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大亖忽悠

【5.13 评】 央行和银监会要求不许停止个人房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9: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亚伟精准“踩点”被约谈 公私募基金圈风声鹤唳

  最近一段时间,监管部门在公募基金领域展开的“捕鼠”行动开始向私募领域扩散。周一,有消息称著名私募泽熙因在东方锆业资产重组停牌前的交易而遭到调查。随后,有泽熙内部人士进行澄清,表示并未见到监管部门的人员,而且对东方锆业的投资也没有问题。但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权威渠道的消息对上述事件作出解释。有消息灵通人士向《投资快报》透露,最近监管部门对基金行业的严格检查并非个案,公募基金早已是风声鹤唳,如今调查的目标开始转向私募,甚至包括王亚伟旗下产品因“闯红灯”而遭到约谈。据悉,王亚伟管理的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南风股份(300004)的交易中存在瑕疵,不久前被监管部门约谈。
  昀沣信托“潜伏”南风股份资产重组
  2013年11月25日,南风股份发布公告,宣布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开始停牌。2013年12月31日,南风股份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同时发布的还有“拟以现金及发行股份购买中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等事宜的系列相关文件。
  资产重组方案显示,南风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向仇云龙等22名中兴装备股东购买中兴装备100%股份,并由南风股份(含子公司)向标的公司增资,同时拟向不超过十名其他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亿元。
  重组方案认为,南风股份拟收购的资产——中兴装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领先的行业地位。据悉,中兴装备主要为石化、核电、新兴化工等能源工程重要装置提供特种管件,是国家大型石化及核电工程重要装置不可缺少的关键部件。中兴装备所从事的能源工程特种管件行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属于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业范畴。
  重组方案发布后,南风股份股价一路震荡上涨,截至今年3月底的高位,从重组方案发布以来的股价涨幅近40%。南风股份的股东名册显示,2013年12月31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赫然在列,持股量为178.21万股,按当时的市价计算涉及资金近6000万元。而在此之前的三季报股东名册当中,昀沣信托并未上榜。今年一季报,昀沣信托产品持持股量上升至190.01万股,较2013年末有小幅加仓。
  值得注意的是,在停牌前的11月20日,南风股份涨停。当天的深交所公开信息显示,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席位买入金额高达近4000万元。而公开信息显示,王亚伟旗下的昀沣信托产品交易券商席位正是国信红岭中。
  精准“踩点”引发监管关注 被约谈后南风股价暴跌
  据消息人士透露,昀沣信托在南风股份资产重组停牌前的交易行为存在瑕疵,涉嫌“闯红灯”。随后,相关交易行为引起监管部门关注,今年4月中旬,王亚伟方面被监管部门约谈,4月18日,南风股份在开盘没有明显异动的情况下于早上10点半以后快速跳水。中午,该股股价已被打至跌停板。午后,尽管有稀疏的买盘,但股价当日再未打开跌停。
  有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在进入时点上极为精准,但目前还不能轻易将该笔交易界定为内幕交易。据介绍,很多机构投资者在长期的调研过程当中,确实能够对一些上市公司的发展思路乃至资本运作的大方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因此,仅凭买入后就碰到停牌,还不能断定昀沣信托产品已经违规。不过,事态未来会如何演变,还要看监管部门下一步的调查思路。
  记者尝试联系昀沣信托方面,但截止记者发稿,未能取得有效联系。
  基金圈风声鹤唳 传已锁定多家公司50人名单
  最近,基金行业掀起一波“打鼠潮”,且力度空前。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坦言,虽然打击“老鼠仓”的行动一直不断,但连续打击如此之多,涉及面如此之广,实属首次。该人士认为:“证监会这次绝不只是抓一两个就罢休的,接下来有得好看了。”
  5月9日下午,证监会通报三起资产管理行业相关人员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的案件。这三起案件分别为曾就职于嘉实、上投摩根、光大保德信和平安资管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根据最新消息,5月7日,上海证监局对兴业全球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知情人士称,此次证监局检查约谈了当日在公司的所有基金经理,并且调查了基金经理的电脑。海富通有包括黄春雨、陈静在内的5位基金经理被卷入“老鼠仓”传闻。但到目前为止,并非所有人都有问题。“我听说只有1到2个确定,其他只是约谈。”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资料显示,海富通基金五一节前同时发布了四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基金经理黄春雨离任。而去年年底,海富通更是多只基金经历了人事变动。此外,业内人士表示,牟旭东和欧宝林等人已被立案侦查。
  周一传来的消息称,目前经侦队手上存有一份涉嫌老鼠仓大名单,监管部门可能会先进行大量的外围调查,一旦获取证据,便开始行动,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基金公司可能也并不知情。(投资快报 高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0: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亚伟持股秘密:七成股持有一个季度就抛

