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5|回复: 1

如何判定一桩约会强奸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发表于 2015-10-8 23: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判定一桩约会强奸案毛利 今天 09:46
    分享




    临近节末,接连看到朋友圈大理客栈老板和摄影师们,纷纷以看热闹心态,贴出某女id声泪俱下的控诉信,大致内容为,她去大理拍照,因为房间太紧张,三人同宿一间房,随后遭到同行男摄影师的强奸。为避免更多女孩受骗,她已采取报警手段,同时在网上暴露其恶行。



    转眼一万多的转发量,让男方马上做出回应,称这根本就算不上一场强奸,他放出两人亲密无间,同躺在一张床的照片,证明当时他们之间很暧昧,最后他情难自持走到那一步,绝对称不上是强奸行为,因为女人的拒绝,在他看来,其实是另一种引诱。







    这种事情,又是发生在大理丽江这样的地方。古镇从以前的古色古香,现在早就变成中国人的阿姆斯特丹,无时无刻不散发出性的气息,俨然乃中国人性爱冒险的起源地。人们倾向于有这样的设定,一个单身女游客,去大理阳朔丽江,不就是为了发生点什么吗?



    客栈老板们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一朋友从一开始的瞠目结舌,到最后已经见怪不怪,女孩从一个男孩的房间搬到另一个男孩的房间这种事。



    怪不得大部分看客及时收敛了同情心,对控诉强暴的女id发出诸如“如果不是你配合,他怎么会得逞”的回复,尽管女权斗士们说着一定要斗争到底,事情也已经陡然从强暴案的风高浪险,变成另一种市井小民发牢骚般的谈资。



    强奸,对所有人来说,最可以判定是法制节目中,某夜班女工下班行至偏僻路段,忽然被歹徒掳到路边绿化中,用匕首威胁,被迫完成一场只要反抗就丢掉性命的性交,这叫强奸。



    其他各种各样的强奸,例如婚内强奸,约会强奸,都会被大众当成是一场“其实我看不出你有多大损失”,我们可以随意戏谑的行为,甚至为案件中的男人鸣不平,他之所以让你有强暴的感觉,不就是因为没有足够说服你吗?



    如果他对你更大方一点,有钱一点,浪漫一点,你还不是最终将跟人发生关系?



    法律如何判定,是法律的事。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大部分女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遭遇,一场很难界定,到底是不是强奸行为的性爱。



    在中国这样强调坚贞的国度,女性基本不太会自我表达我想要一场性爱,当那个恰当的时机出现时,我相信很多没有多少性经验的女人,都会下意识地说“不”。如果这时候你迎合,难免会给人留下荡妇这样的印象。



    这是社会舆论意义上的不。



    而另一种不,是《精子战争》中描述的,遗传生物学上的“不”。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一场跟大理事件类似,甚至更加严重的性行为。四个年轻男女出游,分别是两对交往中的情侣,经过一番因为青春期性激素特有的互相调戏后,这两对男女分别找到了私密场所,先开始的其中一对,男人没有任何经验,他连怎么进入都不知道,女孩一边嘴上说着不要,一边下意识地帮助他,结果没成功,男人已经事先射精。女孩非常恼怒,开始讥笑男人:连强暴一个女人都做不到。







    男人悲惨得一塌糊涂,一再央求女孩,不要把这事告诉别人。后来甚至需要远走他乡来摆脱这种耻辱。



    第二对情侣,同样是男人胁迫女孩性交,这男人的力量要大得多,而且他恶名在外,很多女孩都说这个男人做爱时动作粗暴又有攻击性,女孩仍然选择和他交往,因为相信自己可以搞定。没想到被强暴时的痛苦让她几乎无法呼吸,“男孩每个动作都让她感到极大的痛楚”,直到射精结束。



