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3|回复: 0

中国“大数据”与“小制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主题

2579

帖子

5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66
发表于 2014-2-23 00: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晓波谈中国“大数据”与“小制造”

www.eastmoney.com2014年02月23日 00:06

  “我跑企业20多年,经常是制造企业老板驾驶汽车开到厂房里,告诉我,这是亚洲的最大厂房。这种情况,今后可能越来越少。”22日傍晚,在南京当地一场财富论坛上,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一席话,引发在座企业主共鸣。
  中国最“牛”的制造企业,在时代洪流中一刻不停地进行着筛淘。过去30多年,中国制造企业搭劳动力、原材料、土地价格、税收优势,“靠山靠水”模式走到了尽头。
  “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酒店刚建的时候,在内地找不到一个配件企业,连浴缸木塞子都要从香港进货;中国人发展汽车工业,德国人来参观了一汽、二汽,回去报告里写:上海使用的设备是希特勒时期的……”据吴晓波描述,中国制造业起步时境遇“寒碜”。
  改革开放后,中国生产的纽扣、衬衫、打火机、皮鞋、冰箱、空调、汽车,打上“madeinChina”标签,走向全球市场,赚取跨国企业产业链上的“最后一元钱”。
  “在座的,还在坚持做制造业的老板们,该为你们自己鼓掌。”在吴晓波看来,直到2008年,制造企业的好日子到头了:外有金融危机来临之患,内有劳力、管理成本上升之忧,房产等“快钱”领域仍散发着诱惑,坚持至今,殊为不易。
  时下流行的“大数据”,被吴晓波称为大浪淘沙的“定海之宝”。“从今往后看,中国新的制造企业模型,一定是专业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
  实际上,大数据已经在商业应用上有所体现:企业用春运数据汇出“迁徙地图”,电视商按观众偏好安排剧情走向,对制造企业是怎样的“为我所用”?
  吴晓波认为,未来活得下来的制造企业,未必如今日一般体量庞大,极可能是中小型的专业公司,细分市场,用数据化手段,对企业生产、营销等所有流程进行改造,最终改造与消费者的关系。
  他且预测了改造的结果:原来中国一个全球化的工厂只做一个款式,每个款式做100万件;今后每件一个款式只做1万件,但是每件赚100美元。
  “一半以上的企业主可能熬不过去,在未来三到五年里,大规模倒闭、减产现象或持续,但熬过去的企业,会变得很强大。”吴晓波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