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5|回复: 7

【05.07-08 综合】 证监会回应中概股回归暂缓传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6-5-8 22: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末要闻回顾 这些消息决定下周股市走势(附六大机构策略)

    2016-05-08 [凤凰证券]

    证监会回应中概股回归暂缓传闻

    证监会在回应“中概股回归暂缓”传言时表示,已经注意到相关舆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近三年已经有5家红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回到A股上市,市场对此有质疑,认为这类企业回归A股有较大的特殊性,证监会也注意到境内外存在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盛行。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登陆A股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正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点评:很多人把证监会的回应当大利空了,也把周五的大跌归咎于此,殊不知这是管理层对股市的呵护,试想任由中概股回归、炒作壳资源,上市后再大捞一把,受伤的还是小股民,长期来看,这是大利好啊,韭菜们!

    央行: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稳健和中性适度
     
    中国人民银行6日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组织实施好宏观审慎评估,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

    点评:央行要保持货币的中性政策,与一季度的天量信贷相比,毫无疑问,这是货币政策要转向了,央妈不给放水了,要知道,我们股市可指望着流动性活着啊,断奶后能走多远,细思极恐。

    养老金入市困境:6000亿增量或打折

    据报道,养老金最快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全面开启委托投资,而入市时间可能比委托投资启动时点晚3至6个月。再加上只有一半的地区养老金有结余可以归集,实际入市资金可能比预想的6000亿元要少得多。

    点评:养老金入市,我们永恒的话题啊,盼着解放军来,可怎么还要打折啊?

    四月出口重回现实 进口意外大跌

    海关总署网站消息,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95万亿元,微降0.3%。其中,出口1.13万亿元,增长4.1%;进口8275亿元,下降5.7%;贸易顺差2980亿元,扩大45.8%。

    点评:进口大跌,短时间不会影响股市

    奇虎360声明:关于私有化传言与事实不符
    奇虎360公司昨天深夜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奇虎360公司关注到最近两天关于公司私有化相关事项的传言,根据了解,相关传言与事实不符。据相关媒体报道称,证监会和360会谈,要求360假如借壳A股,其大股东,员工,包括参与的机构要承诺接受6年禁售期。且360需承诺6年内不增发购买互联网资产,360初步拒绝,还在和证监会讨价还价。截止目前,该媒体报道已经删除。

    点评:当一则谣言被澄清了,怎么理解,你懂得。

    海通证券点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货币信贷增长较快;贷款利率未再下降;关注通胀预期变化;一篮子货币小幅贬值;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货币政策趋于稳健;物价是投资风向标。

    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试点启动,7个大单位、17个具体单位成为试点单位;空余房地产租赁、医疗、新闻出版、招接待等一批重点项目纳入试点范畴。
    点评:不要以为这和股市无关,看看A股那么多军工类的上市公司吧


    五月96家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近15亿

    重要股东5月减持力度现抬头迹象。仅在5月6日,海联讯等10家公司公告5月份遭重要股东减持。统计发现,截至5月6日收盘,5月来96家公司遭重要股东净减持合计14.80亿元,已超过4月份重要股东净减持金额的40%。从近日公告看,重要股东们的减持脚步可能悄然加速。

    多种常见止咳药检出硫磺涉及太极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

    日前,记者接到投诉反映,由于使用了用硫磺熏蒸过的浙贝作为原料,很多成品药中被检测出较高的硫磺含量,太极集团(600129)、通药集团、哈药集团、云南白药集团等多家知名药企或涉其中。

    点评:这些药企的大利空,还记得当年的三聚氰胺么?

