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3|回复: 3

“如果邓小平活着,定会支持习近平”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1-31 23: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邓小平活着,定会支持习近平”

    2015-01-31   读酷

    
    读酷(DUKU99)——最犀利的热点解读,最劲爆的文史趣闻,最好看的人生故事。点击本文标题下蓝字“读酷”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营养、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来源:凤凰大参考  
    作者:卓尔

    北京的初秋,天高云淡。傅高义(Ezra Feivel Vogel)访问邓小平、胡耀邦的故乡后,返回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首都。

    此刻,这位《邓小平时代》的作者所面对的问题不是邓小平,而是习近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23: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习近平在打击腐败中体现出了巨大的决心——在这一点上他功不可没。”——比尔•克林顿



    《华盛顿邮报》认为,习近平发起的反腐运动,触及到石油系统以及此前碰不得的权力中心的高级官员们,打破了“刑不上常委”的“规矩”。


    对于这个古老国家的新征程,美国智库的专家们也绞尽脑汁,试图发现习近平执政的密码,试图获知这位足球爱好者在反腐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奥维尔•斯科勒(Orville Schell),美国亚洲协会中美关系中心主管。他猜测,习近平既有深度又有信念,这一定程度上源于“文革”期间他在农村工作的经历。执掌两个生机勃勃的省份福建和浙江的经历,让他更加同情私营行业。


    乐观者还希望,习近平的父亲(一位立场温和的政治家)可能也对他有所影响。有媒体援引一位“红二代”的话说:“习近平本来也可以轻松完成自己的任期,但他作为革命者后代的强烈责任感促使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


    与傅高义一样,美国的中美关系专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习近平非常崇拜邓小平,希望自己能够带领中国走入改革和增长的新时代。


    对于习反腐决心和带领中国继续前进的决心,曾给美国带来10年繁荣的克林顿总统深有惺惺相惜之感。美国《财富》杂志援引克林顿的话说:“我认为习近平在打击腐败中体现出了巨大的决心——在这一点上他功不可没。”


    二次改革的宏大蓝图


    无论是《纽约时报》,还是《华盛顿邮报》,关注点大部分被中共反腐的猛烈程度所吸引,记者查阅了2014年美国媒体关于习的报道,其中反腐有关话题占据半数。


    然而,反腐不是习雄心勃勃的计划的全部。


    不少接近中南海的人士强调,反腐只是习近平所领导的这一届新中央最能直接体现政绩的一个表象。在其背后,一个负载着宏大蓝图的庞大车轮正滚动前行,这个被中国政治分析家们称之为二次改革的宏大蓝图并非“改革”二字所能完全体现,它所包含的范围与深度甚至超出了外界当初的想象。

      .

    早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之际,美国媒体在称赞改革计划“雄心勃勃”的同时,也不乏怀疑之声:习近平如何将宏伟的改革蓝图变为现实并取得成功。


    《华盛顿邮报》认为,习近平的改革是具有矛盾性的。他强调市场力量在中国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龙头”地位。


    然而,习近平推动改革之迅速、果敢,令一向敏锐的美国媒体大跌眼镜。


    《纽约时报》刊文称,自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以日渐自信的姿态面向周边国家与各大跨国企业。习近平呼吁中国要掌握新兴技术以保护国内的经济安全;减少对国外技术产品的依赖,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


    《华尔街日报》指出,习近平的改革计划提供了全面的措施整顿国有企业、刺激私营部门,并且通过土地改革和劳动力流动来解放经济,促进繁荣。


    《纽约时报》也提到,城市化在习近平看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户籍改革是习上台后许下的重要承诺。即便在改革过程中遭遇到地方政府或是群众的不满,改革也要排除万难推进。在《华尔街日报》看来,“这样的改革才是回到聚光灯下”。


    而《时代》周刊则评论称,2014年,对中国而言,是成败攸关的一年。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领导层已向外界证明,他们有能力做出艰难决定并聪明地贯彻实施。


    习氏外交“塑造新游戏规则”


    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国内事务同时,习近平已然走过世界各地,与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建立了友谊。他可以在加州的庄园和奥巴马总统谈笑风生,也可以坚持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和马尔代夫的总统把酒言欢。


    这一点,为一向傲慢的美国领导人所不及。


    就任不到两年,习已经确立了鲜明的外交风格,如他自己所言,我们永远不会主动挑起事端,但是面对其他国家的挑衅,我们会做出必要的反应。


    《华尔街日报》惊呼,习呼吁构建一个“亚洲人的亚洲”,“亚洲国家应同心协力共同解决地区上的安全问题”,亚洲所面临的问题需要由亚洲的国家来解决。这一提法让美国战略学者联想到了“门罗宣言”,他们一方面对此本能地予以抵制或遏制,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接受中国在亚太影响力增加这一无法改变的现实。


