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2|回复: 5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向松祚5月17日惊人发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6-5-18 08: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向松祚5月17日惊人发言

    05.17 13:30
    在体制内身居高位之人敢这样说的,向松祚是我见过的第一个人,虽然他说的都是常识,但这就像指出皇帝新衣的小孩那样,需要极大的勇气(难道是他老不想干了?)
    由观点地产新媒体主办的“2016城市观点论坛北京行”于5月1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资产的时代”。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在论坛上的发言实录:
    向松祚:谢谢主持人,谢谢陈诗涛邀请我来参加这个活动,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这个人是最不喜欢谈命题作文的,但是陈诗涛给我出了一个题目,从CPI来看经济回暖和房地产走势。我想我的大师兄陈淮教授刚才已经谈到房地产走势了,所以房地产走势我就不谈了,我谈谈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看宏观经济的看法。我谈三个基本的看法:
    第一的看法也是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好像很担心,很焦虑,担心的到底是什么?焦虑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看看我们的宏观数据,今年一季度增长6.7%。我看了一下最新世界各国发布的数据,这个6.7%在全世界是NO.1,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增长速度更高,即使我们把这些水分都扣掉,哪怕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到6.5%,甚至6%,在全世界仍然是最高的吗?我们到底担心什么?我想在座的各位也要思考这个问题,好像我们都非常的焦虑,非常的担忧,我们担忧什么?我想我们今天所担忧的可能不是这个宏观的数据,我们今天的担忧是什么,我们今天担忧的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如说我们很多的传统制造业确实是非常的困难,银行的数据看得非常清楚。钢铁、煤炭、光伏、电解铝、水泥,这些行业我想银行很难去回避这个矛盾。很多行业里面的企业还本付息就是有问题,钢铁企业、煤炭企业现在确实有很多企业无法按时还本付息,但是这个行业里面另外一些行业非常好,但是另外一些行业又非常糟糕。刚才谈房地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么好,但是很多的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东三省城市、西北部城市可能很多情况是相当令人忧心,这是区域结构性问题。
    还有收入差距的问题,昨天中央财政领导小组的会议,专门谈到如何增加中等收入阶层的人数,要解决这个平均分化收入差距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中国有大量的富人,现在不是有一个数据说中国的富豪已经超过美国了吗?资产10亿还是多少以上的叫富豪,超级富豪人数已经超过美国,但是中国可能仍然有至少一两亿的非常非常贫穷的人,这是叫做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这个结构性矛盾是非常严峻的。
    当然,还有一个结构性矛盾,这个结构性矛盾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我们有很多的货币,其实并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它流入到虚拟经济,流入到投机炒作里面去了。我们这些年的货币扩张非常的快,数量非常的庞大,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还在说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我经常说,我们的货币信贷量虽然非常大,但是结构极其不合理。我说过三多三少的问题,银行每年都有很详细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来三多三少的问题这么多年没有解决,而且不仅没有解决,还更加在恶化。什么叫三多三少?国有大企业拿的信贷资金太多,现在国有大企业差不多仍然拿走了整个信贷资金的接近50%,第二个就是传统制造业,第三个是房地产。所以我很不同意有很多房地产行业内部的人士说房地产行业缺欠,说钱不够。我有一次主持博鳌房地产论坛,我问很多房地产大佬,我说你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最后异口同声的说缺钱。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房地产这个行业差不多拿走了全部社会融资,我刚才讲的国有企业是银行贷款,现在讲的是社会融资的概念,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房地产这一个行业拿走了整个社会融资的总量的41%,当然我们在座的房地产大佬们说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大,贡献有多大?房地产行业确实是中国的支柱性行业,但是你别忘了,对经济的贡献达到21%,但是你拿走了社会融资的41%。
    所以我们今天对中国经济的担心和焦虑,主要不是在所有的6.7%还是6.6%还是6.5%,我们是结构性的矛盾,是结构性的失衡,是结构性的脆弱,是结构性的风险。就好像一个人去医院体检,查血压,查各种指标,好像这些指标都没事儿,有很多人就是这样,查这些指标没事儿,但是就是觉得身体不舒服,可能是你的内在结构失衡了,这个指标反应不出来。
    所以我想我们今天怎么去认识中国经济的问题,我讲的第一个观点,我们今天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必须要从总量的数据转到结构性的矛盾,如果我们不去重视这些结构性的矛盾,我不能说中国经济崩溃,现在说中国经济什么崩溃、硬着陆,那在政治上是错误的,不能说这个话。但是崩溃有不同的方式,硬着陆有不同的方式,风险总会有人承担,这种结构性的风险,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一旦爆发出来,一旦暴露出来,谁来承担这个风险?所以我衷心的希望大家去仔细的研究。
    前几天人民日报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的分析判断,我认为这个分析判断是很中肯,很客观的。果不其然,在这篇文章里面他已经预测了,他说过几天中央还要专题研究供给侧改革,昨天新闻联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最新一次的会议,专门研究供给侧的改革,讲的非常非常的清楚,中国经济今天的主要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结构性的问题。这里面大家注意,昨天这个新闻公告里面这些话,我认为讲的是非常非常严厉的,实际上对供给侧结构改革很不满意,然后专门讲到四句话,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不能因为困难多而不作为,不能因为有风险而躲避,不能因为有阵痛而不前。所以为什么刚才我在讨论房地产的时候,请教我的大师兄,请教黎总,为什么中央下这么大的决心提“三去一降一补”,难道中央判断错了吗?而且这个判断不是最近刚提的,已经提了两三年了,所以我们今天判断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或者我们判断中国经济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回到,或者应该统一到如何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的失衡,或者叫结构性的矛盾。昨天的会议里面专门讲到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说的非常清楚,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我想对于我们每一个行业来讲,都应该很认真的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且说的很清楚,当前必须要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所以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增长速度CPI多少、MR多少、GDP多少,这些大而化之的数据是一个平均数,这个平均数掩盖了内在的结构性的大麻烦,这个话我想已经讲到顶了,已经是最严厉的用词。