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众希望“两会”关注的教育改革议题排名:教育体制改革最受关注  表1:2016年公众希望两会关注的教育改革议题排名前20 本次调查选项设置为可多选、可自填主题。在基础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高等教育,教师制度,农村教育,教育专题,教育政策、法规、体制改革,其它八类教育改革议题中,关注度超过50%的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教育体制改革(75.4%),教师待遇(57.6%),高考制度改革(56.8%),义务教育均衡(56.7%),生命、道德、价值观教育(54.5%),教师准入、退出、评价、职称体系(52.8%)。 二、分类主题下公众期待的改革议题分布情况 1.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均衡最受关注 在基础教育话题下,今年最受公众期待的改革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义务教育均衡(56.7%)、学生课业负担(36.6%)、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治理(25.4%)、就近入学/划片招生(25.2%)、大班额(20.8%)、超级中学(12.9%)、学区房(12.0%)。义务教育均衡最受关注。相比于本调查2015年的结果,今年公众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治理的意愿有所回落(2015年为72.6%),可能表明义务教育择校治理已见成效。  2.考试与评价制度:高考制度改革、素质教育及学生评价备受关注 在考试与评价制度话题下,今年最受公众期待的改革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考制度改革(56.8%),素质教育、学生评价(48.3%),中考制度改革(30.0%),高等教育各地区录取率分配(27.8%),异地高考(14.2%),高等教育自主招生(11.7%)。在自主话题中,公众进一步提到“取消中考”、“高中以下取消考试,改试卷考查为素质测评”、“公平分配各省高校录取名额”等问题,反映出公众对期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能真正引导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强烈意愿。  3.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最受关注 在高等教育话题下,今年最受公众期待的改革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学生就业(46.6%),高校去行政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9.0%),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35.4%),科研基金使用与学术腐败治理(25.9%)、大学生创业(13.7%)。在自主话题中,公众进一步提及“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等具体问题。  4.教师制度:教师待遇及教师准入、退出、评价、职称体系改革意愿强烈。 在教师制度话题下,今年最受公众期待的改革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师待遇(57.6%),教师准入、退出、评价、职称体系(52.8%),师德(39.8%)、教师培养培训(23.7%)。在自主话题中,围绕教师待遇及教师准入、退出、评价、职称体系,公众提出 “提高幼师待遇”、“同工同酬”、“取消职称评定”、“取消绩效工资”、“提高教师进入门槛”、“提升师范教育质量”、“建立学生评价老师机制”、“改革教师终身制”等具体改革意愿。  5.农村教育: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受关注 在农村教育话题下,今年最受公众期待的改革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49.1%)、农村教育质量(39.9%)、农村教育财政投入(38.9%)、流动与留守儿童教育(37.5%)、农村学校布局与学校合并(32.2%)、学生安全与营养(19.8%)。公众对农村教育的主要担忧为农村难以吸引优秀的师资和教育管理人才。在自主话题中,公众提到“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补充农村素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及中西部教师待遇”、“解决乡村代课教师转正”、“强制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等改革意愿。  6.教育专题:学前教育 在教育专题下,今年最受公众期待的改革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学前教育(35.6%)、教育和培训市场(34.5%)、职业教育(33.4%)、社区教育(14.3%)、留学与国际教育(9.0%)、特殊教育(6.7%)。在自主话题中,公众反映了学前教育收费高、资源少的问题,表达了希望规范治理教育培训市场的改革意愿。  7.教育政策、法规、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最受关注 在教育政策话题下,今年最受公众期待的改革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教育体制改革(75.4%)、教育法律法规(25.4%)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16.2%)。在本次调查提供的46项分议题中,公众对教育体制改革呼声最高。在自主话题中,公众呼吁“教育管松一点”、“减少搞形式主义的检查”、“激活社会资源兴办民办教育”、“加强对自主教材编写及教学质量的督导”、“落实法律法规”。一方面,公众希望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给教育松绑,减少行政对教育教学的干预,另一方面,希望政府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督导力度,加强落实教育法律法规。  8.其它:应重视生命、道德、价值观教育 在其他话题下,今年最受公众期待的改革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生命、道德、价值观教育(54.5%),心理和健康(49.9%)、传统文化教育(40.9%)、创新教育(32.3%)、法制教育(28.1%)、安全教育(27.1%)、阅读(24.8%)、体育(20.6%)、艺术教育(19.2%)。反映出在传统课程内容以外,公众对教育内容的个性化需求逐渐增多,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方向:应重视生命、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  (执笔人:21世纪教育研究院肖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