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吸金题材遭弃 “筑顶说”或改风向 从个股的资金流向来看,吸引资金逆市关注的主要是油改受益股,而本周表现不错的银行、地产以及热门题材股却遭遇资金猛烈的出逃。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幅(%) 流入金额(万元) 流出金额(万元) 净流入额(万元) 净流入资金占总成交额比例(%) 连日来,市场一直劲吹题材风。不过,随着银行及地产股的躁动以及昨日石化双雄的集体飙涨,“筑顶说”不断升温,昨日创业板就在两桶油拉升的同时出现高位跳水的走势,两市遭遇数百亿的资金出逃。分析人士表示,石化双雄的暴涨,历来就有阶段“造顶”的说法:一方面,本轮反弹虽有过度超跌以及资金面缓解的推动,但压制市场上行的经济因素以及市场供求因素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决定了反弹很难走远;另一方面,历史上,石化双雄的强力拉升,往往也代表着阶段顶的筑就,这也是昨日资金大举出逃题材股的原因。短期来看,石化双雄狂拉导致的筑顶担忧很难即刻消散,市场偏好或暂时出现变化,其中近来热炒的题材及成长股将存在阶段回调的压力,投资者暂时不宜盲目介入。 石化吸金248亿资金被“挤”出局 本周以来,以银行、地产为主的权重股相继出现暴动,再度引发了市场风格转换的讨论;不过,昨日,引领的油改股飙涨,却给市场带来了“反效应”:创业板高位跳水,题材股更是大批量地现“原形”。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微跌3.77点,跌幅为0.18%,报收2138.78点;深成指全日也下跌111.82点,跌幅为1.41%,报收7842.12点。近来表现持续抢镜的创业板指数昨日再度遭遇资金出逃,全日大跌29.24点,跌幅为1.89%,报收1515.16点。 从资金流向来看,沪深股市主力资金昨日继续呈现大幅净流出的格局。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沪市A股资金净流出86.02亿元,深市A股资金净流出162.49亿元,两市资金合计净流出248.51亿元。 从行业表现来看,昨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跌声一片。其中仅申万采掘指数因中国石油及煤炭股的集体上冲而逆市微涨0.95%,化工指数也勉强维持于平盘附近;而申万信息设备、休闲服务、家用电器、服务、机械设备、交运设备及信息服务指数均出现显著的回落,全日跌幅分别为2.52%、2.16%、1.86%、1.74%、1.71%、1.63%、1.50%及1.49%。 昨日的资金流向情况与行业指数的表现基本一致。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仅采掘及化工板块获得资金净流入,净流入额分别为4.17亿元及2.10亿元;其余行业板块均遭遇资金的大举出逃,其中机械设备、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信息设备、交运设备、电子、医药生物及房地产板块净流出额居前,全日净流出额分别为35.31亿元、29.21亿元、21.95亿元、21.25亿元、20.36亿元、18.69亿元及16.36亿元。 筑顶担忧发酵题材热或降温 本周以来,以中信银行为首的权重股相继起舞,一定程度上搅热了市场的一池“春水”,但昨日石化双雄暴动所触发的“造顶”担忧却着实令市场“很受伤”。就在昨日石化双雄强力拉升之际,创业板指数几乎同时出现了高位跳水的走势,资金挤出效应十分显著。目前而言,石化双雄暴动所引发的造顶担忧,仍有可能会对市场构成冲击,题材热将无可避免面临降温的现实,投资者暂时不宜盲目加仓。 从个股的资金流向来看,吸引资金逆市关注的主要是油改受益股,而本周表现不错的银行、地产以及热门题材股却遭遇资金猛烈的出逃。昨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中储股份、光环新网、恒逸石化及辽通化工等个股成为资金净流入居前的股票,单日净流入额分别为8.75亿元、2.46亿元、2.30亿元、2.01亿元、1.72亿元及1.69亿元,除了少数次新题材股外,多数都是油改产业链个股。相较而言,苏宁云商、中信证券、兴业银行、鹏博士、格力电器、乐视网等个股则成为昨日资金出逃的重灾区,净流出额分别高达4.50亿元、3.98亿元、2.19亿元、1.83亿元、1.67亿元及1.63亿元;除此之外,农业银行、国金证券、TCL集团、中信银行等近期的热门概念股,普遍也出现了亿元以上的资金净流出。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石化双雄引发的筑顶担忧,仍有可能会影响市场的交投情绪,短期而言,题材概念炒作的风险将显著加大。应该说,尽管新股发行空窗以及资金面显著缓解,暂时奠定了红二月的偏暖基调;但此前制约市场上行的相关因素,如经济复苏以及中期流动性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因而本轮反弹很难走远。需要指出的是,3月两会之前,市场应该依旧处于政策蜜月期,不排除相关政策的出台仍会造就阶段热点,因而投资者当下更多还是要从改革及成长两个层面去深挖个股机会。 