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天气与日历切换到窄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开来明道

【成飞集成】 明月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4-12-18 09: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员工觉得很冤枉
      在刚刚举办的第十届珠海航展上,国产第四代隐形战斗机歼-31“鹘鹰”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在飞行表演阶段,歼-31展示了短距起降、空中小速度机动盘旋等多个课目,吸引了众多目光。特别是歼-31与苏-35在跑道上擦肩而过,更引发无数感慨。参展方特别强调,这款歼-31机型由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自筹资金研发,尚未在军方立项,国际军贸市场是其主攻方向之一。
      与展翅飞翔的歼-31“鹘鹰”相比,成飞集成将成飞集团、沈飞集团歼击机业务整合的重组计划,却无奈“折翼”。
      “我们觉得很冤枉,从方案本身来说,我们的重组不存在垄断的问题。”在与投资者沟通的过程中,成飞集成一位工作人员显得既焦虑又无奈。对于上市公司欺骗投资者的质疑,她强调:“我们肯定不想欺骗你们的。在重组过程中,我们耗费了很多的精力在努力地推进。”
      在复函国务院国资委的抄送件中,国防科工局认为,成飞集成的重组方案符合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要求,有利于促进军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但按照该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
      不过,成飞集成显然不认同“垄断”说法。一位工作人员直白地表示:“成飞集团、沈飞集团本来就都属于中航工业集团。既然中航工业集团拥有两家生产战斗机的企业不存在垄断,怎么通过重组注入成飞集成就变成垄断了?”
      对于重组失败,成飞集成总经理黄绍浒显得非常无奈。他表示,“国防科工局是我们的主管部门,国资委需要征求它的意见,这不是我们企业能控制的。当初拿到国防科工局的抄送件后,集团公司也做了一个月的沟通,但最后还是拿不到同意的批复。”
      按照现行的武器装备采购体制规定,武器装备的国内销售必须获得军方军品设计定型批准,设计定型后,军方将开始订货,订货价格由军方根据《军品价格管理办法》规定的审价机制确定。在审价制下,军品采购价格由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和利润三部分组成,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军品的定价成本,除会计准则规定的内容外,还包括了外购专用原材料、元器件等的净损失费用、定期试验的净损失费用等军品专用费用。利润部分一般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数量和技术含量等综合考虑评估。价格审定后,一般三年复审调价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向军方申请调价。
      专家介绍,在军工领域,航天、兵器、船舶等行业都有两家央企集团,而航空行业仅有中航工业一家,因此中航工业推动旗下资产上市容易涉嫌垄断。另外,相比于运输机、轰炸机等大型飞机整合平台,成飞集成此次涉及的歼击机业务规模较大,更为敏感。“从武器装备采购部门的角度考虑,军工产品生产如果过于集中,一方面可能导致采购价格增加、研发动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武器装备采购体制管理的难度。”
      不过,质疑垄断说法的意见同样存在。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漫长的研发周期、极高的技术难度、激增的投资规模、持续的现金流保证,这些因素决定了只有最顶尖的企业才能够承担先进战机的研发生产。由于战斗机出厂单价随年代呈指数形式上升,新一代战机只有在满足费用约束的条件下尽可能达到较高的效费比才有实际意义。单纯就武器装备建设角度而言,缩减武器供应商数量、提高单个企业装备系统设计制造的完整性,有利于统一标准和生产组织的简单化,进而有效控制采购总成本。
      [color=rgb(0, 0, 0) !important]国金证券军工行业分析师陆洲认为,一直以来,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是资本市场努力消除的两大顽症,成飞集团、沈飞集团本次联合重组是顺应了消除“同业竞争”的要求。“我们认为,联合重组符合先进战机研制规律和发展潮流。第四代战斗机时代拼的是系统集成、技术迁移、平台整合的能力,省钱是王道,寡头才能生存。第四代战斗机时代的高技术壁垒,已经无法在一个经济体容纳并支撑两家以上的公司同时研制了,平台化、一体化的研制路径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时至今日,中国战斗机研制‘抱团作战’既有可能,更有必要。”
      “中止”缘何变“终止”
      12月15日下午,成飞集成的会议室里显得分外嘈杂,双眼布满血丝的公司总经理黄绍浒被几个投资者围在当中,身边充斥着哭声、叫喊声,一位身着褐色衣服的投资者一度晕倒在他的身旁。
      “对大家的诉求,我们……”面对激动的投资者,黄绍浒脸上流露着无奈和尴尬,几次刚要说话,就被投资者高声地责问打断。对于紧急停牌、召开投资者说明会等一系列要求,黄绍浒反复地强调:“不是我们想停牌就停牌,想复牌就复牌,这都有正常的程序。你们的要求,我们会考虑,也会向相关部门反馈。”
      在此之前,成飞集成在停牌近一个月后宣布管理部门对重组的批复意见:因方案实行后涉行业垄断,国防科工局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为此,成飞集成决定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15日起复牌。
      如约复牌的成飞集成不出意料地出现暴跌,截至12月17日,公司股价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更为严重的是,重组失败的消息让股价缺乏了支撑,成飞集成近日的成交量、换手率都非常低,何时打开跌停板仍是未知数。