    国资委对106家央企债券进行风险排查已违约84亿

    前不久,中国铁物因经营困难,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特别风险提示,并按有关方面要求暂停了168亿元债券交易,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国资委高度重视,近期组织对106家中央企业发行的各类债券进行全面摸底,对即将到期的债券逐笔进行风险排查。据统计,截至2016年3月末,共有82家中央企业发行债券余额4.05万亿,其中:中期票据占37.4%;超短期融资券占20%;企业债占14.2%;公司债占12.2%;短期融资券占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2: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公告

    【利好】
    国金证券 [600109]:母公司4月净利润环比上升37.61%。

    维尔利 [300190]:定增发行工作完成,5月9日开市起复牌。

    天地源 [600665]:拟定增募资25亿加码房地产主业。

    【利空】

    国信证券 [002736]:母公司4月净利润环比下降56.46%。

    世龙实业 [002748]:股东拟减持1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25%。

    【其他】

    深华新 [000010]:5月9日起更名为“美丽生态”,公司证券代码不变。

    *ST川化 [000155]:公司股票自2016年5月10日起暂停上市。

    格力电器 [000651]:划员工持股计划,股票继续停牌。

    顺网科技 [300113]: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5月9日起停牌。

    金卡股份 [300349]:拟收购资产,5月9日起停牌。

    凯撒旅游 [000796]:终止收购北京首航,拟募资80亿深耕出境游业务,5月9日开市起复牌。

    市场消息

    1、62家新三板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年报,被股转系统暂停股票转让。根据规定,若在6月30日前仍无法披露年报,这些新三板公司的股票存在被终止挂牌的风险。

    2、券商自营盘已连续两个季度减仓:以重仓股家数计算,去年末券商持有419股,持有家数环比减少一成,今年一季度末券商仅持有326股,环比降幅进一步扩大。

    3、华中数控2015年年报涉虚假陈述:年报称已为格力集团提供数百台桁架式机器人,但该说法遭格力集团否认。

    4、下周(5月9日-5月13日)共有32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量23.39亿股,按5月6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349.70亿元,周环比升317.4%。

    5、截至6日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报351641亿元,较上周末(4月29日)减少0.69%。

    6、周五两市单日净流出资金1243亿元,创去年股灾以来第三大单日净流出纪录,本周资金合计净流出1005亿元。高送转板块本周资金净流出73亿元,连续四周成为资金出逃重灾区。

    7、截至周五,沪深股市流通市值报351641亿元,较上周末(4月29日)减少0.69%。同期两市总市值报445977亿元,一周减少0.43%。两市股票平均价格为10.08元,一周下跌0.79%。
    8、五月96家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近15亿。重要股东5月减持力度现抬头迹象。仅在5月6日,海联讯等10家公司公告5月份遭重要股东减持。统计发现,截至5月6日收盘,5月来96家公司遭重要股东净减持合计14.80亿元,已超过4月份重要股东净减持金额的40%。从近日公告看,重要股东们的减持脚步可能悄然加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2: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构策略

    任泽平:经济温和回升 股市结构性行情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全球制造业扩张放缓,美国非农低于预期,预计美联储加息再度推迟,全球金融市场赢得时间窗口。宏观经济数据与物价温和回升,工业企业盈利有望继续改善。政策方面,习近平强调人才制度改革,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和航空业发展,国资委排查央企信用债风险,央行关注物价上升,证监会维稳股市。任泽平认为,目前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表现为对利好钝化、对利空敏感,因此市场不听故事看业绩。存量博弈与风险偏好偏低的大环境下,市场大方向是往绩优股抱团。股市结构性行情,债市休整,房市分化,美元阶段性见顶,大宗回调,超配黄金。

