理性,人性决定了资产价格永远是"越涨看起来越有道理",不信你回过头去找找每次投资品(股票房产大宗商品都算上)价格泡沫和顶部区域的报告和大众留言,看看有多少例外?

    投资上有2个常见的错误:

    1、在资产上升大周期的初期被高估值吓到;

    2、在资产顶部区域又从历史路径中给当下的高估值找合理性;

    典型的如房价收入比,15年前就很高,但之后人口和收入的双高增长说明当时静态的高估值是合理的,这就是典型的"成长估值"被证实。但成长估值不可能永续,总会切换到"收入比、租售比"的价值估值逻辑。

    估值的高低是表象,核心是其背后的假设是什么,以及最终是被证实还是证伪。

    16年4月8日写:15年的上半年是鸡犬升天,下半年是泥沙俱下,总体特征是全市场的方向性高度一致。经过3轮股灾和中间的反弹后,市场的分化开始越来越明显。这种分化可能意味着未来不断创新高和新低的股票会同时出现,市场正从极端情绪主导逐渐过渡到基本面主导阶段。前一个阶段"躲"是效果最明显的,新阶段"准"可能才是最关键的。

    资产配置这事儿没必要天天琢磨纠结,但在大周期的判断上一定要清醒,因为那决定着10年后你资产的安全性和可能性。泡沫化的资产会让人看起来很有钱,但那是短暂和脆弱的。资产风险的程度与其过去的收益率和脱离稳定价值的程度成正比,找找这些数据会很有用。

    聪明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聪明体现在智力上,最难的题,最复杂的技术,最难懂的理论,这些都需要聪明。智慧体现在能参悟事物的"道",知道事物的难易、进退和分寸。聪明能挑战最困难的课题,智慧则是让事物简单化和单纯化。

    作为投资这行来说,不需要十分的聪明,却必须有几分智慧。

    看《人类简史》里讲解,承认自己无知是靠近事实和真理的重要前提,深有感触。看看微博,多少曾经聪明和富有学识的人,就是因为开始相信自己无所不知或者真理在握,走向偏执甚至成为妄人。不承认无知,可能就是无知到某种程度的表现吧。

    穷和屌丝是两种状态。穷只是暂时的物质匮乏,而屌丝却是种精神病,得治。这种病的时间长了,慢慢会发展成屌丝命。穷不可怕,分不清好歹才是最没救的,人还活着注定的悲催已经把他埋了,可怜更可气。

    有一个模糊的感觉:之前历史上最大的人类悲剧可能都是独裁带来的,而未来新的大级别的人类悲剧可能将是民粹导致的。历史这个东西有时候也像股市,每次的波动本身很相似,但总会换上新的概念。

    现在的社会是上层无力建立信仰,底层处于经常性愤怒,中产阶级高度焦虑。能把这三者粘合在一起的唯一要素是"钱":管理者靠经济增长维持合法性,中产阶级靠财富膨胀找到安全感,底层人民靠赚钱寻求阶级升级,所以"钱"是这个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对经济前景来说,这不算坏事;对社会幸福感和体验感而言,这就不是啥好事儿了。

    常识在很多时候会被遗忘,甚至在市场狂热期间常识会被羞辱,但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站在常识的一边你最终会成为赢家,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是煎熬的,但你需要理解煎熬的存在本身就是超额收益的壁垒。那些看起来容易的、特别符合人性诉求的、与市场的走势形成正反馈的行为,反而处处是陷阱。

    不少人都曾有"一战成名"的惊人准确的市场预测,这根本不稀奇。但这些阶段性概率的幸运儿一旦把某次神准归因为自己的"神奇天赋"或"独门技术",悲剧就注定在前方等待了。历史的垃圾堆里,早已堆满试图频繁精确预测市场的自大狂们了,但历史也告诉我们,一定还会有下一个。

    下一次大牛市恐怕是件很遥远的事了,但又如何呢?07年之后2年左右的时间,不少公司就创出历史新高了。只要是在不太贵的时候持有真正优质的企业,即便在非牛市期间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距离15年顶部已经快1年了,大起大落之后,如果市场以目前位置为中枢上下晃荡2年也不是什么坏事。以一颗平常心,耐心与优质企业为伍,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目标一定可以达到。