作者 于百程来源: 一财网 时间 : 2014-05-13 18:34

在今年一季报结束之后,王亚伟、徐翔等知名私募机构就会出现在一些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由此,这些私募的部分持股就得以曝光。
每个财报季结束,各种跟踪“最牛私募”选股的报道就会层出不穷。
比如,在今年一季报结束之后,王亚伟、徐翔等知名私募机构就会出现在一些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由此,这些私募的部分持股就得以曝光。
一些采取跟随策略的投资者,则会对这些股票做一筛选研究,并择机买入。不过,跟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不小心则可能成为王亚伟们的抬轿者。
本文就以曝光的王亚伟持股为例,看看他是怎么交易这些股票的。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微信号:caishang02)统计发现,从2013年一季报开始,王亚伟新成立的阳光私募昀沣开始出现在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一年以来,王亚伟被曝光持有的股票一共有60只,其中有44只股票持有期只有一个季度,占比达到了73%。。
我们来具体看看这60只股票,王亚伟持有的期限是多少。
连续持有约5个季度,有2只股票:三聚环保(300072.SZ)和华润万东(600055.SH)。这两只股票都是从去年一季报买入,到今年一季报结束仍然持有,期间持股也未出现大的变化。三聚环保的持有市值一直在4亿元上下,华润万东的市值4000万上下。
连续持有约4个季度,仅有1只股票:首旅股份(600258.SH)。王亚伟2013年二季度进入,三季度减持,四季度增持,今年一季度小幅减持。
连续持有约3个季度,有4只股票:乐凯胶片(600135.SH)、杭钢股份(600126.SH)、北京城乡(600861.SH)和乐普医疗(300003)。
乐凯胶片和杭钢股份都是2013年一季度进入,四季度退出。乐普医疗是2013年二季度进入,今年一季度退出。
北京城乡是2013年三季度进入,今年一季度仍然持有。
连续持有约2个季度,有9只股票。
和晶科技(300279.SZ)、海伦哲(300201.SZ)、尤洛卡(30099.SZ)、桂林旅游(000978.SZ),这四只股票都是2013年一季度进入,三季度退出。
海南高速(000886.SZ)、中国武夷(000797.SZ)都是2013年三季度进入,今年一季度退出。
南风股份(300004.SZ)、巨星科技(002444.SZ)、中环股份(002129.SZ)都是去年四季度进入,今年一季度仍然持有。
其他44只股票,王亚伟都是持有了约一个季度就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而且,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微信号:caishang02)的统计显示,王亚伟卖出的股票,基本上都不再买回。
在离开公募之后,王亚伟的持股更加灵活。所以,投资者要跟上王亚伟的节奏,也越来也难。
目前来看,真正称得上王亚伟重仓股的也就三聚环保,一是因为持有期长,二是此股一直是已曝光王亚伟持股中市值最高的一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0: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3: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克强首提外储成负担运用政策或生变

