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观测:中国一季度GDP增速料降至五年低点 公布内容:中国一季度GDP,3月CPI、PPI和工业增加值等数据 公布时间:4月11日公布CPI和PPI,4月16日公布GDP等数据 调查结果 同比,%) 预估中值预估区间前值上年同期预测数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7.37.2~7.77.77.725 3月数据: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52.1~2.62.02.12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2.2-2.5~-1.8-2.0-1.920) 工业增加值9.08.3~9.58.68.9 19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318.117.3~19.017.920.919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11.7~12.711.812.619 注:GDP前值为2013年四季度数据,3月详细数据前值为1-2月数据。 路透综合20余家机构预测中值结果显示,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仅有7.3%,低于年初政府设定的7.5%全年增长目标,并可能创下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基本已成定局,而国务院常务会议本周释放的稳增长信号明显,助燃市场的政策放松预期。 而受翘尾等因素影响,3月CPI同比增速预计回升至2.5%。通胀整体来看依然温和可控,为政策调整提供空间。 同时,随着春节效应减退,经济活动虽然逐渐升温并开始好转,但基本面压力重重,恐怕回升亦有限。分析师预计,3月工业同比增速小幅上升至9%,零售销售增速保持稳健料为12.1%;而受房地产投资偏弱拖累,1-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微幅升至18.1%。 “3月下旬后主要工业品量价随着经济活动的旺季到来而开始好转,虽然回升有限,但可判断经济在短期中惯性失速下滑的风险较小,”华创证券分析师牛播坤称,中长期看2014年经济增速继续探底的过程尚未结束,内部投资消费的结构失衡恶化,结构性减速还将持续,但预计节奏相对平缓。 她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速约为7.3%,并认为即便如此,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也较小。 “政策的预调微调将体现在积极引导市场预期和在既有政策框架内加快存量项目的审批、开工和施工节奏,”她说。 本周稍早出炉的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PMI虽然略有反弹,但回升幅度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再加上汇丰制造业PMI终值跌至八个月低点,都意味着中国经济面临更加沉重的下行压力。 根据商务部和农业部发布的短频数据,3月猪肉和蔬菜价格环比大幅下滑。中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预计3月食品价格环比下滑1%,非食品类价格环比持平,整体CPI环比下滑0.3%;但鉴于3月翘尾因素较2月大幅提升,预期3月CPI同比在2.5%左右。 “从已经公布的PMI等指标看,经济整体呈现低位运行的格局。企业投资意愿依然较弱,地产投资继续回落,而两会后政府投资小幅回暖,预计整体投资增长呈现低位徘徊的态势,”该券商在报告中称,由于基数原因,1-3月投资同比增速预计小幅回升到18.1%左右。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中西部铁路建设,并多渠道创新资金来源,表明政策调整窗口正试探性打开,“稳增长”意图明显。基建和投资成为“急先锋”,一定程度上应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以下为各机构预测详情: 一季度3月 GDPCPIPPI工业投资零售销售 澳新银行7.22.5-2.39.018.212.0 交通银行7.32.5-2.29.018.512.2 巴克莱7.3~~~~~ BBVA7.42.3-2.48.818.411.7 美银美林7.22.5-2.08.818.012.1 CA-CIB7.4~~~~~ 凯投宏观7.52.5-2.58.317.711.8 国开证券7.32.4-2.08.817.912.1 中金公司7.32.4-2.58.417.612.0 花旗7.32.4-2.39.518.212.7 中信证券7.42.5-1.99.418.112.2 大和资本市场7.4~~~~~ 光大证券7.32.3-2.49.018.011.8 国信证券7.32.4-1.88.919.012.1 海通证券7.32.5-2.08.817.311.9 华创证券7.32.5-2.18.918.112.0 华宝信托7.22.5-2.49.018.012.1 兴业银行7.22.5-2.39.018.512.2 ING金融市场~2.1-1.9~~~ 瑞穗证券7.22.5-2.29.018.112.4 野村7.3~~~~~ 苏格兰皇家银7.5~~~~~ 上海证券7.72.3-2.08.819.011.9 申银万国7.42.5-1.99.117.712.3 法国兴业7.2~~~~~ 瑞银7.42.6-2.19.218.012.3 注:~表示数据不可得。投资为1-3月同比增速。