    16年5月26日写

    如果把市场环境分成投资难度的等级的话,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典型的"高手市场",也就是赚钱很难,但又不是完全没有赚钱的机会。这种市场环境下对于"对象,时机,力度"三要素的要求很高,高手要赚点儿钱也不容易。对老手的建议:张弛有度,平常心加耐心;对新晋投资人的建议:抓紧学习进阶,下一波你就不会缺席;对韭菜们的建议,地球很危险还是回三体星吧。

    在市场的不同阶段,估值和业绩具有防守和进攻上的辩证性。当市场处于模糊期间时,低估值是防守因素,业绩增长是进攻性要素,可持续的业绩增长是最核心的驱动力。当市场处于极端低估时,业绩增长变为防守因素(用来确保低估值的可靠性),而估值反转则成为最强进攻性要素。前者的核心是价值牵引,后者的奥秘是均值回归。

    证券市场有一种特异功能,就是专门摧毁你的短期经验。先用一种温度慢慢炖,等你适应了得心应手的时候可能就换汤了。对这种特征,要么你是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以万变应万变。要么你就抓住根本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但不管哪路风格,最终几个周期下来发现其实盈亏同源,你努力了一辈子的左右逢源其实只是个美丽的幻象。

    财务自由这事儿,财务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很多人总是关注财务的标准,但其实这个可以有下限但真的没标准,因为决定下限的是需要,决定标准的是欲望,而需要是有限的欲望却无止境。这事儿的麻烦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天天幻想自由却不为实现财务目标真正努力;而对少数精英来说,是放不下财富继续增长的枷锁和欲望的同步膨胀,而远离了自由的初衷。

    欲望与能力:能力不强但物质欲望也不高,平凡但不见得平淡的生活;能力很大而个人欲望却很低,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和社会的改造推动者;能力不高欲望很高,注定过不好这一生了。对投资人来说,确保能力不断进阶并始终管理好欲望,形成两者健康积极的配合,是个不那么著名但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按部就班的职业发展是加法人生,虽难大富贵,但总趋势是向上且可预期性高;创业和投资以及捞偏门是乘法人生,非线性发展且落点分布不均匀,有登顶希望但也可能乘以0;严重选错行或选错人是减法人生,把原本美好的一点点消耗殆尽,明白时悔之已晚;眼高手低满肚子负能量是除法人生,不管干什么都是摩擦系数最大,对外无贡献,自己不幸福。

    在投资上,技术要从属于策略,策略要从属战略,战略最终从属于信念和价值观。投资失败和成功的程度,技术层的影响其实很小,策略层的影响有限,大部分结果取决于投资战略是否正确和基本信念的牢靠程度。但绝大多数人每天的眼里都是技术,几天换一个策略,从不思考战略,永远未曾理解和坚守信念。

    证券市场里的钱是一种很骄傲的东西,它会用深入骨髓的眼光透视你灵魂深处的弱点,然后化身出最诱惑和让你恐惧的东西一次次的测试你,而且这种测试既是后天学识层面的,也有先天基因层次的。只有在通过多重的考验后,它才会接受你这个主人。而通不过测试的,往往反而被其奴役甚至剥夺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9: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窦维德赞美率:90%

    中线形态多头,短线创板等有回踩要求(周末综述)0704

    (上周为避免多空粉丝口水战,本栏在平台开盘说说暂停一周,现在脱欧利空影响短时过去,相信大家情绪有所缓和,下周恢复部分开盘说说贴。)

    【消息面】
    ●万科将在下周一复牌,万科发8道公告
    ●深港通暂不开通
    ●银行配资比例降为1:1
    ●资金面周五成交金额为1730亿,成交金额继续萎缩。因为周四周五沪港通未开放。
    ●国资委动议央企联合组建基金
    ●外盘继续反弹修复,美元回软,黄金爬升,原油阳包阴,有色大反弹,A50夜盘上涨0.5%。
    夜盘棉花继续暴涨,玉米继续暴跌。
    ●证监会重罚特例A游资
    ●韵达快递快马杀到 快递巨头上演A股四国大战