www.eastmoney.com2014年05月14日 03:28
  巨额外汇储备已不仅仅是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眼中的负担。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非洲访问期间表示:“我这里也坦率地说,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很大的负担,因为它要变成本国的基础货币,会影响通货膨胀。”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95万亿美元,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就在咫尺之间。如何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也早就引起了决策层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事实上,上述言论并非是李克强第一次就外汇储备问题表态。早在201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研究确定要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
  2013年底,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当时约3.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最优规模,再继续增多就不划算了。
  不划算的表现在外管局《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亦有显示:2013年中国投资收益逆差599亿美元,扩大70%。“主要反映了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的结构问题,当期外商在华投资的收益较上年增长23%。”报告称。
  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是以低收益的美国国债为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外汇储备的投资运用,不能再单一地以美元国债为主。为此,他提出四种外汇储备存量投资使用方法:其一是可以在币种之间进行调节,比如投资欧元、日元等;其二,可以增加黄金储备;其三,可将一部分外汇储备交给中投等主权基金,尽可能增加外汇储备的增值、保值;其四,推进外储委托贷款平台和银行转贷款。
  “委托贷款的收益率显然要高于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温彬表示,所谓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和转贷款主要是指外管局委托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给它们一部分外汇储备资产,专门用于委托贷款,由开行和商业银行提供给需要外汇贷款的企业,用外汇储备提供委托贷款。
  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并非新事物。2013年1月,外管局有关负责人就创新外汇储备运用相关工作答记者问称,近年来,在做好货币政策调控和外汇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支持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并在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机构内,成立了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SAFE Co-Financing),负责创新外汇储备运用这项工作。
  2013年6月,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企业“走出去”。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推进个人对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
  同样是在李克强5月访非期间,一名当地中资企业负责人向他反映目前企业海外发展在融资方面面临的难题,李克强对此详细了解并现场回应。他说,国务院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做了专门研究,政策最快下周就可实施。
  有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李克强的上述表态指向的或许就包括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的具体政策。
  “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任何合理范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余永定认为,对于过高的外汇储备,不仅要盘活存量,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控制增量。余永定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停止进一步增加外汇储备,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办法是央行停止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根本解决之道则是对中国的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进行调整。
  “鼓励海外投资是有必要的,但也面临很多挑战。海外投资增加也不能很快,逐步推开得有一定准备工作。现在我们海外投资实际上已经增加很多很快了,但是外汇储备增加得更快,去年增加了500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就增加了1250亿美元,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可能又要增加5000亿美元。”余永定表示,资本流出的速度赶不上外汇储备增加的速度,增加海外投资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人民币管制滞后,套利套汇凶猛,短期资本流入数量非常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温彬则表示:“资本项目开放错过了比较好的时机,在2012年资本项目出现逆差的时候,如果我们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可能就不会形成2013年热钱的大量流入,造成资本项目顺差过高。如果有一个双向的流动机制,资本项目过高的顺差就会大幅压缩。”
  温彬认为,政府对于全面开放资本账户持审慎态度。他表示,全面开放资本账户以后,大量跨境资金的流动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冲击,进而影响市场的稳定。在当前经济下行、房地产价格仍处高位的情况下,放开资本项目过大、过快的开口可能会导致汇率进一步贬值,也会导致房地产价格下降,可能会冲击金融稳定,进而影响实体经济。
  而余永定也认为,在存在大量市场扭曲的情况下,资本跨境自由流动很可能是弊大于利。余永定表示,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时序非常重要,必须首先建立短期货币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更重要的是,在放开资本管制的同时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3: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融资费率今起下调50基点

www.eastmoney.com2014年05月14日 03:38

    5月14日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业务各期限品种整体费率下调50基点,其中7天、14天、28天、91天、182天期费率分别下调至6.2%、6.3%、6.4%、6.5%、6.6%。


  促进两融业务规模扩大
  增加市场流动性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5月14日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业务各期限品种整体费率下调50基点,其中7天、14天、28天、91天、182天期费率分别下调至6.2%、6.3%、6.4%、6.5%、6.6%。
  转融资业务试点启动两年多来,中证金公司已向74家证券公司累计融出资金5688.33亿元,转融资业务余额达到562.54亿元,同期证券公司融资业务余额从674.32亿元增至3977.94亿元,转融资业务贡献了融资业务增量的17%,已成为融资融券业务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配套机制,以及证券公司最重要、最便捷的资金来源渠道之一。
  此次费率下调,是中证金公司顺应资金市场利率变化状况,满足证券公司资金需求的积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弥补证券公司自有资金不足,促进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扩大,增加市场流动性,支持证券行业创新。中证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更好地服务证券行业,中证金公司正在梳理优化筹资渠道和流程,降低筹资成本,丰富业务期限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4: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CPI创出新低,砸破两千气势汹(2014-05-09 12:45:14)李志林

