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2|回复: 3

23天极端行情:投资者的期待与坚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7-21 07: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天极端行情:投资者的期待与坚守

      整整一个月,23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最大调整幅度34.85%!
      这场起于乙未年中、波及亿万家庭的大幅震荡行情终于在上周告一段落,但对于亲身经历其中的个人投资者,尤其是加杠杆的股民而言,过去一个月过得格外漫长,期间所经历的绝望与煎熬,期待与坚守,一言难尽。
      “在我十几年的投资生涯中,还从来没有见过,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调整幅度如此剧烈的情形,很多只有在理论推演中才会发生、极低概率的事情都成为现实。”回想过去一个月的心路历程,投资者老王如是总结。
      通过走访数位长期跟踪的投资人,上证报记者发现,在最近一个月的暴跌中,一路满仓持有者有之,加杠杆被平仓的有之;成功避开下跌者有之,“逆势抄底”并有斩获者亦有之。此间的股民百态,好似一个股市浮世绘,汇聚了人间的喜怒哀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07: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逆势抄底者:摇摆在希望与焦虑之间
      相比从5000点下来一路持有的股民,成功避开“千点大跌”的老王算是比较幸运的,但他还是低估了这波股灾的威力。在大盘跌至4000点附近,一贯奉行适当“左侧交易”的老王还是杀了进去。
      6月26日上午,老王试探性地建仓了50ETF和300ETF基金,出乎他意料的是当天指数接近跌停,他激进抄底的ETF也未能幸免被套。周末央行“双降”,让老王对自己抄底更添信心。
      6月29日,股指高开低走,老王还没来得及“高抛”就又被套了进去,他克服恐慌继续加仓,一天后股市“V型”反转,老王抄底首战告捷,除了一只微套的创业板股票没舍得卖出外,他全部清仓。
      不幸的是,就是因为这只在他看来“超跌”的创业板股票 ,让他随后生生地吃了6个跌停。“我是想止损,但每天被跌停板封得死死的。”老王回忆称,抢反弹的纪律是“快进快出”,他的侥幸折进去了所有的抄底盈余。
      转眼又是周五,预期周末央行可能“放大招”,7月3日,老王再次逢低满仓抄底了不少ETF,周末央行果然赠送“救市大礼包”。7月6日,他所买进的股票全线涨停开盘,老王的第二轮抄底大获全胜。
      但最恐怖的一跌还在随后。7月7日,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纪念日,这一天指数小幅低开,老王在跌6%左右时,满仓接回一天前卖出的300ETF,次日各大股指大幅低开,老王恐慌中在跌停板割肉,仅一天亏了15%。
      这一天,老王也将手中的创业板在跌停板排队卖出了,另一只当天跌停板买入的保险股也被死死封死跌停,当天收盘,三大股指期货合约全部封死跌停,恐慌指数达到了极点,老王也做好了次日止损的最坏准备。
      7月9日一早,不出预料,老王头天买的保险股再度封死跌停,但中证500期指却异动大涨,绝望中的老王再度燃起抄底希望,他将剩余的资金在跌停板买进某券商股,当日该股从跌停到涨停,一日浮盈22.17%。
      次日一早,老王再次选择“落袋为安”,空仓之后,老王本轮抄底还是盈不抵亏,最终本金亏损10%。“一个黑天鹅吃掉了三轮抄底所得”,老王事后总结称,在跌势中抄底,如同“去接下跌的刀子”。
      在过去23个交易日内,将近1800点的下跌过程中,选择“逆势抄底”并不止老王,还有很多自认为风控稳健的专业投资者。
      拥有超20年股龄的老林,也在本轮暴跌中几度抄底,其中有抄底失误立即止损的案例,也有精准抄底几日大赚超50%的经典案例,但最近几天的下跌,还是让他有些困惑。
      “这轮行情的内在逻辑太乱了,今天是千股涨停,明天千股跌停,好股坏股一个样,搞不明白了。”面对最近几个交易日的极端走势,见过数轮大熊市的老林也自称被“搞晕了”,不知道市场“打的什么牌”,还是待市场恢复了定价功能再玩吧。
      尽管在很多投资者看来,经历一番市场急跌后,部分股票的价值已经凸显,但由去杠杆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仍未彻底消弭,与其激进地逆势抄底,不如等待风险释放市场平稳后,右侧加仓不迟。
      在上周五“空仓”之后,短期内老王没有再抄底的计划了,在他看来,目前的调整周期还不够,成交量也没有真正萎缩下来。何时抄底?“最起码要等调整七八周后,上证成交量5000亿左右吧。”老王淡淡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07: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杠杆玩家:成也杠杆败也杠杆
      在经历上周史上最强救市后,持续二十多天的恐慌阴霾正慢慢散去,但对于在这一轮股灾中加杠杆被平仓的股民而言,面对紧随其后的强反弹,他们只能成为一个“看客”,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东山再起的资格。
      几个月前,生于1979年的上海人范伟勇,在一位券商朋友的怂恿下,以850万的自有资金做质押,融资740万,全仓买入了自认为比较安全“二线蓝筹股”,最高时盈利超500万,但结局是上周三被强行平仓,本金只剩80万。
      “完了,全完了。”7月8日10点半,一边盯着电脑屏幕,范伟勇一边喃喃道。他清晰地记得,信用账号上的数字从749万变成80万时的绝望一幕。仅仅8分钟后,他用于补充保证金的100万现金到账,但一切为时已晚。
      这则“850万被强平”的案例,并不仅见于报端。记者仅从一家中型券商了解到,上周被执行强行平仓的案例不胜枚举。其中,最极端的一个案例来自某支行行长上千万的信用账号被平仓。
