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阅兵是刻意针对日本? 对中国抗战大阅兵最敏感的,莫过于日本了。中国官方刚一公布阅兵的消息,就有日本媒体解读称,中日两国间有历史上的“旧恨”,还有领土争端的“新仇”,在这个节点上中国举行抗战阅兵,明显是冲着日本去的,是为了警告和震慑日本。 这也未免太“自作多情”了。的确,中国此次阅兵,纪念的就是70年前的抗战胜利,当然不会跟日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要厘清的是,我们铭记的是那段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提醒的是不要忘记二战的惨痛教训、时刻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而不是针对今天的日本,更不是针对广大日本人民,与当前中日关系也没有直接关联。日本完全没必要“对号入座”。 再说了,日本同样需要铭记那段历史。不仅因为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者,更因为日本人民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这一点,中国很清楚,中国也始终坚持把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人民区别开来对待,即使是在那个战争年代。 那些认为中国举全国之力搞抗战阅兵就是为了针对日本的人,把中国想象得也太小家子气了,把中国的谋篇布局理解得也太狭隘了。我们早已邀请抗战盟友美国以及昔日对手日本出席阅兵,显示出中国的大度与豁达。我们公开透明搞阅兵,搞一系列纪念抗战胜利的活动,绝不是刻意针对某个特定的国家,更不是为了炫耀武力、恫吓哪个国家。 如果非要说中国阅兵是针对谁的话,那针对的也是那些对历史不认账的军国主义分子,针对的是那些歪曲历史、破坏和平的人。 明眼人都看到了,日本“右翼”近年来在历史问题上不断“开倒车”,一边美化甚至企图否认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历史,一边解禁集体自卫权、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挑战二战战后国际秩序。在战后70周年谈话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历史问题上仍遮遮掩掩,还声称战后出生者不必谢罪。心里有鬼,自然就怕夜半敲门。这也就难怪中国一阅兵,日本就发虚。 3、阅兵是劳民伤财之举? 一些人在忙着分析推测中国抗战阅兵的意图,还有一些人则干脆质疑起举办阅兵式的意义来了。在他们看来,搞什么阅兵嘛,劳民伤财,就是个面子工程,华而不实。 这些说阅兵劳民伤财的人,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贫困人口那么多、农村还那么穷,为什么还要搞大阅兵? 这种观点一点儿都不新鲜。“贫困人口那么多,为何还要拿那么多钱援外?”“大凉山都穷成这个样子了,为什么还要办奥运?”类似的观点一搜一箩筐。 且不去分辨这些人是不是拿弱势群体做挡箭牌发泄不满,单从其论述来说就存在很大的问题。照此逻辑,不让所有人脱贫,国家还什么大事都不能干了么?想想就荒谬至极。 要知道,扶贫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跟国家的其他大事也不是“有你没我”的关系。就拿阅兵来说,国家不会因为办了阅兵式,就减少扶贫投入。 吐槽阅兵劳民伤财的,还有一种观点:大阅兵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一通热闹就过去了,没啥实际用处。说这话的人,一定是没算透阅兵的这本账。 没错,搞一次大阅兵,从筹划到实施,从台前到幕后,都需要付出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对北京市民来说,还会给自己工作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但能因此就说阅兵是劳民伤财吗?当然不能。普通人家办个喜事都要花点钱、用点人,别说一个国家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了。而且,理性看,这个投入,值! 抗战阅兵,让“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东北抗联英模部队”等从历史、书本走到现实,毫无疑问将给全体国人上一堂弥足珍贵的历史教育课。 抗战阅兵,展示我军强大装备、展现我军威武形象、彰显中国国际影响力,毋庸置疑也必将让13亿中国人对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 除此之外,抗战阅兵的外交意义同样不容忽视。数十位外国政要出席、17个国家派队参阅,本次阅兵势必会成为中国的一张外交名片。透过这张名片,中国抗战的历史贡献和地位、中华民族捍卫和平的决心和实力,将清晰地传递给全世界。 更何况,这次阅兵厉行节俭,住宿是改造的旧有营房,训练使用的是既有装备,那些说阅兵劳民伤财的,摸着良心问问,好意思吗? 猜测也好,质疑也罢,在全民期待大阅兵到来的滚滚热情面前,这些噪音其实也就自然不足为道了。我们坦荡、自信地搞抗战阅兵,铭记战争灾难、纪念抗战胜利、宣示和平理念。这么一个充满积极意义的活动,这么一个举国瞩目的活动,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