    习的强硬,不是秀肌肉,而是理性、积极。


    《赫芬顿邮报》评论道,习近平认识到,中国已经不可能关上开启的大门;而且中国越发展,便会越开放。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将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并且与其他国家一道塑造新的游戏规则。这家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博客网站如此概括中国领导人。


    习的周边外交也迥异于前任。他迟迟不访问朝鲜,而是去韩国会见朴槿惠总统,这让中国的盟友朝鲜大为恼怒,甚至想邀请日本首相访问。


    《华尔街日报》认为,这在很多外交学者看来反映出北京与平壤两方的“不和谐”。对于寻求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美国政府而言,中韩关系的拉近对于美国在东北亚的盟友产生了瓦解的威胁。华盛顿的智囊们认为,如果中国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破坏美国的同盟网络,以削弱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那么,韩国就是中方最明显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23: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习近平在其执政期间,将成为中国第一位真正的全球领袖。——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



    不过,《纽约时报》担心,对于美国而言,习近平与众不同的领导风格对于奥巴马政府有着潜在的危险。他自上而下的执政风格使得中国的不太透明的官僚体制更加扑朔迷离。习近平建议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暗示着中美之间的对等地位。这让美国不愿欣然接受,也不好断然拒绝。《华尔街日报》也认为,中国日益的自信对中美关系造成一定程度的紧张。


    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傅高义保持了一贯的乐观。“现在北京和华盛顿相互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这和冷战非常不同。尽管中国力量日益强大,让美国军方感到忧虑,但我认为,习近平访问美国以后,中美军队之间的交流比以前多得多了。我个人是比较乐观的。但两国间的不同声音没法完全控制,问题还会存在。


    习是“最具转型色彩的中国领导人”


    整个西方世界都在猜测,习会把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向何方。


    《洛杉矶时报》认为,习近平的目标是将中国发展成为拥有先进经济体的多方位全面发展的超级大国。为了加强中共的控制力,习近平除了采取传统的方式,在军事、国家和党政方面进行指挥领导,更是建立了四个其他的中央指挥委员会——致力于经济改革、国家安全、军事改革和网络安全;其改革力度比以往都大。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公布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单,自2009年首次入选以来,习近平已是第五次上榜。为习近平撰写评语的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评价,习近平是继邓小平之后最具转型色彩的中国领导人,风格稳重自信,他将促进中国在竞争高度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获得全球思想领袖的广泛关注。


    洪博培在评语中写道,全球决策需要中国参与。习近平在其执政期间,将成为中国第一位真正的全球领袖。


    显然,这位中国通意识到中国的未来必然是从地区大国迈向世界大国,而完成这一使命的,毫无疑问将是习近平。


    2014年9月16日,印度警察站在印有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形象的宣传板前。


    习近平的风范不仅仅展现在执政过程中的强势作为,也体现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习的夫人彭丽媛与他携手频频亮相公众场合,为习的个人魅力添色不少;同时,习近平是一个足球迷,他在2012年都柏林可洛克公园体育场踢球的照片就摆放在其办公室。这在民众心中留下了亲民的印象。


    相较于了解习近平每天都在干什么,美国媒体更希望知道他在想什么。然而,令它们困惑的是,没有人知道习近平真实确切的想法。


    华盛顿的中国问题专家大都猜测,习近平在进行国家安全事务决策时较为强势;这使得美国无法得知中方的意图,失去了很多事务的优先权,这尤其影响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


    对习近平会如何进行下一阶段的改革?美国智库、媒体并无特别清晰的判断,其中有悲观情绪,也有乐观看法。他们认为习会进一步深化改革,但改革路上风险也颇大。


    傅高义认为,中国现在的领导人想大胆做事,他们的身份对于他们推动改革有好处。“在北京有人事关系很管用,我个人认为,中国还是有很多腐败问题,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目前看,很多事情还没做好,后面的改革到底能深化到何种程度还不好说。”


    美国亚洲协会的斯科勒先生也认为,如今的中共一把手比邓小平以及毛泽东所拥有的回旋余地更小。


    当然,并非所有美国媒体都看好中国。对于这个谜一样的国家,总是威胁论和崩溃论并存。《华尔街日报》担心,习近平对于党内腐败宣战,可能会影响到政治稳定。


    这份默多克旗下的报纸发出疑问:“习近平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究竟是冒着精英政治不稳的风险,还是承担社会动荡的压力?”


    显然,《华尔街日报》无法得到答案,因为他们从习近平的微笑背后,无法知道这位13亿人的掌舵人的真实想法,也不可能知道这位曾在中国西北最贫困的地方生活7年的领导人有着多大的决心和毅力。


    这,只有习自己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