    兴业证券王德伦:抓好结构性机会积极防御兴业证券王德伦认为,目前股市的操作思路从景气和成长两个角度把握结构性与阶段性机会,行业景气、业绩等基本面因素上升至更重要的位置,主题投资侧重有明确催化剂的方向。依然坚持“积小胜为大胜”的原则,寻找突破口打游击战。
    行业配置推荐四个方向:
    (1)景气向上。很好的游击战方向,供需结构改善行业,如化工(脂肪醇、粘胶短纤),建材(玻纤、PCCP),造纸,光通信和专网通信。
    (2)核心资产。处于先导性行业、成长早期、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公司,多属于智能制造业或现代服务业的成长股,股票中的“京沪学区房”。
    (3)“定增倒挂”。定增已经过会但价格倒挂(且幅度不大)的标的,后续资本运作有空间。
    (4)高性价比。增长扎实、流动性高、高股息率以及低估值品种。如食品饮料、小家电、定制化家具家装等。
    主题推荐:体育(彩票、赛事赞助营销、赛事运营)、新能源和智能汽车(ADAS、三元电池、电机电控)、智慧物流(物流自动化设备、信息系统集成、物流信息整合平台)、以及教育(海外留学、学前、职业教育)。

    长江证券陈果:市场波动性开始上升 耐心等待更好的进攻机会
    在大势研判上,倾向于投资者在目前仍然需要耐心等待更好的进攻机会,目前仓位需要控制。陈果认为A股不会持续走平,仓位的把握与择时依然是决定相对收益与决定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行业配置),相信今年依然会出现关键的加仓机会。行业配置:“景气是最好的防御”,景气第一,估值第二,但估值依然重要。重点配置景气行业,但随着其估值水平偏离均值调整权重。 当前重点配置白酒,家电、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传媒、受益PPP的建筑与环保公司、休闲服务、医药生物、饲料等。细分行业关注受益于国家放开最高价格管制的血制品行业,产能出清情况较好,行业龙头具备议价能力,有持续涨价的空间的山梨酸钾行业。主题配置:受厄尔尼诺作用,今年全国汛期提前,抗汛形式严峻。台风季、梅雨季即将到来,推荐防汛抗涝主题;受益于相关政策逐步清晰,社会资本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时需求优质投资项目的PPP主题;受益债转股的资产管理公司;受益于国务院批示创新中心的上海科创主题;互联网彩票主题;国企改革主题。

    海通荀玉根:当前不宜大胆冒进,提着灯笼找业绩优异的子行业提着灯笼走路
    不宜大胆冒进,也无需诚惶诚恐,提着灯笼走路。1月底-2月底我们坚守2600-2700点是底部区域,提出3月-4月中是上半年最好的做多窗口期,类似于15年10-11月中。《什么时候卖?-20160418》中指出,这次行情核心逻辑是政策面偏暖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演变为反转的条件暂不具备,反弹已过大半,当下应考虑什么时候卖。《养精蓄锐-20160425》《重回业绩为王时代-20160502》中均指出目前是震荡市,操作上养精蓄锐,业绩为王。目前维持震荡市的判断,宏观流动性和经济增长趋于稳定,资金不会系统性流入或流出股市,股市大幅上涨或下跌的可能性都不大,抛弃千点梦,美梦和恶梦都没有,未来趋势性机会需要等待盈利的改善。目前操作上,不宜大胆冒进,也无需诚惶诚恐,提着灯笼找业绩优异的子行业和个股。

    银河证券姚玭:市场博弈情绪依然浓重 震荡磨底仍是主旋律
    银河证券姚玭认为,目前市场的博弈情绪依然浓重,股灾的惯性还在,“看长做短、比谁手快”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熊市心态暴露无遗。短期看,二季度经济复苏的成色和持续性有待观察,在“经济弱复苏与温和通胀”组合被证伪前,市场还会有反复。中期角度,A股仍处于2015年6月以来的下跌通道,短期反弹不改变中期下行趋势。2016年年度上经济将继续放缓,M2/GDP持续上升,货币政策放松对稳增长的边际效应下降,但带来的本币贬值和通胀压力增大,警惕流动性风险。同时A股当前估值水平无法提供支撑,传统周期性行业估值高于中枢位置,以TMT行业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仍高达50倍以上。经济与股市均将继续震荡磨底,A股的反弹及经济的弱复苏均会拉长磨底的时间。

