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周滨赚钱” 刘汉回复,“周滨的事情,只要不过分,都可以答应他。” 刘汉和商人周滨之间的相识,是经由时任阿坝州委一位领导牵线,该领导后调往成都任职。 2001年“9·11”事件后的数日,看好中国市场的周滨携妻黄婉自美国回到北京,赶上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年。他经商的福地之一,即是其父任职的四川。 周滨对四川并不陌生。1989年至1992年,他曾在当时位于南充的西南石油大学科技英语专业就学。大专毕业后,他曾在其父任高管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短暂工作,之后前往美国就读得克萨斯大学。 除了爱踢足球,在校期间的周滨并未给校友留下太深的印象。他的一位校友向《财经》记者回忆,周滨所在班级中来自北京的同学较多,彼此关系很好。日后回国经商时,这种同窗之谊亦成为项目合作与股份代持的信任基础,其中包括米晓东和朱莉萍。 回国发展的周滨来到四川后,对水电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与四川商人吴兵合作成立的四川天丰水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天丰)中,周滨的岳母詹敏利与同窗朱莉萍帮他代持了股份。吴兵后来在央企环饲中虎口夺食,拿下大渡河龙头石水电站的开发权,周滨厕身其间的四川天丰亦是项目公司股东之一。 与周滨结为商业伙伴的吴兵,表现异常强势。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人士曾于2011年告诉《财经》记者,该公司大岗山电站就面临与龙头石电站的水头(任意断面处单位重量水的利用效果,影响发电量)矛盾,后者多占了3米,但因装机容量过小却无法达到最佳发电效果,而国电只能望水兴叹。 此外,吴兵在大渡河支流亦有小型电站,建成后再转卖国企(参见《财经》2013年第27期“中旭系日落”)。 刘汉与周滨的水电业务合作,大致遵循了上述逻辑。二人的第一笔合作,是一个旅游项目。 据接近案情的信源,上述阿坝州委领导约刘汉和孙晓东见面,并在成都向他们介绍认识了商人周滨。 双方寒暄后,周滨告知刘汉,其在阿坝州有个旅游项目要转让。刘汉当即让孙晓东安排合作。 事后,周滨和助手徐某找到孙晓东,带来九顶山旅游项目资料,说自己投入了1000多万元,想要1200万元转让。孙晓东跟刘汉汇报,刘汉回复,“周滨的事情,只要不过分,都可以答应他。”孙晓东没有还价,以1200万元买下。 这笔交易曾遭到公司财务总监的质疑,其认为九顶山很偏僻,这一旅游项目估计只值五六百万元,担心有人打着领导的关系牌骗人。孙晓东则将刘汉原话转告,“周滨的事情,只要不过分,就答应他。” 刘汉和周滨就此结缘。2005年,刘汉计划在阿坝州毛儿盖河流域开发一库三级3个水电站(剑科、晴朗、西里水电站),欲组建四川兴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兴鼎电力)。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2月,刘汉控制的汉龙实业、汉龙高新分别持股30%,四川怡和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0%,北京旭晨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0%。 北京公司的20%股权,其实是因为项目推进遇阻,刘汉请周滨出面代为持有。后来,该项目得到了县、州和省三级发改委的同意,而且申请到了6亿元的银行贷款。 周滨持有的兴鼎电力20%股权,系以400万元现金入股。2009年7月,刘汉方面让深圳市汉利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2000万元将这20%股权购回。 “这个事情就是刘汉帮助周滨赚钱。”一位参与交易的人士认为。另一知情人士则称,此次交易刘汉并未真实支付对价。 脱身证监约谈 刘汉脱身的方式简单而直接,据接近案情的信源,他向时任中国证监会四川监管局某处长疏通,此事不了了之 经营多年的政商网络,不仅使刘汉在水电项目上收获颇丰,也帮助他在金融监管之下进退自如。 上市公司西藏珠峰(600338.SH)虽然注册地在西藏,实际的生产经营地却在成都,公司原董事长何冰为绵阳人,与刘汉交好。 何冰曾是德阳经纬编厂职工,早年被外派到西藏工作。