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rule by law)和法治(rule of law)
宗教内部的治理靠什么?天主教、穆斯林也好,俄国正教、新教也好,靠什么治理?天主教也出了很多问题,罗马也有很多问题。福山先生有没有研究过?
福山:研究过。关键是“rule of law(法治、法的统治)”。我的《政治的起源》中分析法律的精神来源于宗教,各教派之间的冲突形成了一定“相互的监督”作用,但最终神是唯一鉴别真理的标准,也是统治支配的力量,所以法律(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来源于宗教精神的法律统治(rule of law)包括统治者在内,司法独立于政府的脉络是这样来的。不知中国的宪法能否做到“rule of law”,并司法独立。
岐山:不可能。司法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之下进行。这就是中国的特色。再说宪法是文件,也不就是人写的吗。总统、国会以外还有宪法,宪法应有神圣性,但它不是神,是公众的法。在中国皇帝是神,叫天子。日本有天皇、英国有女王都是君主立宪,与美国不同。法国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改革,一个革命一个改革到底谁聪明?历史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结论。法国人说,革命彻底解决了问题;英国人说我们的改革成本低。对于不同的模式,中国帝制结束后也有过大辩论,即走向“君主立宪”还是“共和”。
我们要研究孔孟之道;老子的道德经很难理解,只有五千字,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但是现在我们还缺乏研究。但海外是有研究的。今天得以结识几位,不成系统地讲了这些话,也算作信号吧。
岐山:(面向我说)他们未必完全理解。你明白了吗?你再跟他们两位解释一下。
德地:没有问题,我做了大部分的笔记,我认为我听明白了(其实心里没有底)。
道别
我们慢慢地站起来,一个个握手告别。但双方似乎有话没有说完,三人围着岐山。翻译赶紧从沙发后头绕过来。
福山送了一本中文本的《政治的起源》, 王岐山笑着接过来。
岐山:我小时候,父母对我们说要用心读书,现在想很有道理。光读书不思考不行。一定要用“心”(点了点胸)读书。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着翻译笑着说,)这要难为你了!
岐山:但实践更重要,所以我对王阳明有兴趣。他讲的是心学,我对王阳明很有兴趣。这几年我能抽空坚持读书,不容易。(说完哈哈笑) 我脑海里浮现王阳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两句话。可以说,王阳明心学和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融合造就了明治维新的精神世界。
德地:王阳明对日本的影响很大。(王岐山看着我,点点头。)
青木:(拿了一本书)这是我与吴敬琏先生编著的有关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近著,供您参考。
德地:青木先生和几位中国学者在主张,在这次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把一定比例的股权划拨给社保等多个公有基金,这样真正解决一股做大(?是不是“独大”?)、政企分开,发挥专业管理层积极性等问题,同时让人民可以分享资本利得。您觉得如何?
岐山:跟吴敬琏他们研究的,对吧。可以提。
德地:(我换了题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还能适用吗?
岐山:不行。
德地: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中有同样的DNA?
岐山:对。(边走边讲)人类文化的最基本的要素其实中国都有,如何把其中好的东西发扬光大。
德地:那可以说有共同的价值了?
岐山:当然,最基本的价值是一样的,不然我们怎么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