      今日公布4月CPI为1.8%,创出了18个月的新低。照理,这是经济高增长(7.4%)、低通胀的理想指标。但是,被扩容恐惧症主导的中国股市,已经失去了理性,市场将一切消息都视为利空。
      盘面上,除了有石化双雄和工行护盘外,大多数个股主力采用对倒砸盘、拔档子、往下做等的手法,凶狠打压股价,然后乘股指下挫到2000点附近市场出现恐慌时,在低位捡回更多的廉价筹码,甚至往上坚决扫筹码。
      2000点近在咫尺,空头大有不打破2000点不罢休的架势。要破,就让它破吧,看管理层怎么维稳,怎么发新股。今下午新闻发布会宣布下周启动新股的可能性为零。
      随着新股发行的临近,新增的市值,必将以老股牺牲股价和市值作为代价, 绝大多数内生成长性个股将越走越低。如今年1月上市48只新股,创业板原走得好好的高成长强势股,便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唯有外生成长性个股,虽然它们也会遭受股价的下跌,以及账面的损失,但是,这些个股有指望的,即可以等到停牌-改革-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搞混合所有制-基本面改变业绩大增-复牌-股价上涨。一旦在跌势中突然宣布停牌,想买都买不进,持有者就抱了一个金娃娃。
       即便跌破2000点,下方的空间也有限。若有资金,就对准优选的国资改革标的股,拉开距离逐步往下买吧,无非是等1到几个月而已,到时,赢利则是大大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4: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期待怎样的利好拯救股市?(2014-05-09 18:04:41)李志林
本周,证监会一心一意地在忙申报企业的预批和过会企业的发行,而市场则在2000——2030点折返跑,2000点大关只差一点就告破。管理层确实也为维稳股市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殊不知,管理层的利好,往往“牛头对不上马嘴”,被市场视为为是利空。如,沪港通、再融资优先股等。
那么,市场期待什么样的利好政策能拯救股市危机呢?
1.宣布在2000点以下不发新股。
国际成熟股市在经济金融危机、市道低迷,以及股市估值过低时,都停发新股。香港股市近期在2250点、仅比金融危机前高点打7.5折的位置,也叫停新股。
唯独中国股市,在13年涨幅为负、连续六年熊冠全球、估值只有9倍市盈率、银行股全面破净、广大投资者亏损累累、市场存量资金只有6000亿的情况下,管理层非但不采取果断的救市措施,扭转供求严重失衡、股市危机重重的局面,反而在2000点岌岌可危之时,仍坚定不移地把新股扩容和再融资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股市里的人谁都知道,2000点发新股,无疑是对股市的杀戮行为。虽然只要降低发行价,就没有发不出去的股票,但必须看到,在资金紧缺的低迷市道,新股上市所增加的市值,是以二级市场老股股价的下跌和原市值损失作为代价的,与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休戚相关。如今年148只新股上市,总共融资不到200亿,就把创业板、中小板老股的价值体系打得落花流水,还牺牲了股市1万多亿的市值,实在是一桩赔本的买卖。试想,如果不顾一切地发新股,虽然股指不会低到那里去,但大多数股票的股价可能已跌倒1800点、1500点甚至1000点的价位去了。
因此,市场强烈希望管理层尽早宣布:将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2000点附近,甚至2200点以下,继续停止新股扩容,集中精力搞好老股的国资改革和资产重组,或许市场还有救。若一意孤行地发新股,到时指数大幅下挫了,新股发行还是不得不停下来,所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2.纠正股指期货不合理的交易规则。
记得201033日股指期货开设前,曾遭到市场的强烈反对,认为不适合当前的市场国情。
证监会官员当时是这样说服市场的:为什么6124点会单边下跌到1664点,就是因为没有股指期货。如果开设了股指期货,就会烫平市场的波动幅度,今后中国股市就能健康平稳地发展了,就能更好地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但实际上,自从股指期货开设后,四年来,股市就没有好好涨过,从3478点一路下跌到现在。这应该是对证监会当时承诺的绝妙讽刺!
股指期货为什么始终是空单绝对性地压倒多单?为什么实力机构都热衷于做空?为什么它能指引股票现货市场一路下行?为什么每个月中旬的期指交割日股市都要闹“地震”?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易规则不公平、不合理,即规定机构开多单最多1000手,而开空单可以无限量。这就等于暗示机构投资者:你们不用在股票二级市场积极做多,只需在股指期货中大量开空单、利用资金8倍的杠杆效应而获利。在此情况下,基金还会在股市中像以前那样积极作为吗?
对此,证监会应当坚决纠正期指市场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制度,要么规定机构开多单或开空单都限1000手,要么规定机构开多单和开空单都无限制。甚至在2000点附近的位置,作出矫枉过正的临时性规定:机构开空单限1000手,而开空单则无限制。
3.在新股发行时就实行优先股制度。
中国股市之所以发展今日的危机重重,根子在股权结构和股权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即上市公司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股权分散,成为公众上市公司,而是“一股独大”,随后大小非没完没了地减持,大股东以低廉的成本高价抛售,不断地造富,却大肆掠夺了广大投资者的血汗,以致市场的资金被抽血到只剩6000亿,再也无力撑起20万亿流通市值的大盘。
如果说原有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一股独大”,那是有着历史的原因,05年股改时已对投资者进行一定的补偿,才换取流通权。并且,当前进行的以混合所有制为核心的国资国企改革,正在积极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使股权结构趋向合理化。如最近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上市,股权结构中没有一家超过30%,第一大股东的股权还是以职工持股集中而成。
现在市场最不满,最恐惧的是09年后上市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公司,仍然是“一股独大”,而非公众上市公司。并且不对投资者补偿,大小非就获得高价减持资格。
成熟股市的新股上市,却不是这个样子。最近,阿里巴巴将赴美国上市,同样是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就是一个公众上市公司的典型。公司创始人马云只有8.9%的股权,副手只有3.6%的股权,其他26个高管和董事的股权均不超过1%。这28个人合在一起,成为实际的第一大股东,可以委派7名董事。而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软银,虽然拥有34.4%的股权,但只能委派1名董事,其中有一部分股权为优先股,一旦其股权减持到15%,就连派1名董事的资格都没有。
世界著名的上市公司也是这样。比尔盖茨只控有微软15%股权,乔布斯只控有苹果8%股权,李彦宏只控有百度12%的股权,马化腾只控有腾讯13%的股权。可见,成熟股市上市公司的股权都是分散化的,不存在大股东的大小非集中减持的问题。
反观中国创业板、中小板1000多家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今年上市的48家上市公司,以及正在排队申请上市的600多家公司,股权结构中无一不存在“一股独大”问题,无一不是以上市作为圈钱和逐步变现的工具,无一是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公众上市公司。
我不明白,证监会搞了1年半的新股发行改革,为什么唯独不去改革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什么要对利益集团一再让步、容忍两极分化的加剧?为什么仅指责市场拒绝新股不理性而不对症下药地消除市场的“扩容恐惧症”?
因此,市场强烈要求证监会,对创业板、中小板的“一股独大”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进行股权结构改革,鼓励搞优先股。
市场更迫切地希望,正在排队的600多家公司,向是国资改革概念股学习,必须先搞股权结构改革,哪一家公司先对超额股权转换成优先股,就优先审核,优先上市;改革一家,上市一家。
这样,不仅新股上市的节奏会比较慢,而且市场对股权改革后的真正想搞好实业的新上市公司是欢迎的。尤其是,采取了这一措施后,定会有许多以尽早变现为目的的申报企业,会权衡得失,谨慎对待上市。至少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公司会选择放弃上市,并为今后推行注册制创造条件。
4.  2000点附近的应对策略。
2000点已近在咫尺,空头大有不打破2000点不罢休的架势。要破,就让它破吧,看管理层在521日亚信峰会前怎么维稳?怎么发新股?
对投资者而言,对沪市连续7500多亿地量,要多加留意。操作上,仍然要轻指数,重个股。
绝大多数内生成长性个股,不确定性实在太多了,难以指望。  唯可寄望有外生成长性的国资改革概念股。虽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它们也会遭受股指和股价的下跌,以及账面的损失,但是,这些个股有指望的,即可以等到停牌-改革-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搞混合所有制-基本面改变业绩大增-复牌-股价上涨。一旦在跌势中突然宣布停牌,想买都买不进,持有者就抱了一个金娃娃。持有这种股,比持一般股,比以往持有重组预期的ST股,不知要放心多少。
      在我看来,即便跌破2000点,下方的空间也有限。若有资金,就对准优选的国资改革标的股,拉开距离逐步往下买吧,无非是等1到几个月而已,到时,赢利则是大大滴!
      黑云压城城欲摧,风物长宜放眼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4: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0512忠言午评 新国九条捍底部,放量收复五周线(2014-05-12 12:49:07)李志林