    前海开源杨德龙:底部已探明 坚定信心迎接第二波反弹
    在连续冲击3000点未果的情况下,周五大盘突然跳水,将本周涨幅悉数吞没,打乱了大盘上攻节奏,也让很多投资者再次产生狐疑。消息面上并没有大利空,仅仅在盘前出现中概股借壳收紧传闻,导致借壳概念股集体大跌,从而影响市场做多积极性;而最近几个交易日外围市场孱弱,美股持续走低,亚太股市低迷,加上人民币汇率下跌,也影响了A股反弹节奏。这些利空其实都是短期因素,只会加大短期波动,并不会改变市场中期反弹趋势。
    事实上,A股历史经验表明,正是反弹一波三折才是大盘真正见底的特征,快速反弹往往只是技术性反弹。过去三轮股灾之后,大盘均出现快速反弹。2015年7月9日,第一轮股灾结束后,大盘当天从接近跌停到接近涨停,随后大盘接连出现三天接近涨停走势,可以说是气势如虹,上证指数从3373点一口气反弹到接近4100点,属于典型的技术性反弹。既然是技术性反弹,后市难免要创新低。果不其然,一个月之后的8月10日,A股发生第二轮股灾,上证指数仅仅7个交易日最低跌到2850点。有了上次的教训,大盘没有立即展开反弹,而是休整一个月之后,国庆节之后展开快速反弹,特别是创业板个股,很多短期翻倍。这次反弹依然属于技术性反弹,结局一样,元旦之后出现第三轮股灾,大盘在一周之内四次“熔断”,凄风苦雨,让多头最后一点希望破灭。很多人悲观至极,看到2000点甚至更低的声音不绝于耳。物极必反,正是在整个市场都绝望的时候,大盘探到了真正的底部—2638点!
    其实A股后面潜在利好并不少,一是养老金入市步伐明显加快,上千亿增量资金即将进场,基本封杀了大盘下跌空间;二是深港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开通在即,现在只是何时宣布的问题,而深港通开通对提升白酒等绩优蓝筹股估值有利;三是6月存在A股加入MSCI指数的可能性;四是在楼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等先后出现见顶回落迹象后,蜂涌而出的资金无疑会成为A股的援军;五是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央行将继续采取宽松货币政策。
    也就是说,周五引发投资者恐慌的所谓利空因素,实质上是中长期利好,周末这两天大家好好琢磨,就会反应过来。现在大盘上涨的逻辑没有改变,短期扰动因素只是徒增烦恼,并不改变“千点大反弹”。在政策友好、经济回暖、资金充裕的整体背景下,大盘不具备连续下跌的基础。本次反弹不同于前两次技术性反弹,而是大盘真正见底之后的稳步回升。很多人担心出现股灾4.0是完全不必要的。在多空分歧的时候,恰恰是进场时机,我们应该坚定信心,迎接第二波反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2: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消息暗藏暖风 周一或有喘息之机(附四大热点)

    2016-05-08 股票精选


    周五一根放量大阴线或许又改变了你的信仰,最近信仰貌似经常改变,这个周末有三个消息偏暖,周一没准A股有喘息之机呢。


      周五一根放量大阴线或许又改变了你的信仰,最近信仰貌似经常改变。网红分析师不再喊“继续干”,券商也没有一致看多,千点反弹论也消停了,“卖房炒股”论也渐被遗忘在角落里,周五又是大阴线,难道大盘在犹豫后多个日后决定下行?情报君发现,这个周末其实有三个消息偏暖,周一没准A股有喘息之机呢。

    暖风一、证监会释放大利好:为A股纳入MSCI铺路

      周五,是证监会例行的发布会举行日。然而,让许多投资者失望的是,证监会发布会四个问答,除了最后一个关于中概股回归的之外,其他三个问题都晦涩的一塌糊涂。

      这里,就不引用证监会的答案,光看看三个题目,许多人都要犯晕了:

      问:中国证监会相关法规是否认可“名义持有人”和“证券权益拥有人”的概念? 问:中国证监会是否认可QFII、RQFII名义持有账户下的证券权益拥有人的权益? 问:A股市场账户体系是否支持QFII、RQFII专户理财(separate account)证券权益拥有人所享有的财产权利?

