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信号不现中国牛市不止!历史数据告诉你5月哪些板块强
2015年05月04日 01:08来源: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本次政治局会议可能成为宏观管理从“供给收缩”转向“需求扩张”的重要分水岭,经历两年的政治整顿之后,政策重心开始重回经济建设。
1、从强调“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等信号来看,4月政治局会议可能成为宏观管理从“供给收缩”转向“需求扩张”的重要分水岭,经历两年的政治整顿之后,政策重心开始重回经济建设。地方政府将结束过去两年的“休眠”,重新迎来“万物生长”的季节。
2、现在说“克强经济学”已经不太准确,应该叫“习李经济学”,思路上中西医结合。所谓中医,就是结构性改革,改善总供给。所谓西医,就是中央货币宽松+地方大搞基建,改善总需求。
3、货币宽松远未结束,刚到下半场。上半场只解决了银行间利率,下半场关键是解决实体利率,“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降息、再贷款可能成为重要工具。
4、中央已开始着力解决“积极财政不积极”的现象,强调“增加公共支出”,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但短期来看,地方上的PPP和城镇化基金等融资模式还不足以弥补资金缺口。
5、财政放不开步子,疏通货币传导渠道还得靠政策性银行的货币财政化,通过所谓的中国版QE支持基建。伯南克的QE是坐着直升机撒钱,周小川的QE是坐着推土机种钱。
6、一带一路、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先后完成顶层设计,地方可能掀起继1992(南巡)、2003(新政府上任区域振兴)、2009(四万亿)年之后的第四次基建投资热潮。现在的“三大区域战略+互联网+”就类似上一轮的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7、对市场来说,牛市的三个宏观驱动力有一定的量变,但还没有发生质变,即房地产下滑背景下的居民资产重配、政府信用收缩背景下的银行资产重配和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货币宽松,尤其是第一个和第三个因素较为确定。第二个因素正在变化,但扭转方向需要时间。
8、如果看不到以下信号,牛市的音乐就不会停止,舞会仍可以继续。1)地产销售持续好转;2)基建增速超30%;3)大宗商品持续反弹,PPI转正;4)CPI上行到3%以上,货币被动紧缩;5)注册制,大规模IPO.
9、市场可能短期休整,但中期来看,一个“熊”市倒下去,千万个“牛”市站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