     “新国九条”发布后,被空头思维长期主导的市场多数评论是:老生常谈,假大空,了无一物,毫无新意。四大报则发了重大利好的社论。
      昨我客观地解读了“新国九条”的七点新意,夜里又补充了上海某政府级资深专家的解读:“新国九条"中,“支持社会保险资金入市”,包括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这便是所有媒体都没有解读出的、市场长期来最期待的重大利好。
      我同时指出:“新国九条”到底是不是重大利好,不是任何个人能说了算,而是要看周一主力机构的表态,即能否放出800——1000亿成交量,收盘能否攻克“五一”后的2038高点;周二能否放1000亿以上成交量站上2050点,以决定大盘会否有攻击2150点的波段行情。
      今上午已有结论,不仅放出了516亿成交量,可满足全天800——1000亿的要求,而且一举攻克了2038前高点,还收复了失手一个多月的五周均线2043点,收2049点,几乎提前完成了我期待的周二的任务。
      我还是要重复在3月下旬电视节目中的八句话:“你可以不相信村长的话,但绝不可以轻视李克强总理的决心和能量。”顽固空头思维的朋友,应该与时俱进了!
      随着高层领导来沪考察国资改革的临近,上午,在三爱富友谊股份东方明珠第一医药等股带领下,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整体走强,一片飘红,成为市场最强势的热点板块。因为,”新国九条“最大亮点是通过资本市场推进混合所有制。堪比1979年后的第二次所有制改革,不仅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希望,也是经济发展的希望,并将主导今年股市的走向和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4: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新国九条」的新意(2014-05-12 13:40:23)李志林


