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6|回复: 5

【6.20-22 综合】 证监会严查造谣乱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6-21 03: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证监会严查造谣乱市 将出拳整治
    财经网微评论(0人评论)本文来源于投资快报 2015-06-19 07:59:53

    证监会发言人李钢6月18日表示,近期随着股指不断走高,市场对于信息高度敏感。一些不法分子刻意捏造、散布一些虚假信息,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甚至引发了股指大幅波动,证监会已经关注到了近期资本市场的一些谣言。针对市场反映强烈、严重危害市场秩序的一些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近期集中部署了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证监会已经查处长江证券“印花税”研报事件,股市政策面依然较为积极。另一方面,市场对消息面的风吹草动颇为敏感,近期有关股民融资炒作中车爆仓一事被证实为假新闻,实际上也属于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证监会高度关注股市谣言

    证监会发言人李钢表示,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中,第四批的专项执法行动就包括专门针对编造、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性信息的案件,主要针对五类违法违规行为。这五类违法违规行为分别包括:

    一是在媒体上撰写文章,编造、传播有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执法动态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虚假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二是通过股吧、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编造、传播内容不实的虚假或误导性消息,对股价产生比较大影响的行为。三是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站等传播媒介违背真实客观原则,传播一些虚假或者误导性信息,对市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四是投资咨询从业人员发布一些虚假、误导性研究报告,或者利用公共媒体违规推荐股票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五是未取得证券从业资格证,非法提供荐股服务,以蛊惑性宣传欺诈投资者非法牟利的行为。

    “证监法网”将出拳整治

    李钢指出,资本市场是基于信息发现和价格形成的市场,违反真实客观原则的虚假或者误导性信息将严重干扰投资者的决策判断,会扭曲市场的价格信号,侵蚀市场运行的基础,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最终会对资本市场功能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法律对于编造、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性信息的行为,不仅明确规定了应当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而且严格规定了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当中,也专门要求依法严肃查处造谣、传谣以及炒作不实信息、误导投资者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机构和个人。针对编造、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性信息集中部署的典型违法案件,证监会将专门组织稽查力量,协同公安机关认真查处,依法打击。同时也提醒投资者,不信谣、不传谣,不盲从,切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印花税研报”及“股民跳楼”均系谣言

    前期,长江证券因撰写臆测“三季度或提高印花税”的研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证监会对长江证券相关研究报告的制作、审批和发布等情况进行了合规性核查。检查发现,长江证券未与转载机构签订协议,未明确转载责任,致使转载机构篡改了研究报告标题;研报报送审核人员不符合公司内部规定,未能严格执行其内部管理制度。

    近期,有关股民融资炒作中车爆仓跳楼的新闻,引发社会极大关注。更有观点认为,正是这则涉及人命的新闻报道,加速了监管部门对于场外配资行为的严厉清查。近期市场出现大幅下跌,一方面与大盘股IPO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场外配资的政策变动有一定关系。

    但据周四传出的最新消息,股民跳楼新闻报道与事实有很大出入。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16日,死者的岳父、岳母对记者表示,长沙媒体报道的“侯先生”本姓何,他并非因为炒股失利而跳楼。所谓“以170万本金配资4倍全部购买中国中车的股票”也纯属股吧流言,完全与事实不符。

    市场已经因谣言而大幅波动,在多空博弈日趋激烈的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误导信息传播,增强辟谣和信息识别能力,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工作。

    【作者:高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03: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清辉:八年之后再忆“530”股灾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5-06-17 14:43:00

    时隔八年,A股迫不及待提前两天“复盘”了2007年5月30日的行情(编者注:2007年5月30日,A股上证指数暴跌281.81,跌幅6.5%;深成指跌829.45,跌幅6.16。股市历史称之为“股市5·30事件”),2015年的“我爱发”变成了“我爱爸”,因为“爸”和“爹”一个意思而“爹”和“跌”一个音。也许数年之后,当日期再度逼近5月28日时市场也会因此胆战心惊,但“530”给人们留下的阴影,难以抹平。