所以我认为中国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实我们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从我们商业银行来看,现在商业银行说的很直白一点,那个快速增长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09: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所谓的CPI并不能反映中国真正的通胀情况,我从来不同意统计学的CPI能够反映中国通胀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通胀它的大部分的构成要素是制造业的产品,但是真正现在影响老百姓生活的最重要的几大因素其实并没有包括进去,或者在里面包括的因素非常小。比如说房地产、教育、医疗,这些因素在CPI里面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反映,它能够反映通胀吗?我们学经济学,其实古典经济学对通胀的定义是对的,古典经济学角度讲的人们生活的指数,或者叫生活的痛苦指数的变化程度,不是所谓的CPI,我们今天的CPI2.3%,按照中国的情况来讲就是通缩了,但是我们谈通胀不能只谈那几个行业,不能只谈传统制造业,不能只谈工业产品,老百姓的生活。我相信我们今天平心而论,今天老百姓从城镇到农村,生活压力最大的不是买一个苹果手机,也不是买个汽车,而是能不能买到一个像样的房子,能不能上到一个像样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得病以后能不能有一个好的方便的医疗服务,这才是今天影响老百姓生活最严峻的最麻烦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
    刚才大师兄提到北京的学区房,那绝对是极其荒谬的,全世界很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全世界都有这样的现象,但是像北京这样极端的也是不多的,但是我们要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没有那么多好的小学、幼儿园呢?全国几乎很多城市房子盖的非常的漂亮,但是你在这些房子中间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幼儿园,找不到一个像样的诊所,这不是很奇怪的现象吗?所以在这个大的背景下,CPI怎么能够反映真正的通胀?实际上真正的通胀,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绝对不是2.3%,今天我们用这个数据去街上问老百姓,说中国的数据没有通胀,你说老百姓相信吗?所以我们必须要综合的考虑中国现在的这种货币信贷高速扩张,大规模扩张这种背景下所隐含的极其严重的通胀问题,虽然CPI没有反映,但是现实是非常残酷的,何况我们今天的CPI也部分反映了通胀,我们的食品涨了7.4%,如果单看食品这一块,7.4%已经是相当严峻的通胀了。对低收入阶层,低收入老百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靠这种大规模的货币扩张、货币刺激、信贷刺激来稳增长,能稳的下去吗?弄不好我可以非常严肃的警告,中国弄不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胀,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相信经济还有规律的话这就不是危言耸听。
    第三个观点,中国今天面临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高杠杆的风险。高杠杆就是高负债,高杠杆多少杠杆是高?我刚才请教大师兄,请教黎总。当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大师兄陈淮说问的对,但是我想几百年以来全世界这么多国家有一个一致的经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还是政府,如果你的杠杆率不断地在加大,不断地在升高,总有一天你会出大麻烦。我们今天的高杠杆有各种数据可以衡量,非金融公司、非金融企业的全部负债,占GDP的比例早已超过240%,这是官方的数据,其他很多机构也估算过这个数据,所谓非金融部门就是政府的负债、个人的负债加上企业的负债,这三大负债的总额早已超过GDP的240%。光我们现在银行贷款的余额已经100万个亿了,MR140万个亿。
    我们这样过去这么多年依靠这样的高杠杆、高信贷剧烈的扩张,一方面搞出庞大的过剩产能,一方面很多行业出现严重的泡沫,一方面出现了一些通胀,现在怎么办?各位都知道,我们现在全部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在今年一季度都突破了2%,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2%是大大低估了银行的不良贷款(评:农行首席说不良率大大被低估,这是要咋自己的饭碗啊!银行股的投资者们你们害怕了吗?你们难道比农行首席更清楚不良率吗?)。很多都是通过调胀,通过涨息,通过所谓的重组,把不良贷款暂时掩盖住了。光86家钢铁企业,负债总额3.3万亿,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很多钢铁企业动辄就是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几千亿。我想这种风险时间关系我不展开去说,很多的例子,总有一天大家要承担。很不幸的是这种风险的承担,最终可能又是由中国的老百姓来承担,那不就是通胀吗?所以提出债转股的时候好像媒体采访我要我写文章,我是非常明确的反对什么债转股?我说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他借钱的时候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现在银行转过来变成他的股东,他能够给银行分红吗?玩这种把戏,很欣慰的这一次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也等于是否定了债转股,僵尸企业该退出的就得退出,该破产的就得破产,这种痛苦今天不想承担未来的痛苦只会更大。当有一天我们银行的资本被不良贷款,被坏账全部吃掉的时候怎么办?政府的银行是不会垮掉的,谁来补充资本金?补充资本金只有财政部拿钱,再发债,那么就是无中生有,那么就是由广大的老百姓来承担今天的银行坏账。
    所以我想今天我们所有的关系中国经济的朋友,都应该从这个层面来真正认识中国经济的问题,要放弃这种货币信贷万能主义的思维。当然,我们有一些企业家都是希望货币进一步的宽松,信贷进一步的宽松,他们好套现走人。有内地遗民,已经用外国身份,现在就等着钱转移出去了。这种高杠杆、高负债的风险总要以一种方式体现出来,今天中国房价如此之高,客观来讲,人民币就面临贬值的压力,因为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内部出现资产价格的泡沫,出现通胀,你的货币必然贬值,要么你的货币贬值,要么资产价格调整,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评:所有的问题都是常识问题,关键在于TG不敢面对,因为只有彻底的改革才能解决问题,但彻底的改革就会动摇执政的基础!)。现在很多人讨论,到底中国选哪一条路,是选择货币贬值还是选择资产价值大幅下调,还是这两者都选择一部分。我想这个调整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高杠杆、高负债的风险是中国今天面临的最大的麻烦。这一次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也讲的很清楚,有人讲中国经济面临两难,我们确实面临最大的两难,我们必须去杠杆,但是去杠杆就必须放弃或者部分放弃所谓的稳增长。这一次明确的结论,去杠杆必须要去,就是一难两难变一难就是下决心去杠杆、去负债。所以说的很清楚,僵尸企业该退出就要退出,银行该收债就要收债,不要通过什么债转股,又在玩这么把戏。
    所以这一次最后回到昨天财经频道小组会议,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不能因为有困难而不作为,不能因为有风险而躲避,不能因为有阵痛而不前,我想这是下了最大的决心了。所以我们都应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中国未来经济政策的走向,谢谢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6-5-18 17: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胀,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理财新闻腾讯理财2016-05-18 10:00
    [url=]我要分享[/url]
    10




