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况
周二沪深两市股指小幅低开,沪指全天基本在平盘线下方,维持震荡走势,但尾盘市场出现了集体跳水的现象,沪指尾盘击穿3200点后,并未收回,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再度缩量。市场热点匮乏,恐慌情绪并未有效缓解。
从板块上看,白酒、化工新材料、白色家电等板块涨幅居前;酒店餐饮、公交、采掘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技术解盘
沪指日K格局可以看出,前期已多次考验3190-3200区间支撑位,市场默认将此区间当成高位箱体震荡底部。
周三早盘沪指会考验此趋势横线,若跌破,鉴于下方下跌区间很深,暂难预估目标位,因此等市场自发企稳后再考虑参与。但从技术指标角度考察,近几个月凡是CCI指标跌破-100位置,显示超跌,则往往出现快速反弹,因此从规律出发,周三再度强势守住的概率不小。
因此周三早盘,投资者应密切观察,多头能否守住关键点位,切勿盲目乐/悲观。
短线策略
据央视网消息,外交部18日上午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至15日在北京举行。5月14日开幕式后,将举行高级别会议;5月15日,全天将举行领导人的圆桌峰会,由中国领导人主持。
目前,28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将出席论坛。
王毅表示,一带一路将打破基建瓶颈,再平衡全球经济,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均衡,本次一带一路论坛将制定约20个行动方案。
刘士余主席特别强调“金融要讲政治”,所以对于决策层亲定、级别最高的两大政策之一——“一带一路”,投资者要维持中长期高度注意。
中期来看,“一带一路”催化剂不少,仍将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题,例如近期“一带一路”网站正式上线运营、海南博鳌论坛开幕都将促使该主题继续发酵,而5月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召开,后续还有金砖国家峰会。
有分析师强调,“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推进,未来“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订单落地概率上升,将推动该领域从主题性投资升级至业绩驱动为主。
显然,与短线过度炒作的另一政策“雄安新区”相比,“一带一路”中字头整体更符合刘主席所提出的要求,且“一带一路”中字头基建类标的业绩相对稳健,分红能力同样值得考虑。此外,前期雄安新区概念涨幅过大,短期内面临分化回调风险,而即将到来的一带一路峰会有望接力,成为市场领涨龙头。
同时,就盘面来看,市场对此类标的整体追捧力度较大,短线活跃资金有“抱团取暖”的倾向。因此可以考虑短期加强对相关概念标的的注意,考虑中线滚动,直到5月底催化剂普遍落地。
2017年将会是“一带一路”业绩与政策共振的一年,综合公开市场资料,相关标的包括:晋西车轴、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工国际。
港股掘金
港股2017春季策略:借春风三千里 配绩优龙头
一、内地资金流入、投资者结构改变,导致港股A股化。
随着沪深港通的开通,内地投资者及资金不断进入香港市场并深度参与,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将发生改变;此外,对于港股中资股公司及其所在市场的信息,内地投资者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内地资金定价权将会加大;投资者结构的改变将会导致所谓的“港股A股化”。
二、港股缘何走牛?
1)沪深港通为内地资金打开港股配置大门,港股迎来持续的增量资金。目前累计南下资金为4053亿,北上为1965亿。
2)制度红利释放的同时,全球经济复苏,美国、欧元区等PMI均出现趋势性回升; 同时,中国经济企稳并保持L型,由此带动港股市场整体处于上行区间。
3)资产配置荒的背景下,寻找全球估值洼地。港股相对全球多数市场来说都相对便宜,即便已有一波上涨,目前PE仍然较低:恒生指数PE为12.3倍,恒生国企指数为8.6倍。
三、未来期望几许?
1)海外:美国经济处于复苏通道,市场已接受“美国循序渐进式加息”的节奏;美元已隐含加息预期,上行空间有限;欧元区主要经济体经济数据向好,经济景气度回升。
2)国内:国内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的经济企稳回升;我们认可当前经济企稳,景气度较高,但对2017年经济回升的力度以及持续性产生较大疑虑;“需求端疲弱”将成为当前国内经济维持高景气度的“硬伤”。
3)港股展望:居民财富积累,寻求海外资产配置,港股将作为首站受益;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持续增长,海外配置需求提高;A股第4次冲关“MSCI新兴市场指数”结果计划于6月中旬见分晓,港股跟随A股亦水涨船高;当前环境下,需关注盈利驱动的作用凸显。
四、南下资金偏好什么?
1)行业:南下资金持股市值较大的行业有金融业、消费品制造业、工业、地产建筑业等。
2)个股:南下资金持股市值集中在100-500亿之间的中小型公司和1000-5000亿之间的中大型公司,占总数比例分别为38.6%、28.9%;南下资金持股公司PE集中在10-20倍,比例为33.7%。
五、投资建议
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尚处牛市初期,持续看好港股。就二季度来看,或将以震荡为主。
板块配置建议:价值投资,配置绩优龙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判断:业绩驱动、盈利改善作为港股核心驱动因素的地位将逐渐显现; 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改革纵深推进的过程中,行业内公司将不断分化;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从交易层面来讲,在港股的“丛林”中,价值投资,配置绩优龙头相对更安全。
配置主线: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促使传统产业调整,如“建筑、石油化工”等行业龙头;受益于消费升级、叠加A股纳入MSCI事件催化的消费板块,如“家电、医药”等行业龙头;受益于内地资金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提升,特别是机构投资者青睐,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率”特征的蓝筹股。
风险提示:外围环境突发事件、南下资金不及预期。(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