    第一幕:“530”前,辟谣不提税

    2007年的互联网和信息传播还没有那么发达,不过当年5月中旬左右就有人在网上传播股票交易印花税将要提高的消息,不过行情似乎并没有被这所谓的谣言吓住。

    谣言总是会产生些不良影响,终归是需要被终结,《上海证券报》5月23日发表报道称财政部、国税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听说近期将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有时候,辟谣的效果也挺好的,在当时人人参与、财政部澄清的局面下,股市自然发挥出更好的表现,并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新高。

    在当时的证券营业部当中,不少新增股民都在乐呵呵的排队开户。在这大好形势下,大妈、白领、学生们都成为了股神,什么股评家、分析师、研究报告、经济学家,都被普通大众比了下去。

    对股民而言,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第二幕:“530”晨,官方“半夜鸡叫”

    由于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微信朋友圈什么的,99%的股民都没有在网上刷新闻的习惯。在集合竞价时间开始的那一刻,很多的眼睛都感觉到特别的舒服,那一片满屏绿油油看似能够缓解视觉疲劳,但下坏了很多人的心脏。

    两市当日860只个股跌停,要知道当时两市只有1400多只个股。至于股市下跌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之前被辟谣的谣言,最终成为了现实——“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3‰”被正式宣布。

    更让人郁闷之极的是,这个消息是在5月30日凌晨公布的,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在股票上涨以及涨停的美梦中,这说明梦往往都是反的。

    官方至今都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先辟谣再提价到底几个意思?是希望将疯牛变成慢牛,还是希望能够多在证券市场中多赚几个亿?提价为什么没有个预热期?为什么选择在大多数人们都睡着的时刻才实施?

    半夜鸡叫,这也是中国证券历史上一大奇葩了。

    对股民而言,还有什么能够放心的?

    第三幕:“530”时,股民已疯狂

    “530”当日,有大妈当天少买了两斤牛肉,有白领当天非常努力工作,有学生当天吃了两顿馒头。财富缩水不可怕,可怕是跌停的股票没有办法把钱取出来。奇迹会出现,但不是所有个股都会出现奇迹。只要是利空消息铁板钉钉,苦苦盯盘一天的结果依然会和开盘一样,都是一字跌停。

    千金难买牛回头,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可谓股市的真谛。股民有郁闷的也有疯狂的,当天的证券营业部里面人口攒动,不少人排队开户就是为了在这久涨不跌的股市中买个牛回头,“投资有风险,投资寻谨慎”这句显眼的警示语已经被疯狂的股民们选择性无视。

    对投资而言,这比什么都揪心。

    第四幕:“530”次日,暖意的市场

    2007年5月31日A股止跌回升,有害怕深跌的股民趁着跌停打开将股票变现,也有股民大胆涌入。

    当天A股先抑后扬略微回暖,一惊一乍的市场又让投资者有了信心,也让股民感到遗憾——“不就是个调整么,干嘛那么着急割肉”。也有解读认为“530”的大跌将利空充分释放,所以大盘将继续走牛。

    好一个利空充分释放,又燃烧起股民的激情。因为5月31日沪指上午下跌4.7%后强力反弹,最终由绿强势转红。

    对股民而言,这自然会很动心。四个字,继续砸钱。

    第五幕:“530”后,熊市来了吗

    2007年儿童节,A股的继续的下调也许会让股民觉得这是牛市的基本特征,而6月4日这一敏感时节超过8%的下跌,短期内击破了大多数股民的发财梦。6月4日的大跌远强于5月30日的大跌,跌停个股再超800多只,两市上涨的非ST股只有24只。

    所谓的利空释放哪里去了?所谓的牛市行情哪里去了?大妈、白领、学生们都成为了在短短的几天里从股神演变成为了路人甲乙丙,本以为牛回头,结果像是熊来了。

    对股民而言,这非常闹心。

    第六幕:“530”续,朝向6124

    2007年6月5日开始,A股开始出现回暖。指数随后又上升到“530”前的高点,然后又跌落至530后的低点。再次见底后的A股再次反弹,随后慢慢走高并提升至6124点。