      根据今年5月份发布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成飞集成拟以每股16.6元的价格,向中航工业、华融公司及洪都集团三家资产注入方定向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及洪都科技,标的资产的预估值为158.47亿元。重组完成后,成飞集成将由原有汽车业务向中航防务业务转型。
      受百亿军工资产注入的刺激,自今年5月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出炉以来,成飞集成的股价便扶摇直上,两个月时间股价从15.1元涨到了72.6元,累计涨幅高达380%,成为今年A股的牛股之一。
      原本,成飞集成董事会已经发出了12月26日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就在投资者笃定重组即将成真的时候,成飞集成终止重组的消息击碎了大家的憧憬。
      与此同时,中小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质疑声也是不绝于耳。“由于是军工企业的重组,很多内容是涉密的,哪些能够公开,哪些不能公开,这不是上市公司能够决定的。你们列一个清单,在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向集团公司申请提供。”黄绍浒在解释过程中反复强调,在没有接到中止的消息之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是按照正常程序召开的,工作流程没有违规的地方。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投资者的质疑集中在一些信息披露环节方面。成飞集成11月18日披露,公司于11月17日获悉,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将于近期对公司本次重组事项出具批复意见。而在最新公告中,中航工业11月17日收到国防科工局有关成飞集成资产重组中涉军事项复函国务院国资委的抄送件。该抄送件认为,重组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
      “既然11月17日已经知道了国防科工局不同意重组,上市公司为什么不及时公布?国防科工局建议‘中止’,上市公司则提出‘终止’,一字之差抹杀了重组的希望。上市公司终止重组有什么依据,为什么没有披露主管部门出具的正式批复意见?”在会议室里,投资者的一个个疑问犹如连珠炮般抛向了成飞集成总经理黄绍浒。
      黄绍浒表示,“我们的重组要推进下去的话,必须得到国资委的批复。12月12日,我们已经获知批复不可能及时拿到,根据这种情况,重组预案要在12月26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已经不太现实。所以,我们是在没有推进的可能性的情况下,选择了终止重组。”
      黄绍浒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补充解释称:“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如果一个重组方案的内容调整超过20%,那么原方案肯定要终止,新方案要在三个月之后才有可能。对于科工委说的‘垄断’,如果在原方案上进行调整以解决垄断的问题,低于20%的标的量是没有可能的,这样的话肯定是要终止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工委给的是‘中止’,而我们给的是‘终止’的原因。”
      16日晚,成飞集成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12月13日披露了取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暨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复牌的公告,除此之外,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经查询,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在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均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4-12-18 09: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以来成飞集成重组历程
      ◆2013年1月,停牌近3个月的成飞集成公布重组方案,计划以不高于5.45亿元(增值率约44%)的价格收购同捷科技87.86%股权。同捷科技主业是汽车设计工程服务,包括汽车研发设计、样车制造以及汽车试验等,业务范围亦延伸至汽车工装制造领域。
      ◆2013年7月,成飞集成宣布收购同捷科技的计划“流产”。原因是:和同捷科技对标的资产的最终交易价格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2013年12月,成飞集成公告称,公司12月23日下午接到中航工业的书面通知,中航工业决定以成飞集成为主体进行重大事项筹划,并启动相关工作。公司股票自2013年12月24日开市时起继续停牌。
      ◆2014年5月,成飞集成公告称,拟以每股16.60元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和洪都科技全部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达158.47亿元。同时,成飞集成拟向中航工业、华融公司等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现金。在此次重组完成后,成飞集成主营业务将变更为以歼击机、空面导弹等军品研制为主。
      ◆2014年11月17日,成飞集成董事会发出了12月26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按照规定,股东大会召开前应当取得国务院国资委备案以及国防科工局、国务院国资委对于重组方案的批复。
      ◆2014年11月17日中午,成飞集成临时停牌,公司称拟披露重大事项,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