    [size=15.9996px]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经营报

    “弄不好我可以非常严肃的警告,中国弄不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胀,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相信经济还有规律的话这就不是危言耸听。”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5月17日在“2016城市观点论坛北京行”上表示。

    向松祚解释称,所谓的CPI并不能反映中国真正的通胀情况,房地产、教育、医疗,这些因素在CPI里面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反映。如果单看食品这一块,7.4%已经是相当严峻的通胀了。对低收入阶层,低收入老百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他还认为,“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突破2%,这是大大低估了”。他分析,通过调胀、涨息、重组等手段,银行的不良贷款被暂时掩盖了。

    向松祚旗帜鲜明地反对债转股,“公司、企业借钱不能按时还本付息,而银行转变成股东,公司、企业能够给银行分红吗?”

    向松祚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通胀和高杠杆三个角度解剖中国经济现状,字字玑珠,针针见血。华尔街见闻将向松祚讲话的主要亮点整理如下:

    企业利润、老百姓财政收入、政府的税收都超过GDP的增速,这很难自圆其说。

    现在结构性矛盾太突出:一是行业内部的矛盾,钢铁煤炭等传统制造业非常困难。二是区域矛盾,一二线房地产很好,三四线、东三省相当令人忧心。三是收入差距,矛盾非常严峻。四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炒作资金流入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却融资难,融资贵。

    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大,贡献有多大?房地产行业确实是中国的支柱性行业,但是你别忘了,对经济的贡献达到21%,但是你拿走了社会融资的41%。

    中国经济就好像一个人去医院体检,查血压,查各种指标,好像这些指标都没事儿,有很多人就是这样,查这些指标没事儿,但是就是觉得身体不舒服,可能是你的内在结构失衡了,这个指标反应不出来。

    所谓的CPI并不能反映中国真正的通胀情况,我从来不同意统计学的CPI能够反映中国通胀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通胀它的大部分的构成要素是制造业的产品,但是真正现在影响老百姓生活的最重要的几大因素其实并没有包括进去,或者在里面包括的因素非常小。比如说房地产、教育、医疗,这些因素在CPI里面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反映。

    弄不好我可以非常严肃的警告,中国弄不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胀,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相信经济还有规律的话这就不是危言耸听。

    各位都知道,我们现在全部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在今年一季度都突破了2%,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2%是大大低估了银行的不良贷款。很多都是通过调胀,通过涨息,通过所谓的重组,把不良贷款暂时掩盖住了。