    在“530”后A股来回反弹的时间中,股民在短期内体会到了牛熊的转换,有赚钱的也有赔钱的,有心灰意冷的也有大胆介入的。大涨大跌在牛市中的确是常态,但对股民而言赚钱没问题,赔钱就太难受了。

    但无论如何,“530”再过了四个多月,A股达到历史最高的6124点,随后是一轮轰轰烈烈的下跌。现在也无法判定“530”的行情是否为牛熊的转换奠定了基础,如果行情真的会被复制,“528”是否会影响到当前的行情也说不准。

    对股民而言,股市又能开心又能伤心,就看该如何用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9: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一轮减持潮绞杀A股   上市公司称股市太热可能就到顶

    2015年06月21日 08:20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本文导读===
      ===全文阅读===
    2015年以来上市公司高管净减持排行(前十)
      A股恐高暴跌,散户在恐慌中失去方向,但产业资本步伐始终坚定:以国家队领衔,上市公司的股东、高管们正在集体逃离A股市场。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2015年以来12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或高管减持公告,累计减持市值高达4771亿元。一向被视为市场的先知先觉者的产业资本纷纷选择抛售手中股份,让高高在上的A股更加不安,并直接加速了A股的坠落。
      刚刚过去的一周,A股不断上演高台跳水秀,上证指数[-6.42%]从5100点之上飞流直下,周五收盘暴跌至4478点,以单周逾13%的跌幅,在A股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已经习惯了牛市思维的投资者在不断蔓延的恐慌气氛中失去了方向,逃离还是坚守成为两难的选择。
      相比散户,产业资本的脚步则始终明确而且坚定。上市公司的大小非们纷纷选择了落袋为安。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2015年以来已有12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或高管减持公告,减持股数350.31亿股,累计减持市值约4771.5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9: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减持

      6月没过完大股东已套现上千亿


      进入大盘动荡不安的6月份,上市公司的减持公告更加密集地出炉。仅6月19日一天,就有青岛汉缆、银座集团、雏鹰农牧、中粮地产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其重要股东已经或者计划减持的相关信息。

      其中,中粮地产的控股股东中粮集团于6月18日抛售800万股股份,加上4月30日抛售的640万股,中粮集团累计减持股份已经达到1440万股股,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0.79%。从中粮地产走势可见,该股6月18日当天盘中逆势创出新高,股价摸高22.20元,当天收盘暴跌6.28%,次日续跌1.90%。

      数据显示,进入2015年以来,以汇金减持银行股等为标志性事件,产业资本启动了新一轮的减持大潮。不到半年时间,A股公司股东减持套现已然超过去年全年。从年初至6月17日,已有12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或高管减持公告,减持股数350.31亿股,累计减持市值约4771.5亿元。分月份来看,2015年1月-6月(截至6月17日),每月减持金额分别为440.66亿元、377.33亿元、647.15亿元、797.46亿元、1507.5亿元、1046.77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剔除2月份春节假期因素,减持金额环比呈现不断上涨趋势。5月以来无论是减持家数占比还是减持净额占比,都创下过去一年的新纪录。特别是大盘指数处于5000点左右的敏感点位上,产业资本减持速度更在进一步加快。

      数据同时显示,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减持明显多于主板,上述时段各板块减持公司家数分别如下:沪市主板320家,深市主板213家,深市创业板263家,中小板438家,中小创减持数据占比近六成。另有数据指出,年内至6月8日,创业板高管减持市值总计339.38亿元,涉及227家上市公司,每家平均减持市值为2.9亿元。2.9亿元的平均市值,为深市主板的10.9倍(2651万元).

