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4|回复: 3

【2.4 评】 国家战略:不印钞票印股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2-5 08: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谈A股国家战略:不印钞票印股票 推直接融资

    2015年02月04日 07:11作者:罗兰来源: 采编:东方财富网

    市场呼吁降息降准、放松流动性的声音又起。对此,高层保持定力,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进行灵活调控,一方面,央行在公开市场采用逆回购操作等方式释放流动性,另一方面,扩大新股发行,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点击查看>>>个股研报个股盈利预测券商行业研报

      人民日报:不印钞票印股票 监管层发新股解决融资难
      不搞大水漫灌推行直接融资 “不印钞票印股票”该怎么看
      最近,国内经济指标低开,国外货币宽松加强,因此,市场呼吁降息降准、放松流动性的声音又起。对此,高层保持定力,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进行灵活调控,一方面,央行在公开市场采用逆回购操作等方式释放流动性,另一方面,扩大新股发行,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08: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期工具增加流动性】
      一段时间以来,市场渴望降息降准的意愿强烈,以至于坊间传出“2月1日央行将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说法,但很快被权威渠道指为谣言。事实证明,2月1日那天,央行并没有采取任何降准行动。
      其实,传言事出有因,反映了各方盼望资金宽松的心情。从国内看,去年12月底至今,市场没有逃脱往年惯例,在临近春节前流动性明显偏紧。同时,证监会重启IPO,资金流向新股,流动性因此进一步紧张。
      此外,今年经济开局不尽如人意。最新数据显示,1月官方制造业PMI 28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非制造业PMI也创出一年新低,还有人民币汇率下跌等因素,使市场寄希望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
      而外部日趋宽松的氛围也影响着国内市场导向。欧盟近日宣布实行QE政策、瑞士意外宣布脱钩欧元、加拿大央行意外宣布降息、丹麦一周两次降息、日本央行下调了通胀预期、俄罗斯和新加坡也传来降息的消息。
      虽然没有放水货币,但央行并未不作为,而是采用其他手段缓解市场流动性。自去年12月16日以来,通过密集开展8期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最短期限为1天,最长为7天,累计投放了8550亿元流动性。
      【股票发行再推新名单】
      在市场期待货币宽松的群体中,有一部分代表了实体经济的意愿。对此,管理层除使用短期货币工具进行调节外,还通过发行新股,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
      上周,证监会发布了24家公司新股发行的批文,很快,又确定了这些企业股票发行的时间:2月9日-2月12日集中发行,其中2月10日一天有17只新股扎堆发行。有机构预测,24只新股预计募集资金152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从去年以来新股发行的速度和密集度可以看出,管理层鼓励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意图明显。
      据统计,去年第四季度至今,新股发行审核节奏加快,通过率超过95%。2014年下半年,平均每月发行12家,今年1月份发行了20家,2月份的发行数量上升至24家。依此速度推测,今年可能要完成250至300家IPO。
      【扩大直接融资好处多】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应进一步宽松,也有专家表示,不能重蹈货币大放水、从外部强行刺激经济的覆辙,应该从内部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同时,通过发行新股等方式,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新股发行市场是资本市场的活水之源,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市场之一。直接融资一般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间接融资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实现。专家指出,在经济调整期,间接融资一旦银行贷款出问题,整个经济运行将面临下行危险。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可以起到分散过度集中于银行的风险。同时,中小企业融资难且贵,通过创业板实现融资,可以提高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水平。
      据了解,国外企业通过股市等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企业。2014年1月,中国A股重启暂停一年之久的IPO。有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年125家企业在沪深两市上市交易,共募资790亿元。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增加新股发行,可以补充这些企业的资金不足。”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华妤对本报记者说,但从股市直接融资不能解决整个社会流动性问题,不能替代货币政策,整个实体经济发展还需要更多融资渠道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08: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O发审过程全公开 注册制或从创业板试水

      2015年开年,以IPO注册制为核心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衔枚疾进。

      在积极推进改革的同时,监管层对于IPO及企业再融资的审核进一步公开透明。自2月1日起,IPO发审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将在网上向社会公开,接受各方监督。
      与此同时,证监会还在研究制定证监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探索建立证券期货市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
      这一切,都将为IPO注册制的顺利推出未雨绸缪。投行人士普遍预计,注册制在年内推出的可能性很大。
      IPO发审过程全公开