    可这之后,这两个人居然开始交往起来,虽然第二个女孩认定她的初夜是被强暴的,但她其实并不厌恶这样的行为。



    比较一下,大理事件最像第一个案例,女孩遭遇了强暴,却是一场失败的强暴,按照事主描述,前后不过几秒钟,男人已经完成了射精,虽然他推托说,是因为很累。



    实际上作者并没把以上这两个案例划分在强奸领域,而是另外给了一个标题:粗暴性戏。



    我们的性生活仿佛被各种唯美电视剧和杂志性爱专栏所美化,认为完美的性行为一定是从温柔的前戏开始,男人要对女人百般呵护,才可以发生进一步的可能。



    《精子战争》作者给了另一种可能,人类其实会跟动物一样,雌性用坚决抵抗来测试雄性能力。好比母水貂如果不曾遭受过雄水貂的肉体伤害,甚至不会排卵。



    女性喜欢做这样的试探性测试,从言语抗拒到肉体抗拒,想想你第一次跟男朋友恋爱,当他急切地提出性要求时,大部分女孩都会说不。男人可以轻易播种,女人却要担负着有可能怀孕这样的巨大责任。



    除了责任外,女人还想考验男人,你到底是不是能征服我?



    于是,女人的“不”字,就成了一个很难用法律来判断的谜。



    而大理事件中,男人最糟糕的一点是,他连强暴的能力都没有,女人说了不,他却已经结束斗争,他根本就没有通过测试。于是让这场斗争,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笑话,它既跟爱没有任何关系,也跟性没有任何关系。



    《烈日灼心》中段奕宏扮演的警察说过一段极好的台词:法律是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它清楚每个人内心多少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做出来不行。



    而从生物学角度,男人不论是强奸,还是和女人进行一场粗暴性戏,都有遗传上的考虑。



    法律禁止强奸,生物学上男人却要或多或少采取胁迫的手段,来让女人就范,强奸的门槛在哪里,完全取决于女人的态度。



    《精子战争》中作者给大理男主角式的男性提议,他其实该采取两种策略,首先,如果他有丰富的经验,暂时压抑自己的性冲动,从长远来看,反而获得长期的利益。举例来讲,女人跟一个男人同睡一间,两人一直相安无事,女人反而觉得该给这种绅士般的男人一个机会。



    就算男人一开始就采取强迫手段,如果他在性交方面更有经验,还是可能和女孩建立长期伴侣关系。



    所以对大理事件来说,如果先天欠奉或经验不足的男性,只能得到扬名网络猥琐男的悲惨结局。



    而对女人来说,在这样一个对女性的抗拒完全无法判定的社会里,拒绝一场强暴,最好是从一开始就彻底的拒绝。



    当然,我鼓励所有女性都能对猥亵强暴案件穷追猛打,这样女人的“不”,才能在法律上越来越有力量,而非生物学上的,只是一场测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23: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优越感叫作本地人毛利 8月30日 10:29
    分享










    本地人这个说法,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传起来的,反正有那么一天,我这个松江人,忽然被冠之以上海本地人的名号,听说只要祖籍是上海的上海人,就算本地人。



    出门参加一些饭局,经常以正宗上海人的名义被介绍。老实说,我内心无法接受,什么情况?怎么可能呢?我可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松江人,怎么会变成正宗上海人?



    有点像科学家考据出非洲乃人类起源,据我观察,除了非洲人对这事挺上心外,其他洲人民其实内心一点不当回事。一个非洲人要是跑到你面前说,嗨哥们我才是正宗人类,你怎么想?你是不是也在想,呵呵,那又怎样?



    上海人到底该怎么定义?叶兆言写过一段,说他跟上海作家陈村一起坐火车,陈开玩笑说,南京是上海的郊区。南京人叶老师自然不服,于是他们跑去问车上另一位旅客,你是哪里人?那人操着一口显然不标准的上海话,说自己是上海人。其实他是江苏溧阳人。叶很气愤,想不通这种人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上海人?



    事实上大把只要跟上海沾过点边的人,都会说自己是上海人。当年读大学时搞过一次上海同乡联谊,跑来一个香港侨生,既不会说粤语,也不会说上海话,操一口普通话。原来他父母曾在上海工作,拥有过上海户口,又转去香港拿了身份。他在上海出生,可不是上海人?



    叶兆言在《南京人》里写南京是座宽容的城市,只要喝过南京的水,都可以是南京人。他又写但绝大部分南京人被问到是否是南京人的问题时,都会先一怔,随后报上自己的祖籍。



    比起这些诚实的南京人,那些随口说自己是上海人的外地人,显得太不识相了。关于是不是上海人,老上海人有一个起码的评判依据,会说上海话吗?



