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3|回复: 2

【0504】 环保行业:龙头溢价时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7-5-4 08: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保行业:龙头溢价时代 首推碧水源

      环保督察常态化,打好蓝天保卫战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打好蓝天保卫战,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明确路线图和推进时间表,力求推动京津冀空气质量改善。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重点行业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居民健康防护等难题开展攻坚,实现重大突破,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减轻群众呼吸之忧,为全国和其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经验和借鉴。从政策时点来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大气治理和VOCs监测板块。

      17年为大气考核年,环保督察常态化将扩大环保监测设备和运营管理需求,以及工业企业减排需求,对脱硫脱硝、超净排放设备工程类企业。

      雄安启动区向全球招标,水治理仍是重中之重


      雄安新区30平方公里启动区的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将面向全球招标,国开行将投1300亿资金支持新区起步建设。因为雄安新区的规划就是注重高新技术产业,排斥污染产业,对环境环保影响意义深远。新区发展首要追求生态环保效益,环保相关的企业包括水环境综合治理、地下管网、

      集中供热、海绵城市、网格化监测等项目,在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上都能发挥巨大作用,也体现了政府在雄安新区环保问题上的主抓方向。那么,对现有雄安新区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河流整治就成为重中之重。因为华北地区的整体缺水态势严重,绝大部分地下水,已不能直接饮用。这其实也是制约雄安新区成为新战略布局的核心因素之一,因为白洋淀的水体的质量尚需改进,不仅白洋淀流域的污染问题亟待治理,对水处理的相关企业将带来积极的订单预期。

      龙头溢价时代,打开估值向上空间

      目前节能环保行业自身的业务盈利能力尚佳,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如水治理龙头碧水源的在手订单饱满,公司内部统计一季度订单约108亿元,业绩一直处于成长的轨道中,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将带来业绩超预期增长。

      我们坚定看好环保板块的投资价值,环境治理任重道远,PPP改变行业发展模式,外延并购、低融资成本等促进龙头优势越发明显。2017年是检验环保“成色”的一年,多个领域都要在今年递交成绩单,由此环保设备一定不愁销路。与此同时,环保抓的越紧,这对于环保龙头企业来说,今年是业绩拉开差距的大好时机,同时打开估值上行空间。我们认为当前时点的环保节能板块估值仍有明显优势,首推雄安相关环保龙头股,同时推荐环保板块低估值+有业绩支撑的龙头股,如水治理龙头碧水源、固废环卫龙头启迪桑德、烟气治理龙头清新环境、环境修复龙头高能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08: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去杠杆监管方向一致 央行难放松流动性管控