      IPO审核过程的全程公开是证监会主席肖钢一直倡导的“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是注册制的监管理念”的进一步落实。
      2014年年末,证监会率先公开了并购重组审核过程,此次发审过程的公开使信息披露监管理念取得了更实质性进展。在IPO核准制度下,发行审核的“暗箱操作”一直为外界诟病。
      为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审核工作的透明度,2月1日起,证监会将公开IPO和再融资审核过程中证监会提出的反馈意见及反馈意见回复内容。拟上市企业审核过程将向社会公开,其中,审核状态为“未出具反馈意见”的企业,新出具的反馈意见在企业落实反馈意见后、更新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时也在证监会网站公开。企业在更新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反馈意见回复中,还需要补充披露的内容和制作招股说明书更新内容对照表。
      不过,并非所有的信息都适合披露。证监会也明确有例外条款,即“不属于应当披露的解释说明可以不披露,涉及商业秘密的可以申请豁免”。
      除反馈过程公开外,发审会也将一并向社会公开。自2月1日起,对于首发、配股增发可转债等适用普通程序的融资品种,在发审会召开当日,委员在发审会上提出询问的主要问题会随会议表决结果一并向社会公开。另外,当周发出的发审委审核意见每周五也会在证监会网站公示。
      与IPO一起公示的还有企业再融资审核情况。证监会受理再融资申请并出具反馈意见后,当周周五晚上会在证监会网站予以公开。企业就反馈意见作出的回复,按照临时公告的要求披露后,再向证监会进行报送。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IPO、并购重组以及再融资审核过程中的公布,有利于监管信息的公开透明,减少(投资者)了信息不对称。从海外经验看,审核过程的全程公开也是国际惯例。
      与此同时,证监会持续推进监管转型,也为注册制的顺利推出奠定了基础。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1月24日在出席“2015人民财经年会”时透露,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是,研究制定证监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严格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同时,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要求,探索建立证券期货市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
      董登新表示,制定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其实也是在为注册制等改革铺路。
      “这意味着,证监会将还权于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行政干涉,减少行政审批。是市场的重大变革。”比如,减少IPO审核环节、不干涉新股的定价与发行节奏以及不干涉新股上市之后的涨跌幅等。
      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2015年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证监会的重中之重。在不久前召开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肖钢为IPO改革定调,即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新股发行制度。
      肖钢说,在目前拟定的初步方案中,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同时,尊重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明确和稳定市场预期,强化市场内在约束,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新股发行制度安排。
      去年11月末,证监会已经向国务院提交注册制改革方案。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此前透露,改革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维持由证监会注册审核,交易所进行上市审核的模式;一种是由交易所审核上市申请,向证监会注册生效的模式。
      在奚晓明看来,监管部门应主要负责实施公开发行的注册监管,以为社会公众投资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底线保障”,防范发行欺诈为己任;交易场所则回归市场本位,负责上市审核,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交易场所,不同质地的股票是否应该上市交易、以什么样的价格进行交易等均交由市场决定。
      对于两套方案,记者采访发现,投行人士普遍倾向于第二套方案。即由交易所进行上市申请,然后到证监会注册生效。
      北京某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第二套方案,程序相对更加简化,易于操作。与新三板现行注册制较为类似。“相比之下,第一套方案相对保守,有点换汤不换药的感觉。不过,具体实施哪套方案还取决于国务院改革的力度与信心。”
      具体到证监会简政放权的时间,此前坊间传言称,一是6月全部放;二是上半年先放再融资,下半年再放IPO。不过,就“1月10日证监会召开注册制改革座谈会”一事的传闻,证监会新闻办回应称,此传言不实。“目前注册制改革方案还在进一步论证当中。”
      “再融资审核权下放到交易所估计年中问题不大,这本身没有障碍,只是时间问题。”前述投行部负责人称。其实早在2012年郭树清主政期间,再融资权力下放一事已经进入议程,不过,后来却一推再推。“而此次再融资审核透明度的公开或是审核放开的前奏。”
      另外,业内人士建议,监管层可以制订企业IPO的负面清单,作为对注册制的有效补充。凡是符合负面清单中的任何一项,IPO都将被证监会一票否决。包括,依法纳税、环保标准、产业政策标准以及其他诚信法治规范等问题被国税局、发改委等单位警告的企业可以直接列入黑名单。
      注册制或从创业板试水
      申万宏源分析师钱康宁在研报中预计,注册制改革将延续“渐进改革、先行先试”的基调。在推进进度上将实行三步走———2015年初出台改革方案,2015年中在创业板的专门层次和个别行业进行先行先试,最快在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在推进层次上将呈现从场外到场内,从创业板到主板的趋势,创业板在前海设立的专门层次有可能最先实行注册制。
      考虑到修改《证券法》是实行注册制的前提,且结合各交易所现状,业内人士也普遍预期,从创业板开始实行注册制,或是“中国式注册制”改革是较为可行稳妥的办法。
      因此,划清责任权利边界,建立快速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机制或成为首要功课。
      “主要有几点需要明晰,”上述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未来发行审核与上市审核相分离之后,IPO怎么审?第二,证监会与交易所的审核重点如何分工,如何划分责任?”