(路透 乔艳红) 数据观测:中国3月新增贷款料反弹至万亿 *公布内容:3月M2及新增人民币贷款等数据 *公布时间:无固定时间,最晚4月15日 调查结果: 3月指标中值区间上月上年同期参与预测机构数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13.012.0-13.513.315.720 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10,0006,700-12,0006,44510,60022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13.913.8-14.214.214.99 外汇储备(万亿美元)3.9223.900-3.950*3.823.444 *为2013年12月末数据 数据要点: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或通过信贷指导的方式进行微调式的放松,而风险偏好的降低可能导致非信贷类的融资,尤其是同业规模的大幅减少,融资结构更倾向于表内信贷。路透调查分析师预测中值显示,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预计达1万亿元,明显高于上月,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则料将回落。 由于人民币近来一直弱势震荡,外汇占款可能较2月有所减少。而在商业银行法存贷比考核的刚性约束下,目前存贷矛盾已明显暴露,突击存款已难以支持贷款规模的结构性放缓。 接受路透调查的20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3月末M2同比增速料为13.0%,较上月的13.3%略有下降;新增人民币贷款在10,000亿元,则明显高于上月的6,445亿元。 “当前宏观经济走弱,抑杠杆又未放弃,抑制表外融资,维持适度信贷是较合理的选择。虽有理财产品回表,但外汇占款缩量,以及商行负债端一般存款向同业存款的转移,都可能造成M2增速的放缓。”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钟正生说。 中金公司最新报告认为,在经济弱势下,货币政策面临放松的压力,但是政策放松力度仍将视经济增长下滑幅度而定。基准情形下,一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小幅低于7.5%的政府目标,则政策放松仅限于微调,货币政策的微调将以放松信贷窗口指导为主。 而风险情形下,一季度GDP增速可能下到7.0%左右,同时M2增速明显下滑,则央行可能于二季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可能降低存款的基准利率。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央行可能提高存款利率浮动的上限。 中国经济放缓趋势已定,令政策放松预期升温。而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中西部铁路建设,并多渠道创新资金来源,表明政策调整窗口正试探性打开,“稳增长”意图明显。 钟正生认为,即便经济增速跌破7.3%,触动了政府敏感的神经,政府也只会比照“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在财政政策上定向发力,而在货币政策上中性维稳。期待成规模的财政刺激和无节制的货币放松,多少低估了本届政府推进改革转型的决心和智慧。预计公开市场维稳仍将是货币政策的着力点,但货币增速放缓将为央行赢得节奏调整的空间。 面对本周银行间充裕的流动性,中国央行利用“长枪短炮”搭配的回笼工具组合,坚持了近期调控资金面在适当水平,避免过于泛滥的操作态度,致当周公开市场虽有千亿人民币到期,但仍未扭转春节后持续净回笼的趋势,且量级较上周仅缩窄约三成半。 不过微观操作上,自上周四起,抽离资金主力手段采用期限更短的14天正回购品种,分析人士表示,这或体现财税缴款对流动性冲击央行已有考虑,平滑部分在中下旬到期,可助力和缓资金压力。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此前召开的今年第一季度例会称,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 “对于利率,区间稳增长下‘精准刺激’重启,预计将增加资金需求,同时流动性格局将实现从‘被动回笼’到‘主动释放’的逆转,供需力量对比的变化将令市场流动性前期的宽松转向紧平衡,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将逐步上升(Shibor7天将向4%靠近)。”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对于汇率,鲁政委认为不会形成持续贬值通道,而是会进入1-2个季度的区间震荡期。 2014年第四期汤森路透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展望调查显示,受访金融机构对4月中国存款基准利率及准备金率继续维持不变预期,而二季度降准预期则有所上升。 以下为本次路透调查结果: 机构名称外汇储备M2(同比%)新增贷款人民币贷款余 (万亿美元)(亿元人民币额(同比%) 澳新银行~12.59,000~ 交通银行~12.910,00013.8 巴克莱~~11,000~ BBVA3.90012.910,660 13.9 美银美林~13.010,000 13.8 凯投宏观3.92013.212,000~ 国开证券~12.79,10014.0 中金公司~12.111,000~ 花旗3.92413.510,090~ 中信证券~13.19,500~ 大和资本市场~~12,000~ 光大证券~12.510,000~ 国信证券~13.09,800~ 海通证券~12.010,000~ 华创证券~12.99,500~ 华宝信托3.95013.19,50013.8 兴业银行~13.012,00014.1 ING金融市场~13.26,700~ 瑞穗证券~13.111,000~ 上海证券~13.37,20014.2 申银万国~12.810,15013.9 瑞银~12.910,00013.8 注:~表示数据不可得。 (.路.透.谢.衡) 市场聚焦:中国稳增长新招隐含政府债务再扩张风险 为应对经济不断放缓,中国政府本周启动包括铁路和住房建设的新一轮稳增长计划,这顺应市场投资者预期,似乎在情理之中,但上述长期投资可能意味着中央政府性债务的又一轮扩张,其中风险如何管控须妥善安排。 尽管中国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通过改革释放市场活力来助推经济,但本轮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和铁路建设的“稳增长”计划,最终并没有脱离投资驱动经济的传统框架。 而且本轮计划最终完成期限长、耗资大且涉及债务多由政府支持,这可能意味着中国中央政府性债务规模新一轮扩张的开始。去年6月末,中国中央政府性债务为12.38万亿元人民币;全国政府性债务为30.27万亿元。 本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重点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建设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上限提高和截止期限延长至2016年底。 需要指出的是,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和设立铁路发展基金,虽不是政府债务,但政府对此隐含救助责任,它可能和政府债务风险叠加,也可能和其他政府隐含救助责任的机构债务产生风险叠加效应,使得政府总体债务风险增大。 作为全球住房金融体系典范的美国,帮助美国家庭实现拥有住房的梦想,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也积聚庞大的债务规模,在美国次贷问题爆发之时发生危机,最终由美国政府接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尤其是中国经济正面临下行风险,而这种下行源于中国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衡和人口结构变化,依靠启动投资来驱动经济虽然有利于稳定短期经济,但也可能加剧储蓄与投资缺口关系,带来产出边际效应下降和风险积累。 毫无疑问,本轮政策具有短期“稳增长”功能,对城镇化和西部发展也有长期效应。尤其是中国铁路网络东密西疏,西部缺乏。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势必推进“西进战略”。今年铁路预计投产新线6,600公里以上,其中近80%将投向中西部地区。 中国西部铁路网络、保障房及城镇化建设,首要的是融资问题。对此,国务院处方是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和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此举意味着中国政府依然在过去30年依靠投资驱动经济的思路,并期望低廉资金支持。 中国过去30年经济实际年均增长达到9%左右,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低融资成本,而中国央行则通过对金融机构利率管制达成的这一安排。过去十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月均值分别为2.8%和6%。 但如今,中国利率市场化推升资金成本,而金融深化也增加获取廉价资金的难度。而目前Shibor作为相对有效资金成本在5.6%附近;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2%,温州民间综合借贷利率更高达20%。 事实上,中国资金成本提升及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最终源于中国储蓄与投资缺口已经明显收敛。而且长期大规模、高速投资已使得投资边际收益明显下降。今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已降至5.28%。 也就是说,中国启动大规模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压缩投资与储蓄的缺口,助推资金成本易升难降。本周四,国开行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消息出来后,三年期国开金融债收益率估值升至5.4%,较周三水平上升近10个基点(bp)。 中国经济依靠投资驱动的逻辑暂时无法改变,而发展带来债务扩张似乎亦无法避免,但建立相对合理的运行安排和债务风险控制机制,避免出现更多“大而不能到“机构显得较为必要。 中国铁路网络再建设、庞大保障房建设计划及未来运营都可能成就巨无霸企业。据报道,目前住宅金融专项债券由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专门机构来发行。国开行2013年总资产已突破8万亿元,为全球最大开发性金融机构。 数据显示,中国保障房今年计划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年内建成480万套。而去年前11个月新开工666万套,建成544万套,完成投资高达1.12万亿元。(路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