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投资:创业板确认破位 主板短期进入震荡格局 在本周三尾市跳水显露走弱迹象后,[color=#000 !important]创业板指数本周四果然出现明显下跌,指数破位形态基本得到确认。在创业板进入下跌通道后,主板市场难免会受到牵连,预计短期主板指数也将结束反弹态势,进入震荡格局中。 沪综指本周四以2247.06点报收,下跌0.21%,盘中最低下探至2239.14点,最高上探至2255.26点。此外,深成指收报8560.79点,下跌0.47%,盘中最低下探至8545.04点,最高上探至8629.20点。与此同时,[color=rgb(0, 0, 0) !important]中小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综指收报6120.32点,下跌0.46%;创业板指数收报1202.07点,下跌3.08%;上证B股指数上涨0.02%,收报258.47点;深证B股指数上涨0.62%,收报895.91点。 在个股方面,截至周四收盘,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涨多跌少。其中,[color=rgb(0, 0, 0) !important]家电(行情 专区)、[color=rgb(0, 0, 0) !important]汽车(行情 专区)、[color=rgb(0, 0, 0) !important]纺织服装(行情 专区)指数涨幅居前,具体涨幅分别为1.27%、1.25%和0.57%;与之对比,通信、传媒、电子元器件指数今日跌幅居前,具体跌幅分别为2.75%、2.42%和1.48%。 系统性冲击加之估值过高压力释放,令创业板指数的技术性反抽难以持续,今日该指数重新出现深幅调整,跌破前期调整低点,使得K线图上呈现明显的破位态势。考虑到当前资金对创业板警惕性普遍很高,预计短期该板块将面临只有[color=#000 !important]资金流出,少见[color=#000 !important]资金流入的格局,继续调整的概率非常大。 作为整体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创业板下跌趋势确立,意味着主板市场持续走强的可能性也在明显降低。鉴于沪综指2250点上方压力盘非常大,指数在此位置结束阶段反弹进入震荡整理的可能性很高。值得注意的是,股价震荡为投资者布局来年行情提供了较好的建仓机会,明年成长空间确定、估值合理的个股仍可坚定看好,对于市场正在构筑中期底部的判断没有发生变化。(中证投资)
顶点财经:IPO石破天惊 A股将万马奔腾 回顾11月行情,大盘先抑后扬,月初跌落60日均线以及半年线,探至2100点下方,随着[color=#000 !important]三中全会决定的细则出台,改革超出市场预期,多方开始反攻,大盘连续收出长阳,此后大盘一度在2200点附近震荡整理,直至月末多方再度发力,周线三连阳,月K线完美收官,11月上涨3.68%。[color=#000 !important]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改革文件的出台对市场信心起到推升作用。然后上周末突然重启IPO的消息,给周一的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逾500家股票跌幅在9%以上,创业板跌幅为8,26%,更是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记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color=#000 !important]资本市场将迎来首批50家[color=#000 !important]上市公司,如果说黑色星期一是预演,那么一旦新股上市,后期市场将何去何从?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国内外因素来看,影响资本市场的因素虽然存在,但是在改革红利的释放下,国内风景独好,利空出尽,A股上行将风雨无阻,有望迎来万马奔腾全景图。 首先,美联储货币政策左右国际市场,现任主席伯南克和候任主席耶伦均支持当前的量宽政策。但10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意外向好,制造业活动意外加速扩张,加之10月的美联储会议纪要偏乐观,预示美国美联储将开始缩减经济刺激计划,美联储在12月17日、18日议息会议上开始削减购债规模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同时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周五出炉的11月就业报告,市场人士将其视作美联储决定开始缩减长期刺激措施的关键参考因素。在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经过两个月的拉锯谈判后,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与基社盟及中左翼的社会民主党达成协议,默克尔有望开始其第三任任期。德国稳定无疑将增强整个欧元区的信心。短期之内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资本市场走势,但是欧美经济持续复苏,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股票市场将随经济发展而上涨。 其次,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内容涉及多个领域,部分内容具有开创性和划时代意义,引领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从经济先行指标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数据,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color=#000 !important]PMI为51.4%,同上月持平。这一数据高于此前51.2%的市场预期,为2012年5月以来19个月的高点,自此PMI已经连续1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显示当前经济韧性好于预期,不排除四季度[color=#000 !important]中国经济继续回升的可能。 从资本市场制度看,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并预计到2014年1月,约有50家企业能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同时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明确借壳上市条件与IPO标准等同,不允许在创业板借壳上市。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及IPO重启、优先股获准试点、严格借壳上市审核标准、推动[color=#000 !important]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相比以前更加注重对投资者的保护,从长远来看是利好措施。 再次,从机构动向来看,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今年以来已有332只新基金成立,年底前还将有36只新基金成立。而2011年,新基金成立的总数量为212只,2012年为260只。截至12月2日,今年新基金募资总额已经突破了5000亿元大关,预计全年将募资5300亿元左右。基金行业人士预计,5300亿新基金中,有四分之一左右为股票或股混型基金,按80%的股票仓位测算,将有超过1000亿元的新资金流向[color=#000 !important]A股市场。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公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截至11月29日,QFII投资审批额度累计达492.51亿美元,其中,11月新增7.38亿美元,而且国外资金借道狂扫中国概念股。 最后,从IPO暂停到12月1日,外围股市表现看,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33.44%,纳斯达克[color=rgb(0, 0, 0) !important]综合(行情 专区)指数涨幅43.11%,道琼斯工业指数涨幅28.26%,德国DAS30指数涨幅33.53%。日经225指数涨幅77.38%。香港恒生指数涨幅13.13%,上证指数涨幅仅为9.37%。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在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的作用下,伴随着IPO重启、注册制改革、证券法规的健全,中国股市将有望迎来新气象。IPO开闸不仅仅恢复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更重要的是提振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唤醒了投资者对新股的热情,后期还有优先股、期权交易,更将丰富了资本市场。随着新股的上市,各路资金的流入,股市将要火起来,如果说[color=#000 !important]2013年是结构性牛市,创业板一马当先,而2014年将是全面牛市,迎来的将是万马奔腾。(顶点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