      具体包括,在发行环节由证监会负责注册审核,对于 IPO负面清单可一票否决;在上市环节,交易所依照自己制定的上市规则来进行上市审核,审核包括财务标准审核及流动性标准审核。不同的上市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市场层次或子市场。
      此外,什么时候实施注册制、怎么进行新老划断也是投行最关心的问题。
      在审核制下,由证监会对新股发行“管价格、调节奏、控规模”。眼下,注册制尚未实施之前,一个棘手的问题是,2015年,证监会是否依然会对新股的发行节奏进行调整,怎么把握节奏?
      一个能看得见的变化是,2015年以来新股发行明显提速。第一批发行批文,在元旦后第一个交易日就意外下发,且名额扩至20个, 同时还罕见地出现一周之内22只新股集中申购的盛况。在2014年下半年,每批批文的发放时间在每月中旬,且名额在11家左右。
      在2015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肖钢强调,在新常态下,要促进股票市场的平稳发展,积极推进股票注册制改革,实施适度新股供给。
      此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也表态,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发行,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建立健全基础性安排,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督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
      截至1月22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44家,其中,已过会41家,未过会603家。由于财报到期、中介机构执业受限等因素影响,目前尚有524家排队企业处于“中止审查”状态。
      国泰君安分析认为,最为稳健的发行量在一年240家左右,但这意味着消化依照现有规则提交IPO的公司存量可能需要3年的时间。所以为了缩短这个时间,2015年发行数量可能要达到325家左右,这样才能在2016年底消化掉依照老办法提交IPO的公司存量。(中国经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08: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A股2014股权融资扫描:个股募资大幅缩水 再融资十倍于IPO

      编者按
      资本市场的核心价值在于融资,而非投资。
      弄清主次之后,便明白一个道理,股市涨跌都不能说明其职能是否得到体现,发展是否健康。只有融资畅通、资金流向符合改革方向,才证明市场建设卓有成效。
      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饱受诟病的IPO圈钱现象明显收敛,个股募资也明显下降。而从资金流向来看,金融尤其当中的券商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要板块,这也和管理层金融改革的理念相符。它们仍将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
      仅仅盯着K线图,并不能真正看懂市场。
      导读
      与前几年相比,个股的募集金额出现了大幅下滑。2014年,在中小板登陆的国信证券(002736.SZ)是募资规模最大的,达69.96亿元。而此前的2011年,募资排名第一的中国电建(601669.SH),募资高达135亿元。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完成IPO后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股权再融资、债权再融资、银行贷款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数据统计,股权再融资已经成为A股上市公司重要的资金来源。从2014年1月1日至今年2月2日,A股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可转债发行等股权再融资的总额高达7906.71亿元,是同期IPO融资规模790.91亿元的十倍左右。
      “这还是在IPO开闸后的数据,IPO暂停期间的再融资更加疯狂。”华泰联合证券一位熟悉增发业务的人士感慨,股权再融资对市场的冲击已经大于IPO带来的影响。
      本报记者以上述时间区间统计,2014年1月1日至今,A股共有147家进行了IPO融资,融资总额790.91亿元。其中有55家公司登陆上交所主板,融资381.2亿元;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的募资规模次之,分别是217.25亿元、192.46亿元。
      这是IPO募资规模的首次反弹。统计数据显示,IPO募资规模自2010年以来逐年下降,2013年更是完全暂停。经过证监会史上最严的财务核查及相关规则修改后,去年1月才得以重新开闸,但规模仍不及过去几年。
      与前几年相比,个股的募集金额也出现了大幅下滑。2014年,在中小板登陆的国信证券(002736.SZ)是募资规模最大的,达69.96亿元。而此前的2011年,募资排名第一的中国电建(601669.SH),募资高达135亿元。
      总体来说,尽管去年IPO开闸至今获得790.91亿元的融资,但与股权再融资相比仍是相形见绌,是后者的十分之一。上述统计区间内,仅定向增发一项的融资规模就高达7336.81亿元,这还不包括公开增发、配股、可转债发行等其他股权再融资方式。
      本报记者统计,在这个包括515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大家族”中,京东方A(000725.SZ)募资457.13亿元,位居榜首。