      ◆2014年12月13日,成飞集成宣布,取消召开201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并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同时,公司股票自2014年12月15日起复牌。公司披露,中航工业于11月17日收到国防科工局复函国务院国资委的抄送件。该抄送件认为,该重组方案符合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要求,有利于促进军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但按照该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据此,中航工业预计无法在公司股东大会之前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建议公司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2014年12月17日,成飞集成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股价收于39.57元。
      投资者“众筹”征集盼停牌
      12月17日上午,成都本地的投资者万勇又一次来到青羊区日月大道,但是门前的保安们挡住了去路。成飞集成工作人员介绍,接待投资者的时间从前两天的全天,改为了下午2点到4点。
      无计可施的万勇在成飞集成大门口踱来踱去,这时候,他又接到了证券公司打来的电话。“这两天证券公司天天给我打电话,我已经精疲力竭了。我持有成飞集成10800股,融资资金29万元,持仓成本是45元/股。现在我的融资担保比例已经低于140%了,于是券商不断提醒我补交保证金。”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勇显得无计可施,“这两天,我一直尝试挂单卖出,可是真正能够跑出去的散户只是极少数。卖单量那么大,我们多数人根本没法出货。”
      目前,成飞集成的融资客们最希望的就是紧急停牌,并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为此,在多个成飞集成QQ群里,一些组织者正在通过“众筹”的方式,收集投资者的委托书。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一份委托书中看到,除了委托两位代表维护权益之外,还特意强调“强烈要求公司停牌”。
      一位组织者介绍,“对于融资的投资者来说,时间最重要。如果能够停牌,一方面可以筹划通过大股东增持,或者公布重组终止后的后续计划等方式,稳定成飞集成的股价;另一方面,股票交易停牌之后,融资投资者可以有时间筹集资金增加保证金,避免马上爆仓、血本无归的局面。”
      不过,成飞集成投资者“众筹”股份的进程并不顺利。投资者代表王洪明介绍,“12月15日,公司说只要流通股东的持股比例达到5%,也就是800万股,就可以向董事会申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于是,我们回去就抓紧时间筹集股份,12月16日上午的时候我们已经筹集了1052万股。但是,12月16日沟通的时候,公司又拿出一份今年8月份刚刚修订的公司章程,上面写着‘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向董事会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也就是说我们的股份数得增加到1600万股才行。”
      12月16日晚上7点,在成飞集成办公地门外,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了投资者代表提供的一份十多页的“众筹”股份名单。名单显示,参与“众筹”的投资者的人数已经达到308人。据介绍,这份名单正在不断扩充,除了已经打印出来的名单,一些新加入的投资者信息以手写的方式添加在了名单后面。
      在这份名单中,参与“众筹”的绝大多数都是只有几千股的散户,最少的是来自河北的刘先生,只有200股,最多的是前面提到来自山东的邱先生,贡献了63.19万股。
      然而,在冲击1600万股的“众筹”目标过程中,投资者合计持股在1200万股左右遇到瓶颈。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截至12月17日中午,成飞集成投资者集中委托的持股数量只有1100多万股,离1600万股仍然有400多万股的差距。王洪明介绍,“主要是深圳的几个大户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信息,所以现在股份在筹集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困难。”
      市场人士认为,投资者通过“众筹”实现逼停股票交易的方式,在操作层面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股票停牌有严格的规定,不是上市公司想要长期停牌就可以实现的。在投资者众筹股票的过程中,委托书是否符合规定,委托书写明的[color=#000 !important]股票账户和股份数量是否真实,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查验和审核。与此同时,即使中小投资者持股合计达到10%,临时股东大会提案也必须符合相关证券法规,一些违反信息披露规则和上市公司程序的提案很难获得上市公司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5-31 21: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散再赌成飞集成重组 机构频频调研

    2015年05月31日 07:51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自今年2月份到现在,已有中金公司、嘉实基金和国寿资产等数十家机构询问成飞集成重组方案的重启可能

      因重组失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成飞集成(002190.SZ)再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成飞集成日前公布的机构调研活动显示,5月22日下午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摩”)调研人员徐华翔、刘博逸同证券事务代表就公司基本业务及公司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相关情况进行了了解和沟通。
