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5|回复: 3

斯人已去 不必挽留——人民日报谈李嘉诚事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9-22 02: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谈李嘉诚事件:斯人已去 不必挽留

    2015-09-21 07:3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锐评】对李嘉诚,与其挽留不如目送
      李克济
      这几天,亚洲首富李嘉诚深陷舆论漩涡,关于他从大陆撤资的争论,仍然在唇枪舌剑地进行着。是正常的运作,还是道义的失守?是合法的进退,还是无奈的撤离?义愤填膺的道德审视、唱衰中国的负面猜测、恐慌情绪的传染效应……所有这些元素,使得李嘉诚的撤离变得十分敏感。
      那么,如何看待李嘉诚“投资路线图”的转向?一些人选择从感性的角度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优惠政策、开放环境、巨大市场,是他走到今天的重要基石;而这几年来,由于转方式、调结构,大陆经济增速主动回调,李嘉诚的选择就显得尤为扎眼。从普通人的朴素情感出发,好的时候同享福,遇到困难却不能共度难关,这在观感上确实让一些人觉得有点说不过去。
      然而,看待一件事情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即便是有种种“看法”,也只能停留于个人内心的几声嘀咕,却难以从公共层面进行“道德绑架”。毕竟,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动,市场的规则就是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内,资本享有来去自由的权利。李嘉诚到大陆赚钱,如果因为曾经给予优惠而主张“不宜想走就走”,即便在道德上有正当性,在道理上也说不通,更与法治精神相悖。今天的大陆,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场透明,当然有足够的底气接受任何资本的归去来兮。只是,如果缺少这样的大视野,激于义愤而情绪失控,甚至公开叫嚣“别让李嘉诚跑了”,就显得有点落后于时代的不自信了,也不利于企业家树立信心。
      众所周知,北京长安街的东方广场,上海陆家嘴的东方汇经,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重镇的标志性建筑,都打上了李嘉诚的烙印,他的撤离,无论如何都可能被视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说这不代表什么,肯定不现实,但如果对此做过度解读,甚至由此预测中国经济不行了,则显得有些夸大其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2%,这么大的盘子、这么重的分量,一个商人的撤离能影响基本面吗?全球化时代,资本流动再正常不过,没必要对此风声鹤唳。
      与一些人的恐慌情绪相反,中国官方对此表现得从容淡定、举重若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日前表示,“更多的外来投资对在中国投资信心逐步增强”,“我们现在推进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斯人已去,难以挽留也不必挽留,市场经济本就是多元经济、流动经济,有人走、有人来,有人看跌、有人看涨。只要中国深入推进改革、坚定完成转型、保持市场活力,就不用担心李嘉诚之后没有资本进来。我们能做的,不是自降身份的挽留,更不是激于义愤的谩骂,而是把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今天的离开成为明天的遗憾。
      资本没有国界,但商人有祖国。相信包容开放的中国,会为更多商人留一份温情,不仅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来容纳他们,更会以超越金钱的胸怀来温暖他们。如果仅仅把中国视为利益性市场,而不是战略性市场,一些人可能会选择离开。但时间将证明,大陆错过的可能只是一两个商人、一两家企业,而他们失去的,则将是与中国一起成长的整个时代。(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 热门评论


    2015年9月21日 9:50大王

    自欺欺人啊,股市比李嘉诚在中国投资有早的早,中国政治何时不清明了???,为何还要查老鼠仓,不是买卖自由吗???我自别让李跑了的文,写到了官场的痛点,写的好,但还不深刻,人跑了,事没完!是谁在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其狼狈为奸,是谁在以国资亏损为代价高位接盘???人和财跑的好漂亮,利益另一方的账跑不了,谁欠的债,不还,行吗。


    [url=]1500[/url][url=]回复[/url][url=]分享[/url]


    2015年9月21日 14:36一泻千里9501[搜狐江苏省南京市网友]

    全文看下来,怎么感觉还是有点在谴责人家的味道,没有看过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但感觉这篇文章也不够大气,人家能在你那么的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来搞投资,为什么现在政治清明,法治昌明的情况下毅然离开,这里面不觉得我们应该反思吗,何谈与道德有关,与爱国有关.


    [url=]1291[/url][url=]回复[/url][url=]分享[/url]


    2015年9月21日 10:10搜狐网友67651588[搜狐江苏省网友]

    醋坛打翻了,酸性十足。自身何因?从不考究!四不象的经济,小学可考高分,中学只能比前几,考正规大学本科,那是一个难。要的是本事,不是狗屁这理论那真理。玩对了是正道,玩不通那还需低下头来实学实干,别满瓶不动半瓶摇。不要搞专家教条,更不能不科学地一味民粹。科学是生产力!


    [url=]766[/url][url=]回复[/url][url=]分享[/url]


    2015年9月21日 14:06猪八戒[搜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网友]

    他只是一个商人而已 别以为他多伟大 多爱国 淡定 这是他的权利 他不给小日本送钱就好 反而国内要清理清理那些购买日货,去日本旅游的汉奸,让这些汉奸不给小日本送钱,小日本就玩完,绝对不敢这么放肆!!!


