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4|回复: 2

争夺万科:王石或失控制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发表于 2015-12-12 19: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争夺万科:两大强势险资联手 王石或失控制权

    2015年12月12日 17:52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争夺万科:两大强势险资联手 王石或失控制权】安邦保险与姚振华控制的前海人寿及钜盛华,为举牌万科的一致行动人。姚振华或已拿到了安邦所持万科A股5%的股东权益表决权授权,加上前海人寿和钜盛华持有的万科A股20.008%,姚振华阵营已手握万科股权合计25.008%。(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9: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争夺万科

      即使在这场鏖战最激烈的时期,出现在公众场合的万科董事长王石仍像往日一样沉静,不动声色。

      12月12日,在北京“2005委员会”举办的一场论坛上,王石做了一场主题为“海归”的演讲。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借这个机会聊一聊万科当前最为激烈的控制权之争,然而十五分钟后,王石走下聚光灯,他一个字都没有提前海人寿。

      所有人都知道此时的他正面临着什么。一周之前,深圳钜盛华通过资管计划买入万科4.969%股票,与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合计持有万科20.008%的股票,进而超越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这是64岁的王石自21年前君万股权之争后,人生面临的最大一役。而此役之艰险,比起当年有过之而不及。无论钜盛华事后如何解释,所有人都清楚,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收购万科股份扩大话语权获得利益,甚至进入董事会乃至改组万科管理层。

      王石的对手不仅仅是潮汕商人姚振华一个。安邦保险是新的叩门者。这轮举牌万科的过程中,安邦大举买入的时机与钜盛华几乎一致。他们在12月的前7个交易日内总计买入约4.38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3.97%,合计拥有万科总股本5%的股票。

      界面新闻多方求证获知,安邦保险与姚振华控制的前海人寿及钜盛华,为举牌万科的一致行动人。姚振华或已拿到了安邦所持万科A股5%的股东权益表决权授权,加上前海人寿和钜盛华持有的万科A股20.008%,姚振华阵营已手握万科股权合计25.008%。

      这正是王石最为担心之处。两大强势险资公司联手,作为创始人的王石和他的管理层如果没有争取到足够多的股东支持,他们有失去万科控制权的危险。

      在中国,“学习万科好榜样”是房地产圈的一大潮流。在地产商群体遭遇集体道德谴责时,万科的精细物业管理、标准化住宅和追求阳光下的利润,以及王石本人的健康爱好,都给人以独善其身的形象——万科曾被公认是能够给中国企业提供商业启迪的少数企业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房地产企业涌入万科总部。

      然而王石对抗险资收购的筹码并不太多。1988年万科股改时,王石放弃了股权,和团队一起做职业经理人,把万科打造成中国最为现代的优秀企业。如今万科合伙人、华润、管理层铁粉刘元生是一致行动人同盟,合计持股仅20.64%。仍落后前海人寿、安邦同盟约4.36%。

      界面新闻获悉,安邦保险方面近两日还在继续增持万科,此消息未经安邦方面证实。根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双方协议条件包括,协助安邦在万科董事会拥有一席董事席位。

      12月11日,深交所发函钜盛华,连发九问剑指钜盛华增持万科过程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信息披露、资金来源和是否拥有七个资管计划手中的股份表决权。

      资金来源和资金杠杆问题一直是姚振华的“痛点”。目前前海人寿资金杠杆很高,将前海人寿和钜盛华的股权都做了质押,资金链并不宽裕。据界面新闻了解,前海人寿方面近期还向招商银行等机构寻求配资,但对方同意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信披问题可大可小,深交所依据条款解释空间较大,并不能成为眼下狙击前海人寿及钜盛华的筹码。如果姚能发动资本力量打好时间错配牌,自圆其说,亦难以成为通往万科控制权的障碍。

      资本市场的战争,还需资本说话。当前对阵双方手中的持股比例和“股东权益表决权授权”,将成为未来对战的关键。

      界面新闻查询万科最新股东列表发现,截至2015年9月30日,持有万科股份较多的券商包括:银河证券3.07%、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99%,中信证券2.7%、华泰证券2.09%,招商财富2.06%。其中,中金和招商财富立场不明,其他三个券商应该是钜盛华收益互换的通道。但时隔三个月,万科股东名单肯定有重大变化,目前界面新闻未能获取最新的股东名单。

      前海人寿势在必得,增持股份不计成本,其来意绝不仅仅是在股价上获利。至于他们是下一步是继续增持,触发30%的全面收购要约,提出改组董事会,还是有其他打算,尚不得而知。

      界面新闻曾询问前海人寿高管继续增持万科的目的,是否与安邦达成了一致行动人,对方均表示不知情。

      姚振华还控制一家地产公司宝能地产。他也有可能提出将宝能地产资产与万科重组,讲出一个更诱人的故事。郁亮也于12月10日在朋友圈抛出了“万亿大万科”概念,姚的故事能不能比王石郁亮讲得更好,资本市场也将面临权衡。

