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8|回复: 1

【车向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4-1-15 1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忧国忧民的少年时代
    1898 年5 月7 日,车向忱(原名车庆和)生于辽宁省
    法库县顾家房身(今属调兵山市)的一个小村子里。
    法库县位于辽河平原西部,原是一片群山环抱、荒草
    遍野的肥沃土地。清代中期,从关内逃难来了许多农民, 在
    这里垦荒造田,伐木造屋,建起了自己的家园。车向忱的
    曾祖父兄弟三人,就是从山东黄县挑着八股绳,偕老带少,
    闯关东,来这里安家落户的。
    车向忱的父亲车文笏是个读书人,考过举人,教过学
    馆,是法库县有名的秀才。他为人热情、忠厚,有正义感,
    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在维新变革思潮的影响下,他提
    倡实业,与志同道合者联合,开过“天香行”商号,办过
    钱庄,劝人场,还提倡植树造林,在自家后院种植各种果
    树上百株。1909 年,他从外地聘请了一位倡导维新的教师
    符子权,在顾家房身村办起了小学堂,起名“时势小学堂”
    (寓意时势造英雄,时势需要英雄)。他的二儿子车向忱就
    是“时势学堂”的首批学生之一。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0: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初年,在乡人的举荐下,车文笏担任了法库县二
    区地方董事会的乡董(相当于后来的区长)管辖72 屯。在
    乡董任内,他关心民间疾苦,经常骑匹瘦马去各村、屯巡
    视农情,在百姓家吃派饭,拒绝任何招待。当年,法库县
    东北部通江口(今属昌图县)地区,辽河连年洪水泛滥成
    灾,庄稼颗粒不收,七年磙子没“翻身”(没滚动),灾民
    常常携儿带女外出逃荒。车文笏见此灾情,身生切肤之痛,
    十分焦急,主动向县知事(县长)提出兴修辽河大提的建
    议,却遭到了县知事的冷遇和拒绝。车文笏不顾县知事的
    拒绝和刁难,联合所辖各屯的屯长,典押了自家的大部分
    土地作经费,亲自组织,动员村民上堤,监督兴修辽河大
    堤。无论刮风下
    雨,还是河水上
    涨,车文笏总是
    夜以继日地守护
    在大堤上,直到
    把通江口大堤建
    成。大堤把洪水
    挡住了,受益的
    百姓种上了地,
    吃上了饭,可是,
    车文笏却积劳成
    疾,不得已,辞去悬挂着“谨怀饥溺”匾额的车家旧宅。
    车向忱
    3
    了乡董职务。当地的百姓们感激车文笏筑堤救灾造福村民
    的壮举,自发地敲锣打鼓,为其送来题有“谨怀饥溺”四
    个大字的匾额,挂在车家的院门上。车文笏曾向车向忱和
    家人们解释说:“这就是要我们把那些受苦、受难的黎民百
    姓时刻都放在心里。”为老百姓做了好事,老百姓是不会忘
    记的。这“谨怀饥溺”四个字,从此就牢牢地刻在车向忱
    的心上,后来也成了影响他一生的一句格言。
    幼年的车向忱身体瘦弱,能吃苦,爱劳动。农忙时,经
    常给家里看地,做些零活,从不偷懒。他喜欢独居,不爱
    交游,好独立思考,有主见,邻居们还给他起个外号叫车
    家的“二姑娘”。9岁时,他开始入本村私塾读书,对于囫
    囵吞枣地背诵经书很反感,常常因背不出而受到老先生的
    责罚。学习上他能刻苦努力,从不甘心落后于别人。在父
    亲的启发下,常以《中庸》上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
    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勉
    励自己,不断前进。正像他自己后来所说,“这也是启蒙时
    代影响我最大的一种力量。”
    1909年,进入父亲筹办的“时势小学堂”,车向忱就像
    头脑中开了一扇窗户。他从符子权老师的教导中了解到帝
    国主义不断侵略、瓜分中国的历史,知道了鸦片战争、八
    国联军进北京、甲午战争等等;还有接踵而来一些割地赔
    款的不平等条约。同时,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不
    甘心被侵略的。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像岳飞、文天祥、林
    忧国忧民的少年时代
    4
    则徐、邓世昌等这样一些民族英雄。符子权老师说:“中国
    有句老话,‘时势造英雄’。他们都是符合了那个时代的历
    史趋势,反映了老百姓的利益、要求而出现的英雄”。“英
    雄做事与众不同,所以他们才为我们大家所景仰、爱戴。”
    有一次,符子权老师带领学生春游,年幼的车向忱走
    在队伍的旁边。老师发现了,严肃地说:“你怎么离开了队
    伍。”车向忱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符老师,你不是说过,英
    雄做事与众不同吗?”
    符老师以惊喜的目光望着车向忱,拉着他的手若有所
    思地边走边说:“你爱慕英雄,想当英雄的想法是很可嘉的,
    但是,离开队伍这样走路,不是英雄。英雄与众不同,要
    表现在为国为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要从
    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能做到一般人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
    能为老百姓干一番事业。”听了老师的话,车向忱立刻回到
    队伍里。抬大鼓的同学累了,他主动抢着去抬;中途休息,
    同学们渴了,他主动去村里提水,用实际行动默默地实践
    着自己为振兴中华,学当英雄的愿望。
    此事给车向忱的印象很深,直到后来,他在回顾自己
    的童年时,还清晰的记得这件事情,还由衷的怀念着那位
    可亲可敬,且能循循善诱的启蒙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