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东部战略”全面重启。 此次对浙江的考察,是习近平上任以来第一次考察浙江。浙江省是习近平首个担任党委“一把手”的省份,因此这次考察也格外引起外界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11月上任以来,习近平已对全国20个省市区进行了考察。而在此次浙江考察前,他已经对东部地区的另外9个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海南)全部进行过考察。换言之,此次考察后,习近平已完成了对全部10个东部省市的考察。而中西部和东北的21个省市区中,习近平仅考察了10个,不到总数的一半。 从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逐渐将区域政策的重心放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先后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战略。新一届政府上任以后,对区域政策又进行了新一轮调整。虽然新一届政府继续强调中西部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回旋余地,但更强调加强东中西部的有机联系,通过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珠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战略,使东部地区的龙头更好地发挥对其他地区的带动作用。 自贸区试验在东部地区逐渐铺开,更反映出高层对东部发展寄予厚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东部地区的示范和试水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3 “浙江模式”再现新看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模式”一直备受关注。“浙江模式”的核心,是蓬勃的民营经济和强力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对有限政府。这使得浙江省的财富分配中,政府拿的相对比较少,市场拿的相对比较多,浙江省的民众收入也明显高于其他省份。 近年来,“浙江模式”开始新的变革升级。传统商贸升级电子商务,传统产业谋出海变革,从义乌小商品城到乌镇互联网+大会,从阿里巴巴到吉利,浙江省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上展现的活力,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此次考察浙江期间,专门到海康威视公司,肯定其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要求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反映出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和“互联网++”实践已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人的高度关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浙江新名片,融入“浙江模式”的内涵之中。 此外,习近平此次在浙江考察,专程到中国唯一一个群岛市——舟山市。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到访平潭,在浙江考察时到访舟山,都反映出其对海洋经济的高度关注。在舟山考察期间,习近平察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和船舶制造基地,表明发展海洋经济不仅基于经济层面考虑,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 “科技创新”和“海洋经济”两张牌,同现有“浙江模式”的结合,带来的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