1994年,他创立西藏珠峰摩托车工业公司,在成都市武侯区建立工厂,主要从事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实则由进口摩托车散件组装或直接将原车更换商标。 据何冰日后涉案的司法材料显示,1998年11月至2001年4月,何冰与赖昌星等人一起,从厦门口岸走私进口摩托车等货物,走私摩托车整车、发动机、全套和成套散件、机油,合计偷税总额达8.2405亿元。 1998年11月,何冰将西藏珠峰的摩托车相关业务剥离,组建上市公司珠峰股份,进入资本市场。曾在期货和证券市场呼风唤雨的刘汉,与何冰相识不晚于2000年,二人彼此投缘,迅速结盟炒作金路集团(000510.SZ)的股票。 刘汉与何冰的合作手法是,为避免引起注意,先由西藏珠峰代汉龙集团出面入主金路集团,再将汉龙集团旗下实业资产陆续注入上市公司,不断释放利好消息刺激股价攀升,让被套的庄家趁机出货。 位于德阳的金路集团号称川股第一股,后因经营不善,导致第一大股东四川三通被德阳国资企业联手逼宫出局。经刘汉斡旋,2001年3月,西藏珠峰以9000多万元的代价接手四川三通所持的金路集团14.64%股权,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取代后者成为金路集团第一大股东。 西藏珠峰在进入后,开始了一系列资产注入:由西藏珠峰代汉龙实业出面购得丰谷酒业股权,再将丰谷酒业注入上市公司;与德阳市国资公司合资成立四川德阳天然气有限公司;拟收购刘汉控制的绵阳小岛建设开发有限公司98.26%股权?? 与此对应,股价也在变化。2001年3月,西藏珠峰进入时,金路集团股价在7元-8元间,当年8月,在丰谷酒业被正式注入期间,股价最高突破10元。此后,一直维持在9元-10元间。 2001年,刘汉组织大量资金建仓。但2002年1月底股价跌回8元以下,这年都徘徊于5元-6元间。即便继注入丰谷酒业之后陆续释放利好消息,也未能再有效拉升股价。 本来,金路集团找到了正寻求借壳上市的剑南春集团。2002年9月19日,金路集团公告称,西藏珠峰拟将所持上市公司14.64%股权转让给剑南春。此前剑南春已获得上市公司5.21%股权,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与茅台、五粮液并称“茅五剑”的剑南春将优质资产注入,本应成为重大利好。但精心布局偏偏在关键时刻被意外打断--两天后的9月21日,何冰因涉及走私案被抓,西藏珠峰三名高管失联,这导致金路集团本已惨淡的股价继续下跌。受此影响,剑南春借壳上市梦成空。 何冰被抓,直接打乱的还有结盟炒作的计划,使得汉龙方面不得不在前台现身。 2003年1月4日,金路集团发布公告:经四川省高级法院审理并调解,西藏珠峰原所持的14.64%股份已转给汉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抵偿所欠1亿元借款--这笔钱被认为是刘汉借给何冰用于收购金路集团股权。汉龙实业由此取代西藏珠峰成为第一大股东。即便身为大股东,直至2008年6月刘汉才担任董事长,可见其行事风格。 2002年到2006年间,刘汉曾被指涉嫌操纵金路集团股价。此外,还让金路集团与一家汉龙旗下企业、四川原钢有限公司、广汉润丰商贸有限公司等公司订立合同,以交付交易款、往来款为名,从上市公司中套取、挪用资金。股价的异动当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刘汉因此被约谈。 刘汉脱身的方式简单而直接,据接近案情的信源,他向时任中国证监会四川监管局某处长疏通,此事不了了之。2010年这位处长辞职后,刘汉安排他到宏达股份(600331.SH)担任副总。 鲸吞亚洲最大铅锌矿 2000年左右,刘汉通过何冰结识了时任云南省委一位负责人,之后成为其座上宾 2014年2月27日,宏达股份(600331.SH)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不涉及“刘汉等公诉案”,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不过,由于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的举报,以兰坪铅锌矿为主要争夺对象,一起涉及宏达股份、刘汉和时任云南省委领导的纠纷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背后一定涉及到官商勾结谋取利益。”92岁高龄的杨维骏对《财经》记者表示。 2003年1月24日,宏达股份以1.53亿元获得51%的股权,入主潜在经济价值过千亿元的兰坪铅锌矿,掌控了这个亚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的超级矿区。