      根据宝能官方网站,宝能集团已覆盖全国12个省20余个重点城市,已摘地开发建设项目共54个,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2800万平方米,旗下包括“8座宝能城、3座宝能环球金融中心、3座宝能金融中心、3座宝能太古城、2座宝能公馆、2座宝能悦澜山”。

      宝能地产的操盘能力与万科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一个“核心资产价值超百亿元”的民营企业来说,要撬动千亿元的巨额投资考验的不仅仅是超人的财技,公司整体架构的调整以及专业人才的补充一直是宝能的短板。

      实际上,姚振华提出这个方案还面临一个政策障碍,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宜与本公司股东或者其关联人存在关联关系的,股东大会就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进行表决时,关联股东应当回避表决。这意味着前海人寿方面不能行使表决权。

      然而,万科方面对于这个可能性应该也有所准备,历史曾经上演过这一幕。1994年3月30日,“君万之争”,君安证券发布《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书》,列举万科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提出改组董事会和管理层。

      万科作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龙头,一直以领先的管理制度,强劲的市场表现引领整个行业。近年,郁亮抛出“白银时代”观点,并着手万科的转型,已经有不少成绩得到市场认可。

      但也有一位投资人向界面新闻表示,近年来资本方面很少见到主席王石,此外,横向对比万达和恒大的转型、扩张,万科的转型动作“有些慢了”,不满也是有的。

      回到12月10日深交所的询问函,姚振华需要在12月14日之前给出答复,其中的信息披露问题,在当前中国监管层整治资本市场中的背景下,重要性凸显。钜盛华此次增持万科的方式和手段,确实存在问题。钜盛华将作何回答,资本市场会选择王石、郁亮还是姚振华?界面新闻将持续关注。

      险资厮杀>>>

      安邦卖了又买 搅局万科控股权争夺战

      宝能系巨资扫货 频繁动用杠杆买入万科

      事件猜想>>>

      “野蛮人”络绎不绝地敲响万科大门后会怎样?

      名家观点>>>

      水皮杂谈:两大保险巨头举牌万科实现一箭双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3 18: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志强:万科是王石的命 卖白菜非宝能的错