    【技术解盘】
    就万科看,媒体认为按照A/H股溢价测算3个跌停。看空的,比如就像之前等待脱欧看空的人,还是会说影响比较大,但是对于看多的人,也认为影响不了多少大盘。我基本倾向于万科自己利空下跌,对于整体大盘影响一般。就我的市值管理系统分析看,万科停牌时的市值2696亿,如果没有注入优良资产,明显是偏高了25%,它的底部市值1500亿是确定的(那个价格属于我常说的捡漏位置了)。所以至少也该回撤到2000亿市值18元附近才算合理。当然,也可能出现类似乐视网的复牌走法,先扛住,然后还是市值管理回归回撤。因为它们里面都有中金中证国家队。

    周末有人把银行配资比例降为1:1消息,一种是理解为针对万科举牌方险资的,似乎不应该这么单一理解,但有威慑作用。另一种理解是对整体市场的资金面特大利空。但我也不这么理解,我认为,A股中的银行杠杆资金早就清理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个消息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对于那些看井喷大行情的人,也是一种压制,因为这块资金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出现。所以尽量今后少说少幻想大盘指数的井喷大行情。

    深港通暂不开通消息,我本人是非常赞成的,因为只有往后拖,那才不会出现:利好出尽的理解,那样可以把这个深港通行情走的更慢牛一些。对券商股的护盘也更加有利一些。

    周一最好的看点可能就在于外盘的继续反弹,尤其是资源品的继续大幅反弹,它们的权重足以抵消其他万科、小票主题的回撤调整。

    在技术上,现在应该分为2块分析,沪指中线没有反弹完毕,至少也要到2990点才算与创业板对接点位。但是沪指下面有一个2913点的缺口,上周没有补掉,传统技术派心神不定。而今后2850-2870点可以捡漏,也是确定的。这是大的指数格局。但是最难的是节奏。
    创业板指上周达到1500亿年内天量后,就开始出现滞涨,周五阴线是一个回踩开始信号。回撤的点位应该是在上周一大阳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上方的2170点附近。所以很多媒体技术预测下周都是先抑后扬。

    后阶段的热点无非是:科技转型主题、重组转型、中报高送、贵金属消费军工防御、央企国企改革推进、资源和商品涨价(对冲本币贬值)。我采取均衡配置持有半仓。但又操作上多于资金网格化交易滚动。快递板块是一个以前未遇转型期最典型的案例。
    ----------------------------------------
    A股不同于外盘,往往股票没有好坏,只是做法不同。每波浪形中的逻辑选股是稍有区别的。不同的浪形对应上涨的股票性质是不一样的,一浪一般是超跌的股票涨得好,三浪一般是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涨得好,五浪更多的是主题概念股涨得好。所以,做主题概念股一定是追涨博弈的。这套判断技法,将在周二的牛金大学课程与大家交流:什么样的股票还在追涨或回撤追接途中。


    互动详情 [url=]隐藏[/url]2016-07-03 17:44: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9: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启亮赞美率:56%


    2016.7.4号。随笔。任启亮。
       六月收小阳星,孕胎线,看跌七月。六月上下只有138点。太恐怖!!小k线大搏杀,向下!!
       我的判断是7月6号变盘向下,攻击2807点,随后再看成交量的变化。破2807点以后的2天基本决定行情的走向了。
       7.4发生变数:万科复牌。
       可能的情况是:1.万科跌停,大盘无恙。
                     2.万科跌停。大盘收中阴线。
                     3.万科冲高回落收阴线不跌停,大            
                     盘十字星。
       还有几种可能性,在此不赘述了。
       我们关注周一开盘半个小时。出局,起码一半是王道。
       七月收阴线。几乎是铁板钉钉!不破2638不可能有行情。七月的第一-第三周攻击2638、破2638是大概率;本周收阴线是没有悬念的。全国都认为七月-八月有行情。(我早就这样判断!!)忘记了一个事实:启动点在何方?你不谈破2638逼2400奢谈七月-八月有行情有何意义?
       先防范风险退出,然后再在七月或八月初抄底,这样的操作是有意义的,有盈利的,否则免谈!!
       万科,万科,可能有护盘!
       一旦如此,维持周三变盘向下的判断。
    2016.7.4。随笔。任启亮。

    互动详情 [url=]隐藏[/url]2016-07-03 18:16: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20: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疯了!今天全球都在赌这件事!

