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6|回复: 1

【7.5-6 综合】 中国铁路开工14条新线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发表于 2014-7-6 03: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铁路再次扩建:开工14条新线路 串联各大经济带

    2014-07-05 10:36:4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你们干得这番事业很了不起,正在创造中国新的速度,是国家的大功臣。”这是7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沪昆高铁长沙施工现场考察时,对现场工人们的高度赞扬。

      建成后的沪昆高速铁路,线路全长2264公里,将会使上海至昆明的时间缩短28小时,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今年以来,中国铁路总公司尤其重视加快铁路建设,除了已经全面开工的额济纳至哈密铁路外,近期还会有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杭州至黄山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等13条线路相继开工。

      不论是沪昆高速铁路,还是集中开工的14条铁路,都仅仅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组成部分。这份2004年1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经国家发改委再次调整的中国铁路网规划文件,是铁路行业的纲领性文件,描绘了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

      在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付新平看来,铁路网的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所有线路规划均以需求为基础。根据对货流、客流等交通流的详细统计分析,我国的客运货运需求日益旺盛,而且早年铁路规划已经脱离现实需要。在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和融资能力都能满足建设需要的情况下,布局铁路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加密、提档升级是现阶段铁路网建设的主要动作”,付新平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整个交通运输产业都在升级,所以铁路运输生产力也会有大的提升。

      在总体布局方面,《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例如,7月1日,大西高铁开通,沪(上海)汉(武汉)蓉(成都)沿江铁路快速通道建成,都是对《规划》的具体实践。

      付新平表示,铁路网布局要和国家战略构想相结合,哪些地区需要重点实施会有所侧重,这要参考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已然很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黄亮雄较早前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发达地区的环境资源容量已到了发展的临界点,增速放缓。国家提出的“长江经济带”,连接着内与外、沿海与内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等各方面,可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可以推动中西部改革,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沪汉蓉沿江铁路快速通道正是贯穿了“长江经济带”。不仅如此,中国铁路网还在向中西部延伸,甚至继续向西与“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接,形成西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

      付新平分析,为了发展西部地区,同时源于国际形势的迫切需要,国家还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的上游至重庆、云南、贵州,可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起来,这样我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以及沿海的经济带就串联起来了。

      如果“长江经济带”可以像沿海经济带一样发展,那么“丝绸之路经济带”又向“长江经济带”看齐,而且我国和中亚五国、俄罗斯、中东欧地区国家的经济结构互补性很强,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如此,全国经济棋局即可盘活。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铁路网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是否能够按时达标,付新平丝毫不担心,他认为,目标顺利实现不会有问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积极性都很强,而且投融资的手段和方法也很多,在国家高度重视下,项目建设会很顺利。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6 18:3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10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61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03: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对下半年的预期向好