    松江人是不会说上海话的,不仅如此,上海人一走出郊区,走到奉贤,青浦,徐汇去,就像跑到温州一样,陷入彻底的谜团中,这些乡下人到底在讲什么?我记得陈季冰老师曾说:他能听得懂苏州话,扬州话,但对松江话实在无能无力。



    区别真的大吗?真的很大,本地人操的方言,主要来自于农耕文明,正宗的本地人,比如我爷爷奶奶这一辈,即便在21世纪,还会把开灯说成点火,厨房说成灶头间。说话节奏缓慢,抑扬顿挫,带着长长的尾音,这种只适合于田间闲聊的乡下话,当然会让语速快语调轻柔的城里人转不过弯。高楼大厦即便代替了以前的农田,语言还在准确提醒着一个本地人的农民出身。



    上海是什么?上海是摩登,是洋气,是属于文明的那一块城市领域。



    而这样的上海的塑成,其实跟本地人没什么关系。祖籍是上海的本地人,不管根正苗红到往上数十辈都是上海人也好,整个家族都没娶过一个外地人也好,整个体系都是农民的乡下的土气的。



    爷爷奶奶是浦东川沙人的上海本地人,即便上一代已经搬到城里住,也会被隔壁邻居祖籍非上海人的正宗上海人瞧不起。



    好比北京的大院子弟们,怎么会瞧得起胡同派?



    但奇怪的是,胡同里出来的土著北京人,几乎跟上海本地人一样,排外性高得吓人,优越感大得吓人。



    本地人喜欢把外地人说成硬盘,所有社会新闻,乱糟糟的社会现象,都简单归之为硬盘带来的问题,他们最喜欢吼一句:硬盘滚回家去。好像上海是只属于他们的私属乐园,绝不允许你在上面胡作非为。



    在某论坛上看过一段上海本地人关于自己生活的描述:男小囡一般每个月一万五左右的工资,女的一般八九千样子,两个加起来两万五到三万。结婚后房子无贷,一般都是三室一厅或两厅,另外还有1到2套可以租出去,每个月再有五六千的额外收入。小孩都是双方父母带着,平时小夫妻下班后自己外面吃吃饭,健身房里面锻炼锻炼的,有时候看看电影什么的,反正有车也方便。周五晚上和朋友、同学什么的聚会玩玩,周末去看下孩子,在父母家吃个饭……



    问心无愧地啃着老,全身心沉浸在市井生活中,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让我想起北漂时一个胡同串子开着一辆大众车,大喇喇地表示着对北漂的不屑:我就搞不明白,你说你们在北京既买不到房,也买不到车,到底图什么?



    本地人永远生活在自己的狭隘之中,不清楚外地人到底为什么在奋斗。







    前段时间看合肥四姐妹的《浪花集》,写民国初年他们举家迁户时,“先住麦根路麦根里,次迁卡德路法奥里,三迁铁马路图南里”。住五楼五底大房子,后进还有上下两层楼。



    当时的麦根里,即现在的泰兴路,属公共租界西区,麦根里在1920年诞生过上海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祖母是李鸿章之女,祖父清末重臣张佩纶。至于张家四姐妹,祖父云瑞公,乃四川道台。不是显赫世家,就是名门之后,即便成了没落贵族,照旧能在租界内,占有一方天地。



    一百年前这些外地人举家迁户时,本地人们还在周围的农田里耕作。今天,变成拆一代的本地人,终于扬眉吐气起来。靠着祖籍就是上海的优势,混到三五套房子,终于可以把所有上海人都不放在眼里,口口声声,只有我们才是正宗的。丝毫没意识到,上海整个城市的形成,都是靠了那些举家迁户的外地人。就比如,祖籍是河北的张爱玲,跟祖籍是上海青浦的某本地人,到底谁更能代表上海精神?



    一个松江同学,自从读大学离开松江后,只有过年偶尔回来几天,她说她几乎每一次回来的感慨都是一样的:天哪,幸好当年离开了这个地方。



    记得某作家说:走出上海的上海人最可爱。是的,即便是上海,如果一个本地人絮絮叨叨着上海人的资格问题出身问题,这上海也陡然土得掉了渣,没有了任何摩登气息。



    照我这个本地人看,接收到正宗上海人的身份认证时,千万不要当真,照旧保持一个乡下人谦卑老实的面貌就好,你看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这么多年了,被谁当成美国人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