时任云南冶金集团(下称云冶集团)董事长陈智曾为此专门上书云南省政府,反对宏达股份控股,未改变结果。 早在1965年,云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即发现兰坪铅锌矿,并于1983年提交了《云南省兰坪县金顶铅锌矿详细勘探地质报告》。报告提到,兰坪矿铅锌共计1553万吨,储量远超此前国内前两大铅锌矿--凡口矿(376万吨)和会泽矿(250万吨),是中国迄今探明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床,找矿地质队因此还获得全国表彰。 这个埋藏较浅、易露天开采的超级大矿,早期的开发之路却并不顺利。 起初,它是利用国家投资进行开发。1979年,当时的冶金部与比利时一家公司签订开发协议,但受交通运输和供电条件限制,方案被搁置;1985年,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与云南省政府的合作则因为没有得到国家计委(现发改委)的批准而流产;1998年,云南省决定自主开发兰坪铅锌矿。由云南省冶金集团作为云南省政府出资代表,成立云南兰坪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兰坪有色)。 其中云南冶金集团占股51%、怒江州政府、兰坪县政府、有色金属总公司昆明公司分别占股20.7%、25.3%和3%。 在兰坪有色负责对兰坪铅锌矿进行开发之后,虽小有进展,但因种种原因也未能实现大规模开发。即使开发不顺,“亚洲第一铅锌矿”的名声早已传播开来,其潜在经济价值更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在宏达股份2003年正式入主兰坪铅锌矿之前,刘汉堂兄、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沧龙对这个超级矿区神往已久,而刘汉控制的平原实业亦是宏达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依靠借来的500元创办一家磷肥厂并以此起家的什邡人刘沧龙,在创业早期曾深尝资源匮乏的苦果。1994年,刘沧龙开始了对资源的追逐。他只身赴云南,试图收购兰坪铅锌矿。但在当时,宏达不过是一家致力于磷化工产品加工的小企业,资产不过数千万元,根本无力完成这样的收购。历经半年后,刘沧龙铩羽而归,但并未放弃。 2003年,刘沧龙终于如愿以偿。2003年1月24日,宏达股份宣布以1.53亿元入股兰坪有色,持有其51%的股份,母公司宏达集团持有9%的股份,宏达系共计持有60%的股份。原控股股东云冶集团成为第二大股东,仅持有20.4%的股份。注资完成后,兰坪有色更名为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下称金鼎锌业),负责对兰坪铅锌矿的开发。 宏达股份何以区区1.5亿元鲸吞“亚洲第一铅锌矿”?对此,包括云冶集团在内的当地矿产商均难以接受。 云冶集团原董事长陈智对《财经》记者称,他曾就此事向时任云南省领导写报告,请求由云冶集团控股,理由是,兰坪铅锌矿多年来一直由云冶集团开发,其子公司弛宏锌锗(600495.SH)主业即为铅锌冶炼,不缺技术;资金则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解决。但报告未获同意。 兰坪当地一位矿产商则表示,以1.53亿元拿下51%的股权,“这个价格超低”。该人士称,当地做矿的都知道刘氏和省里关系好,“当时矿产的管理还不严格,(拿矿)只要省里一句话”。 据接近案情的信源,时任云南某政要也在刘汉的朋友圈中。2000年左右,刘汉通过何冰结识了时任云南省委一位负责人,之后成为其座上宾。去云南省委大院拜年时,刘汉还送过翡翠手镯、钻石、名表等礼品。有时候送完礼就开始打麻将,刘每次会带10万元左右,输完钱才走。 兰坪铅锌矿给宏达带来巨额收益。2004年3月23日,兰坪铅锌矿一期10万吨项目开工,2005年6月29日建成投产。宏达股份2005年报显示,兰坪铅锌矿完成净利润2.32亿元,占宏达股份净利润比重的64.2%;2006年,净利润12.77亿元,占宏达股份净利润比重102.15%;2007年净利润12.43亿元,占宏达股份净利润的比重高达114.58%。 2008年之后,由于铅锌行业竞争加剧,兰坪铅锌矿的净利润开始走低,但此后数年仍一直是宏达股份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