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2|回复: 0

新常态下的风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4-11-22 18: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财办副主任:新常态下风险显露 大批僵尸企业或破产

    www.eastmoney.com2014年11月22日 16:06
        中财办副主任:新常态下风险显露 大批僵尸企业或破产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22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经济新常态具有增长减速、深度调整以及风险显露三个基本特征。在部分行业真正削减过剩产能的过程中,以往地方政府培植的不少“该死没死”的僵尸企业将难以为继,或进入破产。
      杨伟民在当日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新常态与此前官方所提的“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一脉相承。期间,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过剩产能真正回落等因素,经济增速会呈现放缓的状况。
      杨伟民称,甚至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使命基本上已经结束,“无人可转了,剩下的人都是50岁以上的”。
      于是,深度调整既是经济减速的原因,同时是经济减速的一种结果,也成为新常态下的基本特征之一。以往的宏观政策或者结构调整,在杨伟民看来,更多的是在和面时“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加法式的调整。“一步一步地对着一个最长的长线去补短版,补的就是越来越多。”
      杨伟民认为,现在必须要对存量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调整,一些是削减产能,一些则是调整结构。他将制造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视为今后的三个将面临供需结构调整的重要领域。
      例如房地产,虽然一线城市仍然供不应求,但总体而言,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其原因在于城市化和房地产不够匹配。需要通过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来解决楼市供需失衡。
      在以往“做加法”的结构调整中,风险是被掩盖住的,但在随着未来增长的减速和结构的深度调整,风险问题就会显现出来。杨伟民直言,一些地方政府不但不化解产能过剩,反而支持一些企业的改造、维持、疏解以及银行贷款的斩息等,培植了不少“该死没死、死不了”的僵尸企业。这些僵尸企业无法继续维持之后,就要进入破产,而这些用以扶持这些企业的银行贷款就变成不良贷款。因而,风险显露。
      但杨伟民指出,这样的新常态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级的阶段,不是一件坏事。只是需要挖掘新的动力和发展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