      “实际上,这一波股灾损失最大的并非1:5以上的场外配资,做配资的一般自有资金最多不过几十万,而通过场内融资的,亏损几百万、上千万的比比皆是。”一位近距离接触本轮股灾的某基金人士对记者透露称。
      杠杆如同一把“双刃剑”,操之适当,如虎添翼,而一旦操之失当,则会加倍亏损,甚至爆仓。上证报记者通过持续跟踪多位个人投资者,过去一个月加杠杆的投资人受伤至深,但也有不少谨慎的老手“险胜”的案例。
      老于,江湖绰号“孤独的投资者”,是记者长期跟踪的一位专业投资者,也是一位两融市场的资深参与者。据他介绍,他在这一轮股灾中也使用了融资,但由于标的是银行股,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为什么我会成功躲避这场灾难?经过反思,我认为是因为我始终没有违背自己设立的关于投资和投机的最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是建立在既往的投资或投机的失败中所总结出来的最基本经验教训。”7月9日晚上,老于对记者反思道。
      老于回忆称,去年6月份市场仍处于熊市低迷期,他就坚守以银行为首的蓝筹股,一直满仓持有,但在5000点附近,他卖出手中其他股票并全仓民生银行而逃过这场股灾所致的巨幅调整,这种调仓完全是根据低买高卖的基本投资原则。
      老于的融资比例在多数时间都是偏低的,他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股票处于相对低位且低估值时,可以适当少量融资跟随本金做长期持有,另一个原则是利用暴跌深幅调整后用大量融资分批建仓,反弹及时获利了结并落袋为安。
      “本轮股灾之所以有一些人会亏损惨重甚至爆仓,就是因为用了大的融资仓位试图赚大波段,根本上讲是贪婪所致。”老于对记者表示,他身边不少爆仓的投资人,其教训都是血淋淋的。
      谈起自己的操作计划,老于言语中也流露出几分谨慎。在他看来,重仓融资或上大杠杆是赌博,不会耐心守候的过度交易也是赌博。不过,短期暴跌也是机会,但这个机会不是来自于“接飞刀”,而是等到飞刀落地弹起后再次落地时分批买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08: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中铭:马云为股市背了黑锅 暴跌其实只怪自己
      股市一暴跌,分析人士都会查找原因。像以往,央行政策、监管部门的举措、市场估值等常常被拿来“说事”,但此次暴跌的原因却被解读为也与人有关。不幸的是,马云成为“躺枪”者。
      6月15日开始的连日暴跌,其惨烈程度自不待言。此后,“股灾”来自于杭州,来自于恒生电子开发的HOMS系统等传言四起,马云亦因此被连累。而恒生电子发布的公告显示,从6月15日到7月10日,沪深两市单边交易总量约为28.64万亿元,同期 HOMS总平仓金额仅为301亿,占两市单边总交易比为 0.104%。但上市公司的澄清仍然无法平息市场的质疑。
      来自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信息显示,通过恒生HOMS、铭创软件以及同花顺为渠道的配资规模总额接近5000亿元,其中HOMS占比最高达4400亿元。因此,市场将矛头指向恒生HOMS系统也并不意外。但如果说一家公司推出的软件也能引发股市暴跌的话,那显然有点“抬举”它了。
      此次股市暴跌,恒生HOMS系统“发挥”的或许仅仅只是“导火索”的作用。5100点之上,整个A股市场除了银行等大盘股估值较低外,绝大多数个股的估值早已高企。特别是像创业板市场的股票,其平均市盈率水平竟然超过140余倍。如此高的估值水平显然是不可能持续的,也注定会为此后的大幅下跌埋下伏笔。事实上,此轮股市下跌中,创业板最大跌幅达到43%,远远高于上证指数34.85%的跌幅。
      除了估值高之外,杠杆在助涨个股与指数的同时,在股市下跌过程中也起到了助跌的作用。场外配资自不必说,其时超过2万亿的融资余额,犹如高悬于市场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投资者、对市场无形中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市场发生踩踏,投资者纷纷夺路而逃,与巨量融资余额也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此似乎视而不见。
      此外,市场监管的缺失与缺位,不仅加剧了投机,也放大了整个市场的风险。此轮牛市行情之所以被称为“疯牛”,主要表现在个股短期内巨大的涨幅上。但是,对于个股的大幅飙升,监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起到作为监管者应尽的职责。如像暴风科技的股价上涨,明显是不正常的。但时至今日,暴风科技股价的不正常上涨,我们并没有看到监管部门采取了任何举措进行风险防范。
      不仅如此,在牛市上涨过程中,监管部门与主流媒体频频为牛市打气。什么“合理牛”、什么“银行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等,这些都是作为监管人员应该“暗示”市场的吗?但因为有了监管者的表态,市场的炒作更加肆无忌惮,最终“导演”了股市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的悲剧。
      将此轮股市暴跌归咎于恒生HOMS系统,归咎于股指期货都是片面的。市场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股市为什么常常出现暴涨暴跌?投资者也应该思考的是,自己的“投资”活动是否充满了投机?是否希望持有的个股每天涨停?是否期望一夜暴富?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心态,身陷暴跌的泥潭,就不能只怪别人,而唯独忽略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