    2016-07-03 腾讯财经

    黄金涨!白银涨!铜和锌也在涨!今天大宗商品的大部分品种都在涨!


      其中,黄金上半年累计涨幅达25%,创2007年四季度来最大半年涨幅。更夸张的是,上半年现货白银已经上涨近40%,单单本周就已经累计上涨近10%!

      资金像疯了一样涌进大宗商品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今夜,美国传来一个消息…

      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表示,美联储将在大选年采取必须的行动,如果大选方面的不确定性扩大,美联储将考虑其附带性后果。

      这个“必须的行动”是指什么呢?从费希尔所说的“如果大选方面的不确定性扩大,美联储将考虑其附带性后果”来看,不太可能是加息,而应该是到时为了维持市场稳定所要采取的行为。

      此前,德意志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Joe LaVorgna就曾表示,鉴于今年美国大选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正好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最有很有可能加息的几次货币政策会议的日期很接近,他认为考虑到政治方面的因素,美联储年内恐怕难以实现再度加息。

      9月份的会议时间,距离11月8日总统大选的时间已经相当接近了。届时哪怕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国际金融市场也相对稳定,但美联储考虑到政治方面的因素,恐怕仍会对加息慎之又慎。至于11月初的会议时间,仅仅比大选早不到一周,普遍认为美联储基本上不可能在这个骨节眼上给市场来个“惊喜”了。


    二、原来大家都在赌这件事!

      过去数年,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一致对金价打压明显,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糟糕的非农就业数据和英国公投后美联储年内加息概率降至“冰点”。但如今投资者可能真的要考虑另一个可能的“黑天鹅”事件:美联储降息!

      据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期货,美联储目前年内加息的概率仅7.5%,英国脱欧公投结束之际,一度跌至零;而降息概率已经提升至6%,英国脱欧公投结束之际一度飙升至20%。预计未来几次美联储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超过了加息。目前市场对2018年1月前美联储加息几率的预测不超过50%,而且预计2018年四季度前没有加息的可能。

      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Hilsenrath评论的:如果英国退欧的负面因素逐渐显现并持续下去的话,美联储的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都会下降,甚至不排除美联储降息至接近0%的可能性!

      这也促使机构投资基金不断增加黄金ETF的持仓。数据显示,截止6月30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持仓量增加至950.05吨,为2013年7月以来新高。


    三、钱越印越多!大宗商品不涨才怪!

      英国央行行长卡尼表示,英国央行未来几个月或不得不放宽政策,以应对英国退欧。如果英国央行进行货币宽松,那么将是2012年以来的首次宽松。

      美银美林研究报告指出,在2008年雷曼兄弟爆煲引发金融海啸后,全球央行已减少654次利率、一共印了12.3万亿美元银纸,但毫无成效,全球正经历极低息时期。

      《经济日报》产经部主任崔书文表示,大宗市场上半年整体的活跃和涨幅,宏观看最大的因素就是货币宽松。货币多了之后,资产价格就会上涨,就会推动大宗商品现货价格的上涨,然后现货上涨的预期就会反映到期货市场上,期货市场也会上涨。

      所以,现在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和经济好转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钱印得太多了!大宗商品似乎迎来了新一轮“牛市”,但经济增长竟然是“贫血”的!这当真是个“奇事”!在这没有根基的虚假繁荣背后,危机或许已经很近了!(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6-7-4 08: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策略|买什么样的股票,晚上才能睡得着觉?2016-07-02 [url=]钱眼[/url]

    买什么样的股票,晚上才能睡得着觉?有朋友评论:话不绝对,你拿中石油拿工行拿五年也没用。深有感触,痛不欲生。

    笔者回复:中石油和工行这类股票我不会买,要真是买了会睡不着。

    很多人一旦买成了重仓,会只见利好而不见利空,即使没利好,他也会找很多不切实际的利好来安慰自己,其实心中是非常忐忑的,晚上能睡得着吗。买了只股票晚上睡不着觉,那去买来干嘛?