石化双雄接力银行再起舞 权重异动开启成长股分化窗口 未来一段时间,在改革预期、流动性宽松等因素驱动下,大盘蓝筹股有望继续在底部不时出现异动。由此看,在成长股估值吸引力已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每一次大盘蓝筹股的异动都有可能对成长股阵营构成明显冲击。 未来一段时间,在改革预期、流动性宽松等因素驱动下,大盘蓝筹股有望继续在底部不时出现异动。由于估值差异巨大,权重股的每一次异动都会在相对投资吸引力方面对成长股群体构成冲击,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成长股正在迎来股价分化的时间窗口。 权重股频繁异动 本周四,以中国石化为代表的部分大盘蓝筹股成为市场焦点。截至当日收盘,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收报涨停,中国石油盘中一度接近涨停板。 大盘蓝筹股周四异动的起因在于中国石化周三晚间的一则公告。中国石化日前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在对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负债进行审计、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 中国石化的公告意味着国企混合所有制经营破题,国企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受此消息提振,昨日不仅石油石化板块内的个股大幅上涨,其他国有大盘蓝筹股也一度出现异动,尽管其强势格局从全天来看未能持续。 其实,周四并非权重股异动的开始。从上周看,以银行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就曾经出现明显反弹。上周二,中信银行强势涨停,带动银行股全线反弹;此后尽管银行板块的反弹行情未能持续,但其仍在上周四和本周三再度异动。从A股市场看,银行和石油石化类股票是权重最大的板块之一,此类股票连番表现,充分描绘了权重股群体近两周频繁异动的市场景象。 不过,权重股异动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并没有带来什么美好体验。从上周开始,权重股只要出现反弹,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多数股票就会出现下跌,市场跷跷板效应非常显著。 昨日,在中国石化等一众大盘蓝筹股上涨的背景下,创业板指数、中小板综指收盘分别下跌了1.89%和1.95%;而权重蓝筹股的上涨甚至也未能拉动沪综指走强,沪指周四以下跌3.77点报收。从场内个股看,昨日沪深股市有近1500只个股出现下跌,上涨个股则不足600只。 成长股分化窗口开启 分析人士认为,权重股上涨导致成长股明显下跌的走势未来一段时间或将继续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权重股和成长股巨大的估值差异。从2013年以来的市场走势看,创业板指数持续创出历史新高,而沪综指至今仍在2000点附近徘徊,资金对成长股的追逐热情可见一斑。不过,在经历了巨大的上涨后,小盘成长股的估值压力越来越大。据相关统计,创业板股票整体业绩需要在未来三年保持35%-50%的增速才能支撑住当前的估值水平。从理性的层面来讲,创业板等成长股行情其实早就进入了纯粹资金推动的阶段。 对于资金推动的上涨行情来说,最怕出现的就是资金分流压力。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权重蓝筹股的跌跌不休,资金从成长股中流出的动力非常有限。但是,目前随着权重蓝筹股异动后开始体现出赚钱效应,部分资金流出成长股的契机开始出现。 由此看,在成长股估值吸引力已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每一次大盘蓝筹股的异动都有可能对成长股阵营构成明显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盘蓝筹股维持阶段强势格局的概率很高。一方面,春节过后,投资者可以很明显感受到资金面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宽松。尽管本周二和周四,央行两次在公开市场进行正回购操作,但各期限资金利率仍然保持着下行格局。以7天SHIBOR为例,其周四收报3.7030%,已经逐渐回归到近几年的底部区域。流动性相对宽松对股市估值的影响最大,而相对于估值畸高的成长股,普遍处于超跌状态的大盘蓝筹股显然具备更大的估值向上空间。 另一方面,两会召开前的一段时间,各种政策预期预计会逐渐提升,与国企改革相类似,大部分政策预期对应的主体更多的应该是经济主体,即股市中的大盘蓝筹股,这使得大盘蓝筹股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关注度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进而给其股价异动带来更多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