    我非常明确的反对什么债转股……我说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他借钱的时候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现在银行转过来变成他的股东,他能够给银行分红吗?玩这种把戏,很欣慰的这一次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也等于是否定了债转股,僵尸企业该退出的就得退出,该破产的就得破产,这种痛苦今天不想承担未来的痛苦只会更大。

    以下为发言实录,来自观点地产网:

    向松祚:谢谢主持人,谢谢陈诗涛邀请我来参加这个活动,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这个人是最不喜欢谈命题作文的,但是陈诗涛给我出了一个题目,从CPI来看经济回暖和房地产走势。我想我的大师兄陈淮教授刚才已经谈到房地产走势了,所以房地产走势我就不谈了,我谈谈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看宏观经济的看法。我谈三个基本的看法:

    第一的看法也是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好像很担心,很焦虑,担心的到底是什么?焦虑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看看我们的宏观数据,今年一季度增长6.7%。我看了一下最新世界各国发布的数据,这个6.7%在全世界是NO.1,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增长速度更高,然后这个6.7%是怎么构成的?这里面就有一个疑问了。我看看昨天前天发布的数据,大家都知道学宏观经济的第一课,GDP怎么构成的?就是企业的利润+老百姓的收入+政府的税收。政府的税收一季度增长多少?8.7%。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多少?7.1%,超过7%。企业的利润怎么样?企业利润增长是7.4%。这就要说宏观经济第一课,这个数字加不起来,企业利润、老百姓财政收入、政府的税收都超过GDP的增速,这怎么解释?这里面第一个就是说我们的6.7%的速度很多人还不相信,但是你要看另外三个速度,如果加起来好像我们这个增速应该比6.7%还要高,这里面只有几个解释,一个解释就是我们的企业内的增速,老百姓可支配增速,财政收入的增速可能不是那么实,或者有虚假的成份,但是财政收入很难有虚假成份,是不是企业利润,我们说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不能代表行业,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二个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能取的样本不对。所以这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要分析这个数据,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问题很难自圆其说。

    我提出这几个数据的说法是什么?就是即使我们把这些水分都扣掉,把这些不能解释的因素都扣掉,哪怕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到6.5%,甚至6%,在全世界仍然是最高的吗?我们到底担心什么?我想在座的各位也要思考这个问题,好像我们都非常的焦虑,非常的担忧,我们担忧什么?我想我们今天所担忧的可能不是这个宏观的数据,我们今天的担忧是什么,我们今天担忧的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也就是说我刚才说的这三个数据加不起来,这三个数据即使能够加起来,但是它也用一个平均的数据掩盖了结构性矛盾。今天中国经济为什么这么焦虑,这么担忧,国内国外的说法这么多,对趋势的解读这么分歧,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结构性矛盾太突出,这个结构性矛盾首先体现是行业内部的矛盾。比如说我们很多的传统制造业确实是非常的困难,银行的数据看得非常清楚。钢铁、煤炭、光伏、电解铝、水泥,这些行业我想银行很难去回避这个矛盾。很多行业里面的企业还本付息就是有问题,钢铁企业、煤炭企业现在确实有很多企业无法按时还本付息,但是这个行业里面另外一些行业非常好,但是另外一些行业又非常糟糕。刚才谈房地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么好,但是很多的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东三省城市、西北部城市可能很多情况是相当令人忧心,这是区域结构性问题。

    还有收入差距的问题,昨天中央财政领导小组的会议,专门谈到如何增加中等收入阶层的人数,要解决这个平均分化收入差距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中国有大量的富人,现在不是有一个数据说中国的富豪已经超过美国了吗?资产10亿还是多少以上的叫富豪,超级富豪人数已经超过美国,但是中国可能仍然有至少一两亿的非常非常贫穷的人,这是叫做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这个结构性矛盾是非常严峻的。

    当然,还有一个结构性矛盾,这个结构性矛盾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我们有很多的货币,其实并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它流入到虚拟经济,流入到投机炒作里面去了。我们这些年的货币扩张非常的快,数量非常的庞大,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还在说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我经常说,我们的货币信贷量虽然非常大,但是结构极其不合理。我说过三多三少的问题,银行每年都有很详细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来三多三少的问题这么多年没有解决,而且不仅没有解决,还更加在恶化。什么叫三多三少?国有大企业拿的信贷资金太多,现在国有大企业差不多仍然拿走了整个信贷资金的接近50%,第二个就是传统制造业,第三个是房地产。所以我很不同意有很多房地产行业内部的人士说房地产行业缺欠,说钱不够。我有一次主持博鳌房地产论坛,我问很多房地产大佬,我说你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最后异口同声的说缺钱。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房地产这个行业差不多拿走了全部社会融资,我刚才讲的国有企业是银行贷款,现在讲的是社会融资的概念,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房地产这一个行业拿走了整个社会融资的总量的41%,当然我们在座的房地产大佬们说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大,贡献有多大?房地产行业确实是中国的支柱性行业,但是你别忘了,对经济的贡献达到21%,但是你拿走了社会融资的41%。