      是不是完全不知道问答双方想做什么?

      分析人士张翼轸认为,这三个晦涩问答,背后是个利好——证监会在扫清MSCI指数将A股纳入的最后障碍。证监会的问答,其实不是说给诸位股民听的,而是说给MSCI听的。当然,对股民,这是个利好,即使不能阻止A股的调整,但对于MSCI纳入A股带来长期资金入场,那是大利好!

    暖风二、美国一数据低于预期大大降低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

      昨夜,美国公布了4月份的非农报告显示,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口变动16万,远不及预期的20万,前值21.5万。

      美国4月非农新增人口创2015年9月以来的最低,表明美国经济今年年初开始放缓,刘晓博分析认为,受此消息影响,外界对美元六月加息进一步悲观,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暗示美联储6月加息几率仅为11%,12月为54%。

    暖风三、央行下调人民币中间价引关注 人民币贬值压力或不大

      近期央行连续3日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引起市场的关注。5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202元,下调74点,继续刷新3月28日以来新低。这已是央行连续第三天下调人民币中间价。此前的5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再次贬值185点;5月4日,人民币中间价大幅贬值378点,创去年汇改来最大跌幅。

      曾在去年8月11日,央行实施中间价汇率机制改革,人民币中间价曾创下单日贬值逾千点的历史纪录。

      受访专家称,近日人民币贬值可能是因为美联储官员表态6月份仍存加息可能性;叠加日元等兑美元升值幅度较大,促成人民币汇率指数下跌;然而,中国经济有望小周期回暖,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大。

      哪些板块有机会:下周4热点值得关注

      长城证券分析认为,短期内市场维持箱体震荡的格局,具体到下周的话,低开的概率比较大,低开以后很可能是在一个新的震荡区间再进行震荡,市场需要酝酿下再往3000点冲击,短期震荡区间在2800到3000之间。今年行情可能类似于2012年,抓住结构性机会可能比看对趋势更重要。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虚拟现实、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同时,传统方向把握基于通胀的涨价机会。

      下周焦点

      (1)【汽车板块】第三届中国车联网以及互联汽车峰会、第七届绿色汽车峰会、2016上海国际停车设备展将于下周举行,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板块投资机会。

      (2)【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大幕拉开,下周将召开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大会,建议投资者关注。

      (3)【虚拟现实】2016年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大会将于下周召开,建议投资者关注。

      (4)【大数据】2016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推进大会将于下周召开,近期大数据相关会议与政策频出,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来源:东方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3: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传闻引血案,谁把A股当提款机?

    2016-05-08 众筹资本

    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齐俊杰(qijunjie82)、港股那点事(hkstocks)、 天天说钱 (liuxb0929)、投资快报等报道
    一则传闻引发的股市血案,谁要回国圈钱?
    5月6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五,有传闻称,证监会拟暂缓中概股企业国内上市,中概股回归国内借壳、重组、IPO可能受限制。一方面,对于国内股民来说,这应该算是利好,一定程度上警示了跨市场套利的风险;另一方面,这对那些即将私有化或者正在私有化的中概股无疑是一大不利消息,在美股市场上,正在私有化的企业股价应声下跌。

    周五晚上,证监会表示已经注意到相关舆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近三年已经有在国外上市的5家红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在A股上市,市场上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类企业回归A股有较大的特殊性,特别是对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应该高度关注,证监会注意到市场相关反应,目前证监会正针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一段传闻,一次下跌,让我们看清了A股行情的真实面目。
    周五的股市大跌意味着什么?