      业内人士指出,在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监管方向是一致的,一只手硬,另一只手未必就会松。为避免加杠杆死灰复燃,央行大概率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倒逼压力。同时,二季度流动性波动风险不容忽视。从“防风险”大局出发,预计央行会继续管控流动性波动,避免极端情况发生,当前货币政策放松无望,但紧亦有度。
      面对短期流动性紧张及大量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5月3日,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OMO),放量开展2000亿元逆回购交易,但未对到期MLF进行续做,实际仍实施了净回笼。当日货币市场紧张氛围有增无减,资金利率整体重返升势,叠加最近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开盘利率上行,围绕央行货币政策及流动性走向的猜测进一步增多。
      业内人士指出,在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监管方向是一致的,一只手硬,另一只手未必就会松;为避免加杠杆死灰复燃,央行大概率将保持一定流动性倒逼压力。与此同时,二季度流动性波动风险不容忽视,从“防风险”大局出发,预计央行会继续管控流动性波动,避免类似“钱荒”那样的极端情况发生,当前货币政策放松无望,但紧亦有度。
      明放实收 钱紧在继续
      继周二暂停操作后,周三(5月3日)央行重启OMO,且一来就开展了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交易量创下2月17日以来新高。据央行公告,这2000亿元逆回购包括7天期1700亿元、14天期200亿元和28天期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2.75%,均与上一期操作持平。
      数据显示,3日有6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在冲销完回笼量后,央行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1400亿元,创今年1月20日以来央行通过OMO实施的单日最大规模净投放。但当日随600亿元逆回购一道到期的,还有1笔6个月期的MLF,规模2300亿元。而根据此前类似情况可基本断定,央行当日未开展MLF操作。总的来看,3日,央行通过OMO渠道继续实施了流动性净回笼,规模为900亿元,较上一日的700亿元反而有所增多。
      自4月下半月以来,货币市场流动性本就偏紧,跨月后流动性也未见改善,在此情况下,央行继续从金融体系“抽水”,对流动性及市场情绪的影响可想而知。3日,货币市场紧张氛围有增无减,就连上一日有所回落的中短期资金利率也都重返升势。
      3日早间公布的SHIBOR全线上涨,其中,隔夜、7天和14天品种分别上涨2.76BP、4BP和3.2BP,涨幅靠前,继续传递出短期资金相对紧俏的讯息,值得注意的是,当日3个月SHIBOR上涨3.07BP,创下近三个月最大单日涨幅。
      3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存款类机构,下同)利率整体走高,其中隔夜回购利率涨近6BP至2.92%,7天回购利率(DR007)涨近19BP至3.18%;中等期限的14天、21天品种分别大涨56BP、18BP。交易员称,3日早盘资金面继续紧张,少见银行类机构融出,大部分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午后紧张依旧,直到15时许才逐步恢复正常,尾盘资金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另外,最近中长期限资金利率自高位水平进一步上行,显示市场流动性预期更趋谨慎。3日,盯7天回购定盘利率(FR007)的1年期利率互换上涨4BP至3.76%,连续四日上涨,且收盘价创今年新高。
      回购开盘价上行有玄机
      从跨月后资金面回暖预期落空到在钱紧状态下实施净回笼,市场对于央行态度及未来流动性走向不由得增添几分谨慎。同时,市场注意到最近银行间市场主要期限回购开盘价出现上行,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继续上调的前兆。
      近期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开盘价有所上行,7天期回购(DR007)自4月28日以来连续三个交易日开在2.65%,此前一个多月,DR007开盘利率一直稳定在2.45%。从3月下旬开始,DR001开盘价大多处于2.35%位置,到4月28日这天也上涨20BP至2.55%,5月2日再次上涨30bp至2.85%,5月3日重新回落至2.55%。
      华创证券分析师李俊江表示,回购开盘利率具备部分基准利率的作用,如果开盘利率持续保持在高位,OMO上调概率将加大。退一步讲,无论后续OMO利率是否上调,都将强化市场利率上调预期。
      年初以来,央行曾于1月底2月初和3月下旬两度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这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而从前次上调算起,到5月初的间隔也是一个半月左右,加上回购利率开盘价上涨,引发市场猜测也并不奇怪。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具有一定连续性,央行继续上调OMO利率的可能性无法排除。”一位股份行交易员向记者表示,“但在回购一二级利差拉开之后,继续上调OMO的理由可能才足够充分。”
      数据显示,自3月下旬以来,DR007一直高于7天央行逆回购利率,近期两者利差进一步拉大,截至5月3日收盘,DR007高于7天逆回购利率73BP,最近20日平均值也高出7天逆回购利率64BP.
      前述股份行人士表示,从以往来看,回购开盘利率确实具备一定引导作用,如果开盘价持续稳定在上调后水平,且央行维持流动性偏紧势头,回购交易利率中枢可能出现上移,与央行逆回购利率拉开后,继续上调逆回购操作利率的空间和条件也就具备了。从近期操作来看,央行倾向控量,OMO再次调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还需观察。
      放松无望 紧亦有度
      进入二季度,金融防风险监管政策密集兑现,政策效应逐步发酵,市场对银行体系去杠杆提速形成共识,对货币政策从紧的担忧则有所缓和,甚至一度出现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
      据业内人士介绍,监管层主要有两种手段推动金融去杠杆,一是管住流动性,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挤压套利空间,倒逼金融机构去杠杆,这是市场手段。第二则是运用窗口指导、监管政策、行政命令等促使金融机构去杠杆,这是行政手段。
      “稳定的融资成本和必要的利差空间是杠杆操作存在的基础,央行收紧流动性导致融资成本走高、稳定性下降且挤压了套利空间,从而动摇了杠杆策略的基础。”前述业内人士表示,自从去年底流动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后,金融机构已在降低杠杆,尤其是债券杠杆,由于货币闸门握在央行手里,因此,之前央行冲在防风险的最前面,在金融监管政策加码之后,有人认为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可能性下降,甚至可能逐步松动。
      同时,4月份银监会密集发文后,金融市场出现一定波动,市场对于监管协调的呼声也在增强。有观点指出,为避免监管政策产生叠加影响,一手硬,另一只手就可能软一些。
      但从近期流动性控量及回购开盘价异动来看,货币政策放松怕是无望了,甚至不排除央行继续小幅收紧,再让金融机构“出出汗”、“排排毒”。
      来自华创证券等机构的分析师认为,监管协调体现的是底线思维,是要避免政策用力过猛,引发系统性风险,但金融去杠杆是大方向,不同监管部门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未来监管机构或更加注意统筹监管和监管协调,但不能认为一只手硬,另一只手就会松。
      有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为避免加杠杆死灰复燃,央行仍会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倒逼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道德风险,促使金融机构增强风控意识,主动调整杠杆。
      当然也应看到,二季度是流动性波动高发期,5月份是财政缴款大月,6月又面临年中监管大考,流动性扰动因素多,金融机构超储率则通常较年初下降较多,流动性本身存在季节性收紧压力。同时,去杠杆背景下市场情绪谨慎,资金接续和预防性需求增多,容易加剧阶段性流动性供求矛盾。此时若央行进一步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将明显上升。从“防风险”大局出发,预计央行仍将维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在保持必要压力的同时,也会管控流动性波动,避免出现类似2013年中那样的极端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08: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去杠杆 谁又能安然?