      乐视网、万邦达争当上半年度“减持王”

      在凶猛上涨的创业板上,大小非的减持格外生猛,其中以高管们的大手笔抛售最为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在创业板高管减持大军中,乐视网、万邦达高居减持榜首,今年以来两家公司联手抛售了价值近百亿市值的股份。

      浏览来自各家公司的公告,万邦达今年4月以来共发生14笔减持,除了董事长王飘扬的兄弟姐妹王婷婷与王长荣之外,公司的多位董事、监事甚至董秘的配偶等均有减持,综合来看,一大波高管携家属合计减持了16643万股股份,金额59.81亿元。其中,王飘扬的兄弟姐妹王婷婷与王长荣二人于2015年4月8日至5月4日分别减持5次,共计市值为25.33亿元。

      相较万邦达,乐视网的减持频率虽不那么密集,但手笔同样豪阔。综其公告,年内乐视网高管合计减持股份5892万股,减持市值36.8亿元,涉及三人,分别为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本人、贾跃亭的姐姐、乐视网的第二大股东贾跃芳,以及乐视网COO刘弘。其中,贾跃芳于2015年1月30日至4月16日,通过大宗交易四次减持乐视网11.86亿元,刘弘通过竞价交易减持市值为2.5万元。占比最大的减持由董事长贾跃亭本人完成。6月1日,贾跃亭通过大宗交易抛售1751万股,均价68.50元;两天之后,6月3日再次减持1773万股,减持均价73.33元。两次减持,贾跃亭落袋24.99亿现金。

      关于近半年高管净减持的统计数据显示,除了万邦达、乐视网之外,金科股份、二三四五、永大集团、比亚迪等均在减持榜前列。

      理由

      大股东称套现是为“做慈善”


      本轮牛市,对于重要股东、高管们的减持理由,上市公司的表述也是花样翻新。谋求资本运作者有之,借道约定购回式交易变相融资者有之,还有公司声称大股东套现是为了“做慈善”。业内称,实际在牛市中较大比例的减持案例,只是纯粹的逢高套现。

      5月26日,罗莱家纺[-9.99% ]披露了其实际控制人薛伟成及其关联方罗莱控股、伟佳国际的减持计划,据测算薛伟成及其关联方套现的市值最高将达70亿元。对于本次减持的理由,罗莱家纺董秘对媒体解释,是由于大股东有资金安排,还有就是“最近股市太热。我们判断今年下半年可能会有一些调整,甚至可能就到顶了”。

      同样在5月份,二六三[-8.87% ]的减持理由被股民看上去“满满的正能量”。据其公告,控股股东李小龙5月18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160万股股份,套现3158.4万元减持原因是“做慈善事业的资金需求”。据二六三透露,李小龙支持慈善事业已经有大约10年,支持的主要项目包括建公益小学以及资助贫困的女高中学生上学等,资助的学生人数已有数千人。

      备受关注的乐视网贾跃亭的大笔减持,似乎并没有被市场视为“利空”。来自乐视网的公开信息,5月25日晚间乐视网宣布其45亿元定增方案将从证监会撤回,乐视网将重新提交一份75亿元的定增方案。但由于定增有审批期限,资金仍有压力,贾跃亭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进行减持股份8%,其减持的所有资金均用于乐视网的日常经营,以促进乐视网版权和平台的发展。该笔借款期限60个月,免收利息。有观点认为,贾跃亭免息借款的方式,不仅将有效地解决乐视网资金短板的问题,甚至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

      实际上,比所有的理由更加可信的是“股价已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直言,A股疯牛狂奔,大多数股票都已创出了历史最高股价,这时候是上市公司高价增发、大股东高价减持、职工高价持股、IPO大扩容的最佳历史时机。但业内人士提醒,没有足够支撑理由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频繁的、连续的、大幅的减持,其中蕴含的风险不言而喻。

      近40家上市公司出现违规减持

      大小非们争相出逃,“踩踏”不可避免,慌不择路的大小非们甚至不惜违规,超比例减持、短线交易时有发生。据了解,6月以来,因公司股东或高管违规减持,深交所已对16家上市公司发出监管函,涉及事由集中在“控股股东或持股5%以上股东超比例减持未披露”及“短线交易”等方面。

      6月13日,美锦能源[0.00% ]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山西明坤科工贸集团于6月11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1300万股,减持比例达4.66%。加上明坤科工贸在2011年减持的0.93%股份,该股东减持比例已超过5%。直至6月16日,美锦能源才发布更正公告,披露相关信息称,“此前未考虑到2011年度减持股份”。