    深沪股市在一则证监会宣布的“利好消息”的诱导下,竟然走出了一波暴跌行情。股市3000点保卫战失败,在3000点一带反复拉锯了这么长时间,上涨一个月,一天的下跌就抹去,资本的世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由于中概股回归,瞄准的是A股的高估值,进行跨市场的套利,有的中概股回归中国股市之后,摇身就变成了高富帅,这种投机行为本身就不光彩,只是把A股当提款机,本来就该严格审查,并及时叫停。如今大面积的中概股回归潮,造成了一条非常黑色的套利产业链,让人担心A股的命运。

    对此,在周五收市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对控制中概股回归的传闻给予了回应。

    应该说,证监会及时暗示对中概股回归的控制,是一个利好消息,此举可以控制住2016年A股面临的一场“隐性大扩容”。试想一下,仅万达商业地产、奇虎360两只股票如果回归,在A股中的市值就有可能接近1万亿。大批中概股、H股回归,固然可以带来炒作题材,但最终需要巨额资金买单。炒股炒来炒去,最后还不是中国股民买单。

    中概股回归传言再起,借壳上市又要火起来了?

    然而,中概股回归,若想在中国上市,很多走的是借壳上市的路,这样可以避免繁琐的排队等候时间。

    有分析师称,一些本默默无闻的空壳公司,一旦被借壳成功,就身价倍增。还记得暴风科技吗?股价疯涨的妖股,涨的高跌得重。

    证监会到底几个意思?提到了几个关键点,比如明显价差,比如壳资源,谁都知道中概股为什么要喊着回归中国,不是因为要去报效祖国,而是因为中国的估值长期高于国外。

    比如著名的暴风科技,彻底摧毁了科技股们的脆弱信心,要说在市场份额上面,暴风顶多就是一个迅雷的份额,甚至还不如迅雷用户多。但人家就是因为命好,终于等到了A股上市,结果成就了A股第一妖,从4块多,涨到了140多块,几度停牌,现在股价还有76,市盈率达到1500多倍,市值超过200亿。再看看迅雷,股价只有6美元,市值只有4.3亿美元,也就28亿人民币,同样级别的公司,内外差了7.5倍。就这样,一个三流的公司,一回国上市就包装成了一流公司的市值,所以那些中国顶尖的科技公司,都觉得在美国上市亏了。实在坐不住了,准备回国圈钱。

    想回归上市,都是有钱的主,都想回国圈钱,想把A股当提款机,但还等不起IPO,那怎么办呢,只有炒壳资源,壳的价格从去年底的几亿飙升到了现在的几十亿,也涨了10倍。在中国上市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可谓一壳难求。

    1.对于壳方来说,都知道自己手上的是宝贝东西,一天一个价,一天一个想法,各种奇葩条款,各种奇葩要求层出不穷。而且壳的干净程度也是一个问题。

    2.对于资产方来说,首先你净利润没个几个亿都不好意思出去借壳,光壳的价值都撑不起,谁卖给你?其次借壳现在是个绝对的卖方市场,壳方对资产还挑三拣四,传统产业的不要,过去营收下降的不要,概念少的不要,什么在风口上最火,就要什么样的资产方。

    3.对于中介来说,因为这个市场太火,有些中间顾问费一单都可以分到3个亿,所以乱七八糟的人,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都进入了这个市场,中间还不乏各种倒卖信息的,最后就成了一个乱哄哄的菜市场,给壳主和资产方都造成了影响。

    4.壳背后的超高杠杆,据说很多壳背后运作的资金都放了5-10倍的杠杆。

    随着股市壳价的一路飙升,重组的方案也越来越五花八门,体量也越来越大,据统计:

    2016年前四个月,已有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交易价值突破百亿的重组方案,是去年同期的四倍以上,交易总价值高达近2400亿元。

    2015年同期,百亿重组的上市公司仅4家,交易总价值为517亿元;
    2014年同期,百亿重组的上市公司仅2家,绿地控股和方正证券;
    2013年同期,百亿重组方案数量为零!