      此外,在上述515家公司中,大股东参与认购的有158家,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增发热”。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选择经历了由‘配股热’到‘增发热’的转变过程。”前述负责增发业务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在1998年以前,配股是唯一的股权再融资方式,直到2001年推出增发政策,这股“增发”热潮才得以兴起。
      如今再检视2014年1月1日至今的配股情况,可发现仅有15家公司进行配股融资,募资总额145.26亿元,不足定向增发的一个零头。其中募资规模最大的特变电工(600089.SH)也只募集了36.59亿元。
      而选择公开增发的公司更是只有一家。上述统计区间内,仅有沧州大化(600230.SH)选择公开增发,募资3.65亿元,其中大股东认购16.46%。
      本报记者了解,定向增发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其融资“门槛”更低,而且可以引入机构投资者,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所以,A股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而不是配股、公开增发。
      除了这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外,兼具股性、债性的可转债发行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成为增发融资外最受欢迎的方式。共有15家公司在上述区间内选择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420.99亿元。
      备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完成IPO后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股权再融资、债权再融资、银行贷款等。本组稿件讨论的再融资范畴,均为A股股权再融资,包括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可转债发行等。
      主板:陕西煤业IPO募资缩水近六成
      在2014年1月1日至今完成的147家A股IPO中,国信证券(002736.SZ)以69.96亿元的募资额位居榜首,陕西煤业(601225.SH)以40亿元的募资额位居第二。
      其实对于陕西煤业来说,40亿元的募资额是多次调整后的结果。其募集资金多次更改,从最初公告中的172.51亿元缩减至98.33亿元,又最终降低至40亿元。
      “募资规模不断下降,一定程度上是受整个煤炭行业低迷的影响。”山西一位煤炭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对比陕西煤业前后发布的招股书可知,其2011年计划新发股份为20亿股,募集资金总额高达172.51亿元。但在2014年1月8日披露的招股书中,发行新股的规模已经从20亿股缩减至10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也缩减至98.33亿元。
      从募集资金运用计划来看,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陕西煤业剔除了部分项目及缩减了个别项目的使用资金。
      例如,剔除了陕西煤炭交易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合计16.6亿元;另将神渭输煤管道工程项目募集资金使用从之前的68.58亿元减至21亿元;公司还缩减了补充运营资金10亿元。
      尽管如此,陕西煤业去年1月28日正式登陆A股市场之后,其募集资金总额仅有40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仅为38.01亿元,远不如2011年计划的172.51亿元,与2014年1月计划的98.33亿元也相去甚远。
      除了陕西煤业,前述时间区间内IPO的煤企还有陕西黑猫(601015.SH)。与陕西煤业不同,陕西黑猫的募资资金还有所超出预期。据招股书,这些募集资金将增资投入龙门煤化用于400万吨/年焦化技改项目。
      本报记者统计,2014年1月1日至今,申银万国“煤炭开采”行业中,还有远兴能源(000683.SZ)、露天煤业(002128.SZ)、爱使股份(600652.SH)、冀中能源(000937.SZ)、新大洲A(000571.SZ)等5家煤企以定向增发的形式进行再融资。其中,冀中能源、露天煤业的大股东以现金方式参与认购,分别认购100%、15%。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家煤企增发获得的融资,仅有一家投向煤炭领域,而其他四家或是补充流动资金,或者是投向新的行业。
      创业板:碧水源78亿投41水务项目
      在证监会发布创业板再融资办法半年之后,碧水源(300070.SZ)一纸公告刷新了创业板再融资的新纪录。
      碧水源2014年12月27日发布调整后的定增预案称,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8.86亿元,用于“珠海市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等多个项目。
      “一系列国家支持政策的出台已经为污水处理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为行业全面高速发展带来战略性发展机遇。”碧水源在增发预案中表示,公司在增发后资金实力将增强,这有助于公司抢占市场资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这是自创业板再融资开闸以来最大的再融资纪录。这些资金将用于建设41个项目,包括4个BT 项目,5BOT项目,2个EPC+TOT项目,5个PPP项目和25个EPC项目。