      最近市场“委外赎回潮”的声音不断,这与一行三会主导的金融去杠杆有直接关系。反观已经比较成熟的美国市场,当年也经历过利率快速上行、金融去杠杆,最为人所熟知的案例就是08年。而以花旗银行、富国银行为代表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命运,他们这10年来走过的路,值得回味。

      联储加息,主导银行去杠杆。从04年中开始,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06年起美国房价开始下跌,违约率和不良率上升,银行资产受损;08年次贷危机中,银行股均遭受重挫,平均跌幅达到70%.花旗银行的股价仅一年多时间就跌去98%,之后再无表现。然而,富国银行股价表现竟然强劲,为何?简单来说,我们从杠杆率就可以看出端倪:02-07年,摩根大通的杠杆率一直在15-20倍之间,富国银行一直在16倍以下。而美国银行从02年的15倍提高到07年的20倍,花旗银行从00年的18倍猛增到25倍。
      花旗加杠杆之一:低评级房贷加杠杆。房贷火爆,伴随着一大批高回报的金融衍生品。CDO就是其中一种,06年全美共发行了近5000亿美元CDO,花旗银行就承销了其中的340亿,07年更是承销了410亿,是仅次于美林证券的第二大CDO承销商。而且大部分CDO都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等地,也就意味着他们绕开了SEC的监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美国房价下跌之后,CDO便成了烫手的山芋。
      花旗加杠杆之二:自编自导的通道业务再加杠杆。另一个大量涉足的表外工具就是SIV(结构化投资载体)。花旗将大量的MBS卖给了自己管理的SIV,随着07年美国房价下跌,资金借短放长越来越困难,后来有近1000亿美元的被套牢.
      稳健经营的经验:富国银行。1)专注社区银行,降低证券交易类比重。富国银行主要业务是社区银行,批发银行,财富管理三个部分,其中社区银行是最为核心的部门。06年时社区银行净收入占比为65.4%,十年之后的今天仍有52.3%.2)牺牲市场份额,确保放贷质量。富国银行不向低于信贷评分的客户放贷,与其他银行相比,富国银行在危机期间的贷款减值占总贷款的比例07年仅为0.11%,08年仅为0.41%,这样的坏账率十分难得。3)专注传统,远离杠杆交易。富国银行也很少进行杠杆操作、尤其不参与CDO产品交易,当危机倒逼着其他银行进行资产大幅减记时,富国银行却毫发无伤,近20年的ROA和ROE始终保持在1%和15%以上,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坚守原则,终有溢价。银行加杠杆往往是放大市场风险的导火索。弯道超车是许多中小银行的梦想。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以花旗为代表的,也曾在06-07年激进加杠杆,逐步发展到与传统银行体系等量齐观的地位。国产版本里,故事主角则换成了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和无数的通道资管计划。16年同业存单发行量中,城商农商行和股份行各占半壁江山。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农商行,同业业务竟然贡献了超过六成的利润。和曾经一些保险八成以上的新增保费收入都来自万能险如出一辙。富国银行在08年危机中逆势奋起,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谨慎的发展理念是重要保障。对比国内,去年三季度,招商银行放弃资产规模,被其他银行超越,让出坐拥多年的股份制银行规模老大的交椅,向轻资产零售业务转型,也颇有美国富国银行的影子。商业银行差异化的竞争,体现出金融家的战略前瞻性和企业家才能,市场最终都会赋予他们长期坚守原则的溢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