    所以我们今天对中国经济的担心和焦虑,主要不是在所有的6.7%还是6.6%还是6.5%,我们是结构性的矛盾,是结构性的失衡,是结构性的脆弱,是结构性的风险。就好像一个人去医院体检,查血压,查各种指标,好像这些指标都没事儿,有很多人就是这样,查这些指标没事儿,但是就是觉得身体不舒服,可能是你的内在结构失衡了,这个指标反应不出来。

    所以我想我们今天怎么去认识中国经济的问题,我讲的第一个观点,我们今天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必须要从总量的数据转到结构性的矛盾,如果我们不去重视这些结构性的矛盾,我不能说中国经济崩溃,现在说中国经济什么崩溃、硬着陆,那在政治上是错误的,不能说这个话。但是崩溃有不同的方式,硬着陆有不同的方式,风险总会有人承担,这种结构性的风险,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一旦爆发出来,一旦暴露出来,谁来承担这个风险?所以我衷心的希望大家去仔细的研究。

    前几天人民日报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的分析判断,我认为这个分析判断是很中肯,很客观的。果不其然,在这篇文章里面他已经预测了,他说过几天中央还要专题研究供给侧改革,昨天新闻联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最新一次的会议,专门研究供给侧的改革,讲的非常非常的清楚,中国经济今天的主要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结构性的问题。这里面大家注意,昨天这个新闻公告里面这些话,我认为讲的是非常非常严厉的,实际上对供给侧结构改革很不满意,然后专门讲到四句话,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不能因为困难多而不作为,不能因为有风险而躲避,不能因为有阵痛而不前。所以为什么刚才我在讨论房地产的时候,请教我的大师兄,请教黎总,为什么中央下这么大的决心提“三去一降一补”,难道中央判断错了吗?而且这个判断不是最近刚提的,已经提了两三年了,所以我们今天判断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或者我们判断中国经济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回到,或者应该统一到如何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的失衡,或者叫结构性的矛盾。昨天的会议里面专门讲到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说的非常清楚,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我想对于我们每一个行业来讲,都应该很认真的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且说的很清楚,当前必须要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所以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增长速度CPI多少、MR多少、GDP多少,这些大而化之的数据是一个平均数,这个平均数掩盖了内在的结构性的大麻烦,这个话我想已经讲到顶了,已经是最严厉的用词。所以我认为中国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实我们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从我们商业银行来看,现在商业银行说的很直白一点,那个快速增长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所谓的CPI并不能反映中国真正的通胀情况,我从来不同意统计学的CPI能够反映中国通胀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通胀它的大部分的构成要素是制造业的产品,但是真正现在影响老百姓生活的最重要的几大因素其实并没有包括进去,或者在里面包括的因素非常小。比如说房地产、教育、医疗,这些因素在CPI里面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反映,它能够反映通胀吗?我们学经济学,其实古典经济学对通胀的定义是对的,古典经济学角度讲的人们生活的指数,或者叫生活的痛苦指数的变化程度,不是所谓的CPI,我们今天的CPI2.3%,按照中国的情况来讲就是通缩了,但是我们谈通胀不能只谈那几个行业,不能只谈传统制造业,不能只谈工业产品,老百姓的生活。我相信我们今天平心而论,今天老百姓从城镇到农村,生活压力最大的不是买一个苹果手机,也不是买个汽车,而是能不能买到一个像样的房子,能不能上到一个像样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得病以后能不能有一个好的方便的医疗服务,这才是今天影响老百姓生活最严峻的最麻烦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

    刚才大师兄提到北京的学区房,那绝对是极其荒谬的,全世界很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全世界都有这样的现象,但是像北京这样极端的也是不多的,但是我们要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没有那么多好的小学、幼儿园呢?全国几乎很多城市房子盖的非常的漂亮,但是你在这些房子中间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幼儿园,找不到一个像样的诊所,这不是很奇怪的现象吗?所以在这个大的背景下,CPI怎么能够反映真正的通胀?实际上真正的通胀,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绝对不是2.3%,今天我们用这个数据去街上问老百姓,说中国的数据没有通胀,你说老百姓相信吗?所以我们必须要综合的考虑中国现在的这种货币信贷高速扩张,大规模扩张这种背景下所隐含的极其严重的通胀问题,虽然CPI没有反映,但是现实是非常残酷的,何况我们今天的CPI也部分反映了通胀,我们的食品涨了7.4%,如果单看食品这一块,7.4%已经是相当严峻的通胀了。对低收入阶层,低收入老百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靠这种大规模的货币扩张、货币刺激、信贷刺激来稳增长,能稳的下去吗?弄不好我可以非常严肃的警告,中国弄不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胀,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相信经济还有规律的话这就不是危言耸听。