    经常看笔者文章的有没有发现我都是以中立的角度去分析大盘或者是个股,这是有一定好处的。如果能够养成这个习惯,哪怕你满仓也不会无视利空。可很多人一旦重仓或者满仓后,眼中只能看到利好,思维也开始变得混乱,心理学叫确认偏误,通俗点说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实例一:08年房价大跌老婆想买个学区房,笔者不肯,被自己买了银行股和中国船舶。房价涨到现在这个地步,笔者还差点离婚。明年孩子考大学,笔者的婚姻也快到头了。太失败了。

    笔者认为,08年股市大跌,股市走下降通道买股就错了,为什么不听听夫人的建议呢。婚姻的基础之一是相互商榷,而不是独断专行。他们缺少了一样武器,那就是止损。玩不过你就认赔出局,转身买房子去。

    实例二:某先生西部矿业上市之初以60+元买入,被套后不断补仓,目前虽然成本摊薄到15+元,持有至今。

    笔者认为,上市之初买的,有三次机会跑路,没把握好。下降通道应该止损,却去补,又错。死守又不会高抛低吸摊薄成本,这如何是好?

    那么,一个筹码当它涨了数倍之后,还远远低于你那一锤子的时候,对你的打击是巨大的,你会给自己理由,继续以此安慰自己。

    曾经有人问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明白了吗?

    本金的安全,仓位的管控、价值的体现。如果搞懂这三件事,以上那二位就不会守株待兔这么多年。

    股市是多变的。2008年暴跌让我们意识到本金的安全性必须放在首位,2009年的指数行情让我们意识到沪深300的牛气,2010年小票行情让我们意识到到小票就是金矿,然后2011年蓝筹股却大幅跑赢小票,随后几年又显示了本金安全的重要性,今年出现了次新股的博傻行情。时代在变化,市场在变化,要是我们的思维没有变化,你是跟不上节奏的。

    今年的次新股一方面是规则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博傻,参与博傻游戏中的每个人都聪明的认为自己不会接到最后一棒。如今股价越炒越高,风险也越垒越高,一旦资金出逃,股价会像流星雨一样划落。

    但是有一样却不会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价值。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个道理都懂,可面对每天盘中那么多的涨停,想取的瓢会越来越多。

    今天有位粉丝私信笔者,说是明白了成长性、低位后,按照历年净利润的增长率选了几只股票让笔者品品。

    笔者是不会去解股的,只是提了个建议,中长线主要看行业优势,主营业务增长,股价位置。在走势上多看看周线和月线。

    有关行业优势,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当然是高科技有优势。高科技中有许多行业,行业中还有很多细分。

    比如说电信,现在是4G,那么哪个公司有5G就是领先。或许有很多公司有了5G,那就看哪家实力最强的。

    买了股票要晚上睡得着觉,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一个风险评估。

    很多人会去崇拜别人而不会审视自己。不要去崇拜那些高手,他们的成绩只是代表过去。好些人要笔者推荐炒股的书,说实话,笔者不看那种书,也没得推荐。那些书只代表过去发生的,而未来却在不断变化,看那些书只会让你停留在过去。

    请记住一件事,现在可是全流通盘,这个池子是超级大,如今又去掉了杠杆。如果你还指望会出现15年的那波人造牛,那实在是太天真了点。

    上半年收官上证指数下跌17%,看看下半年会不会填掉这个坑,毕竟某报曾经说过4000点牛市刚起步。那么,整只牛不会出现,小牛还会冒出几个,也可称为结构性牛或者慢牛什么的。

