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金融业是高度风险行业 想赚大钱就开银行
2014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四届年会2月11日至14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市场的决定作用--理念与行动”, 东方财富( 行情 股吧 买卖点)网全程直播。中国 工商银行( 行情 股吧 买卖点)董事长姜建清在会上表示,金融业是高度风险行业,要想赚钱大钱吗?就开 银行( 行情 专区),要亏大钱吗?也开银行。但是不管什么所有制银行都是人经营的,影响来自外围,如果管理和所有者的行为扭曲就会造成风险。他认为金融机构的准入应该更加开放,允许所有制更加多元,但 民营银行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配置资源。
以下是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晚上好!
非常感谢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组织方邀请我参加此次论坛并作主题演讲。按会议的主题,我想讲一讲“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
讲到这个题目,我脑海中突然跳出一个场景:那是在2006年10月,工商银行IPO全球路演,从香港到迪拜,再搭夜班机凌晨到纽约后,在客房的“纽约日报”上看到一篇评论工行IPO的文章,该文对中国商业银行能否按市场化原则发放贷款充满质疑。几小时后,一场500多人参加的大型路演同样火药味十足,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是中国国有银行,政府干预贷款怎么办?怎么防范贷款风险?”。我回答说,我们是商业银行,会按商业原则办事,如果不符合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我们会说‘不’,面对台下疑惑的目光,我又补充说,亚洲金融危机使政府认识到干预微观经济运行的弊端。工行IPO最后大获成功,我想这是国际社会认可了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所取得的进步。
其实,不仅国际社会对中国商业银行能否按照市场化原则发放贷款仍存疑虑,国内的质疑声也未间断。那么究竟什么是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该怎样实现市场化配置呢?
十八届 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它也必然会带来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金融资源是稀缺的资源,作为三大生产要素之一,其配置是否合理有效决定着经济能否健康高效运行。根据经济学理论,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参与主体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引起的价格变动,对金融资源进行分配、组合以及再分配与再组合的过程。据IMF统计, 2013年我国储蓄率超过50%,位居全球第三,我国的金融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最有效地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对更好地支持 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在是否按市场化配置资源争议较多的集中在这么一些问题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