      在成飞集成去年12月遭遇重组“黑天鹅”之后,大摩并非第一家关注公司重组后续进展的机构,自今年2月份到现在,已有中金公司、嘉实基金和国寿资产等数十家机构询问成飞集成重组方案的重启可能。
      公司董秘办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截至目前,公司尚无关于重组的任何计划,若有公司会及时公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5-31 2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重组承诺到期
      2013年12月23日,成飞集成发布公告称,拟披露重大事项开始停牌,并在5个月以后的2014年5月19日复牌。复牌当天公司发布预案称,拟采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向中航工业、华融公司和洪都科技定向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和洪都科技三家公司100%的股权。
      重组预案显示,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和洪都科技三家公司的资产预估值高达158.5亿元。
      这桩重组也被外界称作军工板块的“蛇吞象”。以成飞集成当时的股价来推算,其总市值不过52亿元,对整个市场来说,成飞集成的前景充满了“钱途”。
      重组方案公布后,成飞集成股价从15.1元/股开始起跳,先是6个涨停,稍作休整后,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被引爆了。前后40个交易日,该股最高价达到72.6元/股,涨幅高达380%。
      而就在投资者信心满满,甚至不惜融资买入的时候,“黑天鹅”也正在悄悄地降临。2014年11月17日,成飞集成再次申请停牌,但在2014年12月15日复牌时带来的却不是好消息。公司公告称,由于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局出具“终止”意见,其与沈飞集团、成飞集团的重组告终。而伴随着重组失败的公告,股价也是连续三个一字跌停板,投资者连逃跑的机会几乎都没有,融资买入的投资者更是损失惨重,部分融资客触碰了最低担保比例而被营业部强行平仓。
      彼时,还有不少中小投资者前往成飞集成对终止原因刨根问底,甚至在许多问题上直指公司有欺瞒之嫌。不过,调研氛围近期慢慢发生了变化,尤其这次中金公司等机构在2月5日的调研。
      根据成飞集成公告,公司不重组承诺期限将在3月上旬到期。机构无疑也关注到这一点,询问成飞集成在中航集团的定位,以及原重组方案是否会考虑调整后重新提出。
      值得注意的是,成飞集成在跟中小股东交流时透露,其大股东中航工业认为,此次重组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当前的改革精神,重组后也不会改变这两家公司的管理格局,仍会是两家独立法人实体,且保持适度竞争,不存在行业垄断之说。
      牛散千万“抢筹”
      此次大摩询问成飞集成的问题主要包括:为什么科工局认为公司是垄断,后期是否有重组新计划?成飞集成回应,公司不认为存在行业垄断,但行业主管部门作出重组存在消除特定领域竞争的判断,上市公司层面很难做出解释。
      纵观机构调研,大摩单独调研比较少有,今年4月16日,嘉实基金和国寿资产等20多家机构也曾询问成飞集成类似问题,称成飞集成市值有140多亿元,业绩难以支撑,集团公司是否会继续资本证券化的方向。成飞集成当时回复,军工证券化是国家的政策方向,资本证券化也会是集团公司的大方向,但具体到公司的发展,还需要集团战略层面定位。
      除了机构关注之外,一些牛散也开始押宝成飞集成。公开信息显示,投资世纪星源爆赚的牛散钱洪瑞今年一季度斥资数千万元抢筹入场成飞集成,不仅如此,成飞集成股东户数在2015年呈现快速减少的态势,最新股东户数为2014年年底的2/3,与2014年年中时期的股东数量相当。
      2014年12月15日,在成飞集成重组失败前,公司股东户数大约为5万户;经过复牌后的暴跌,成飞集成股东户数在2014年12月31日达到约7.9万户。2015年3月15日、3月31日,成飞集成股东户数分别为7.18万户、6.75万户。
      今年4月15日、22日和30日,成飞集成股东户数分别为6.08万户、6.02万户和5.64万户。截至5月15日,成飞集成最新股东户数为5.27万户。记者查阅股东信息获悉,成飞集成2015年一季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5位新面孔,其中钱洪瑞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96.07万股,以最新收盘价计算折合4800多万元。
      事实上,在“中航系”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先被否后成功注入的并非没有先例。航空动力(600893.SH)2011年的资产注入方案曾经被否,但航空动力调整方案后通过了主管部门的审批,不过这一时间是今年上半年,相隔了两年半。
      上述成飞集成董秘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控股股东于2014年5月由成飞集团变更为中航工业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作为大型国有军工企业集团,下属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
      因此有投资者在近日提出“关于公司中航防务资产注入,是否还存在可能?军工企业在国内存在天然的国家垄断,其性质和南北车是一样的,而且要放眼全球市场,咱们离垄断还差十万八千里,希望和国防科工局作进一步沟通抓住机遇,公司要建议集团尽快启动重组”。
      公司总经理黄绍浒则通过互动平台回应称,“感谢投资者的意见,但是公司目前尚无关于资产重组的任何计划。”
      不过公司在2014年年报中提出,“未来企业发展战略将以核心业务为依托,按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思路择机进入汽车、航空装备及柔性智能生产线等领域。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采取合资新建、兼并重组、增资控股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整体规模。”
      那么公司年报中提到所谓的航空装备具体是哪些?是否仍是中航工业旗下的军工资产呢?