    第三个观点,中国今天面临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高杠杆的风险。高杠杆就是高负债,高杠杆多少杠杆是高?我刚才请教大师兄,请教黎总。当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大师兄陈淮说问的对,但是我想几百年以来全世界这么多国家有一个一致的经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还是政府,如果你的杠杆率不断地在加大,不断地在升高,总有一天你会出大麻烦。我们今天的高杠杆有各种数据可以衡量,非金融公司、非金融企业的全部负债,占GDP的比例早已超过240%,这是官方的数据,其他很多机构也估算过这个数据,所谓非金融部门就是政府的负债、个人的负债加上企业的负债,这三大负债的总额早已超过GDP的240%。光我们现在银行贷款的余额已经100万个亿了,MR140万个亿。

    我们这样过去这么多年依靠这样的高杠杆、高信贷剧烈的扩张,一方面搞出庞大的过剩产能,一方面很多行业出现严重的泡沫,一方面出现了一些通胀,现在怎么办?各位都知道,我们现在全部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在今年一季度都突破了2%,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2%是大大低估了银行的不良贷款。很多都是通过调胀,通过涨息,通过所谓的重组,把不良贷款暂时掩盖住了。光86家钢铁企业,负债总额3.3万亿,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很多钢铁企业动辄就是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几千亿。我想这种风险时间关系我不展开去说,很多的例子,总有一天大家要承担。很不幸的是这种风险的承担,最终可能又是由中国的老百姓来承担,那不就是通胀吗?所以提出债转股的时候好像媒体采访我要我写文章,我是非常明确的反对什么债转股?我说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他借钱的时候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现在银行转过来变成他的股东,他能够给银行分红吗?玩这种把戏,很欣慰的这一次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也等于是否定了债转股,僵尸企业该退出的就得退出,该破产的就得破产,这种痛苦今天不想承担未来的痛苦只会更大。当有一天我们银行的资本被不良贷款,被坏账全部吃掉的时候怎么办?政府的银行是不会垮掉的,谁来补充资本金?补充资本金只有财政部拿钱,再发债,那么就是无中生有,那么就是由广大的老百姓来承担今天的银行坏账。

    所以我想今天我们所有的关系中国经济的朋友,都应该从这个层面来真正认识中国经济的问题,要放弃这种货币信贷万能主义的思维。当然,我们有一些企业家都是希望货币进一步的宽松,信贷进一步的宽松,他们好套现走人。有内地遗民,已经用外国身份,现在就等着钱转移出去了。这种高杠杆、高负债的风险总要以一种方式体现出来,今天中国房价如此之高,客观来讲,人民币就面临贬值的压力,因为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内部出现资产价格的泡沫,出现通胀,你的货币必然贬值,要么你的货币贬值,要么资产价格调整,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现在很多人讨论,到底中国选哪一条路,是选择货币贬值还是选择资产价值大幅下调,还是这两者都选择一部分。我想这个调整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高杠杆、高负债的风险是中国今天面临的最大的麻烦。这一次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也讲的很清楚,有人讲中国经济面临两难,我们确实面临最大的两难,我们必须去杠杆,但是去杠杆就必须放弃或者部分放弃所谓的稳增长。这一次明确的结论,去杠杆必须要去,就是一难两难变一难就是下决心去杠杆、去负债。所以说的很清楚,僵尸企业该退出就要退出,银行该收债就要收债,不要通过什么债转股,又在玩这么把戏。

    所以这一次最后回到昨天财经频道小组会议,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不能因为有困难而不作为,不能因为有风险而躲避,不能因为有阵痛而不前,我想这是下了最大的决心了。所以我们都应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中国未来经济政策的走向,谢谢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6-5-18 18: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所有银行都睡不着了 只因心太累理财新闻腾讯理财2016-05-18 09:40
    [url=]我要分享[/url]
    3




    [size=15.9996px]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品牌财经观察





    这两天最大的消息,就是由于央行、银监会清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导致某银行停止个人综合理财账户,这意味着这十年来突然泛滥和失控的银行理财开始被整顿了。但是看了很多分析和报道,基本上是隔靴搔痒,完全没有点中关键,所以写写这篇文章。

    大家首先要明白,前不久银监会刚刚公布了一项政策,就是银行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需要计提资本,同时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得购买自己转让的信贷资产收益权。

    以上政策有两层考虑,一是禁止银行将大量资产转到表外,导致银行信贷实际上处于失控和无监控状态,二是使得银行的不良资产无法通过收益权转让的方式故意隐瞒。

    也就是说至少很多商业银行故意将不良资产通过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的方式出标了,而且这些不良资产的收益权又被自己银行的理财产品购买了,这实际上玩的就是违规、违法的事。





    普通的银行理财,肯定是资金和资产一一对应的,也就是你的资金购买的是什么资产,这是明确的。但是综合理财账户,就是你有贷款的同时,存了一大比钱,这存款的理财收益可以对冲贷款的利息,实际上就是这些理财资金在购买自己银行的信贷收益转让权,这变相就是一个超级大的理财资金池,而且对接的资产就是一锅粥一样的资产,就是打包的大量资产在里面,而这里面就有很多银行的不良资产。以上是和新的银监会规定,本行理财资金不得购买本行转让的信贷资产收益权,尤其是不良信贷资产收益权,因此停止该类理财也就很正常。