    [url=]720[/url][url=]回复[/url][url=]分享[/url]


    2015年9月21日 14:16钦差[搜狐北京市网友]

    说点实际的,归根结底是法制不健全,漏洞太多,被某些人钻了空子!


    [url=]697[/url][url=]回复[/url][url=]分享[/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19: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嘉诚首次回应“撤资”质疑

    2015年09月29日 17:43作者:尹世昌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李嘉诚首次回应“撤资”质疑】李嘉诚首次回应“撤资”质疑,称对中国充满信心,对营商环境有信心。

      今天,李嘉诚首次公开回应“撤资”“不爱国”等质疑,称“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在其发给记者的新闻稿中说,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在零售方面,其集团在全球拥有13000间店铺,其中内地由两年前的1300间增至今天的2300间,增幅为77%。
      对于“不爱国”质疑,新闻稿中说,李嘉诚倾注大量时间、心血,对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事业,过去、现在、未来,宗旨不渝。
      新闻稿中还表示,李嘉诚对中国充满信心,对中央坚定不移继续改革开放,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有信心。
      据介绍,这是李嘉诚首次就事件作出回应,网上一切假李嘉诚之名所流传的文章均非属实。
      以下是新闻稿全文。
      李嘉诚先生就近日一些人对他和集团毫无根据的指责、似是而非的观点作出回应:
      最近一些人对我本人和集团作出毫无根据的指责,惹来网民及传媒的关注。在此,我多谢各位的关心,并藉此机会作出回应。首先感谢国内、香港以及国外的朋友对我的肯定和信任,我明白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集团对近期引起争议的问题回应如下:
      1、为什么连日受到抨击也不作回应?
      根据我们的分析,是非浪潮来袭之时,正值习近平主席进行国事访美前夕,我们不想因为李先生的回应,被人借题发挥,引起更广泛的国际讨论。李先生认为,习主席在不同场合多番强调,国家要不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不应让这些毫无根据的口舌之争成为焦点,喧宾夺主,冲淡习主席的重要讯息,引起商界和投资者不必要的顾虑;李先生认为,没有建设性的语言讨伐,并不符中国政府不遗馀力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方向和决心。
      今次是李先生首次就事件作出回应,网上一切假李先生之名所流传之文章,均非属实。
      2、为何频频出售内地房地产,但仍否认撤资?
      过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超过70%(包括国企)的架构,也选择离岸设立公司,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取得更现代化架构和更高效运作模式;我们做法相同,集团进行重组及於开曼群岛成立公司,而集团在港注册及上市地位不变;李先生个人在重组过程中,并没有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
      另外,对於所有投资及出售资产所得的回报,是属於公司的,并回到股东手中;一如以往,集团将继续在全球,包括在内地寻找投资机会。过去两年,集团对全球地产业务持审慎态度,加上内地房地产方面,
      部份城市出现供求失衡风险,故减少买入土地,但集团在内地的发展中及将发展之总楼面面积远高於2000万平方米。
      事实上,集团於内地发展中或将发展的土地,90%是从拍卖而来,而90%以上的物业均在建成後出售(酒店除外),只有极少部分保留作收租之用,集团从来也在积极等候土地“交吉”,并没有囤地(香港亦如是)。减少房地产的投资比重,不等於不投资内地。
      其次,在零售方面,集团於全球现拥有逾13,000间零售店铺,其中内地由两年前的1300间增加至今天2300间,增幅为77%,扩展步伐迅速。
      国家及领导人强调“腾笼换鸟”,深化改革,优化产业,以创新科技驱动经济增长,我们一直重视全球的优质投资机会和支持人才带来的发展机会,长和系在港口丶基建丶零售丶科技及金融等方面的发展正大举前进。
      习主席最近提倡“一带一路”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所以集团投资海外业务,与国家政策并无抵触,而且集团的股东也清楚,海外投资的盈利均属香港上市公司所有,最终通过派息,能令股东受惠。集团以香港为家,於1980年代已开始在国际投资及发展电讯丶货柜码头丶能源丶零售丶水厂丶电网丶地产丶火车丶飞机租赁等业务,遍及52个国家,这是集团同仁30多年努力经营的成果。
      3、内地官媒多次作出抨击,李先生与中央关系是否有变?
      李先生对中央坚定不移继续改革开放,致力优化营商环境有信心,并不相信文革式思维复苏;个别人士的言行,不代表国家方向。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将继续维持深化改革的坚定承诺,扩大开放;李先生对中国充满信心,对习主席沉稳的领导能力深感佩服。
      4、部份抨击言论质疑你“不爱国”,有何回应?
      李先生儿时历经战乱,然後目睹国家改革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天天进步,内心触动不已。对於一切是是非非,李先生虽感到痛心,但认为苏轼及白居易说得好:“此心安处是吾家”以及“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万变社会,不变承诺”是李嘉诚先生在1980年创立基金会时对自己的格言,他更於2006年宣布基金会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当年已把三分一资产,即超过90亿美元投放於基金会。基金会致力推动奉献文化,至今捐出逾170亿港元,当中87%用於大中华地区,还倾注大量时间丶心血,对有利於中华民族的事业,过去丶现在丶未来,宗旨不渝。
      主要项目包括创办汕头大学,於广东引入以色列理工学院,推动国家高校教育改革,带动国家创新产业发展,为主导未来作好准备;基金会同时重视医疗研究及服务,鼓励探索追求健康的世界,项目包括内地“人间有情”宁养计划,协助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康复的“重生行动”,以及协助残障人士的“长江新里程”等等。
    新闻稿部分截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14 06:5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5

    主题

    746

    帖子

    209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91
    QQ
    发表于 2015-10-5 18: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撤资不爱国为何让李嘉诚不寒而栗?