    但是对于壳资源概念股来说,这是一个大利空。它们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然后,脆弱的市场一泻千里。

    从股民的角度看来,证监会这个表态是完全正确的,作为A股的看门人,是不能允许这些中概股放肆任性地回国圈钱,否则必然导致A股供需失衡,几千亿的融资规模,A股现在吃不下,最后迎来的只能是股市暴跌。而赚钱的还是那些玩资本的红筹公司,和借壳上市的中介机构。巨亏的肯定还是股民。

    那么后市该如何操作?2900点如果有失,股民都会有恐慌的心理,将引发更大的抛盘,所以国家队会在这一线强力护盘。

    证监会出招控制,中概股回归生变!利好当利空?

    针对有传言证监会将暂缓中概股在国内上市,证监会本是好心,却被误解为了利空。

    想想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吧:第一,多家权威媒体通过大量数据证实,“国家队”一直在高抛低吸(你追高,就是替国家队接盘);第二,证监会警示债市风险;第三,人民币中间价连续对美元贬值,而且幅度不小;第四,期货市场在严厉调控下出现连续下跌,迅速降温;第五,过去一段时间创业板、中小板市场集中出现了大股东减持的现象。

    虽然说债市、期市降温,可能促进资金回流股市,但短期会给股市带来心理压力和暗示。或许周五证监会的表态只是意外促使股市下跌的一个因素而已,而股市下跌的征兆早就有了。
    那么业内怎么看呢?

    业内专家认为,沪指大跌,缘起证监会要限制或提高中概股回归借壳门槛,并理解为要打击炒壳,投机盘立即鸟兽散,引发羊群夺路而逃。从中概股回归目前情势看,有百害无一利。本来圈老美的钱,税收,就业等实体经济都在国内,这大大好过回来国内圈钱。中概股H股如果全部回归,可能需要2到3万亿市值承接,风雨飘摇下,固本为大。管理层警觉问题之大,出手管控,本是利好,却被误解为大利空。

    另有观点认为,A股市场历来“炒壳”风气较重,如果“一刀切”限制借壳乃至并购重组,可能会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属于负面作用较大的“休克疗法”,且对长远的市场发展作用有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3: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壳概念股迎利空 中概股回归或生变!(附中概股“海归”全名单)
    2016-05-08 01:57:28 来源:
    评论(34)收藏(6)



      本周五(5月6日),原本寂静的A股市场,被丢入一颗“烟雾弹”,引得股民四处逃窜,股价纷纷跳水。

      当日上午,一则中概股回归国内借壳、重组IPO可能受限的消息开始传播,壳资源概念股最先“中枪”倒下,其他题材股也纷纷躺枪,从而引发股指的一波波杀跌。盘后数据显示,当日有上千亿资金出逃,出逃规模堪比去年股灾。当日跌幅榜靠前的股票大部分都是壳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3: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中概股回归暂缓消息影响,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股价也纷纷跌落,其中不乏像360、欢聚时代、当当、陌陌、人人、聚美优品等正在私有化的公司。陌陌盘中一度暴跌超过15%以上,最终以跌6.36%收盘。此外,欢聚时代跌5.65%,中国信息技术跌6.67%,当当网跌6.96%。

      “壳概念股”当头一棒

      昨日(5月6日)收盘后,证监会回应了中概股回归暂缓传闻。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已经注意到相关舆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近三年已经有在国外上市的5家红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在A股上市,市场上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类企业回归A股有较大的特殊性,特别是对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应该高度关注,证监会注意到市场相关反应,目前证监会正针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目前市场“炒壳”的风气较重,导致垃圾股股价飞涨,而优质蓝筹股却少有资金关注。有分析认为,控制中概股回归A股,可以化解扩容压力,同时打压一下“炒壳”、炒“垃圾股”的现象,净化投资市场空气,本意是呵护市场的举措。