    因此,在新形势下,就要适应新的环境,在下半年开始之际,好好做做功课来备战下半年,希望能吃得香,睡得着,不要再提心吊胆过半年。

    来源:快乐的蓝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9: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融资余额下滑25.19亿元 融资客抢筹这20股(附名单)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两市融资余额为8483.74亿元,较前一日减少25.19亿元。其中,沪市融资余额4733.67亿元,减少15.70亿元;深市融资余额3750.07亿元,减少9.49亿元。
    潜能恒信融资净买入最多

    个券方面,当日融资净买入最多的为潜能恒信,融资净买入额为13659.56万元,融资净买入前20只个券如下:

    融资净买入前20只个券

    证券代码 证券名称 融资净买入(万元)
    300191 潜能恒信 13659.56
    300226 上海钢联 13497.16
    002474 榕基软件 9168.08
    600135 乐凯胶片 7823.98
    000536 华映科技 7657.46
    000960 锡业股份 7577.81
    002008 大族激光 6949.50
    600568 中珠控股 5965.80
    002273 水晶光电 5373.86
    600667 太极实业 4641.78
    000750 国海证券 4604.89
    000768 中航飞机 4576.80
    002371 七星电子 4213.90
    000887 中鼎股份 4150.85
    600266 北京城建 3924.93
    002673 西部证券 3920.46
    600804 鹏博士 3720.86
    000413 东旭光电 3690.78
    600118 中国卫星 3649.05
    600260 凯乐科技 3375.66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金证股份融资净卖出最多

    个券方面,当日融资净卖出最多的为金证股份,融资净买入额为-11150.82万元,融资净卖出前20只个券如下:

    融资净卖出前20只个券

    证券代码 证券名称 融资净买入(万元)
    600446 金证股份 -11150.82
    600837 海通证券 -9103.88
    300020 银江股份 -8994.63
    601668 中国建筑 -7845.33
    600570 恒生电子 -6947.82
    600705 中航资本 -6843.32
    002444 巨星科技 -5876.17
    002070 众和股份 -5644.62
    002183 怡 亚 通 -5574.01
    002236 大华股份 -5453.96
    601311 骆驼股份 -5099.58
    600259 广晟有色 -4768.13
    000686 东北证券 -4565.91
    002292 奥飞娱乐 -4520.02
    000917 电广传媒 -4382.47
    000979 中弘股份 -4051.08
    002281 光迅科技 -4016.59
    600489 中金黄金 -3975.07
    002268 卫 士 通 -3937.76
    002176 江特电机 -3898.54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300ETF融资余额最多

    截至1日,300ETF融资余额最多。融资余额排名前20个券如下:

    融资余额前20个券

    证券代码 证券名称 融资余额(万元)
    510300 300ETF 2248823.00
    601318 中国平安 1104017.00
    600030 中信证券 966907.90
    510050 50ETF 830450.10
    600016 民生银行 639981.60
    300059 东方财富 596275.30
    601166 兴业银行 553471.40
    300104 乐视网 526531.30
    002673 西部证券 447208.80
    002024 苏宁云商 438121.60
    601989 中国重工 416621.10
    600570 恒生电子 384502.70
    000725 京东方A 363002.40
    601668 中国建筑 353566.90
    600383 金地集团 335278.40
    000503 海虹控股 334706.90
    600100 同方股份 322738.50
    002450 康得新 317389.50
    600837 海通证券 316592.60
    002407 多氟多 312773.00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13: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皮:黄奇帆一语点醒梦中人 万科之争击中管理层软肋
    [size=85%]来源:华夏时报 编辑:东方财富网
      是2000亿的收入?是即将进入世界500强?是宇宙第一大开发商的桂冠? 是,又都不是。 万科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其实不仅是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全中国企业的标杆,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第一是干净,第二是干净,第三还是干净。 有人问王石郁亮经得起查吗? 水皮想回答的是真可以查,而且极大可能是经得起查,值得查。 万科的股权分散一定程度上是王石的理想主义情结造成的,作为一个社会的企业,万科在中国是一个特例,但是在美国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太多的世界500强根本就没有实际人,用华润和宝能的口径来讲就是内部人控制。当然,万科的内部人正是万科的创始人、缔造者、建设者、经营者,从这个角度讲,当了十多年甩手掌柜的第一大股东华润是坐享其成者,而现在的第一大股东宝能则是下山接挑者,全盘否定万科的管理团队甚至董事会无异于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自取其辱,除非出于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目的。
      商场有道义可言吗?没有,正如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样,华润与宝能的关系估计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时而为敌,时而为友,时而尔虞我诈,时而狼狈为奸,水皮有时想,各位看官,如果你是王石,遭遇华润这样的大股东,你会作何感想?是不是会怀疑人生?情义两字,道义两字,无论哪两个字,华润都没有,这一点和宝能的姚老板相比更让人痛心绝望,央企的形象被毁得够呛。事情本来不是这样的,宝能当初夺的是华润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万科是在华润弃守的背景下引入的深圳地铁自卫反击,而华润居然背后捅刀,这是什么样的战友啊!都像华润这样,以后谁还相信混合制经济?万科都这般遭遇,谁还能和央企合作混合制?王石,王石,真的是瞎了你的“狗”眼! 万科为什么干净? 一源于万科人尤其是王石的财富观;二源于相对分散股权形成的约束;三源于公开透明的公司治理。
      万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和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发育同步甚至同名,而这,正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方向,不少人大谈规则,既然万科的股份可以卖,我就可以买,但是往往忽略了一个前提,买的目的又是什么?是毁灭其价值还是彰显其价值?是为了短期的拉高出货还是长治久安?是为了创造财富还是为了资本运作?OK,即便讲规则,那么,我们也可以追根溯源,宝能的万能险属于什么性质的资金?购买万科的股票有没有投票权?万能险名下的投资属于财务性或战略性还是长期股权投资?宝能动用的资金最大杠杆26倍系浙商银行的理财产品,这种银行的资金进入实业控股是否违反商业银行法?宝能的做法如果合理合法,那么,理论上银行、保险、基金,甚至券商可以买下任何上市公司,这种情况真的可以出现,那就不是刘姝威教授讲的股灾2.0,而是现代社会的灾难!用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的话讲就是,问题已上升到社会利益和一个健康资本市场的发展建设问题,这是不可承受的后果。 规则? 在规则不清的时候谈规则,必然似是而非,必然得出玉石俱焚也合理,王石出局更是活该的结论。 谁来作一下裁判呢? 中国现在的金融管理属于分业管理,但是经营主体又是混业经营,宝能的姚老板,出身于地产,崛起于保险,借力于银行,并购的是上市公司,万科之争,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三会谁说了算?万能险归保监会管,银行理财归银监会管,投票权归证监会管,三权分立之下说规则岂不漏洞百出?!看来,三会的合并真是大势所趋。
      有没有明白人? 有,重庆市长黄奇帆算一个,黄奇帆在重庆一个论坛上“管闲事”,隔空喊话,表面上不是给王石出主意,实际上是在给他的同僚上课。在黄看来,万科之争并不复杂,别由企业整天扯,政府从三个方面可以解决。首先,查资金规不规范,保险公司如果拿的是自己的资金200亿-300亿倒没什么,但是如果拿的是老百姓的基金,就要注意了,老百姓跟你签1-2年的期约,但是做人家大股东是要八年或十年的,你是法人股东,不是战略投资者,除非你让出了100亿-200亿的万能险的老百姓跟你签约委托你作长期股权投资,这个事情绝对难;第二要查管理团队跟董事会之间的约定,信托,责任合理不合理;第三股东之间可以酝酿,任何股东之间的协议都要公告,不能密谋的。最关键的是黄指出,政府在管理上对专业管理要到位,同时要有穿透性、叠加性,综合性的监管也要到位,是不是有点一针见血的感觉?黄奇帆不到北京真是可惜了。 打造一个万科,王石用了30年;毁掉一个万科,3个月都不用,离开了万科现在的团队,万科的价值和宝能就是一样的,姚老板何必舍近求远?华润又何苦再复制一个华润置地?难道就为了整王石出口恶气?羞辱了王石你们就升华了?有钱难买痛快是不是?

    (来源:华夏时报 2016-07-02 14: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