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6|回复: 2

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将实行:清退不合格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发表于 2016-2-25 19: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将实行:清退不合格者

    教育新闻 中国教育报     [微博中国教育报]        张婷2016-02-25 07:46



    热议了很久的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今年起就要全面开始施行了。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成为教师进退的“门槛”,合格者继续从教,不合格者则自动退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教师队伍有很好的“源头活水”,将个别不符合要求的老师清退出去。

    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庞大,来源渠道不一,其中既有优秀者,也有不适宜从教者。因事实上存在的教师“铁饭碗”制度,即使其中有不合格者,学校也无可奈何,既不能也不敢将其辞退。长此以往,教师队伍只有进,没有出(自然减员除外)。

    一些不合格人员长期占据着教师岗位,无法腾出编制补充新教师。有数据显示,全国约有10%的县,连续3年无法补充新教师。“只进不出”,导致一些地方教师队伍僵化,教育缺少活力;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影响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也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等曾多次在两会上提出,建立健全教师补充退出机制,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实施,这个老问题可望有所改观。

    “铁饭碗”即将被打破,有人高兴有人忧。忧者担心,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可能会得罪人,可能会给教师带来压力,可能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一些麻烦。而复杂的退出程序如果操作不公,麻烦可能会更多……

    任何改革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些担心也许明天就会发生。但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这项改革是为了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急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有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有高质量的教育和高层次的人才。

    退出机制本该是一种常态。在企业,退出机制早就实施,“能者上、庸者下”早已成为共识。在机关,公务员(课程)也开了辞退的口子,不合格照样走人。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理应遵循职业进退的规则,不能有任何“特殊”。要知道,企业不合格员工造成的损失,可能是生产了次品。而不合格教师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职业的门槛应该比其他职业的要求更高、更严。因此,我们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教师的退出。

    当然,不合格教师退出之后,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应该通过培训转岗、离职,尽可能降低改革的风险。对转岗教师而言,离开不适合的岗位,换一种人生,也未必是坏事,还有可能是新机遇。总之,队伍流动起来,这个队伍才有生机和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19: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资格注册试点扩至28省 将打破职业终身制

    教育新闻新华网2015-08-01 08:03

    [摘要]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通知,今年将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范围,在浙江、湖北等15个省(区、市)试点基础上,新增13个省(区、市)为试点省份。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消息,根据教育部网站当日发布的一项通知,今年将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范围,在浙江、湖北等15个省(区、市)试点基础上,新增13个省(区、市)为试点省份。

    新增试点省份中,北京、江西、河南、湖南、甘肃、青海、宁夏等7省(区、市)于2015年秋季启动改革试点,天津、辽宁、黑龙江、广东、重庆、云南等6省(区、市)于2016年春季启动改革试点。新增试点省份原则上选择1至2个地级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

    教师资格证书在我国有两种获得形式:一是参加国家统考,一是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两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都是笔试+面试。2015年,按照规划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区内,教师资格考试有效期为三年,教师资格证须每五年注册一次。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考,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在校专科大二、大三,本科大三、大四才能报考。

    据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912.23万,其中小学专任教师563.39万人,比上年增加4.93万人,学历合格率99.88%,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348.84万人,比上年增加0.75万人,学历合格率99.53%,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19: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析教师定期注册制用意:促进教师队伍质量提升

    教育新闻      中国新闻网      [微博]     2015-08-07 11:41

      开展改革试点就是要通过严把教师队伍的“入口关”,畅通教师队伍的“出口关”,扩大优质教师资源的增量,盘活现有教师资源的存量,促进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今年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范围,在浙江、湖北等15个省(区、市)试点基础上,新增13个省(区、市)为试点省份。新增试点省份原则上选择1至2个地级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自此,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的改革试点可谓全面开花,试点工作已经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
      那么,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的用意究竟是什么?总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严把教师队伍的“入口关”,畅通教师队伍的“出口关”,扩大优质教师资源的增量,盘活现有教师资源的存量,促进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严把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首要条件。如何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实践中也经历了长期摸索的过程。在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之前,教师“入门”相对简单,没有统一的国家“准入”标准,只要是师范类专业学生,毕业时就能拿到教师资格证,做一名教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及社会人员需到当地教育部门报名申请,通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后发证。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应当说,实施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使得教师“入门”有了统一标准,操作也更加规范,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不受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身份限制,为非师范生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虽然有了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使得教师资格的获得更加规范,但如何使这种资格考试更加科学,还需从改进考试内容入手。从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看,这一点变化非常明显。在考试科目方面,从教育学、心理学变成了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学科教育知识和能力。之前的考试以知识性考题为主,试点后则以实践能力题为主,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当承认,中小学教师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能够将所学知识转换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则是对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师资格考试注重能力考查,恰恰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这一变化对于今天的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开展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改革试点,畅通教师队伍的“出口关”,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改革前,只要教学能力测试通过后就可获得教师资格证,证书有效时间为终身制,相当于捧上了“铁饭碗”。改革后,中小学教师资格每5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改革试点,对于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和进取,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使教师真正做到能进能出,让不合格教师退出,有了更加客观的标准和依据,变得更具操作性。当然,对于教师的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还需进一步明确标准和要求,相关实施细则也有待细化,同时要有严格的规章和流程,使教师定期注册的意义和价值真正得到体现,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
      教育部推出这一改革试点,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中小学教师队伍注入了活力。但毕竟改革尚处于试点阶段,制定好本省(区、市)试点实施细则至关重要,要使广大教师理解、支持并参与到改革中来,为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对于试点工作的积极效应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也要有准确把握,并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这是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汪明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