      更早的6月8日,科泰电源[-8.40% ]和金力泰[-10.00% ]两家创业板公司也收到交易所的监管函,原因均涉及股东“超比例减持,并且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除此,摩恩电气[-9.98% ]、湖北金环[-10.00% ]、东诚药业、科泰电源、金力泰、国兴地产、卫宁软件[-10.00% ]、卓翼科技[0.00% ]、松芝股份[-7.65% ]、涪陵榨菜[-6.00% ]、嘉欣丝绸、西安饮食、安诺其、阳普医疗及沈阳化工等多家上市公司被交易所出具监管函。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5年以来,有近40家上市公司遭到股东或高管违规减持。

      分析人士称,产业资本减持密集,脚步加快,一方面导致了违规频发,同时,不排除违规减持的低廉成本,从侧面“纵容”了上市公司大小非违规抛售。投资者需注意的是,根据历史情况看,产业资本减持大部分意味着股东认为当前估值溢价较高、价格偏高,其股价中长期回调可能性将相对较大。

      大股东减持缺乏制衡机制

      A股上市公司减持大潮一浪接一浪,连知名经济学家刘姝威也不淡定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近日在微博声讨上市公司套现,其中指向减持大户乐视网老板贾跃亭。刘姝威认为,如果上市公司出现高管连续大幅减持股票套现,只能判断公司的持续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并直言,2014年乐视网的营业利润4786.65万元,贾跃亭三天减持套现25亿元,钱来得太容易了。“投资者购买股票是要投资收益的,不是免费给大股东送钱的!投资者不是傻子。”

      刘姝威在《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套现》一文中建议,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减持套现将对投资者造成很大的风险。证监会应该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减持套现,应该规定,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减持套现必须提前一个月公示,公示一个月后,才能减持套现。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投资者可以判断自己是否应该减持该公司股票。

      6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在青岛召开的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从去年6月到今年5月,创业板的企业,IPO融资跟增发加起来在338亿左右,但这期间大股东们减持的资金高达979亿。创业板这么疯狂地减持,公众唯一知晓的是王中军5.5亿在纽约买了两幅画。他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健康股市的关键。监管问题很重要,股市需要解决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过去一年,大股东疯狂减持,钱的去向并未跟踪,也缺乏制衡机制,大股东一股独大成了害群之马。

      多位券商人士表示,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股东高管在限售期之后的合法合规的减持是一种市场行为。另一方面,高管及重要股东作为最了解公司自身业务的主要群体,他们净减持的规模和速度额是可参照的指标。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我国法律并不禁止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减持。从国外成熟股市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在A股市场,大股东减持只要不违法,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大股东利用内部人信息优势及投票权优势,操纵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并使之配合自己高价减持,则是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有操纵股价及内幕交易的嫌疑。对此,监管层应高度关注,严查违法、重惩犯罪。(来源:北京青年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9: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500家公司重要股东 6月减持1000亿元

      在大盘动荡不安的6月份,不少公司的重要股东出手减持。据数据统计显示,6月份共有500家公司被重要股东减持,从减持的明细情况来看,这些公司共被减持1382次,这些减持行为涉及的市值总额超过1000亿元。

      在这些减持队列中,来自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减持套现的行为尤为吸引投资者的注意。《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两市公司公告统计,6月份共有50笔控股股东减持上市公司的公告出现,其中,多家公司出现了短期内频繁接到控股股东减持的状况。

      从数据显示的情况来看,不少公司的重要股东减持堪称“大手笔”。总的来看,这些减持行为有持续时间久、频繁减持的特征。从数据显示来看,统计数据的来源是上市公司最近一次有关减持的公告中所述的数据,因此,有不少企业被统计的数据,来自重要股东们持续在一段时间内的减持行为所对应的数据。据此计算,有18次减持行为变动部分参考市值分别超过10亿元,另有241次减持行为涉及的参考市值分别超过1亿元。

