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96|回复: 2

参政党自身建设肆言一·言学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6-2-3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政党自身建设肆言一·言学风从延安再出发发布时间:2016-01-28  来源:《参政党自身建设肆言》

      编者按:参政党地方组织自身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成员、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在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谢勇看来,思想建设既有学风和思想方法培养的课题,更有立场和情感态度养成的任务,而归根结底,是要有参政议政实践中的信念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参政党建设肆言》这本小册子,编辑了谢勇同志几篇旧文,记下了几年来他在这些方面的认识和感悟,让人读后颇有启发。民进网站将陆续刊发这四篇文章以飨读者。今天刊发的是第一篇《从延安再出发》,系作者2014年参加延安干部学院培训结业总结。
      第六期省部级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临近结束,陈燕楠教授在课堂上的一次提问,引发了我对几天来学习收获的思索:昔日延安的整顿学风,对于今天我们的学风有何教益?如果说我们今天也有一个整顿学风的问题,那么与当年延安的学风整顿又有何同和不同?
      我们党自立党之初就是一个学习型政党,这一方面与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关,崇尚“三人行必有我师”,另一方面也直接导源于我们这个民族自近代以来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所处的历史地位。我们是被外族无情侵略欺凌逼上现代化之路的,我们曾经四面朝拜、求讨真经,只为民族的救亡和图存。但自1840年到1941年整整百年之内,我们总是难以摆脱“老师打学生”的困境和困惑。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苦难实践,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终于步入辉煌,领导我们这个古老民族重新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又经过新中国建国后六十多年的曲折探求和艰苦实践,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这一激动人心的目标。然而,这既非奋斗的终点,也非学习的尽头。一个十三亿人口规模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其人口效应超过了世界现代化进程启动以来三百年全部现代化国家人口规模的总和。这样的历史变迁规模,无论就其绝对数量而言,还是就其在全球社会治理结构中的地位而言,都是空前的,没有可供照搬的现成模式。美国“9.11”恐怖袭击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对人类社会治理美式模式所带来的挑战清楚表明:先期发展的现代化国家为巩固自己已经占有的优势,有意或无意地阻碍或迟滞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成长,迟早会带来绝望和战争;而国家治理失败在不发达国家内部带来的贫穷和战乱,也已经不再是发达国家内部自由民主秩序政治正当性的天然证人,倒是越来越多地催生着一群又一群不可预测的满怀忌恨的破坏者、挑战者。自然科学家们已经计算清楚,今天要让全球人口都过上欧美方式的幸福生活,人类还需要若干个地球的资源量;但是,我们的社会科学家们,不仅尚未计算清楚,甚至多数人尚未意识到,若可用美式的自由民主凝聚全球人口、实现全球治理,人类又该到哪里去寻找异教“邪恶”、开发饥饿“游戏”。英国当代知名学者艾伦·麦克法兰是一个清醒的历史研究专家。他最近出了一本书,书名是《现代世界的起源》。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说明为什么现代化会从英国起步,并影响到全球。据说这本书是专为中国人写的,他引人注目地告诫世人:现代化并非只有一条道可以通达,中国三千年的文明治理,将一个规模巨大的人群长期维系在一起,这是目前全世界都需要寻找的方法。我们说麦克法兰先生的告诫值得重视,并非意味着要简单地向古人去求取真经,以解决我们当前发展所面对的问题。恰恰相反,我们不应该迷信已有的经验和教条,无论这些教条是来自洋人还是古人。
      以上所思是陈燕楠教授课堂提问所激活的,也是几天来听课读书参观所累积的。回到对陈教授问题的回答上来:延安整风时的学风改造,与我们今天的学风建设显然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反对教条主义,不做教条的奴隶,启发社会实践主体对实践知识的自信和对理论知识的自觉。同样反对教条主义,但所要克服的思想障碍、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今昔却有不同的指向。在延安整风时,思想解放所要破除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对共产国际指示的盲从,进而达成我们党在思想上的自觉自立,和在组织上的独立自主。今天我们抓学风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要向一切现代化先进国家学习,以取得真经,加速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实现民族复兴;但另一方面,又要反对将这些现成的世界局部地方的经验教条化,不能让它们禁锢了我们的头脑。这里尤其要警惕自近代以来由西方引入中国的某些所谓“普世价值”。我们并不是说这个世界不存在普世价值,而是认为,任何可望成为普世价值的观念或制度,其必先出自某一局部的经验,并难免不带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只有经过了越来越多不同实践的检验、修正、丰富,这样的局部经验才有可能向所谓“普世价值”接近。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历史实践主体保持对自身历史实践及其客观效果的自察自省、自觉自信,无疑应该是第一位的。因此,现时期我们整顿学风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就是要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全党乃至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觉和自信。
      为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都在与形形色色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作斗争,其目标都是要确立我们作为社会历史实践主体的自觉、自立和自信。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华民族以及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正在一步步重建这种自觉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刚刚在法国巴黎直言世人:中国睡狮已经苏醒!这是我们民族百年重建自信的最集中的表达。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延安重温当年整顿学风那段历史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注:作者系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本文为作者2014年参加延安干部学院培训结业总结。原载《民主》2014年第7期,《楚帆》2014年特刊)

    作者:谢勇     责任编辑:杨宗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20: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政党自身肆言建设二·言同心三同之要在于“道”发布时间:2016-02-01  来源:

      编者按:参政党地方组织自身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是成员、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在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谢勇看来,思想建设既有学风和思想方法培养的课题,更有立场和情感态度养成的任务,而归根结底,是要有参政议政实践中的信念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参政党建设肆言》这本小册子,编辑了谢勇同志几篇旧文,记下了几年来他在这些方面的认识和感悟,让人读后颇有启发。民进网站将陆续刊发这四篇文章以飨读者。今天刊发的是第二篇《三同之要在于“道”》,系作者学习中共中央致民进十一大贺词的感悟。
      “爱祖国、爱人民、跟党走”,“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跟着党走,要坚持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雷洁琼主席生前说过的这些话,广东民进的老主委李金培先生事后忆起时,仍是那样清晰响亮。在民进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俞正声同志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对民进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褒扬之声同样激动之心:“光辉的历史充分证明,民进不愧为与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不愧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不愧为实现国家富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重要依靠力量!”抚今追昔,继往开来,中共中央《贺词》郑重申言,要“与各民主党派一道,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不断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多党合作中“三同”理念的提出,既是对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历史的传承,也是新的时代风潮中,对多党合作事业的展望。“三同”理念的核心是同心,只有心心相印,才能做到“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跟着党走”。如何理解“同心”,纵观以雷老为代表的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我以为同心之要在于同“道”。
      道,以“道义”为质。不局促于一己之私,这是当年民进人义无反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奔赴西柏坡的动因。他们从身边共产党人舍身救国、克己奉公的奋斗中,真切感受到了这种道义的力量,并深深引以为知己。从那时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面旗帜下,集合起来了一群这样的人,他们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党派,但共同的救亡图存的使命和富民强国的理想,引导他们携手并进。他们人人皆附平凡的肉身,但他们并未局促于此,而是感念身外旁人的苦难和命运;他们人人都重难舍的亲情,但他们并未局限于此,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们人人都爱我们“可爱的中国”,但他们从未陷入大国沙文主义,中山先生最先倡导的中华国际情怀,团结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始终占据着这里的道义高地。我想,所谓“同道”,从追根溯源的文化价值层面探索,便是这涉及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关系的道义,是否相同、能否相通,若不同或难通,则势必“道不同不相为谋”。立党为公、天下大同的道义旗帜,在有中华文化精神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有感召力的,这与那些崇尚个体价值的文化不同,在那里,立党就是为了争取和维护各别团体利益,而天下本就是这些不同利益殊死博斗的场所。然而古人云:“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这种道义之交,减少了内耗,避免了推诿,团结了人心,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合力;这种道义之交,其利断金。
      道,以“道路”为体。举起道义之旗、标示理想信念是一回事,而如何实现道义目标却是另一回事。这里涉及到了所谓道路选择的问题。1949年以前,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大义,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面临道路选择问题。雷老事后回忆当年的情形:1948年冬,毛主席在西柏坡村接见了我们。当时,“民主党派中有人主张‘和谈’,知识界中一些人有‘南北朝’和‘中间路线’的错误思想。毛主席精辟地分析当时形势,说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道理,号召各民主党派要站稳立场,要和中国共产党采取一致步骤,不要建立‘反对派’,不要走‘中间路线’。我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雷老和她的同伴们由此坚定了跟党走、走新民主主义建国之路的决心和信心。新中国建立之后,如何建设国家,尽快丢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如何完善民主制度,跳出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周期律”,同样面临道路选择问题。经过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艰难曲折,又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成形。在今天日新月异的国家建设成就面前,广大民主党派成员不仅感受到了自己作为参政者、建设者的成就和荣耀,同时也真切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怀抱的道义正沿着正确的道路一步步走向理想的彼岸。在国内,先富带后富的政策、社会机制正进一步加速发力,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在即;在国际,和平崛起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已经树立,中国的发展并未走扩张侵害他国利益的旧路。温故可以知新,在这里我们深深体会到,共同的道义追求只有寻找到了正确的共同道路,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从而推动道义目标的实现。
      道,以“道理”为用。关于道路问题,记得鲁迅曾有一句名言,大意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相对于道义目标之实现而言,先行者在原野上摸索趟出的路,也并非“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路可能布满荆棘和陷阱,有的路可能注定是死胡同,而有的路则可能会越走越宽。路固然是因为有人在走才成其为路,但为了少走弯路、不走死路,为了让更多的人走上正确的道路,从而使道义拥有更强大的现实力量,我们除了举起道义之旗,还应当对道路进行分析和描述。道路正确的方位在哪里?路途上还会爬越几座山、涉过几条河?什么样的时机越山口、涉险滩代价最小等等,这些就是我们所谓的“道理”。让道理掌握群众,让越来越多的人按照道理指明的方向和方法奋力奔走,这通向道义目标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中共中央的贺词满怀期待,相信民进广大成员一定能够“传承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保持多党合作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贡献。雷老之所以“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跟着党走”,是因为她依凭着道义力量的支撑,从14岁上街呼吁国人救亡图存始,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执着地走在党引领的路上,道路及其道理已经与其生命融为一体。作为后来人,我们今天要做到象雷老那样“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跟着党走”,要与中国共产党一道,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除了怀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义理想,还须在多党合作实践过程中更加主动地领悟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这样才会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走的更稳、更踏实。
      (注:2012年12月,俞正声同志在民进十一大开幕式上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本文系学习《贺词》有感。)

    作者:谢勇     责任编辑:杨宗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