      据了解,PPP项目是指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长江证券分析师邓莹认为,大量PPP项目的获得说明公司市场评价不断提高。
      除了碧水源,同属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三聚环保(300072.SZ)也发布了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8943万股,发行价格为22.3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三聚环保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自2014年创业板再融资开闸以来,像碧水源、三聚环保这样再融资的公司不下50家,包括乐视网(300104.SZ)、华谊兄弟(300027.SZ)、机器人(300024.SZ)等。
      而它们共同的政策背景是,证监会2014年5月发布《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符合一些资产、盈利指标才能进行再融资。例如,最近二年要盈利,且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又如,近二年按照上市公司章程的规定实施现金分红。
      具体到非公开发行股票,还要求特定对象符合股东大会决议规定的条件且发行对象不超过五名。如果发行对象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应当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
      中小板:国信证券打破券商业IPO两年寂静
      2014年的股权融资市场上,券商业仍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行业。
      首先是国信证券(002736.SZ)IPO募资69.96亿元,打破了券商业两年来的IPO寂静。再是券商再融资政策放开,仅A股就有方正证券(601901.SH)、招商证券(600999.SH)、东吴证券(601555.SH)、西南证券(600369.SH)进行了定向增发,总计募资335.74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从2014年1月1日至今年2月2日,国信证券(002736.SZ)是A股唯一一家完成IPO募资的券商。
      根据招股书,国信证券拟发行股数为不超过 12 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 14.63%。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运营资金,主要用于融资融券等资本中介业务的开展、子公司的发展以及相关创新业务的开展等。
      “国信的上市时机恰到好处。”在国信证券成功过会后,在研报中如是表述。
      本报记者了解到,分析师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感慨,是因为国信证券的上市,距离上一只券商股过会已有两年半之久。上一次券商在A股IPO,是西南证券(600369.SH)在2012年5 月3日挂牌上市。
      在这长达两年半的时间内,券商只能以并购的形式进入 A 股市场,例如申万与宏源合并组成申万宏源(000166.SZ),方正证券(601901.SH)并购民族证券等等。
      直到去年9月19日,证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显示出政策开始逐步放开。该意见要求,各证券公司要重视资本补充工作,通过IPO上市、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确保业务规模与资本实力相适应,公司总体风险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在券商IPO方面,证监会明确鼓励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IPO上市,取消“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成长性”两项额外审慎性要求,并简化有关程序,提高IPO上市监管意见书的出具效率。
      这些政策对于已经预披露的国信证券来说是直接利好。两个月后,即去年11 月 14 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国信证券首发申请获中国证监会主板发审委无条件通过,冰封两年半之久的券商IPO业务实现突破。
      除了政策利好,金融研究员认为国信证券IPO“恰逢其时”还有一个原因——去年11月以来,券商板块走势气势如虹,多只个股一个多月以来涨幅超过 100%——12月19日上市的国信证券刚好搭上这趟末班车。从上市当日至2015年2月3日收盘,国信证券区间涨幅高达205.57%。
      前述统计区间内,券商业除了国信证券IPO融资外,A股市场上的方正证券、招商证券、东吴证券、西南证券选择了定向增发再融资,其中募资规模最大的是方正证券,达129.84亿元,其定增对象都是机构投资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前述区间内,券商业仅A股再融资上,规模就达到335.74亿元。
      一位有融资融券操作经验的人士分析说,券商再融资的欲望与去年年底的那波牛市有很大关联,券商两融业务增多增加了资金需求。(21世纪经济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