      对于减持的原因,多数公司未予详述,但也有公司明确表示,是因为股东的“个人资金需求”。除了个人资金需求之外,为员工持股计划提供资金,也是多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减持公司股份的原因。(来源:每日商报)

      产业资本忙出逃 违规减持频发生

      进入6月,上证指数在摸高5000点后进入震荡调整期,产业资本的减持步伐不但没有停止,还有加速趋势。截至目前,两市重要股东合计净减持55亿股,套现约988亿元。

      在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选择减持“落袋为安”的浪潮中,一些公司股东及高管甚至不惜违规高比例减持。6月以来,因公司股东或高管违规减持,深交所已对16家上市公司发出监管函,涉及事由集中在“控股股东或持股5%以上股东超比例减持未披露”及“短线交易”两个方面。

      6月13日,美锦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山西明坤科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于6月11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1300万股,减持比例达4.66%。加上明坤科工贸在2011年减持的0.93%股份,该股东减持比例已超过5%。

      证监会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第十三条规定,“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后,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其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做出报告、公告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

      显然,明坤科工贸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直到6月16日,美景能源才披露相关信息,称“此前未考虑到2011年度减持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明坤科工贸此次减持行为还涉及了短线交易。

      《证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构成短线交易行为。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

      公告显示,明坤科工贸曾于2015年1月8日买入公司1200股,此次减持时点显然在六个月以内。

      因违规减持被出具监管函的,还有摩恩电气 。其控股股东问泽鸿在减持股份达5%后,不仅未按规定及时履行报告及披露义务,还“变本加厉”的继续减持400万股。甚至在最终披露的公告中,振振有词说“此次减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摩恩电气6月9日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问泽鸿在2014年4月25日至2015年6月5日期间,累计出售公司股份29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6%。

      实际上,问泽鸿在今年6月2日减持400万股后,累计减持比例已达到5%。但在6月2日至8日这段时期内,该股东并没有履行相关披露义务,并继续在6月5日再减持400万股,直到6月9日才对外发布减持信息。

      减持超比例未及时披露的上市公司还有湖北金环 、东诚药业 、科泰电源 、金力泰 、国兴地产 、卫宁软件 、卓翼科技 、松芝股份 、涪陵榨菜 、嘉欣丝绸等。

      此外,短线交易也是违规行为的“重灾区”。本月因短线交易被出具监管函的上市公司有西安饮食 、安诺其 、阳普医疗及沈阳化工 。另有十余家公司公告出现高管短线交易行为。(来源:全景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9: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乐视网75亿定增方案获受理    贾跃亭减持融资双管齐下

      乐视网(300104.SZ)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于2015年6月17日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中国证监会对公司提交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创业板)》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认为该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

      另据公告,乐视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董事会将根据中国证监会审批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能否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仍存在不确定性。

      乐视网于上个月26日公布多份公告,宣布撤回去年8月份提交的45亿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并公布了新的再融资方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亿股,募集资金75亿,发行对象不超过5名,发行价格为相应股价9折,锁定一年。募集资金将用于视频内容资源库建设项目、平台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品牌营销体系建设项目、偿还银行借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目前,乐视网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贾跃亭也已经开始减持乐视网股票,最高不超过8%,将其无息借给乐视网做运营资金,定增融资和减持融资双管齐下。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从45亿到75亿背后,是乐视网从去年底以来股价的快速飙升,股价翻了数倍,市值一度超过1400亿元,经历数轮回调至仍1200亿元左右。

      “假设按照之前的定价方案执行,融资成本无疑过高,对于现有股东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公平,因此更改定增方案无论对于公司还是现有股东,都被认为利大于弊。”乐视相关人士表示。

      据上次公告,乐视网等增资金将用于内容上,计划2年内花完。第一年花25亿(6亿买电影+12亿买电视剧+4亿买综艺+1亿其他+2亿自制节目),第二年花19亿(5亿买电影+8.5亿买电视剧+3.5亿买综艺+1亿其他+1亿自制节目).(来源:中国经济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