    现在在监管层的整顿下,一些银行已经停止个人综合理财账户,接下来对银行理财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

    1、综合理财账户实际上就是银行庞大的资金池,这些资金对接了太多商业银行出表的资产,可以对接信托产品和不良资产。

    2、综合理财账户仅仅是开始,接下来银行的理财资金池应当还会被规范,接下来银行的表外信贷会大大受到影响,信托、券商资管、基金资管等影子银行会受到大大制约。

    3、接下来银行的真实不良资产会暴露,真正的坏账率会显现出来,过去靠银行理财资金池转移不良资产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可以肯定的说,监管层这招是非常一针见血,直击要害的,非常清楚知道商业银行体系的问题所在,而且采取非常有针对性的方法。

    接下来不能像过去那样向表外转移资产了,不能掩盖和粉饰不良资产了,这个夜晚恐怕很多银行睡不着。

    想想也可笑,天天喊着不要建资金池,但是银行却通过综合理财等理财产品建立了庞大无比的资产池,中国所有的银行都在这么做,说明中国的金融体系真的出大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6-5-18 18: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心骗贷新模式:这两招可能算计你的大额存单理财新闻中国新闻网[微博]2016-05-18 14:44
    [url=]我要分享[/url]
    0




    [size=15.9996px]

    进入2016年,存款流失的窘境开始在云南省银行业上演,对于大额优质的存款资金,银行求之不得。

    “随着经济进一步下行,银行利润近一步收窄,一些低风险业务再次成为银行眼中抢手货。”一国有商业银行滇池路支行负责人笑称,贷款不敢放,那么银行只有在存款上发力了。

    5月初,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小杨通过朋友介绍,获得了一笔看上去不错的低风险“存款”业务,让他甚是高兴。

    骗贷新模式:先存款后贷款

    5月中旬,小杨通过朋友认识了经营农业企业的张城(化名)。张城手上有一笔2亿元的存款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想直接存在小杨所在的银行。

    小杨热情地接待了张城,并为其办理了存款业务。可是,一个星期之后,张城带着陈星(化名)前来找到小杨。他们告知小杨,陈星是刚刚来昆明做生意,现在急需一笔资金做生意。

    “我之前已经投资了1亿元的资金,现有的房产、车子和订单都已经抵押给银行了,我想找张城借款,不想他存起来了。”陈星有些沮丧且小心翼翼地问,是否能够将张城的存单进行质押贷款给自己,以解燃眉之急。

    存单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贷款银行签发的未到期的个人本外币定期储蓄存单(或办理与本行签订有保证承诺协议的其他金融机构开具的存单的抵押贷款)作为质押,从贷款银行取得一定金额贷款,并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一种业务。一般情况下,多数银行的质押率可高达90%,譬如100万元的定存单最多可以贷款90万元,并且几个工作日内就能放款,贷款期限不得超过存款期限。

    风险在这里:既是转贷又无面签

    小杨征得张城同意之后,陈星给出了相关的材料清单,请他们准备材料一周之后办理业务。随后,在办理业务时,却只有陈星一个人带着张城的委托书前往办理业务。

    这引起了小杨的警惕,按照银行的相关规定,小杨坚持要求存贷款双方必须到场进行面签。在小杨的坚持之下,张城的业务并没有办理成功。

    随后小杨了解到,张城通过朋友认识的资金掮客,他在知道了张城有一大笔资金后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陈星告知张城,他可以不动他的存款,帮张城把钱在贷款出来,并给予月息15%借给其他的朋友做生意。

    记者走访昆明市多家商业银行了解到,对于存单质押贷款业务,多数银行都会要求是本行存单且只能带给本人,不准转贷,且所有的贷款材料都是面签。

    “虽然存单质押贷款时低风险业务,但并不是零风险业务。”一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部负责人表示,存单质押贷款都是一种双赢的贷款方式,对借款客户来讲手续简便、利率相对较低;对于银行来说,风险相对较小,符合银行类金融机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要求。但是,在存单质押过程中,一般业务人员没有按照操作流程或者省略了相关的手续,极容易发生假存单或假委托书等骗贷的事情。

    记者注意到,近几年,在一些类似低风险业务上,一些资金掮客瞄准了一些中小银行对于存款的渴求,通过抓住一些客户经理操作上的漏洞进行骗贷。

    业内人士提醒,在个人存单质押贷款和单位存单质押贷款的业务上,一些人以高息为诱饵,引诱大型企业到银行开户存入大额资金,然后利用银行和存款企业管理漏洞,通过伪造金融票证向银行办理存单质押贷款,骗取银行资金;或者引诱企业到银行开户存入资金后,通过伪造的金融票证直接盗划企业资金,银行或企业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一定要注意谨慎,谨防受骗。

    昆明日报 记者马苗报道(昆明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6-5-18 18: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心倾家荡产!投了这些理财领域的,千万要当心!理财新闻腾讯理财2016-05-18 12:44
    [url=]我要分享[/url]
    4




    [size=15.9996px]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VIP天天财经

    第一名:网上炒股、炒黄金、炒白银、炒油软件

    如果你在网上看到各类理财软件,比如炒股、炒黄金、炒白银、炒原油,宣称获利巨大或是稳赚不赔,那么要注意了,很负责的告诉你,十个里面没有一个是真的!