    分类:随心言堂   2015-09-30 07:48

    撤资不爱国为何让李嘉诚不寒而栗?

    自官媒抛出一文《别让李嘉诚跑了》之后,一时间评论如潮,李嘉诚也成了很多“爱国者”眼里的叛徒了,因为在“爱国者”的眼里,不管商人还是国人,子不嫌母丑,只有坚守阵地,方才是爱国的。当然,这样的爱国情怀的确是令人敬仰的,但李嘉诚只是一个商人,自古以来,商人言利是不变的真理,如果硬是往他身上搬“爱国”两字,未免有些太牵强。在很多中国人内心,普遍都具有爱国的情怀,这并没有错,如果这个国家和政府值得你去爱的话,自然而然国民会去遵法守纪热爱国,换而言之,如果这个国家和政府不尽人意时,民众还会爱吗?爱国是没错的,但要建立在国爱民之上。

    李嘉诚撤资为何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还有官媒的混战呢?这是跟目前国内的利益集团的利益相挂钩,因为李嘉诚在房产业的撤资,无疑是给低谜的房市雪上加霜,而在中国玩房市的人恰恰是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利益集团,当李嘉诚撤资时,影响最大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利益集团,因为李嘉诚做为一个成功的投资商人,他的一举一动能影响一时市场的走向,这是不可质疑的。

    为此对于李嘉诚撤资,骂的最凶不是普通民众,而是中国上流社会的利益集团,因为李嘉诚的撤资,直接影响到他目前的利益,而这些人当初也可能对李嘉诚在国内投资大赞过,因为当时李嘉诚给他们带来了利益,于是当时给李嘉诚戴了不少的漂亮的花帽子如“慈善家”“爱国主义者”等等;但这些名誉是怎么来的,李嘉诚是心知肚明的。现今撤资了,李嘉诚便也成了反面的教材,不能不说,一些人的思维有时候真的很狭隘!

    9月29日下午消息,长和及长实地产主席李嘉诚今日通过集团发布声明,回应近期内地舆论对其撤资等问题。他在回应中指出,最近一些对其本人和集团的指责“毫无根据”,而且“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李嘉诚在声明首段表示;“最近一些人对我本人和集团作出毫无根据的指责,惹来网民及传媒的关注。在此,我多谢各位的关心,并藉此机会作出回应。首先感谢国内丶香港以及国外的朋友对我的肯定和信任,我明白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对于李嘉诚的回应,有人说了,官媒都批评了,李嘉诚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我们必须要清楚的知道,这种围攻打群架方式,只是江湖流子的耍把戏行为,而今堂而皇之在庙堂之上进行,不得不令人深思。批评一个人和赞扬一个人都出自官媒,是不是也在自打耳光呢?对待一个人,不论他是谁,我们都要客观去看待,不能一棍子打死人,李嘉诚撤资,只是商人的决定,不必牵上“爱国”两字,这样会让人笑掉大牙。

    各位媒体界的大佬,在你们端正姿态,一付正义凛然的批评李嘉诚时,是不是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假设你是李嘉诚,面对现今的中国,是坚守还是撤资呢?商人言利,自古使然,而我们的民族总是喜欢往商人身上贴标签,那便是“爱国”两个字。

    李嘉诚撤资,正如他当年在国内投资是一样的,只是商人应该具备的敏感目光,投资你说是爱国的,撤资了你就说不爱国,这翻脸比翻书还快,这那里一个大国国民具备的素质情怀呢?对于李嘉诚当年的投资,他觉得国内有市场,对于现今撤资,他觉得不景气,就这么简单,不必升级到“爱不爱国”的程度上,这样有时候会害死人的。

    撤资不爱国的言论让李嘉诚不寒而栗,其实不只是李嘉诚不寒而栗,我辈看到了,也感到出了一身的冷汗,要知道,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的文明古国,文明民族却还上演这么一出滑稽可笑的戏。对于李嘉诚个人来讲,不管是他当初在国内投资,还是现在的撤资,在我辈的眼里都跟“爱不爱国”无关,因为大家要记住他只是一个商人,商人跟政客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政客喜欢把“爱国”挂在嘴上,然后赢得民众的拥戴,而商人把利益放在心里,来获取最大的利益,对于之前李嘉诚之前在国内做出的慈善行为,多年前我也说过,他只不过是想借慈善之名获取更大的利益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