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边上升必然导致单边下跌。 历史上,每次大牛市都伴随着单边上升市,之后都有大暴跌。只是那时的流通市值相对较小,暴跌的社会影响不是太大。即便05-07年998-6124点高峰时,流通市值也只有8-9万亿。而如今,市场的流通市值已上升到30-35万亿,竟然也能出现12月份的单边上升市,之后的调整就更激烈了!。 单边上升市的最大缺陷是缺乏台阶式盘整。从11月24日后,在2500点上方仅收盘2天,就上了2600点;在2600点上方仅收盘4天,就上了2700点;在2700点上方仅收盘一天,就上了2800点;在2800点上方只收盘一天,就上了2900点;在2900点上方仅收盘7天,就上了3000点;在3000点上方仅收盘3天,就上了3100点;在3100点上方仅收盘5天,就上了3200点;在3200点上方只收盘一天,就上了3300点。 这种火箭式的上升,使市场缺乏充分换手,看空做空者绝迹,堆积了巨大的获利盘,危如累卵,一旦有风吹草动,获利盘轮番涌出,市场便会如飞流直泻般暴跌不止。 在近期持续的大跌中,人们定已看到,3200点、3100点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原因就在于此前缺乏台阶式盘整,甚至在2800-3000点一带都是多空换手的真空地带。因此,至少3000点一线必须充分补课,这对今后的行情有益无害。 单边上升市的另一特点是:在“有钱就任性”、“只要胆大赚钱很容易”的驱使下,投资者最容易忘记价值投资、理性投资,萌发追涨的冲动 例如,把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等大盘股当作小盘股来炒,动辄集体涨停,并且连续涨停,使股价由原来的比H股折价20%,迅速变成溢价30%-50%,出现明显的泡沫。一旦缺钱去泡沫,对指数杀伤力就很大。 又如,对政府调结构对象、产能过剩的中字头周期性大盘股,打着各种概念的旗号,不问业绩,凡低皆炒、凡大皆炒,甚至把亏损163亿的中国铝业,以及亏损股马钢、中国远洋等央企亏损股炒上天,股价涨2倍。 由于年报预告发布,有20%的央企业绩亏损;中央巡视组又通报了中国联通等6家央企的腐败问题,以及两融收紧、游资退潮,这些超大盘股便一步步地向价值回归。因其所占指数权重大,便加剧了股指的暴跌。 可见,元旦后的持续暴跌,主要是因为12月暴炒的大盘股巨额获利盘的回吐,是因为获大利的中外机构和产业资本的撤离,是在为暴涨的指数还债,是从“疯牛”转变为“慢牛”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3、近期一连串利空加剧了指数“还债”。 细数元旦后的消息面,好像是利空复利空,天天都是利空,因而为指数的下跌雪上加霜: 1月5日,证监会对45家大型券商进行两融检查。 1月16日,证监会发文对12家券商两融违规进行点名批评,其中三家券商遭到停止新开信用账户3个月的处罚。 银监会发文:禁止商业银行委托贷款进入股市投资。 1月21日,银监会通知股份制银行,要求收紧伞形信托业务,降低融资比例,明确触及止损线必须限时强行平仓。 保监会规定保险资金不得为券商提供融资。 1月28日,证监会对第二批46家券商展开两融检查。 1月30日,证监会对华夏等12家基金的违规予以禁止3个月新开业务的处罚。 1月经济数据疲软,双低开局,官方PMI跌破50枯荣线,创28个月的新低。 2月1日,证监会宣布2月新股发行数量增至24家。 2月6日,监管部门禁止伞形信托、P2P平台、自主开发融资系统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重申两融50万元门槛。 20%央企预告2014年业绩亏损。 墨西哥高铁项目告吹。 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7天内6个跌停。 民生银行发生行长被抓的“黑天鹅”事件。 中央巡视组通报了6家央企的腐败情况。 种种利空,像一把把匕首刺向前期狂热的多头,逼迫高位套牢的融资盘不断跳水平仓,造成指数像高空掉落的飞刀,直线下落,加速了风险释放的进程。由此,人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单边上升市的危害,恶炒周期性大盘股的危害,超越能力高比例融资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