      上述公司董秘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航空装备指的是航空相关工艺装备,包括航空模具、航空型架等工装;公司围绕核心业务提升整体竞争力,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工装、零部件及锂电池业务;未来公司业务扩张,若涉及核心业务变化,公司将及时披露。”
      此外成飞集成还在5月27日晚间公告中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另据成飞集成2014年年报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9.19亿元,同比增长1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20.58万元,同比减少9.14%。
      不过,公司业绩在2015年得到了扭转,同时发布的2015年一季报显示,今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5亿元,同比增长16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35.3万元,同比增长229.19%。
      长期关注军工的研究人士指出,虽然我国证券市场相比于国外市场依然存在许多管理不成熟的地方,但从中长期来看,军工资产证券化是军工资产发展,军工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趋势。
      随着今年《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的发布,未来十年将是军工板块的黄金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5-31 21: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  不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0-31 14:37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1433

    主题

    682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4
    发表于 2015-12-31 14: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成飞集成:中航锂电目前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
      2015-12-31 11:30:00
    •         成飞集成(002190)2015年12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 参与单位名称:华金证券。
    • 1、中航锂电如何看待十三五规划中2020年的目标是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达到300瓦时/公斤?    目前对于磷酸铁锂电池在120-130瓦时/公斤,三元电池在200瓦时/公斤左右;300瓦时/公斤的目标很高,基于电池生产中各项指标要均衡以及安全性与经济性的要求,很难达到此目标。
    • 2、中航锂电毛利率情况,以及2016年毛利率预测?    中航锂电的固定资产投入大,固定成本占比高,材料成本差异小;未来两三年,市场充分竞争后,毛利率不会太高。2016年投入资金大,研发、试生产以及员工成本高,毛利率波动不会太大,最终将回归正常水平。
    • 3、中航锂电洛阳三期项目建设投产后,成本变化情况?    中航锂电洛阳三期项目建设投产后,四大主材价格变化不大,部分材料价格会有所下降。
    • 4、中航锂电在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中航锂电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比亚迪、ATL、国轩、天津力神等公司。
    • 5、中航锂电产业链未来延伸以及发展方向?    公司对产业的延伸有选择性,向下游延伸做车的可能性不大、会考虑适度延伸动力总成业务,未来可能会考虑向上游原材料延伸发展。
    • 6、中航锂电洛阳产业园一期、二期、三期以及江苏产业园一期的基本概况?    洛阳产业园一期,从2007年到2014年陆续建设,达到5亿瓦时产能;二期从2014年7月到2015年四季度陆续建设,达产后实现4亿瓦时产能;三期设计产能为15亿瓦时,从2015年底开工建设。    江苏公司一期项目:设计产能25亿瓦时,计划从2016年初开工建设。
    • 7、中航锂电产业园一期、二期、三期的生产设备选择,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的差别?    一期、二期设备为国产设备;三期的关键设备采用进口,其余为国产设备。核心设备采用进口设备,可提升效率,满足技术要求。
    • 8、中航锂电的主要客户以及未来的合作方向?    主要客户包括大巴车与乘用车。大巴车客户主要是南京金龙、苏州金龙和中通客车;乘用车客户主要是东风小康。未来合作主流客户有宇通、长安、北汽等。
    • 9、中航锂电目前的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情况?江苏产业园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规划占比情况?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方向?    中航锂电目前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不到一半为三元材料电池;江苏产业园规划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同步发展。    两者的应用领域不同。三元电池主要应用于乘用车,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商用车;目前所有电池厂商均为磷酸铁锂的产能。未来三年依旧会是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 10、中航锂电的价格定位以及价格趋势?中航锂电对未来电池价格的趋势预测?    中航锂电价格属中游水平;预计2016价格将会稳中略降,以后价格可能仍将持续下降。
    • 11、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股权占比情况?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持有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30%的股权,常州华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20%的股权,常州金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50%的股权。
    • 12、目前碳酸锂价格的上涨是否影响中航锂电原材料供应商供货价格?    基于长期的合作关系,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价格小幅上涨。
    • 13、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发展前景?    商用车前景好,路线固定;对于乘用车,有发展瓶颈,只能在一线城市发展,比如北京的限行与牌照是刺激乘用车的主要因素。
    • 14、中航锂电对于国轩毛利率如此高的看法?    国轩的毛利率较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正极材料是自己生产的,收入结构中不仅仅有锂电池。
    • 出处:交易所互动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