      有私募基金经理直言:中概股回归目前情势看百害无一利。本来圈老美的钱,税收,就业等实体经济都在国内,总大大好过回来圈老中的钱,其他又不变。中概股H股全部回来,得2到3万亿市值承接,风雨飘摇下,固本为大,此时一小撮利益方却大肆回归来发国难财,管理层警觉问题之大,出手管控,本是利好,却被误解为大利空。

      另有观点认为,A股市场历来“炒壳”风气较重,如果“一刀切”限制借壳乃至并购重组,可能会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属于负面作用较大的“休克疗法”,且对长远的市场发展作用有限。据财新报道,多位投行人士表示,监管层不会“一刀砍齐”,“不鼓励借壳并不意味着不能借壳,可能会针对中概股出一些具体的规定,比如回归后必须满一个完整会计年度才允许借壳,或者是分行业区别对待,不鼓励非实体经济的企业回归。”另有券商研究人士称,对于私有化价格溢价率较高,和最近几年没有盈利记录的中概股来说,其私有化进程可能会终止,或者会下调私有化价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3: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超30家中概股宣布私有化

      自去年以来,中概股私有化就成为了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也让A股的“壳资源”享受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甜蜜时光。

      江南春的分众传媒002027),是首个从美股退市、通过借壳七喜控股再登陆A股的上市公司,而江南春本人的财富也经由A股市场的重估获得了333.7%的增长。

      史玉柱的巨人网络,在回归A股之前,市值不到200亿人民币;通过借壳世纪游轮002558),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人民币。

      这种财富效应,引得包括周鸿祎旗下的奇虎360、陈欧的聚美优品、唐岩的陌陌、 张朝阳的搜狐、徐航旗下的迈瑞医疗等公司纷纷启动了回A征程。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开始,截至目前,超过30家中国公司宣布私有化,这一数据超过了过去4年的总和。以下为启动私有化的中概股详细名单:

      中概股“回家”将受阻?

      利用境内外市场之间的价差,通过改变上市地点的方式来提升市值,是大多数中概股不惜成本退出海外市场,回归A股的重要动力。

      而借壳则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方式。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借壳,中概股排队时间至少需要2-3年,而重组借壳审批只需要2-3月即可,借壳+再融资同步完成,只要现行重大资产重组政策和审批时间不改变,理性的选择还是借壳。也就是说,为了更快实现A股上市,壳资源的争夺就变得异常激烈。

      于是乎,“壳资源”成为了A股的香馍馍,一些默默无闻的空壳公司,一旦被借壳成功,就如同凤姐变成林志玲,身价瞬间就能暴涨。

      今年以来,注册制推迟、战略新兴板搁浅,已经让中概股回归A股之路受阻。多位投行人士表示,如果暂缓中概股“回家”,则意味着中概股回归已无捷径可走,只剩备选方案可用。

      “如果借壳、重组、IPO都限制的话,就只能挂牌新三板和去港股,或者暂时不上市。”一位券商的投行人士说。

      针对昨日A股相关壳标的概念股的表现,前述券商投行人士称,“A股壳资源中期看不会受到显著影响,壳价值存在的核心原因是A股还不够市场化,上市退市都不容易。但是对具体壳的影响,恐怕要等到更细的规则指引出来才能判断。”

      壳概念股炒作或慢慢降温

      国内A股市场对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中,中概股也是当下各种重量级资产并购重组的缩影。有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就有13家公司披露百亿级别的重组方案,交易总价值高达近2400亿元。

      有分析认为,中概股为代表的这波大回归,尤其数百亿市值的回归,有着金融改革风起云涌的时代烙印,也是下半年重组的重要线索。但是,在壳资源疯狂炒作、中概股资产数百亿重估的背后,对应的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无法达到预期业绩,这对A股可能又是一个重创,而这个结果要在2年或3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对监管层而言,对中概股回归重新研究分析,算是长远考虑。不过,对正在回归的中概股、以及各种A股壳概念而言,高温可能要降一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