「新国九条」的新意(上)      
      1、通过资本市场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提高外资在上市公司股权比例。
       评:引进民营集团和外资入股,这不仅有利于正在进行的国资改革,而且对拉动GDP、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都有积极意义。同时,混合所有制也改变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从传统模式到到新兴业态,激活经营机制,大幅提升业绩,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了价值在发现的重大机会。

      2、强调市场化购并重组。各类资本公平参与并购,破除市场壁垒和行业分割,实现公司产权和控制权跨地区、跨所有制顺畅转让。
      评:3月24日的支持购并重组的“国七条”,已经取消了中央部门对购并重组的审批,经地方政府批准就行。现在,又扩大了购并重组的自由度。此举有利于通过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增强二级市场活力,为投资者提供机会。如果在低迷市道,证监会尽量少发新股,多搞购并重组;不求增量,多求质量,定会受到市场欢迎。

      3、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多种形式开展员工持股。
      评:这一点,在以往的文件中,包括在3月25日讨论资本市场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公报和“国六条”中,都没有提过。就是说,今后对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对集团高管,对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公司的高管的考核指标,不仅是人、才、物三项,而且要看公司市值是否增加?股权资本是否增值?具体地说,就是股价是否上涨?

「新国九条」的新意(中)


      由于市值管理是与高管股权激励挂钩,与员工持股的收益挂钩,所以,今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将十分在意股价,竭力维护股价,低迷时必须拿出资金去托盘,去增持。这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推而广之,今后对证监会的考核,也将引入市值管理,即指数是否上涨?除了新股增加的市值以外,原有的市值是否也在增长?这样,他们就不会只强调融资功能,一心想多发新股,也必须重视股市的投资功能。

      4、前所未有地强调股市的“扩资”。如发展私募市场,对私募发行不设行政审批,允许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产品。又如,”支持社保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商业保险资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境外长期资金扩大对资本市场的投资规模和范围,推动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再如,”扩大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和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范围,提高投资额度和上限,稳步发展境外个人直接投资境内投资本市场。“
       评:10年来,管理层只允许设立公募基金。由于管理人没用自己资金捆绑,不论盈亏都拿高额管理费和奖金,管理制度不严,老鼠仓时间相当普遍,信誉日益丧失,业绩每况愈下,规模不断萎缩。而在中国,汪洋大海般的私募基金,则一直受到歧视,被排除在股市之外,只能走曲线渠道或灰色渠道。我认为,现在对私募政策大放开,法规明确,如果给与资本利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私募基金定能快速发展,其威力将远超公募基金。当中国股市在上述扩资方面一一落实,那么市场长期存在的扩容恐惧症便能逐步消除。

「新国九条」的新意(下)

      5、统筹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
      评:我理解,不仅是减免印花税,红利税,更迫切需要的是,减免私募基金、各类机构投资者的资本利得税(现交20%以上),与股市大户和中小投资者一视同仁。若政策尽早到位,则对扭转股市困局有重要作用。

