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组团下乡,你引领 张家港市南丰小学,是一所乡镇小学。此前,教育质量一直处于低谷。为了改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品质,办人民满意教育,当地政府投资8000多万易地新建学校。这就需要一个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校长,既能完成新校的搬迁与建设,又能借此机会盘活教师队伍,彻底改变学校的现状。谁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呢?教育局经过调查分析、研究讨论,决定采用“肉煮萝卜”策略,从市直学校选择一个副校长空降下去,以点带面,引领教师集体“追梦”。 周玉华,张家港市万红小学副校长,是一个外表娴静、内心强大的“智者”,一个教育理念新、业务能力强的事业型校长,成为首选的对象。当局长找到她谈话时,她很无奈地说:“想不到我一个43岁的女同志,教育局还要委以我如此的重任。”因为此前她担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已经7年,对于教学管理尚能应付自如,但要全面主持学校工作,那还得从头学起。况且,多年呆在市直学校,她对农村学校的情况几乎不了解。尽管如此,周玉华还是欣然接受了挑战。 为了能够形成“先进生产力”的“集聚效应”,教育局还提出了“组团式支教”的方式。周玉华从万红小学“借”来了一个支教团队,周期2年。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学科和领军人才。支教老师把市区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经验、艺术的追求植入到农村课堂,辐射到整个教研组。去年,学校“借”来以教导处副主任张敏为领头羊的英语团队。她除了要完成自己的英语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学校相对较弱的英语学科组的建设。每次教研活动,张敏等人总是用心指导组内教师钻研教材、备课、上课,积极参与组内评课、议课,使英语教研组的教学及研究能力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而作为一校之长的周玉华,更是在规范学校常规管理、加强师资师德建设、构建校本文化课程、唤醒学生成长自觉的同时,不断将全校师生带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激励他们“志存高远,须积厚流广;坚持不懈,定斗转星移”。在这几年里,她经历了诸如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确定、学校的整体搬迁、新一轮中层的竞聘上岗、教师小区域交流等极为棘手的问题,但都能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协调能力、管理艺术,一一加以妥善地解决。当然,作为一所乡镇小学,学校的很多经费来自当地政府。申请经费难,成为农村校长的一大心病。邵建华一方面主动与乡镇政府沟通协调,帮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鼓励农村校长们多向政府领导汇报学校发展愿景、办学思路、阶段成果,让政府和社会主动来关心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 ⑥学段打破,你探路 张家港实验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百年老校,当地的窗口实验学校。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与开拓创新,形成了高位、优质、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但也正是这块教育高地的“盛名之累”,容易在改革的浪潮中“保守”“求稳”,形成自我发展的“惰性”“束缚”与“瓶颈”。如何打破这种“生态平衡”,走出“宁静危机”呢?邵建华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寻找一位有勇有谋的“帅才”来“掌舵”,给足“政策”与“空间”,让这位校长以“愿景”拓展团队成长空间,以“激情”焕发校园生命活力,以“课题”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以“美丽”引领师生时尚优雅。 刘慧,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园长,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这位有内涵、有主张、有灵性的美丽知性园长,曾经担任过实验小学少先队辅导员、万红小学副校长,主持过省规划课题,出版过教育专著。邵建华和他的班子经过讨论,决定让刘慧来执掌实验小学,这样不仅能很快“融入”团队,“领舞”全校,在“老大难”的“幼小衔接”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与建树,还能充分发挥“鲶鱼效应”,带动全市校长队伍高位成长。2012年8月,当他找来刘慧谈话时,刘慧开始有些犹豫,但还是被他的真诚、理想、执著打动了。刘慧不无诗意地说:“我愿意去追慕天空未知的高度与深远的厚度,怀揣梦想,踏歌前行。”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学校”,激情满怀的刘慧开始了“创意小学,实验梦想”的征途。在她看来,小学教育需要坚守儿童本位,彰显游戏精神,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给他们最好的成长空间。于是,她带领老师们以一个个微创意、微故事,给小学生活留下幸福的感觉和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于是,有了男生厕所的“红色小圆点”,有了雨天的“诚信伞”,有了枯树的“永不消逝的风景”,有了校园里“小径分叉的花园”“会呼吸的路”“百草园”“成长树”“童心迷宫”“时空隧道”,有了传达室的“爱心驿站”,有了三味书屋、梦想艺术馆、“最美光阴”教师书吧,有了“青年教师亲子座谈会”,有了下班前五分钟的“温馨故事分享”,有了校园改造工程的“学生参与”,有了学生社团的“社会力量的卷入”,有了“我的童年,我的书”…… 而对于幼小衔接工作,这个有着学前、小学教育双重经历的校长,更是在实践中寻找巧妙的“招儿”,常常与教师一起反省“孩子,我拿什么吸引你”。针对新生学习拼音比较困难,他们创造了这样的风景:花架下,垂着美术老师自制的陶瓷拼音风铃;走廊里,墙壁用拼音在说话“孩子们,轻轻说,慢慢走”;教室里,很多物品都有了它们的拼音名字。孩子们在拼音乐园中玩耍、游戏、休息散步,拼音课堂没有了教室围墙的限制。此外,新生入校仪式,校长赠送金色门票,亲子游园;中午,孩子可以选择性午睡;通过21天美丽项目的行动,进行自我选择与约束……一项项创意活动,催生了师生的激情与梦想,也让学校成为“醒在树上的花朵”,迅速声名远播,成为小学教育的领跑者,全市校长关注学习的“焦点”,全市教育的一面旗帜。 一旦打破常规,境界就会顿开。邵建华坦言“管理也是一门学问”,要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今年暑假,成立刘慧等4个名校长工作室,提拔一批30岁以下的校长助理、35岁以下的副校长,返聘“德高望重”的校长郭慧,酝酿校长职级制,让新分配教师先“进城”与名师结对,待“职业成熟”后再送“下乡”。系列组合拳,吹起名师名校长培养的“集结号”,为张家港高品质教育夯实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