    (2014-07-04 18:08:49)李志林

    1、对经济的预期。
    尽管年初政府以确定了今年GDP增长7.5%左右的目标,但,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市场人士和多数投资者,普遍表示怀疑。许多市场分析人士坚称:“最多7%,甚至6.5%”,整个市场对2014年经济是一片悲观。、
    自从4月份政治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要管经济”,“发挥党在经济宏观调控中的核心作用”之后,李克强总理便强调“底线思维”,“对实现中国经济今年增长目标充满信心”,“确保今年经济增长7.5%的底线不破”,将“7.5%左右”改为确保7.5%,不留后路。
    政府对稳增长的的坚决态度,给市场以明确的预期,国内外舆论纷纷改变了原先的悲观论调,如大摩、瑞银、高盛、安信等原先的空头机构,纷纷翻多,不仅看好下半年的中国经济,而且预言下半年股市能涨11%和10%。国务院各部门均到地方调研经济形势,随着一系列定向发力、优化结构、差别化政策陆续实施,二季度经济企稳已比较明确,下半年勇创佳绩、经济将继续企稳回暖,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无虞。从已公布5月和6月的经济数据看,一个月比一个月好。这些积极因素,对下半年股市走强,无疑有重要的意义。
    2、对货币政策的预期、
    上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稳健,实际上却是货币从紧,全社会都感受到资金不足,人们很担心6月份再来一次去年那样的“钱荒”。
    但是,从4月份起,货币政策有所松动。连续2次定向降准,
    并有一次扩大了覆盖面;银监会调整了商业银行存贷比的计算口径,可向市场多释放8千亿元。这预示着,下半年实行的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稳健货币政策”,确切地说,应该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历次股市行情,只要货币政策稍有向宽松方向松动的信号,股市便会闻风而动,作出最灵敏的反应。
    3、对股市供求的预期。
    上半年市场每个月都在等IPO重启,预期今年IPO的总量在300家以上,所以人们惊恐不已,都在等跌破2000点、至1900点或1800点的抄底机会,连个股行情都不敢做。
    但证监会在5月底已提前安民告示,今年后七个月IPO总量100家左右,并且是按月均衡发行。市场推算大约每月15家,每周沪深股市各2家。
    这样,市场对下半年扩容的预期明确,,即总量减半。如果算上新股发行市盈率只有十几倍这个因素,那么,100家新股的融资量,只相当于今年1月48家高收益率发行的新股。
    扩容的“双瘦身”、提前预告、限市盈率发行、按市值配售、上市首日限涨,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市场长期以来无法消除的“扩容恐惧症”,反而将新股上市的“利空”,变成带动市场上涨的助推器,并营造出强烈的赚钱效应,有效地激发了市场人气。
    4、对市场震荡扩大的预期。
    上半年股市,从去年底2115点——1974点——2177点,震荡幅度只有10.3%,为24年股市中最小波幅。
    但由于上述三原因,市场预期下半年震幅将大于上半年。而一旦震荡幅度加大,市场的机会也就增多,就会吸引场内外更多的投资者来股市做波段行情。近期可以明显的看到,市场的日成交量已经由原来的500多亿的常态,先变成六七百亿的常态,到本周,平均成交量已上升到865亿,周四的961亿成交量创出了三个月的新高。这显然是有新增资金进场。存量保证金由5月底的5155亿,增加到现在的6500亿,便是明证。
    5、对热点的预期。
    上半年股市热点虽多,如软件、手游、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机器人、上海国资改革、京津冀经济圈、丝绸之路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带、长江空间走廊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多数是昙花一现,缺乏持久性。追涨者稍有不慎,就被套牢,缺乏可操作性。
    但是,市场根据政策取向,对下半年热点的预期却比较明确
    一是军工概念股。先是,成飞集成以连续的单边涨停飙升,从15.08元到61.68元、300.09%的涨幅,傲视群雄。随后,以航天科技连续5个涨停板为代表航空概念股整体崛起。目前,军工概念的热点正在全面扩散,并渗透各板中生产军工产品个股中去。由于发展军工事关捍卫国家主权、保卫现代化成果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大事,所以市场对军工概念股中长线看好。
    二是信息安全:软件概念股。为防止国外敌对势力窃取国家机密,现规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央企到地方国企、从科研单位到高等院校,都要将进口软件换成国产软件,信息安全被提到了首要位置。所以,信息安全概念股有着极大的、持久的社会需求。上半年中国软件和浪潮软件的暴涨效应,必将继续在下半年的市场,不断辐射出新的黑马股。
    三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股。今年上半年,上海国资改革虽然有过几波行情,但由于利益集团的干扰,基本上是在国企内部进行资产整合,改革力度有限,复牌后全面大跌,市场普遍失望,。有鉴于此,上海市政府及时作出了新的部署,将改革的重点引向混合所有制,并于下周一召开第二次国资改革大会,即“深化国资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大会,并正式发布《推进混合所有制实施指导意见》的文件。我相信,一旦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国资改革必将面目一新,出现质的飞跃,定会引起资本市场的强烈震动,使股价有突出的表现,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
    6、2050点新平台有望构成。
    上半年,大盘基本上是以2000点“政策底”作为平台,多数时间在2000-2050点区间窄幅波动。从6月底开始,大盘连续5天放量站上了2050点平台,并收复了五周均线和绝大多数的均线,上方只剩2087点的年线和下降通道压力线这一道阻力.。
    对此,市场很多人在呼唤“大牛市来了”,我不敢苟同,认为基本面和资金面的条件,尚无法推动20万亿流通市值的大盘整体走牛。我主张,以50点为一个箱体,反复震荡、盘实;指数小涨,个股轮涨;热点火爆,以新带老。
    先将2050点盘扎实,尽量在低指数上做个股行情较为明智。一是因为,首批三新股已经连续6个10%的涨停,累计涨幅高达155%,至今没有成交量。下周当他们打开涨停后,便会引来中签者的倾巢而出,需要有几十亿的资金去接盘,那时,新股的抽血压力才会显现出来。二是因为,7月的15只左右的新股发行即将开始,二级市场定会受到较大的抽资压力。虽然动静不会像6月份那么大,但二级市场的炒高个股的获利回吐是必然的。所以,2050点成为新的平台,需经受以上这两大冲击,才能确立。
    本周五市场有两大传言:工行和国开行将发行1000亿央票,7月或将发行20家新股。遂引其市场的剧烈波动。但收盘后,均被有关银行和证监会分别澄清。预计,下周市场仍将继续演绎“指数慢牛、个股轮番火爆”的格局。但在新股打开涨停、冲击年线或2100点时,要注意量价配合,进行波段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