      6、强调“发行人、中介机构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承担法律责任","对欺诈发行的上市公司实行强制退市"。
      评:在中国股市信息造假情况十分普遍的情况下,此条对申报企业有强烈的震慑作用。自去年财务大检查来,800家排队企业已有200家撤销上市申请。今年来,就有95家终止或中止上市申请。我相信,到6月底,至少还有几十家放弃预披,自动撤销。半年后再次预披时,就剩500多家排队企业,至少还有一二百家退出,留下400家左右。这便是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条件。今后搞注册制后,慑于法律威严,申请上市的企业,很可能比审核制是还要少。

      7、健全市场稳定机制,资本市场稳定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各地区各部门在出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敏感性,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处置机制。健全稳定市场预期机制。
      评:鉴于中国股市13年涨幅为负,连续六年熊冠全球,所谓的稳定,就是指2000点是政策底,不允许再破。今后新股发行节奏,要透明化,让市场有预期。

“新国九条”如何影响股市?
       “新国九条”发布后,市场反应不一。最先冒出的评论是:老生常谈,假大空,了无一物,毫无新意。四大报社论认为是重大利好。那么,它对股市究竟会有如何影响?
      1、 在2000点岌岌可危时发表“新国九条”,显示了政府的救市意味。不仅是对冲即将启动的IPO,而且是21日在上海召开的亚信峰会和习大大来沪听取自贸区和国资改革汇报前股市维稳的行动,21日前后,证监会不敢启动发新股。
      2、“新国九条”扼止了市场在2000点附近大面积做空的行为,稳定了市场情绪,对多方守住2000点平台,做个股行情,创造了有利条件。
      3、如果主力机构认同新国九条是重大利好,那么,周一必须收盘冲过“5.1”后2038点的高点,并放出800——1000亿的成交量。周二继续放量1000亿以上收阳,并收复五周均线(大约2050点左右)。这样,就有望出现再攻2150点的波段行情。
      4、后期行情能否再向深入发展,必须看有无具体的利好政策配合。否则,期望值不能太高。
      5、只要大盘能在2000——2150点区间来回窄幅波动,那么,从下周起,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热点将脱颖而出,在习大大关注下,领头羊友谊股份东方明珠将带领板块整体走强,跑赢大盘,对大盘走强有正面效应。
      6、在新股仍是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改革依然空白,货币政策依然收紧、直接的股市利好政策没有及时跟进、新增资金没有大量进场之时,我尚不认同“新国九条”会带来牛市。甚至也不希望有牛市,反而乐于在熊市中开辟“红色根据地”,在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中,享受股市所有制改革的丰厚红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4 04: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0513忠言午评。2 0 5 0需夯实,盘整有量但无妨(2014-05-13 11:58:38)李志林


       昨日煤炭有色大面积涨停,今虽仍有一些股在涨幅榜前列,但涨停潮已退。其获利,以及昨天2.07%上涨的获利盘回吐,造成了指数回调压力。但周期性板块打住,抑制指数过快上涨,这是好事,反倒为今石化双雄接过大旗腾出了位置。
       按照我昨晚写的“周二股市关注点”,今若上涨,成交量必须有900亿以上。若盘整或回调,成交量不能小于昨日的八折,即700亿。上午冲高2061点,收2051点,微跌1点,成交量442亿,仅比昨上午少70亿,全天700亿没有问题。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仍提倡逢低吸纳。
      下午将继续盘整,很正常。最理想的是收在五周均线2043点之上,至少收在2030点之上。                    

附带周二股市的关注点:
若大盘继续上涨,收中阳线,沪巿成交量必须大于900亿。
若大盘盘整,煤炭有色不涨,指数小涨,更为理想,有利于热点亇股行情展开。
若大盘回调,最好不破五周均线。最差必须收在2030点之上。
若大盘收阴,成交量不能小于今天881亿的八折,即700亿。
基金丶保险和机构前期多数看空,已减仓一月余,仓位很轻。新国九条让他们踏空,今只能饥不择食地抢冷门超跌股煤炭有色。看空者很多,对新国九条贬低者更多,所以后市还要涨,行情至少延续到22日亚信会议结束。
过会公司批文要22日以后下达,所以新股发行延至6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