    这些骗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没有政府批文的山寨投资理财软件;

    幕后推手都是一些没有专业技能的犯罪团伙;

    涉及的都是高风险高杠杆率的行业;

    编造各种成功案例吸引投资人;

    没有签订与银行之间的第三方托管协议;

    先让投资人小赚一笔尝到甜头,加大投入后通过幕后操作让其产生巨额亏损。

    也就是说,表面上你看到这些理财软件赚钱很厉害,实际上都是犯罪分子编造出来的,无论你怎么操作,最后的结局都是亏损,而且是亏得很大。建议大家炒股、炒贵金属、炒油要选择正规的交易平台,不要轻易相信一夜暴富的说法,理财不是赌博,太容易赚钱往往意味着太容易被骗。

    第二名:线下理财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爆发了数起非法集资诈骗案例,其中大部分都是线下理财公司,涉及的金额非常巨大,百亿级以上很常见,投资者损失惨重,而且往往是亲朋好友全都中招。线下理财公司遍布全国大江南北,有很多都是当地的“地头蛇”,且隐蔽性很强,过去数年一直游走在法律及监管的灰色地带。不过近年来由于金融形势恶化、监管查处力度加强,这些线下理财公司不断浮出水面。

    一般来说,线下理财骗局有以下特点:

    理财公司的业务范围大多集中在本地区或是周边地区;

    理财公司信息披露非常不完善,投资人无法得知自己的钱投到哪里去了;

    单个投资者涉及金额较大,其中老年人中招比例很高,很多人把养老钱都砸进去了;

    杀熟比例很高,理财公司招聘当地德高望重的人,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投资者的钱大多被投向股市、房产等高风险领域。

    中国的线下理财机构非常混乱,资质也是层次不齐,其中很少能做到完全合法合规,奉劝广大投资者,珍爱生命,远离线下理财。

    第三名:P2P网贷

    P2P网贷行业从开始发展至今都被认为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过去几年来爆发的负面案例确实不少,平台跑路、倒闭、提现困难等现象从来就没有断过,因此很多人是“闻P2P色变”。之所以P2P会出这么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行业进入门槛太低、发展太快并且监管严重缺失,导致大批投机分子钻了进来。不过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未来P2P行业将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风险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2015年应该算上是P2P行业的监管元年,尤其是年底的“网贷监管意见稿”对P2P平台提出了非常具体并严格的要求,各个地方政府也在逐渐收紧P2P的准入门槛,在严格的监管之下,以后还想在行业内浑水摸鱼是越来越难了。在2016年的问题平台中,主动停业的平台数量超过了跑路平台数量,可以看出,以后选择良性退出的P2P平台会越来越多。

    总的来看,涉嫌违法违规的P2P平台通常有以下行为:

    自融或设立资金池;

    拆标或发放大量超短期标;

    项目信息披露太少,有可能发的是假标;

    收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比如超过20%;

    没有银行资金托管;

    大家今后在投资P2P平台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背景实力较强的平台。

    第四名:保险

    保险公司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一直欠佳,主动去购买保险产品的人并不是很多。实际上,在国外保险被居民看的非常重要,很多人在年轻时期就主动购买了多种保险。那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样情况呢?原因很简单,都是保险公司自己作的。

    在中国,买保险可能面临以下难题: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误导销售,夸大保障范围或是实际功效;

    投保人出事了之后理赔的程序非常繁琐,且要求非常严苛,很多情况下难以获得理想的赔偿;

    保险公司夸大保险理财产品的收益,或是不提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导致投资人出现亏损;

    保险公司未对投保人进行足够提醒,投保人中断缴费导致保单失效。

    建议大家在购买保险或是保险理财产品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能光听工作人员的说法,仔细查看说明书中的每一款条例非常重要。

    第五名:银行

    银行之所以会进入这个榜单内,其实是与银行客户的超大量级有关。近两年银行爆发的各类负面事件也不少,导致银行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差,实际上混迹在银行业的骗子比例并不大,只不过中国的银行数量太多了,在金融领域中银行的客户也最多,因此诈骗案例的总量就上去了。此外,过去银行在大家心中是非常“靠谱”的,一旦银行爆发出负面新闻,总能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在银行内投资者可能遇到的骗局包括以下两种:

    贴息存款,也就是除了银行公示的利率之外,银行还承诺给予储户额外的利率,储户需要记住的是,贴息存款已经被银监会明令禁止,所有的贴息存款都是不合法的;

    理财飞单,明明购买的是银行理财,事后却发现买的是基金或保险,投资者一定要区分银行自营和代销理财产品的区别。

    实际上,与其它金融领域相比,银行还算是相对安全的,只要大家不贪图高息,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多长点心眼,一般情况下出问题的概率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