    2016年01月03日 10:59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任志强:万科是王石的命 卖白菜非宝能的错】在1月3日发表的这则博文中,任志强着重谈了对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的看法。他认为,没有王石的努力不会有今天的万科,华润做为万科的大股东对万科是件好事,但他也强调对抗大股东要有理有据。(澎湃)
      『写在前面』这两天,“大炮”任志强开谈当下房地产圈的最热话题“宝万之争”。在1月3日发表的这则博文中,任志强着重谈了对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的看法。他认为,没有王石的努力不会有今天的万科,华润做为万科的大股东对万科是件好事,但他也强调对抗大股东要有理有据。
      《续六万科那点事儿》
      说万科就不能不说王石!猜完了宝能也来看看王石的想法。一个外人,不知道猜的对不对,只是个人的意见。错了也就一笑而过。
      爱上一个人可以没有理由。恨一个人也许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经理人拒绝资本的收购,就一定要拿的出可以摆在桌面上的理由。这个理由是说给所有人听的。不管这个人是否是万科的股东!让大家判断这个理由是否充分。
      如果这个理由正大光明,理由充分,也许今天不是万科股东的人也会变成万科的股东,并且支持你。如果这个理由不够充分,那么今天是万科的股东的人,也许会投反对票,或用脚投票。
      1、王石的万科还是万科的王石?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媒体中都有两种意见。(法律上只是万科的王石)
      王石打拼了三十多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打造了一个全国第一的万科。万科就像王石的儿子,凝聚了王石半辈子的心血。将万科从一个没有固定专业的小企业,变成了一个年销售二千多亿的知名品牌公司。并走进了资本市场,跨入了国际市场。
      王石曾因各种言论而倍受社会压力,但却从来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万科的期待。万科的利益,远高于其爬山、划船、公益活动所带来的荣誉。
      零八年的地震,曾引发了社会的不满,拐点论甚至得罪了所有行业内的朋友。但巨大的压力都没有改变王石对万科的爱。在内心世界,万科就是王石的命,也是王石的万科。
      这里要为王石说句公道话。当年王石是在地震两小时后和我通的电话,希望四个协会组织联手发起对地震的捐款,以带动社会帮助救灾。商定每个企业捐二十或三十万。也发动员工捐一点,表达个心意。(万科每个职工捐十元)
      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并不知道灾情的严重程度。只是以为这是个普遍的小范围灾情。四个组织联合捐个几千万,也许能帮上大忙。后来才知道灾情的严重性。几千万就成了大海中的一滴水。但这绝不是一个道德上的错误,只是一个不充分了解情况的积极态度。
      可惜媒体的力量巨大。在不说明前因后果的情况下,这种积极推进爱的传递的正能量却变成了负能量。给王石带来的全是负面影响,后来经股东大会批准再捐一个亿也同样无法改变局面。
      2、没有王石的努力不会有今天的万科,大家知道,团队更知道。因此王石有着能影响团队的力量和同样的企业文化。
      王石当然不希望看到这种文化被改变或抛弃。因此对可以影响和改变这种文化的资本进入有强烈的敌对性。誓死捍卫自己的人生哲理。
      这大约是王石提出的理由之一。(但也许改变了王石的文化未必是一件坏事。)
      3、华润做为万科的大股东对万科是件好事。历史已证明华润的作用是有巨大贡献的。尤其是央企的背景,更是一种审批的通行证和官场中的有利保护。
      当这一背景要改变并且优势可能减弱时,任何管理层大约都不願接受。
      4、有实力的央企做大股东,不但可以增加市场的竞争力,还能增加企业的市场信誉。包括资本市场中的融资,银行的信贷,发债的成本,国际的信用评级等等,也包括增资扩股时的跟进。股东的信用确实可能影响企业的信用和发展。
      但这一切宝能可能都是劣势。或在某些方面是劣势。当然经理人绝不愿看到优势变成劣势的一面。
      5、好的企业更注重于契约精神和信用。而第一次双方的接触与交流后,宝能并未兑现当面的承诺。至使王石更缺乏安全感和信任。就更别提被资本雇用的归属感了。
      增持时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只会增加对抗性和愤怒。
      6、至于“卖白菜”之说,并非是理由。我也是卖白菜起家的。出身贫寒不等于是罪过或错误。这不应成为王石的理由。
      7、至于宝能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与杠杆率多高。王石可以上报管理部门申请核查,以保证企业的安全。但王石不是法官。这是国家管理部门的事。谁违反规定都不行。
      8、企业管理层要对所有的股东负责,不但包括中小股东,也包括大股东。防止大股东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当然是经理人的职责之一,不应不管不问。但需有理有据。
      9、也许宝能与管理层的文化、追求、信仰、理想上还有很多差距,难以达成共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宝能和管理层目前都从股市上退出,双方都赚了大钱。又多了许多个亿万富翁。
      如果宝能要约收购了管理层股份,王石也不是失败者。宝能改变管理层也会更容易。但未知的是企业会咋样。
      10、我不了解全部内情。也是从各种渠道了解的信息做出的猜测。也许王石和宝能都有未出的牌和其它的转变。我还是希望最终能有个双方都皆大欢喜的局面。
      附任志强1月2日发表的博文《宝能要干什么》
      其实宝能要干什么?宝能不说,外人只是猜测。我也仅是推论。
      1、宝能看上了万科的资产、品牌和管理团队。更看上了其市场地位和发展前景。借助于控股万科不但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融资能力,也能借万科的发展而获取更多分红和股权收益。
      这样就需要宝能在获得控股地位,替代原有大股东之前与管理层友好协商并达成广泛共识。使企业在变换控股股东后平稳过渡和长期繁荣。
      现在看好像不是这样。从持有10%时股权时的沟通就不能一致。反而更在没有继续沟通时一跃变成了控股股东。
      2、存在着一般资本收购时会产生的幻觉,以为只要自己的控股权能达到一定程度时,管理层会屈服于资本控股的现实。不得不接受和服从资本的指挥。
      现在看好像也不是这样。管理层不但不接受和屈从于现实,反而会采取不利于控股股东的行动和宣传。更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3、宝能收购时就只想收购和控制万科的资产和现有业绩。自己另行准备了一个比万科现有更优秀的管理团队,可以完全或部分替代。根本不需要考虑现有团队的意见。
      但是否考虑过这样有可能形成对抗,并增加控制管理的困难和收购的成本呢?是否考虑过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和可能影响其它中小股东的利益呢?资本与现有经理人的对决很容易造成双方的损失,且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一个在社会和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管理层,一个与企业文化、品牌、形象都有着密切关系的管理层变动是会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
      4、宝能根本不关心企业与管理层的意见,也并不想改变现状。只想通过股票市场的操作获取浮盈。(这个目标目前已经成功实现了)并利用这些浮盈加大杠杆的再融资,(这个可能正在进行,并也可能)然后进行下一个目标或一系列目标的收购。(这个目标可能有困难)从资本市场中获利。
      但目前看,如果不能获得万科管理层的支持,这一连串的行动,有可能会中途休息了。只能实现前端,而无法实现后端。
      5、宝能也许想在获得控股权后再与万科管理层协商。只进入董事会或只调整个别管理者,以达到控制的条件,不改变万科的文化和基础。
      但目前看这个目标也难以实现。万科的经理人团队是从创业开始积累的。不同于一般企业,有较深的感情和关联度。容易形成一致行动人。这是个未知数。
      6、任何综合性收购都需要和经理人团队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那怕是要解除原合作关系,也能找到双赢的方式。最可怕的是双方拒绝沟通而各干各的。这样可能是两败具伤的结果。
      任何收购,无论是市场还是股东,都希望看到资本与经理人的和平共处形成双赢的局面。但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方的退让。希望在重新复牌之前有个好的解决方案,否则就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
      7、我不愿意相信宝能是出于恶意进行的收购。至少宝能希望通过收购赚到更多的钱。绝不可能是为了赔钱才去控股的。当然我也不愿看到公司失去市场竞争力的结果。也许宝能早就想好了另外一条安全的退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