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8|回复: 1

民进创新参政议政工作:诠释中国政党制度蓬勃生命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28

帖子

2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
发表于 2016-5-31 08: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进创新参政议政工作:诠释中国政党制度蓬勃生命力发布时间:2016-05-30  来源:人民网

  在近期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作了题为《加强参政议政能力》的重要讲话。严隽琪指出,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要求,是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更是保持参政党进步性和团结性的要求。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作了《开创民进参政议政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贡献力量》的报告。报告回顾了民进十一大以来的参政议政工作,就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创新参政议政工作” 诠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的蓬勃生命力
  民进十一大以来,民进全会不断深化对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内在规律的认识,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集智聚力”参政议政的工作格局。
  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要求。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以其独特的制度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政治制度构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发展航船要抵达全面小康社会的彼岸,既需要中国共产党为这艘巨轮掌好舵,也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一起划好桨。”不仅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蓬勃生命力,也表达了中共中央对参政党的殷切希望。
  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整体趋势没有变,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深,利益进一步交融,各种要素在国际间流动是时代潮流。“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必须要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保持参政党进步性和团结性的要求。“高素质的参政党”就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参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就是能承担起凝聚共识、履行职能这两大历史使命的参政党,就是保持进步性和团结性的参政党。
人才队伍是参政议政的第一资源
  民进始终把建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参政议政队伍摆在重要位置,着力锻造了专门委员会、特邀研究员、专职干部这三支善谋事、想干事、能成事的参政议政队伍。
  专门委员会已成为民进参政议政的生力军。民进各级组织就如何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进行了积极探索。如,科学调整机构设置,研究制订专门委员会调研制度和经费使用制度,由机关专职干部承担沟通协调工作等。目前,专门委员会深度参与了民进的参政议政和其它各项工作。他们不只是参政议政工作的参与者,而且是主动策划者,其积极性越来越得到充分发挥。
  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已成为民进的特殊智力支持。这支队伍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开放性,突破会内外的限制,以会外参政议政能力强、水平高的专家学者为主组成。二是高端性,不仅表现在成员的高层次,而且体现在为参政议政中战略性、方向性、关键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的高水平上。三是灵活性,工作方式以不定期、小范围研讨座谈为主,不分管理层级,不设强制性量化指标和考评制度。民进大多数省级组织都聘请了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参政议政会议和调研活动,帮助判断大局形势、把握战略方向、确定调研重点、形成政策思路。
  专职干部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随着执政党对参政党参政议政要求的日益提高,许多具体的参政议政工作任务直接需要参政议政专职干部承担。民进各级组织加大了培训力度,提升专职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目前,基本形成了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参政议政工作的基本方法,又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文字能力、组织能力的参政议政专职干部队伍。

作者:常红 赵苗苗     责任编辑:张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28

帖子

2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08: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机制”让参政议政工作有章可循
  民进十一大以来,民进全会不断探索和改进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对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好方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提升到制度层面,着重形成和完善了四个方面的机制。
  专题调研机制。民主党派中央的年度“大调研”作为政党协商的保障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之中。民进创造性地将调研拓展成预调研、大调研和后调研三个阶段。预调研聚焦问题,大调研形成思路,后调研对发现的“真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印证。安排相关的省级组织与民进中央开展同步调研,邀请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研究机构参与各个阶段的调研,借助“外脑”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案形成机制。民进中央高度重视在政协协商的舞台上履行职能,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全国政协大会,面向29个省级组织、9个专门委员会、3个参政议政合作平台以及民进骨干会员征集党派提案素材,定期召开提案推稿会,邀请民进中央领导、相关领域专家、参政议政专职干部共同参与评审,严谨的提案形成过程保证了提案的质量。
  信息汇集机制。建立了较为畅通的基层组织到省级组织再到民进中央的社情民意汇集机制,逐步建立社情民意的策划和分析机制,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与应急机制的结合点,强化社情民意与社会服务、专题调研、提案建议等的多向转化机制。
  成果反馈机制。不断扩大参政议政成果奖励范围。民进十一大以来,民进中央共表彰参政议政成果一等奖104个,二等奖116个,三等奖29个,共涉及346人次,在调动和保护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的积极性与严格保证建言献策的质量上找到了更好的契合点。
集成资源发挥参政议政更大合力
  民进积极建设参政议政平台,集成更多资源,为参政议政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融汇地方力量。全会各级组织既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谋划,积极调研,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区域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向民进中央提供参政议政素材。民进地方组织之间的联动也逐步加深,形成了华东六省一市、京津冀等较为成熟和典型的“片会”制度。地方组织在全会参政议政工作格局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呈现出百川汇海、众智聚集的良好局面。
  推进智库建设。在教育文化领域,民进中央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元合作、互利共赢。在经济和社会建设领域,与上海社科院、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使民进在经济发展研究、国家治理能力等方面有了稳固的智库。他们的高端研究成果与参政议政有机融合,丰富了我们建言献策的源泉。
  打造特色品牌。坚持守正出新,打造民进参政议政的特色品牌。举办“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发声,召开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围绕普通高中的改革与发展积极建言,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助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举办“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邀请国家部委、公益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参与,为推动生态长江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通过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海峡两岸基础教育论坛、两岸共话等平台不懈努力,扩大了民进在祖国和平统一方面的影响力。这些富有民进特色的参政议政品牌,树立了民进参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巩固了民进的社会影响力。
  完善网上平台。为提高参政议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全会参政议政资源,民进中央建立了网上参政议政平台,不断加大建设、维护和使用力度,扩大参与范围,拓展课题、成果和信息来源渠道并交流共享,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提高参政议政工作效率和水平。
  新的历史时期,民进全会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坚定政治立场,不断增强“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不断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把自身建设成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作者:常红 赵苗苗     责任编辑:张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